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秋节月饼 怎么画
第一步:首先画出一个椭圆形。
第二步:在椭圆形的周围用波浪线把它给围起来。
第三步:然后用波浪线勾勒出月饼的底部。
第四步:侧面用竖线把它的菱角给勾勒出来。
第五步:在月饼的表面写上“五仁”这是一个五仁月饼。
第六步:然后用线条画出月饼表面的花纹。
第七步:然后在旁边画上一个长方形.这是一个被切开的月饼。
第八步:然后在长方形的下面画上一个半圆。
第九步:半圆的周围用波浪线把它给围起来。
第十步:在长方形的表面上画一个椭圆.这是一个蛋黄月饼。
第十一步:然后把蛋黄月饼表面的花纹给勾勒出来。
第十二步:接着在月饼的下面勾勒出一个盘子的形状。
第十三步:最后我们给画好的月饼涂上漂亮的颜色。
第一步:首先画出一个椭圆形。
第二步:在椭圆形的周围用波浪线把它给围起来。
第三步:然后用波浪线勾勒出月饼的底部。
第四步:侧面用竖线把它的菱角给勾勒出来。
第五步:在月饼的表面写上“五仁”这是一个五仁月饼。
第六步:然后用线条画出月饼表面的花纹。
第七步:然后在旁边画上一个长方形.这是一个被切开的月饼。
第八步:然后在长方形的下面画上一个半圆。
第九步:半圆的周围用波浪线把它给围起来。
第十步:在长方形的表面上画一个椭圆.这是一个蛋黄月饼。
第十一步:然后把蛋黄月饼表面的花纹给勾勒出来。
第十二步:接着在月饼的下面勾勒出一个盘子的形状。
第十三步:最后我们给画好的月饼涂上漂亮的颜色。
第一步:首先画出一个椭圆形。
第二步:在椭圆形的周围用波浪线把它给围起来。
第三步:然后用波浪线勾勒出月饼的底部。
第四步:侧面用竖线把它的菱角给勾勒出来。
第五步:在月饼的表面写上“五仁”这是一个五仁月饼。
第六步:然后用线条画出月饼表面的花纹。
第七步:然后在旁边画上一个长方形.这是一个被切开的月饼。
第八步:然后在长方形的下面画上一个半圆。
第九步:半圆的周围用波浪线把它给围起来。
第十步:在长方形的表面上画一个椭圆.这是一个蛋黄月饼。
第十一步:然后把蛋黄月饼表面的花纹给勾勒出来。
第十二步:接着在月饼的下面勾勒出一个盘子的形状。
第十三步:最后我们给画好的月饼涂上漂亮的颜色。
㈡ 有关中秋节的照片,月亮或月饼等,要现拍,高水平哦,千万不要百度
㈢ 中秋月饼的制作过程
【广式白豆沙蛋黄月饼】
广式月饼因其皮薄松软、造型美观,甜咸适度,制作精巧,被很多人喜欢。手把手教你做广式月饼,一看就会,比买的好吃实惠。
材料:广式月饼粉300克,花生油75克,金黄糖浆225克,枧水3克,咸蛋黄40个,甜豆沙1000克左右,表面刷蛋黄液少许
数量:50克*40个(皮:馅=3:7,如果是2:8,把馅料的重量做调整)
1. 广式月饼原料准备好:我用的易小焙广式月饼粉、金黄糖浆、甜馅,金奇香小号咸蛋黄,学厨的50克月饼模具;
2. 金黄糖浆和枧水同入一盆,搅打均匀;再将花生油倒入,搅打至糖浆颜色发白;我没有花生油,用的色拉油;
3. 将广式月饼粉倒入糖浆油混合液中;
4. 用刮刀搅拌均匀无干粉状即可,蒙上保鲜膜,松弛30分钟后使用;这个用量如果按皮馅比例3:7的话,可以做40块50克的广式月饼;饼皮的软硬度如耳垂一般;
5. 咸蛋黄和豆沙一起称重,每份35克,;
6. 蛋黄豆沙共20组;
7. 取一份豆沙甜馅拍成小饼状,将一个蛋黄放在饼皮上;
8. 左手虎口握住豆沙蛋黄,边转边用右手拇指按压,将蛋黄包在豆沙中;
9. 20个蛋黄全部包好;再将饼皮称重15克*20个;
10. 戴上一次性手套来包月饼会非常光滑且不粘手;取一个面皮拍成饼状,将豆沙蛋黄球放在上面;
11. 左手虎口握住皮和馅,边转边用右手拇指按压包严;
12. 20份全部包好了;
