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筝坐姿脚怎么放
古筝坐姿势: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膝盖并拢,脚尖丁字步。凳子坐一半。
❷ 古筝演奏中不良坐姿和纠正方法
古筝演奏中不良坐姿和纠正方法
琴棋书画无不讲究姿势的正确性,这个是初学古筝者的第一课,所以我们今天要谈谈古筝演奏中不良坐姿以及纠正方法。那怎样才是我们需要的自然松弛呢?自然感觉与视觉感观的舒服自然,在基础训练中特别要注重紧张与松驰的循环交替,也就是弹弦时紧张后的放松。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下面就一些基础训练中的不良演奏姿势,谈谈那么我们应该该如何去纠正?
1.鹰爪手形是指手形僵硬、手腕高耸的手形状态
这种手形紧张,是不可取的。那么弹筝的手形什么状态才好呢?自然的手形、松弛的手形为佳。
目前对于什么是自然手形,解释和理解各不相同,有要求手形如“鸡爪”、“倒垂莲花”,还要求“大中指为一线,与前梁平行,手肘自然抬起,微微向外”。其实这些要求都很难使手得以放松,相反倒使手更加紧张了。因为这些要求使手指直立、后腕高耸、手肘高抬,都处于紧张状态,那么手形怎样才能自然松弛呢?
自然手形,就是放松状态下的手形,即人站立时两手自然下垂时得状态。根据演奏的要求,大指略微展开,手指自然弯曲,手呈半握拳状。这种放松的自然手形,不仅展示在静止状态,也呈现在演奏的动态过程之中;不仅是右手弹弦的基本形态,也是左手按弦的基本姿势。
2.高抬肘
高抬肘,民间称为“架着膀子弹筝”。手肘高抬大臂就会紧张,手臂也易僵化,这中姿势对学生的演奏影响极大。长期高抬肘,习惯成自然,错误也难察觉,待到技巧学习的深入进展,快速技巧使紧张度加大,过度的紧张就会引起肌肉的劳损,手臂疼痛的病状就会出现。
造成高抬肘的原因,不少是筝架和琴凳的高低不适所引起的.。筝架和琴凳的高低是很容易被忽视,常常出现的现象是:筝架高、琴凳低,这样在演奏时为了触弦的方便,手肘就得上抬,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演奏中的高抬肘姿势;筝架低、琴凳高同样也会影响演奏,也是不可取的;筝架低了,演奏者的腿不能伸展自如;琴凳高了,演奏者易弯腰驼背,都是很别扭的。
琴凳的高度:坐着弹奏时,要求演奏者的手臂自然下垂,曲肘置手于筝弦上,高度以演奏者的腰与筝柱头平行为佳,这种高度手臂较自然无负担。
古筝架的高度:以坐着演奏为例,依演奏者的腿刚好能自如伸展于筝架内为合适。
;❸ 古筝初学坐姿指法
学习古筝需要有正确的姿势,古筝初学坐姿指法有哪些?下面我整理了古筝初学坐姿指法,供你阅读参考。
古筝初学坐姿指法:正确的坐姿法
一般来说,古筝演奏姿势弹筝的姿势有很多种,一般采用坐式,要求坐姿端正,精神饱满、动作顺畅。古筝弹奏的姿势采用坐式,特殊场合还会采用站式。在我国古代弹奏美女用过盘式、跪式。根据流派的不同,古筝的放置位置,筝架及琴凳等不同。一些人采用琴桌式筝架,有的用类似人字形的筝架,还有放在一般采用琴桌式筝架比较稳因牢靠,因为琴桌的面板可以有助于古筝的共鸣。琴桌的大小要适当,要放稳古筝的四个角;筝和琴桌要有一定的空隙,能够出音;古筝桌的高低适合放腿为好。此外,琴桌的外形要美观大方,如果用人字形折叠筝架,要注意古筝体能放置平稳,不要在演奏中摇晃。采用小古筝放在腿上演奏,筝头底部要加筝托,以避免上身过前倾,琴凳不要过高,筝尾支架的高度应与琴凳高度相当或略高。
琴凳要离筝体近些,对弹奏宽大的、弦数多的筝一般身体要前侧离筝体大概有六厘米至十厘米,要坐在离前岳山的位置上,坐的高低位置应以方便演奏,可以发挥技巧为原则。如身体离前岳山过远,会使演奏者右手演奏困难,更影响对触弦的控制;离前岳山过近,左手按弦也困难,右手拨弦不太方便;坐的位置过高时,上身很容易前倾;坐的位置过低时,会易紧张。
