Ⅰ 中元节包袱皮怎么写
中元节烧包袱的写法有封面写法、右上角写法、中间行写法、左边行写法、特殊的包袱写法等等。
1、封面写法
每包好一封就在袱子的背面写上一个封字,这个封字写在袱子折叠相交的位置。
状包介绍:
“状包”是古时祭奠逝者,将冥币以信状的方式化给幽冥界的亡魂,以寄托哀思。相当于现在人邮寄钱财。由于地域不同,写法也不尽一致,但大致相仿,其写法大有讲究,随着老一辈的逝去,正逐步失传。包袱的反面都只写一个字:封。草体,压着折纸的缝写,代表封口,在邮寄的路上不要让别人拿了去。
农历七月初至七月半,是人们中元祭祖的日子。烧包袱,是由烧纸钱演化而来。民间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三(新亡人)十四日(老亡人)祭奠亡灵时,都要烧包袱。意在寄钱给祖先广灵,好让他们在阳间有钱用,更好地庇佑子孙。将打好的纸钱,用白纸封起来,就成了一个个长方形的袱子了。封好后,还要用毛笔字写上敬奉的字样。
Ⅱ 祭奠已故亲人去世一年的包封怎么写格式内容
每个地方的风俗不同,写法也不同,素包袱皮是全白的,只是中间贴一蓝签,以便书写亡人名讳之用。
包袱通常是一个大纸口袋,竖一尺,宽一尺五寸。素包袱皮是全白的,只是中间贴一蓝签,以便书写亡人名讳之用。花包袱皮是在一个大白纸或红纸口袋上印上水墨单线的图案,四周黑框内是佛教梵文音译的《往生神咒》。
中间印一莲座的牌位,用来填写亡人名讳;牌位的右上方印着“金银财宝冥衣一封”,可根据情况在下边填上“戊子清明祭用”、“周年祭用”等字样。左下方是填写祭祀人姓名之处。
烧包袱
农历七月十四这天旁晚至零时前这段时间,各家各户就在自家门前或道路旁边去“烧家衣”,这项工作多是由妇女来做,物品有:烧香、蜡烛、数张元宝、一大叠冥币、纸钱、五色纸剪裁而成的衣服鞋帽子。
画图而成的车票船票飞机票,也有纸扎的汽车、楼房、家用电器等等。烧完这些之后,下一步就撒“水饭”,“水饭”物品有:糖果、米饭、水果、花生、炒熟的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