13. 在月饼模具内撒一层面粉,将多余的粉倒出;月饼生坯了拍一点面粉,放入模具中;
14. 将月饼按压在不粘烤盘上,不要太用力,因为饼皮很柔软,轻轻一压就会出现明显的纹路了;
15. 烤箱开始预热200度;进烤箱之前用喷壶向月饼生坯表面喷一层水;将月饼生坯送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200度上下火,先烤5分钟;
16. 5分钟后将月饼端出,蛋黄里放一小勺凉水稀释,用羊毛刷子蘸蛋黄液在碗边刮一下,再在月饼表面轻轻刷一层,蛋液不要多,多了会使花纹不清晰;将月饼重新送入烤箱中层,温度调到180度,继续烤13分钟;温度和时间视烤箱来调整;
17. 烤好的月饼端出来,先不要取出,待彻底凉后再从烤盘里取出,2天后回油外皮柔软。
【法式月饼】
法式月饼其实只是形势和咱们的月饼像,口感和模样都差着很远。咱们的月饼适合凉吃,而这个法式月饼适合热吃。凉吃会因为黄油凝固而觉得油腻,吃剩下的再吃时,送烤箱里回温一下就可恢复刚出炉的味道。
材料:低筋粉100克,杏仁粉10克,奶粉20克,蛋黄2个,细砂糖80克,黄油100克,淡奶油80毫升,夹心用奶油奶酪100克,夹心用细砂糖30克,夹心用蛋黄1个,糖渍蔓越莓数颗
烘烤时间:180度上下火,20分钟左右
1. 黄油提前从冰箱中取出,室温软化,做夹心用的奶油奶酪也要提前软化;
2. 软化好的黄油加入细砂糖,用电动打蛋器低速搅打至颜色变浅;
3. 分两次加入蛋黄,待蛋黄与黄油充分融合后再加入第二次;充分打发均匀,至完全融合;
4. 加入淡奶油,打发均匀;
5. 将面粉、奶粉、杏仁粉提前混合,筛入黄油糊中;
6. 拌成面糊即可;
7. 面糊装入裱花袋中,挤入不粘模具中,四周和底部都抹一圈,可以用小勺做些修整;不要太厚,还要留一些面糊用来封顶;
8. 来制作夹心馅:软化的奶油奶酪、细砂糖、蛋黄同入打蛋盆中;
9. 用电动打蛋器搅打均匀即可;此时烤箱开始预热,180度上下火;
10. 将馅料装进裱花袋中,均匀地挤入抹好的面糊中;
11. 再放几粒糖渍蔓越莓增加口感,没有的可以不放;
12. 将剩余的外皮面糊填入模具中,封顶,可以用餐叉划出几道花纹来装饰;
13. 将模具送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180度,上下火,烤20分钟左右;
14. 蛋糕在烤箱中会涨得很高,出炉后会回落,待凉后可轻松脱模。
【彩色冰皮月饼】
不用烤箱的冰皮月饼,冰皮是用糯米粉加适量的小麦淀粉、白糖、水蒸熟成膏状,再揉入猪油或白油增加皮子的油腻和韧性,我偷懒了,用的现成的预拌粉,包一包压一压就成形。这款冰皮月饼,冷藏后的口感酸甜冰凉超赞。
【材料】 冰皮月饼预拌粉300克,85℃以上热水300克,紫薯粉2克,南瓜粉2克,红甜菜根粉1克,大青麦苗粉1克,绿豆沙适量,蔓越莓干适量
1. 冰皮月饼主料准备好:冰皮月饼预拌粉、自制绿豆沙、蔓越莓干、天然植物色素;
2. 将冰皮月饼预拌粉称重分成100克1碗,50克各4碗,其中4碗中分别倒入1-2克天然植物色素,混合均匀;烧一壶开水,分次将85℃以上热水的面粉:热水=1:1的比例倒入预拌粉中搅拌均匀,稍凉后揉成光滑的粉团,盖上盖子备用;
3. 蔓越莓切碎,用量可随意;
4. 将自制绿豆沙与蔓越莓混合均匀;
5. 冰皮月饼的皮馅比可为2:3,即用50克的月饼模,皮可以是20克,也可以是25克;将绿豆沙蔓越莓馅分成30克一个,再捏成较结实的馅球;
6. 白冰皮称重分成20克一个,再把彩色粉团各放2-3克,拍扁放在白粉团上面;
7. 取一个冰皮拍扁,整理成小盘子状,将馅料球放在冰皮中间;
