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切开的薯仔怎么保存
用保鲜袋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或者泡在凉水或自来水里。
薯仔切开后会变黑,是由于薯仔含有酚类化学物质和多酚氧化酶,在切开的过程中,所含的酚类化学物质流出,与外界氧气接触,在多酚氧化酶催化下发生反应,使薯仔块切割面发生褐变。为了防止褐变影响感官,薯仔削皮切开后,可利用将切块浸在水中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薯仔切割后的褐变。
薯仔挑选:
一是看看孔,孔深的薯仔要当心;二是掐掐肉,硬硬的薯仔不能买;三是搓搓皮,不掉皮的薯仔也比较危险。
在选购薯仔时,发绿的薯仔最好就不要购买,而存放薯仔的时候,也一定注意要避光保存。因为每个人的体质都不一样,如遇到家里的薯仔变绿,实在把握不准的话,还是丢掉。
Ⅱ 卖散装干薯仔片要怎样包装
你好,用密封袋装好就行啦。
Ⅲ 薯仔应该怎么保存
薯仔怎么保存
1、放置薯仔。在阴暗干燥的地方铺上一层报纸,然后将薯仔放在报纸上。两周后薯仔皮会变厚变干。这样一来可以延长薯仔的存放时间。把薯仔表面大块的泥土刷掉。在存放薯仔前不要清洗薯仔,任何的潮湿都可能会引起薯仔腐烂。
2、将薯仔分类。拿出所有破掉或有伤痕的薯仔。这些薯仔需要马上用掉,不能存放。
3、将薯仔层叠放在篮子或通风的盒子里。在每层薯仔之间铺一层报纸,并将最上面一层薯仔也用报纸盖好。报纸可以让薯仔避免阳光的照射。阳光会使薯仔变绿,变得不能食用。阳光也会使薯仔发芽,缩短存放时间。
4、将薯仔存放在适宜的温度下。把薯仔放在2-4摄氏度的温度下以便长期储存。干燥阴暗的地下室或是储藏根用蔬菜的地窖会是存放薯仔的好地方。冰箱里的温度对于储存薯仔来说太低了。
5、定期检查薯仔。每隔几个星期检查一下薯仔,看看是不是有一些已经开始变坏。一个坏掉的薯仔会使它周边的薯仔也一起变坏。将发芽的坏薯仔及时扔掉,使其它的薯仔不受感染而变坏,这样可以保证薯仔存放的时间。
6、春季里可以用剩下的薯仔作为种子。春天来临的时候如果你还有些多余的薯仔,可以用他们来种植出你这一年所需的薯仔。
注意:
如果想让薯仔不发绿不长牙,关键是控制好温度,薯仔适宜贮藏温度为3-5度,相对湿度90%左右,此时块茎不易发芽或发芽很少,也不易皱缩。
Ⅳ 薯仔收回家,该怎么储存才不会发芽
第一,可以把薯仔放在环境干燥,阴凉,通风,最好是放在散开并且铺满纸袋和干草的麻袋里。
冬贮法,主要是保温防寒,储藏室的温度保持在1—5度,春季后不要超过10度。使用萘乙酸处理薯仔,主要喷洒万分之六的剂量就可以保持薯仔长时期不发芽,但是从窖中取出后,放在通风的地方,等待残留药剂挥发后,薯仔仍然能发芽。
Ⅳ 薯仔怎么储藏
马铃薯又称薯仔、山药蛋、洋芋或地蛋。它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薯芋类蔬菜。以地下块茎供食用。马铃薯种类很多,按块茎皮色分有白皮、黄皮、红皮和紫皮等品种;按薯块颜色分有黄肉种和白肉种;按薯块形状分有圆形、椭圆形、长筒形和卵形品种;按薯块茎成熟期分有早熟种、中熟种和晚熟种。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东北、西北和华北等寒冷地区,一年一季作,7月至11月收获;长江流域,春马铃薯5月至6月收获、上市,秋马铃薯11月收获上市;华南地区2月至4月收获上市。 (一)采收要求 在植株枯黄时,地下块茎进入休眠期,此时是收获最佳时间。收获应选在霜冻到来以前,并同时要求在晴天和土壤干爽时进行。收获时先将植株割掉,深翻出土后,须在田间稍行晾晒,但不要在烈日下曝晒。收获后,在田间要将病虫伤害及机械伤害的块茎剔除,进行分级。在贮前先将块茎置于10—20℃条件下经过10—14天(若温度低时间要长一些),愈合伤口形成木栓层。具体方法是把块茎堆在通风的室内,堆中要扦插秫秸把,或竹片制成的通风管,以便通风降温。堆高不得高于0.5米,宽不超过2米。同时要注意防雨、防日晒,要有草苫遮光。为达到通风目的,还可在薯块堆下面设通风沟。要定期检查、倒动,降低薯堆中的温、湿度,并检出腐烂的薯块。 (二)贮藏特性 马铃薯块茎收获以后具有明显的生理休眠期。休眠期一般为2个月至4个月。一般早熟品种休眠期长。薯块大小、成熟度不同休眠期也有差异。如薯块大小相同,成熟度低的休眠期长。另外,栽培地区不同也影响休眠期长短。贮藏过程中,温度也是影响休眠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贮藏初期的低温对延长休眠期十分有利。马铃薯在 2℃以下会发生冷害。但专供加工煎制薯片或油炸薯条的晚熟马铃薯,应贮藏于10—13℃条件下。 贮藏马铃薯适宜的相对湿度为80%—85%,晚熟种应为90%。如果湿度过高,会缩短休眠期、增加腐烂;湿度过低会因失水而增加损耗。 贮藏马铃薯应避免阳光照射。光能促使萌芽,同时还会使薯块内的茄碱苷含量增加。正常薯块茄碱苷含量不超过0.02%,对人畜无害。若在阳光下或萌芽时,茄碱苷含量会急剧增加,如果误食对人畜均有毒害作用。 (三)贮运方法 1.沟藏 7月早期的收获马铃薯,可预贮在空房内或荫棚下,直至10月下旬沟藏。贮藏沟深 1—1.2米、宽1—1.5米,长度不限。薯块堆至距地面0.2米,上面覆土保温,以后随气温下降,分期覆土,覆土总厚度为0.8米左右。薯块不可堆得太高,否则沟底及中部温度会偏高,很容易腐烂。 2.窖藏 土质较黏重的地区,多采用井窖窖藏法。每窖室可贮藏3000千克。井窖结构可参见蔬菜贮藏的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相关部分。 在有土丘或山坡地的地方,民可采用窑窖贮藏。以水平方向向土崖挖成窑洞,洞高2.5米、宽1.5米、长6米。窖顶呈拱圆形,底部也有倾斜度,与井窖相同。每窖可贮藏3500千克。 井窖和窑窖利用窖口通风并调节温湿度。窖内贮藏不宜过满。气温低时,窖口覆盖草帘防寒。如管理得当,窖温稳定,贮藏效果好。 3.棚窖贮藏 东北地区多采用。棚窖与大白菜窖相似,深2米、宽2—2.5米、长8米,窖顶为秫秸盖土,共厚0.3米。天冷时再覆盖0.6米稿秆保温。窖顶一角开设一个0.5米×0.6米的出入口,也可做放风用。每窖可贮藏3000—3500千克。 4.通风库贮藏 一般散堆在库内,堆高1.3—2米,每距2—3米垂直放一个通风筒。通筒用木片或竹片制面栅栏状,横断面积0.3米×0.3米。通风筒下端要接触地面,上端伸出薯堆,以便于通风。如果装筐贮藏,贮藏效果也很好。贮藏期间要检查1—2次。 不论采用哪种贮藏方法,薯堆周围都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利通风散热。以通风库的面积计算,空隙不得少于1/3。 5.化学贮藏 南方夏秋季收获的马铃薯,由于缺乏适宜的贮藏条件,在其休眠期过后,就会萌芽。