一般弹奏者坐姿是:两条腿自然分开,上身端正稳固,两臂及手松弛的自然抬起,精神饱满。在演奏时不要罗锅,也不要过分挺胸;就是不要拘紧和松垮。更不能摇头晃脑、脚打拍子这些毛病。正确的演奏姿势应该是:弹奏者右脚蹬在固定筝架的踏板上面,头部略向下,手按乐曲开头的指法自然伸出,准备弹奏知识。
腿上演奏的。
古筝初学坐姿指法:不良坐姿与纠正 方法
1.鹰爪手形是指手形僵硬、手腕高耸的手形状态
这种手形紧张,是不可取的。那么弹筝的手形什么状态才好呢?自然的手形、松弛的手形为佳。目前对于什么是自然手形,解释和理解各不相同,有要求手形如“鸡爪”、“倒垂莲花”,还要求“大中指为一线,与前梁平行,手肘自然抬起,微微向外”。其实这些要求都很难使手得以放松,相反倒使手更加紧张了。因为这些要求使手指直立、后腕高耸、手肘高抬,都处于紧张状态,那么手形怎样才能自然松弛呢?
自然手形,就是放松状态下的手形,即人站立时两手自然下垂时得状态。根据演奏的要求,大指略微展开,手指自然弯曲,手呈半握拳状。这种放松的自然手形,不仅展示在静止状态,也呈现在演奏的动态过程之中;不仅是右手弹弦的基本形态,也是左手按弦的基本姿势。
2.高抬肘
高抬肘,民间称为“架着膀子弹筝”。手肘高抬大臂就会紧张,手臂也易僵化,这中姿势对学生的演奏影响极大。长期高抬肘,习惯成自然,错误也难察觉,待到技巧学习的深入进展,快速技巧使紧张度加大,过度的紧张就会引起肌肉的劳损,手臂疼痛的病状就会出现。
造成高抬肘的原因,不少是筝架和琴凳的高低不适所引起的。筝架和琴凳的高低是很容易被忽视,常常出现的现象是:筝架高、琴凳低,这样在演奏时为了触弦的方便,手肘就得上抬,这就是上面所说的演奏中的高抬肘姿势;筝架低、琴凳高同样也会影响演奏,也是不可取的;筝架低了,演奏者的腿不能伸展自如;琴凳高了,演奏者易弯腰驼背,都是很别扭的。
琴凳的高度:坐着弹奏时,要求演奏者的手臂自然下垂,曲肘置手于筝弦上,高度以演奏者的腰与筝柱头平行为佳,这种高度手臂较自然无负担。
古筝架的高度:以坐着演奏为例,依演奏者的腿刚好能自如伸展于筝架内为合适。
古筝的基本坐姿
1)坐在凳子上演奏,凳子的选择因人而异,高度一般要能使演奏者两腿自然弯曲成90度时,大腿低于古筝背板75px为宜;身躯要坐直,但不能挺胸,要含胸拔背使身体呈松弛状态,以利于演奏者在演奏时呼吸能畅通;左脚稍前于右脚,两脚成“丁字形”踏在地上;以便身体的摆动,右脚后跟需要稍稍翘起;筝横放在筝架(或筝桌)上,前岳山在演奏者的右侧;双眼自然平视乐谱;表情要自然。
❹ 古筝最基本的坐姿和指法是什么
坐姿:筝放置在筝架或琴桌上,琴凳置古筝的右侧(即靠近筝首处)。坐时身体靠近筝的右端,距筝约15公分。两腿于筝架下自然分开,双足一前一后。
上身端正,手臂松弛,曲肘置手于筝弦上,腕部放松,指型自然展开,头部略微俯视。
指法:拇指略微展开,手指自然弯曲,呈半握拳状,古筝右手弹弦位置在大概是距前梁3公分处。
(4)古筝坐姿脚怎么放图片扩展阅读:
古筝种类
1、江西筝
1979年,在江西省贵溪县仙岩东周崖墓群中发现了连件筝。其中保存完好的一件,长166厘米、宽17.5厘米,尾宽15.5厘米,两端各有十三个弦孔,一弦一枘,栓弦于枘上,类似潮州筝的系弦法。这两件筝的形制、弦数和系弦法与后世古筝相似,是目前中国已知的最早实物。
2、浙江筝
即武林筝,又称杭筝,流行于浙江、江苏一带。据传在东晋时筝已传入建康(南京)了,至唐,则更多见诸于诗词文字。
传统的浙江筝只有十五弦,身长1.1米左右,面板、背板为桐木,筝尾稍向下倾斜,调弦定音为五声音阶;放在桌上坐势(或立势)弹奏。演奏时右手大指、食指、中指各戴牛角(或玳瑁)制成的甲片,当下则有所改变,筝的共鸣箱的长度增至1.65米左右。
❺ 弹古筝时脚的摆放
图片就没有了,不过以前我在古筝乐队时,老师叫我们统一,把右脚踏在高价的左柄上,左脚轻轻斜靠右脚。或把右脚放在高价的左右柄中间,左脚还是轻轻斜靠右脚
❻ 古筝最基本的坐姿和指法是什么