8. 冰皮四周向上聚拢,将馅料球包裹在其中;皮子有点儿粘手,且皮子和馅料球的质地不一样,所以在手上抹一点植物油,防粘效果极好;
9. 这是包裹了馅料的冰皮月饼球;
10. 将月饼球塞入50克的月饼模具中,稍用力向下一压再一提,完整的彩色冰皮月饼就做好了;
11. 剩下的皮料可以随意组合,拍成饼状,包裹上适量馅料;
12. 稍加整理成月饼球,再用模具一压就是彩色冰皮月饼了。
㈣ 中秋节手抄报版面怎么画好看
背景图:当然要与中秋节日相关的了。黄+红不错。夜晚月光背景不错。
艺术字:可只写中秋节也可弄上词句,如‘中秋佳节倍思亲’。
画面:月饼的图当然要抠下来放上去了。弄几个好看的。
再加上节日的日期及描述该节日的话,注意字位置的摆放。最后可以适当的加些道具丰富画面,如彩带鲜花等。
㈤ 手手工月饼怎么做法
吃月饼是我们传统的中秋节习俗,每年八月十五都会逛花灯赏月吃月饼。圆形的月饼象征着家庭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月饼的做法也有好多种,它主要的材质有面粉鸡蛋糖和添加一些自己喜欢的馅料。月饼含有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等能量,可以软化血管提高免疫力,是老少皆宜的一种食物。
一、五仁月饼
主料:低粉200克,葵花籽仁、花生仁、核桃仁、糯米粉、黑芝麻、白芝麻各适量。
配料:糖浆120克,花生油50克,碱水4克,麦芽糖1大勺,糖适量。
老苗传统月饼做法:
1.将葵花籽仁、花生仁、核桃仁、糯米粉分别在锅中小火炒熟;
2.将熟葵花子仁、花生仁(去皮)、核桃仁、大杏仁分别碾碎(或用搅拌机打碎)放入大碗中,加入熟的黑白芝麻,倒入适量熟糯米粉、糖、少许水、28克花生油、麦芽糖,混合均匀成软硬合适的馅料;
3.糖浆、碱水、22克花生油混合均匀,搅拌至色呈浑浊;
4.筛入低粉,搅拌成表面光亮的面团,放入冰箱的冷藏室松弛4小时以上;
5.下剂——饼皮40克/个,馅50克/个;
6.将饼皮轻轻擀开,包入馅,包好后,入模压成型;
7.码入烤盘中,表面喷水雾,入烤箱,160度烤15左右至上色取出,稍凉后刷蛋黄液,继续烤10分钟左右即可。
传统老式月饼的做法二
1.糖浆和花生油,泡打粉混合乳化,具体看最后一步小视频,这是刚混合的状态
2.筛入中粉,混合的时候采用搓抓混合,合成软面团醒发两小时,面团软硬差不多耳朵垂的软度,硬的话可再加点油调节,和好的面团光洁有好的延展性,不出油,面团混合好一定要醒发,不然可能烤出来会裂
3.馅儿的原料都炒熟,花生去皮用擀面杖干碎,核桃切碎,冰糖敲碎成小块,冬瓜糖切小块,葡萄干用高度白酒浸泡一下,除油以外所有原料混合均匀,然后分次加入油,至能用手使劲儿纂成团,好包的程度,油和面粉不需要全部加上哦,糖根据喜好添加,也可以不加,因为里面好多东西都是甜的哈,这里特别注意,一定不要沾到生水,这是成品保存时间长的关键,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盆和器具也要保证无生水,手最好戴手套
4.皮馅儿按照3:7,分好,包好入模具,印出花纹,表面喷水,200℃烤六分钟,取出刷薄薄一层蛋黄夜,转180℃再烤15~20分钟,至表面金黄即可。
㈥ 中秋节的月饼图案有哪些简单
导语:通常中秋节我们吃月饼的时候,都会看到月饼表面有各种好看的图案,这些图案有人物的,有字样的等等,非常美观。那么,这些图案都这么弄上去的呢?下面我们来欣赏月饼的制作方法图片——2018中秋节各式制作月饼图案,看看月饼是如何上图案的。
月饼的制作方法图片 2018中秋节各式制作月饼图案
月饼的制作方法图片 2018中秋节各式制作月饼制作图1
月饼的制作方法图片 2018中秋节各式制作月饼制作图2