为抑制萌芽,约在休眠中期,可采用α-萘乙酸甲酯(又称萘乙酸甲酯)处理。每10吨薯块用药0.4—0.5千克,加入15—30千克细土制成粉剂,撒在薯堆中。还可用青鲜素(MH)抑制萌芽,用药浓度为3%—5%,应在适宜收获期前 3—4周喷洒,如遇雨,应再重喷。 6.运输与包装 短途运输可用汽车或中小型拖拉机及人力三轮车等工具,包装以筐装为主,也可散装;中长途运输以汽车、火车为运输工具,以麻袋或编织袋及筐、箱等包装。 运输时要防高温、防潮、防冻,尽量避免机械损伤。 (四)上市质量标准 薯块色正,无紫或绿色;块茎肥大充实、完整;无发芽、病虫害和机械伤;无受冻、腐烂,不脱水。可按品种类型、薯块大小、整齐程度以及规格质量进行分级包装。包装物可以选用编织袋、纸袋、塑料袋以及筐、箱。
Ⅵ 切好的薯仔片如何保鲜
切好的薯仔片用保鲜袋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里,或者泡在凉水或自来水里。
切好的薯仔要马上泡在水里,薯仔中含多酚氧化酶,在氧气的作用下会发生褐变,从而影响薯仔色泽。因此在烹饪过程中,切好的薯仔应及时放在水里,以防氧化变黑。
在浸泡时,可在水中加少许醋,一来可以有效地防止褐变,二来能让薯仔口感脆爽、不黏不糊,三来能减少薯仔中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的流失。薯仔切完后最好马上烹调,以防营养素流失到水中。
(6)薯仔怎么包装图片扩展阅读:
蒸薯仔是最理想的烹调方式,研究显示,薯仔在蒸熟后维生素C、多酚类植物素、蛋白质等营养素损失极少,保留率在80%以上,碳水化合物、矿物质、膳食纤维基本没有损失,其中的淀粉颗粒还能得到充分糊化,使它在体内更容易被消化分解,降低胃肠负担。
带皮蒸制的整个薯仔营养损失更少,是最佳吃法。若蒸熟后压成泥,口感酥软,更适合老人和孩子。薯仔用文火炖煮,才能均匀地熟烂,若急火煮烧,会使外层熟烂甚至开裂,里面却是生的。另外大火炖,汤汁不断翻滚会使薯仔块外面煮烂,更容易糊锅。
吃薯仔要去皮吃,有芽眼的地方一定要挖去。以免中毒。切好的薯仔丝或片不能长时间的浸泡,泡太久会造成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流失。买薯仔时不要买皮的颜色发青和发芽的薯仔,以免龙葵素中毒。
Ⅶ 薯仔怎么保存
1.在存放薯仔的袋子里面放一只苹果,把袋口扎紧即可。用保鲜袋扎起来,让它与空气隔绝,这样能防止变干,腐烂和发芽。
2.薯仔怕冻要放在纸箱里面,离寒冷的地方远一点,忌水多,收获前7天要停止浇水以减少水含量,促使薯片老化,利于及早进入休眠和减少病害。忌暴晒...
3.忌高温,温度较高薯仔会生芽或腐烂;忌杂居,一般其它鲜菜容易霉坏,薯仔不宜与这些菜放在一起。
Ⅷ 薯仔片包装需要放什么东西才不会潮湿呢
包装 用铝塑复合袋,每袋装入成品薯仔片50克,然后置于充气包装机中,充氮后密封。每袋约充氮气200毫升左右。
注意:烘烤、调味后的薯仔片要及时包装,包装间应保持清洁、干燥,以防土:豆片受潮。必要时放一包干燥剂里面。
Ⅸ 薯仔如何包装保存
①将薯仔放在纸箱中,同时放几个未成熟的苹果,苹果会散发乙烯气体,可使薯仔保鲜。
②将薯仔装入草袋,上面撒一层干燥的砂子,放在阴凉、干燥处。
③将薯仔放入浓度为1%的稀盐溶液中浸泡10~20分钟。
④薯仔去皮后应存放在加少许醋的冷水中,可防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