演奏姿势:学弹古筝的姿势,一般采用坐式,特殊场合采用站式。古代采用过盘式、跪式。由于流派的不同,筝的放置位置、筝架、琴凳也不同。有的用琴桌式筝架,有的用类似人字形的筝架,还有的就放在腿上演奏。一般来说琴桌式筝架比较稳因、牢靠,琴桌的面板有助于古筝弹奏的共鸣,以便于发音;琴桌的高低以适合放腿为宜。坐的高低位置,应以方便演奏为原则。如坐的位置过高,上身容易前倾;坐的位置过低,身体双手容易紧张;人字形筝架比较方便携带。
演奏者坐的姿势应该是:两腿自然分开,上身端正,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态度自然。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既不要拘紧,也不要松垮。切忌摇头晃脑、脚找拍子等坏毛病。正确的演奏姿势是:右脚蹬在固定筝架的踏板上,头部略俯视,双手按乐曲开头的指法自然伸出,做好弹奏准备。
指法:
勾.托.劈.摇指.花指
,"慢练",且记弹琴时手形半握拳,手心朝下,假指甲与琴弦成90度角,慢练勾托抹托,指关节用力,把每一个音弹结实了,手指不能跳,特别是保持手面的平衡,且记慢练,弹琴只有能慢下来,到弹快节奏的时候才能快上去
❼ 古筝坐姿脚怎么放
右脚在前左脚在后,两膝盖并拢,专业用这个姿势比较多,因为弹大曲子时动作能舒展开
❽ 基础知识古筝篇
基础知识古筝篇
引导语:下面我就为大家带来基础知识古筝篇,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您的阅读,祝您阅读愉快。
一、基础知识
1.古筝基本构造
调音盒,前岳山,琴弦,琴码,面板,后岳山,琴架等。
2.古筝的摆放
1)古筝一般放在琴架上,琴架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连体式琴架;另一种是分体式琴架。其中分体式琴架最为常用。
2)琴架摆放时要注意高低之分,高的一只放在前岳山的下方,低的一只放在后岳山的下方。
3.手的部位名称
1)手腕,手背,手心。
2)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虎口。
3)第一关节(又称小关节),第二关节,掌关节。
4.义甲的佩戴
1.右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法是:
预先剪好八截胶布,长度大约能缠绕手指两圈半到三圈,放在一边备用。
1)将剪好的胶布贴在义甲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长度以能缠绕大指半圈为宜。)
2)用右手捏住义甲,尖的一端位于左下方,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一截。松紧要适宜,不能太松,也不要过紧。
2.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义甲的佩戴方法:
1)贴胶布的方法和大指一样;将胶布贴在义甲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
2)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义甲顺着手指的方向佩戴。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一截。
左手义甲的佩戴方法与右手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左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向。
5.演奏姿势
1)首先选一张高矮合适的凳子,要求自己的腰部与筝面要平行。