月饼的制作方法图片 2018中秋节各式制作月饼制作图3
月饼的制作方法图片 2018中秋节各式制作月饼制作图4
月饼的制作方法图片 2018中秋节各式制作月饼制作图6
月饼的制作方法图片 2018中秋节各式制作月饼制作图7
注:以上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什么是月饼模:
月饼模俗称月饼印,是制作月饼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流传至今的月饼模子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居多。
博物馆最“年长”的月饼模具是元代的,取材杜梨木,整个模具呈长方形,中间部分内“挖”圆孔,大小和当今常见的月饼相当,雕刻着简单的花纹。
“元代的饼模,基本都是木质的,梨木或者枣木。”安徽省源泉徽文化民俗博物馆馆长宣繁秋介绍,月饼最早起源于殷周时期,汉代称为“胡饼”,唐代更名为“月饼”,元代形成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可能是受“马上民族”的粗犷风格影响,元朝时期的月饼饼模不太规整,较为简单。
明代时期,月饼模具开始出现寿桃、鲤鱼、莲花等图案,整体风格简约,注重线条美。
到了清代,中秋吃月饼成为普遍的习俗,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比如这个‘三合一’的模具。”宣繁秋拿起一个紫砂陶的月饼模具,瘦长的模具上共有三个图案,最上面的是个寿星公,胡须根根分明;中间是鲤鱼,鳞片层层重叠,片片清晰;最下方是个寿桃,经脉明确。
㈦ 中秋手抄报怎么做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与春节、端午、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节期为农历即阴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是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着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京师。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编辑本段中秋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编辑本段中秋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枯干,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 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 。
玉兔捣药
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陪伴嫦娥,为其下凡的捣灵药
玉兔入月宫
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 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
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姊妹们,到月宫陪伴嫦娥住了!
