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么将手机图片导入hiteach软件
ppt插入图片出错的可能性并不大,如果你插入任意格式的图片都报错,问题应该是出在软件上
⑵ 如何设计一节hiteach智慧课堂
作为新教师的我,个人认为,作为一节好课,它必须是:完成了教学任务。我们的每一节课都有应讲授的教学内容,如果下课铃声响起时,你把你预设的教学内容讲完了,那就算是好课。2、学生掌握了老师课上传递的知识
⑶ 福州屏东中学的办学条件
(福州日报)“未来教室”进入福州课堂
抢答、随机提问、计时、同步统计正确率……这听起来像在玩游戏,却在“智慧课堂”一一呈现。3月31日,屏东中学举办智慧教育助力幸福教育——海峡两岸“智慧教室”交流活动,23节研讨课,让听课教师领略到信息化课堂的魅力。台北私立静修女子高级中学的李佳霓老师,带来的是名为《情歌画廊》的语文观摩课。教室的白板上出示的是汉乐府《上邪》的诗句,老师给同学们1分钟时间,让他们自主阅读,并想一想诗歌表达的意思。白板上出现了计时器,1分钟过后,老师摁下遥控器,随机抽取学生回答问题。琼瑶、方文山、周传雄等台湾知名词曲作者创作的情歌,与古诗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学们一边品诗歌意境,一边赏情歌风格,师生沉醉在一片诗情画意中。屏东中学郑天宇老师执教的观摩课《几何概型》,则引入当今最为前沿的翻转课堂模式。老师在课前制作了微课,上传到QQ空间,让学生在家里自学。观摩课上,学生用手中的遥控器,现场回答白板上列出的几道选择题,老师借此检测学生的自学成果。选择题在白板上一一出示,题下小灯闪烁,显示学生的答题进度。评讲环节,老师摁一个统计键,白板上出现回答正确率柱状图。80%以上的学生答对的,老师不再做详细讲解,而由同伴互助或者课后老师单独讲解的形式帮助没掌握的同学;50%的学生答对的,则由师生互动来讲解;如果只有20%左右学生答对,则作为重难点,由老师重点讲授。授课内容有所取舍,真正实现以学定教。“智慧课堂”,其秘密在一套名为Hi-teach(智慧教室)的交互式软件上。“智慧教室”是数字教室和未来教室的一种形式,2013年12月,屏东中学被市教育局确定为福州市中小学首批“智慧教室”试点校,学校以课题研究的形式,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教学白板融合计时、抢答、挑人、展示、统计、画笔等功能,学生通过人手一个的遥控器与老师互动,课堂更显智慧、灵动、高效。屏东中学校长徐聪告诉记者,“智慧教室”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学生的苦学为乐学,变老师的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促进了学习智慧的生成,促进了师生的发展。学校希望通过这次交流活动,以点带面地推进项目实验,从而借助“智慧教室”的技术与理念,将教与学方式的根本变革继续推向深入,通过智慧教育助力幸福教育,将幸福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
福州晚报:信息技术如何“翻转课堂”?
3月31日,由福州市教育局主办、屏东中学承办的2015年海峡两岸“智慧课堂”交流展示活动暨屏东中学市级教学开放周活动,拉开了我市中小学2015年春季教学开放周的大幕。“智慧教室”、“翻转课堂”这些高科技气息浓郁的词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学校、老师付诸课堂实践。据记者了解,近年来,福州市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成立了教育信息化专门机构,出台了《福州市教育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福州市教育局关于加快推进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指导性文件,坚持重点扶持,优先发展的方针,以硬件建设为基础,以资源建设为重点,以“智慧教室”创建为抓手,以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为目标,不断推进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基于资源的学习模式、基于网络的远程互动教学、协作教学研究、虚拟实验研究等模式,特别是智慧教育模式,在全市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工作得以有效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师备课、课堂教学、评价反馈、教学反思等各环节中的应用,实现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涌现出了屏东中学、福州三中、福州三中金山校区、群众路小学、教育学院附属第四小学等一批教育信息化实验学校。3月18日,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长到福州调研教育信息化工作,对屏东中学开展的“智慧教室”课堂教学实践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说“这就是教育信息化的魅力”,希望能把这种模式推广开来。“先学后教”推进教与学的变革在屏东中学,相较于“翻转课堂”,每一个学科的老师都更多地谈到“先学后教”。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周灵认为,在一定技术条件支持下的“先学后教”,更接地气,因为“目前中国的学校还难以实现小班制,老师对于学生学情的掌控是个难题”。周灵副校长所说的这个技术条件,就是“交互式电子白板的Hiteach软件”。3月31日当天,郑天宇老师执教的高一《几何概型》就充分使用了这套软、硬件。他在做课堂检测时,同学们拿起手中的遥控器,对着白板按下心中的答案。不一会儿,白板上就出现了一张全班答案分布的柱状图。学生们对于知识点的学习、掌握情况,他顿时了然于胸。2013年底,屏东中学成为我市中学首批“智慧教室”的实验单位,教育局第一期为学校配备了两套“智慧教室”系统。随着实验的进展,到了这个学期初,屏东中学已经装备了11间“智慧教室”,分布于各个年级。“原来申请使用智慧教室的老师不多,现在各学科都有不少老师已经将它运用于常规教学,而不是公开课才拿来秀一下。”屏东中学徐聪校长告诉记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们是习惯性地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设计出每堂课的步骤,设计好必须完成的知识点,以老师的理解设计出试卷来判断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点。“但借助这套设备,可以‘强力帮助’老师必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先学后教这个理念非常好,困难在于了解学生到底提前学了没有、学到什么程度,现在特别方便。老师设计题目随堂检测,学生按了遥控器回答,老师马上就能掌握到学情,软件带有强大的分析功能,哪些知识点掌握比例是多少,老师们在课堂上就可以有的放矢地突出重点、破解难点。”“以学定教”变学生“苦学”为“乐学”如今在屏东中学,各学科教研组都在申报使用“智慧教室”的小课题。听郑天宇老师介绍,数学课题组就选择了高一部分班级开展对照实验研究,“老师们开始制作部分的微课视频,上传到老师的QQ空间、班级QQ群,给学生下任务单,学生们就可以在家自学相关内容。每堂课,老师借助反馈器针对先学和后教的学情进行检测,以学定教。例如,80%学生会的内容就通过学生之间的同伴互助、互相讲解来解决;50%会的由师生互动来解决,只有20%人会的内容就是重难点,老师讲授,授课内容自然而然就有所取舍了。”郑老师表示,他制作的“微课视频”,被不少学生称为“死宅族的最爱”,在家里反复观看;而信息交互手段,也让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自主探究有了更活泼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