2)身体坐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三分之一,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3)第一个琴码对准自己的身体的中心,身体离古筝约一到两拳距离。
4)两只脚可以前后错开平放,也可以用右脚踩在琴架下部的横架上。
5)小孩子脚够不着地时,可用一个小凳子垫在脚下,双脚一定要踩实。
6.分辨琴弦
如今我们常用的古筝共有21根琴弦,一般以D调定弦。它的弦序是按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音阶宫.商.角.徵.羽(也就是简谱上的.1.2.3.5.6)循环排列的。那么这21个音可分为五个音区,分别是:倍低音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倍高音区。
建议大家在辨认各音区琴弦时,可先找出有代表性的绿弦,再推及其他琴弦。比如中音区,我们先找到中音5,然后向后退一根琴弦即为中音6,那么从6开始按顺序下行的音阶也就很快找到了,6.5.3.2.1,反过来就是1.2.3.5.6。
二、乐理知识
古筝的学习要求在掌握弹奏技法的同时还要了解并掌握一定的乐理知识。
1)谱例 5
↓↑
数拍:Sol
这是四分音符:一个四分音符为一拍。每拍用一下一上两个箭头表示,击拍时前半拍用向下的箭头表示,后半拍用向上的箭头表示。
2)谱例
5 — — —
↓↑ ↓↑ ↓↑ ↓↑
数拍: Sol 二 三 四
这是全音符,全音符是指以四分音符为一拍,共有四拍。
位于四分音符后面的小横线,我们称它为增时线,一条增时线即表示增加一拍。
三.“托”的夹弹法教学
(一).指法概述
托指法有两种基本弹奏方法:一.夹弹法;二.提弹法。夹弹法一般应用于两种情况:一是初学者为稳定手型而运用;二是演奏传统曲目时较多运用。而提弹法则是在现代筝曲演奏中被大量地运用。
1.指法符号
2.它的弹奏方法是:无名指.小指自然支撑在琴弦上,大指向身体前方拨弦,弹完后顺势落在下一根琴弦上。
(二).技法教学
下面我们来进行分步讲解:
1.第一步,放弦
以中音5为例,右手半握拳,手腕放平,手臂打开,将大指轻轻地放在中音5上,无名指.小指自然支撑在琴弦上(这里所说的支撑就是传统演奏方法的“扎桩”),其余手指放松。
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大指小指自然放松,用肉指指尖立在琴码左侧琴弦上,放弦位置距离琴码15—20厘米左右。
大家在练习放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右手半握拳时手指放松,掌关节微微突出,不要塌陷;
2)手腕放平,手臂打开呈45度角左右以放松舒服为宜;
3)大指义甲尖放在弦上,距离前岳山一寸左右,注意义甲入弦不要太深;
4)初学扎桩弹奏时无名指可不佩戴义甲,其放弦位置根据手大小而定。
5)右手弹奏时左手放在琴码左侧琴弦上,养成良好的弹奏习惯;
6)左手放弦时大指小指既不要翘起,也不要夹紧手指或藏于手心。
2.掌握了正确的放弦方法后,我们就来学习托的夹弹法的弹奏:
我们还是先放弦,放好以后,大指运用掌关节带动手指轻轻地向身体前方拨弦(弹奏方向略斜下方),弹完后顺势落在下一根琴弦上。
大家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掌握正确的放弦方法基础上来进行弹奏;
2)大指用义甲尖正面触弦,初学时轻轻地弹奏,体会手臂放松的感觉。
3)大指弹完后要顺势落在下一根琴弦上;
3.数拍弹奏
初步掌握托指法的弹奏后,我们可以加上节奏进行练习。
5 — — —
↓↑ ↓↑ ↓↑ ↓↑
Sol 二 三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