玄宗漫游月宫
在唐朝,最富有传奇色彩的就是游夜宫的传说了。相传唐玄宗与申天师及道士鸿都中秋望月,突然玄宗兴起游月宫之念,于是天师作法,三人一起步上青云,漫游月宫,但宫前有守卫森严,无法进入,只能在外俯瞰长安皇城,在此之际,忽闻仙声阵阵,清丽奇绝,宛转动人!唐玄宗素来熟通音律,于是默记心中。这正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日后玄宗回忆月宫仙娥的音乐歌声,自己又谱曲编舞,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霓裳羽衣曲”。
各地月饼的传说
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祭月和拜土地公的必备祭品。而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是由元朝末年流传下来的。
元朝末年,汉人打算起来反抗蒙古人的统治,却苦于无从传递消息。后来刘伯温想出一条计策,到处散布流言,说有冬瘟流行,除非家家户户都在中秋节买月饼来吃,才能避免。人们买了月饼回到家中,发觉里面藏着纸条,上面写着:“中秋夜,杀鞑子,迎义军!” 于是众人纷纷起义反抗统治者,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就是这样留下来的。
无锡人中秋早晨一般都吃红烧玫瑰糖芋头,据说也与此有关。相传蒙古灭宋之后,民族压迫深重,汉人时刻都想反抗。有一年,大家约好中秋之夜一齐动手。为了厌胜,人们要吃红烧芋头,象征“鞑子”人头落地,这就是现在中秋节吃糖芋头的来历。
这个传说在潮汕各地则变异为:当时元朝统治者规定,每户潮人家都要住一个蒙古兵,受汉人供养,监视汉人的行动,并且只允许三家共用一把菜刀。老百姓恨极了,便趁着中秋节吃月饼的机会,把相约举事的纸条,放在月饼馅子里。潮人取芋头与“胡头”谐音,且形似人头,因此每至中秋,则以芋头来祭奠祖先,历代相传,至今犹存。
广东各地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俗,据说是纪念元末杀鞑子的历史故事。中秋节杀鞑子后,便以其头祭月,后来改以芋头代替。至今广东人剥芋皮时仍称为“剥鬼皮”。
编辑本段中秋习俗
中秋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中秋宴俗
古时汉族的中秋宴俗,以宫廷最为精雅。如明代宫廷时兴吃螃蟹。螃蟹用蒲包蒸熟后,众人围坐品尝,佐以酒醋。食毕饮苏叶汤,并用之洗手。宴桌区周,摆满鲜花、大石榴以及其他时鲜,演出中秋的神话戏曲。清宫多在某一院内向东放一架屏风,屏风两侧搁置鸡冠花、毛豆技、芋头、花生、萝卜、鲜藕。屏风前设一张八仙桌,上置一个特大的月饼,四周缀满糕点和瓜果。祭月完毕,按皇家人口将月饼切作若干块,每人象征性地尝一口,名曰“吃团圆饼”。清宫月饼之大,令人难以想象。像末代皇帝溥仪赏给总管内务大臣绍英的一个月饼,便是“径约二尺许,重约二十斤”。
文人赏月
赏月的风俗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
㈧ 家常做法,正宗中秋月饼怎么做
中秋月饼的做法详细步骤
中秋月饼的做法图片第1步1、转化糖浆倒入碗里,加入枧水和花生油。
中秋月饼的做法图片第2步2、用打蛋器搅拌均匀。筛入中筋面粉和奶粉。
中秋月饼的做法图片第3步3、用手揉成面团,把揉好的面团用保鲜膜盖好,静置醒发1-2个小时。
中秋月饼的做法图片第4步4、将醒发好的面团和栗蓉馅以2:8或者3:7的比例称量好,分别滚圆,即面皮15克,馅料35克
中秋月饼的做法图片第5步5、手上拍点面粉防粘,取一块饼皮面团放在手上压扁,用擀面杖擀薄,放上栗蓉馅。
中秋月饼的做法图片第6步6、慢慢往上推面皮,让面皮慢慢的包裹在馅上。包好的面团尽量使面皮均匀,可以稍微调整下薄厚不均的地方。
中秋月饼的做法图片第7步7、月饼模具内撒上一些面粉防粘(放入面粉,晃一晃,使面粉附在模具上,再将多余的面粉倒出)。把包好的面团放入模具。
中秋月饼的做法图片第8步8、按压模具
中秋月饼的做法图片第9步9、使月饼成型。
中秋月饼的做法图片第10步10、依次做好所有的月饼,
中秋月饼的做法图片第11步11、在月饼表面喷一些水,放入预热好200度的烤箱,烤5分钟,取出来在月饼表面刷一层薄薄的蛋黄水(侧面不用刷)
中秋月饼的做法图片第12步12、重新放入烤箱,再烤15分钟左右,直到烤成金黄色即可出炉。
中秋月饼的做法图片第13步13、出炉的月饼冷却后密封保存,等待2-3天,饼皮回油后再食用。
㈨ 做中秋节月饼的过程
【广式白豆沙蛋黄月饼】广式月饼因其皮薄松软、造型美观,甜咸适度,制作精巧,被很多人喜欢。手把手教你做广式月饼,一看就会,比买的好吃实惠。材料:广式月饼粉300克,花生油75克,金黄糖浆225克,枧水3克,咸蛋黄40个,甜豆沙1000克左右,表面刷蛋黄液少许数量:50克*40个(皮:馅=3:7,如果是2:8,把馅料的重量做调整)1. 广式月饼原料准备好:我用的易小焙广式月饼粉、金黄糖浆、甜馅,金奇香小号咸蛋黄,学厨的50克月饼模具;2. 金黄糖浆和枧水同入一盆,搅打均匀;再将花生油倒入,搅打至糖浆颜色发白;我没有花生油,用的色拉油;3. 将广式月饼粉倒入糖浆油混合液中;4. 用刮刀搅拌均匀无干粉状即可,蒙上保鲜膜,松弛30分钟后使用;这个用量如果按皮馅比例3:7的话,可以做40块50克的广式月饼;饼皮的软硬度如耳垂一般;5. 咸蛋黄和豆沙一起称重,每份35克,;6. 蛋黄豆沙共20组;7. 取一份豆沙甜馅拍成小饼状,将一个蛋黄放在饼皮上;8. 左手虎口握住豆沙蛋黄,边转边用右手拇指按压,将蛋黄包在豆沙中;9. 20个蛋黄全部包好;再将饼皮称重15克*20个;10. 戴上一次性手套来包月饼会非常光滑且不粘手;取一个面皮拍成饼状,将豆沙蛋黄球放在上面;11. 左手虎口握住皮和馅,边转边用右手拇指按压包严;12. 20份全部包好了;13. 在月饼模具内撒一层面粉,将多余的粉倒出;月饼生坯了拍一点面粉,放入模具中;14. 将月饼按压在不粘烤盘上,不要太用力,因为饼皮很柔软,轻轻一压就会出现明显的纹路了;15. 烤箱开始预热200度;进烤箱之前用喷壶向月饼生坯表面喷一层水;将月饼生坯送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200度上下火,先烤5分钟;16. 5分钟后将月饼端出,蛋黄里放一小勺凉水稀释,用羊毛刷子蘸蛋黄液在碗边刮一下,再在月饼表面轻轻刷一层,蛋液不要多,多了会使花纹不清晰;将月饼重新送入烤箱中层,温度调到180度,继续烤13分钟;温度和时间视烤箱来调整;17. 烤好的月饼端出来,先不要取出,待彻底凉后再从烤盘里取出,2天后回油外皮柔软。【法式月饼】法式月饼其实只是形势和咱们的月饼像,口感和模样都差着很远。咱们的月饼适合凉吃,而这个法式月饼适合热吃。凉吃会因为黄油凝固而觉得油腻,吃剩下的再吃时,送烤箱里回温一下就可恢复刚出炉的味道。材料:低筋粉100克,杏仁粉10克,奶粉20克,蛋黄2个,细砂糖80克,黄油100克,淡奶油80毫升,夹心用奶油奶酪100克,夹心用细砂糖30克,夹心用蛋黄1个,糖渍蔓越莓数颗烘烤时间:180度上下火,20分钟左右1. 黄油提前从冰箱中取出,室温软化,做夹心用的奶油奶酪也要提前软化;2. 软化好的黄油加入细砂糖,用电动打蛋器低速搅打至颜色变浅;3. 分两次加入蛋黄,待蛋黄与黄油充分融合后再加入第二次;充分打发均匀,至完全融合;4. 加入淡奶油,打发均匀;5. 将面粉、奶粉、杏仁粉提前混合,筛入黄油糊中;6. 拌成面糊即可;7. 面糊装入裱花袋中,挤入不粘模具中,四周和底部都抹一圈,可以用小勺做些修整;不要太厚,还要留一些面糊用来封顶;8. 来制作夹心馅:软化的奶油奶酪、细砂糖、蛋黄同入打蛋盆中;9. 用电动打蛋器搅打均匀即可;此时烤箱开始预热,180度上下火;10. 将馅料装进裱花袋中,均匀地挤入抹好的面糊中;11. 再放几粒糖渍蔓越莓增加口感,没有的可以不放;12. 将剩余的外皮面糊填入模具中,封顶,可以用餐叉划出几道花纹来装饰;13. 将模具送入预热好的烤箱中层,180度,上下火,烤20分钟左右;14. 蛋糕在烤箱中会涨得很高,出炉后会回落,待凉后可轻松脱模。
㈩ 中秋节的手抄报中秋节的手抄报怎么做
古代民族在中秋节前后举行祭祀月神,文字记载已有二千多年。到唐代记载更多,后来加上吃月饼杀鞑子的传说,中秋节成为有民族意识的节日。明清以来成为一年中三大节日之一。
有关中秋节来源的故事有以下几则:
(一)嫦娥奔月
据说远在四千多年前,有穷国的国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体恤民间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后羿想长生不老,从昆仑山找来长生之药,准备择日吞药,此事为嫦娥得知,为体恤子民,免于后羿长期残暴统治,乃先将此药吃下,突然身轻如燕,飘飘然向月宫腾空飞去,后羿发现,以箭射嫦娥,嫦娥进入广寒宫,成了月神,称为“明月之神”或“太阴娘娘”。
(二)推翻元朝
相传,元末,中原人民不甘受其元的残暴统治,爱国之士纷纷奋起抗元,朱洪武的军师刘伯温要属下扮道士到各县卖符,并称:今年天将降灾,要避灾者可于八月十五日悬挂日月旗,旗将藏于大月饼中。到了这天,各地民众都切大月饼,将其中所藏的旗挂起来,起义声势大振,元人大为吃惊,朱洪武就一击成功,结束了元朝的统治。后来,这种日月旗就是“明”旗。另外类似的传说是月饼内藏一条纸,内写“八月十五夜杀鞑子”,大家切月饼时看到这一张纸,就纷纷奋起把鞑子杀了,元朝就被推翻了。
中秋节的习俗有以下几种:
(一)赏月:
中秋节的月亮是特别的皎洁与圆满,具有象征团圆的意义。古代就有许多人想看月亮里的玉兔和吴刚伐木,现代人是欣赏月夜的自然美景。
(二)吃月饼:
吃月饼的习俗有文字记载是始于明代,传说把节庆的食品神奇化,并赋予爱国的意义。
中秋应景的是“月饼”,与端午节吃粽子一样。月饼是庆团圆或是纪念反抗异族的统治。
(三)团圆:
大家吃月饼、赏月、酬谢土地公等习俗,都在祈求人生圆满光辉,家庭团圆幸福,社区平安,表现出月圆人亦圆的理想。
前人有关月亮的诗词:
1.嫦娥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月下独酌唐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即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时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