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可爱图片 > 毛纺织品图片大全可爱

毛纺织品图片大全可爱

发布时间:2022-05-10 17:38:44

❶ 第二次工业革命

珍妮机的问世——工业革命的开始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这是因为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同时,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初中已有介绍,因此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以及【历史纵横】,观察图片《飞梭》、《早期纺车》和《珍妮机》,结合表格《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业的主要发明》,掌握棉纺织业的发明成就。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珍妮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使纺织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机的发明,一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之后,有更多的机器被发明出来并得以应用,在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第二目“蒸汽时代”的来临。本目介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尤其强调蒸汽机广泛运用之后,运输工具的改造,以及工厂制度的出现。

(1)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现代工厂的出现

英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进步,是机械科学原理普遍运用的结果。在机械化装置使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动力成为制约机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新的动力。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此后,凡是有燃料(煤炭)的地方,就能兴建工厂。英国的工厂可以开设在市场繁荣、交通发达之处,以便购买原料和销售产品;它可以移近人口密集地带,以便招募人员;许多工厂可以汇集在一起,进而形成工业城市。工业革命还创造了新的工业制度——工厂制度。在工厂中,由于成套的机器设备的使用,工人的任务被降到简单操作的水平,妇女、儿童可以很快地掌握,于是他们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工厂大量雇佣。

(2)交通运输革命

进入19世纪后,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它成为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上通用便利的动力机器,促成了以铁路建设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的繁荣。1800年后,人们开始研究用蒸汽机作为牵引动力。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此举开拓了陆地交通运输的新纪元,人类进入了所谓“铁路时代”。铁路运输的优越性一经确认,英国迅速掀起一股铁路建筑的狂热。1840年以后,欧洲大陆和美国也相继开始了大力兴建铁路的时期。

人类水上交通技术的变革,同样始自蒸汽机的使用。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他使用从英国进口的万能蒸汽机,驱动客轮在哈得孙河航行,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利用这项发明也很快造出了自己的汽船。这样英国担任远洋航运的商船队力量大大加强了。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每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火车出现以后,英国掀起修建铁路的热潮,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就修建了近万千米的铁路,把各个城市都连接起来。

(2)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着特点。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要把电力应用于生产,还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3)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应用技术上的一个重大成就。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发明家戴姆勒和卡尔·本茨提出了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这种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90年代,德国工程师狄塞尔设计了一种效率较高的内燃发动机,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机。内燃机的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19世纪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出现了。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都开始建立汽车工业。随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肯杼炜盏拿蜗耄�じ媪私煌ㄔ耸湫录驮�牡嚼础A硪环矫妫�谌蓟�姆⒚魍贫�耸�涂�梢档姆⒄购褪�突�Чひ档牟��J�鸵蚕竦缌σ谎�晌�恢旨��匾�男履茉础?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 000万吨。

(4)化学工业的建立

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在无机化学工业方面,19世纪60~70年代发明了以氨为媒介生产纯碱和利用氧化氮为催化剂生产硫酸的新方法,使这两种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有机化学工业也随着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从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煤焦油中提炼氨、苯、人造染料等。利用化学合成方法,美国人发明了塑料,法国人发明了人造纤维。化学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5)“钢铁时代”

伴随“电气时代”而来的是“钢铁时代”。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19世纪上半叶,由于房屋结构和铁路的需要,熟铁和铸铁的产量提高极快,但钢的产量裹足不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钢产量最多的国家,1850年年产量不过6万吨,同年它的铁产量却达到250万吨。由于冶炼工艺的限制,钢产量不高,价格昂贵,其用途局限于工具和仪表。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门子、托马斯等人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的贡献,钢得以大量生产且质量大幅度提高,因而逐渐代替熟铁,作为机械制造、铁路建设、房屋桥梁建筑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风行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史称“钢铁时代”。

教学建议:初中教材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介绍仅限于“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高中教学需使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较全面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在回顾初中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五目垄断组织的出现。教材从主要介绍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以及垄断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教材并未直接说明,可以请学生解答【探究学习总结】中“本课测评”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产业结构侧重以及广度及深度等角度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由此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2)垄断的产生

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3)“垄断”的影响

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它也使技术发明和改进的过程社会化了。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够提供条件,使科学技术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科技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也能够较快地运用于生产。托拉斯等高级形式垄断组织的出现,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垄断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强,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家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赚取日益增多的最大限度的利润。随着各国垄断组织的出现,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垄断资本家极力到全球各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形成了国际垄断集团。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被瓜分完毕。

❷ 羊毛大衣和呢子大衣的区别是什么

主要成分不同

羊毛大衣主要成分是羊绒,羊呢大衣主要成分是毛,本质上无大的区别,绒细小轻巧,羊毛相对要粗要沉。呢子,一种较厚较密的毛织品,多用来做制服、大衣等。

手感不同

毛呢大衣在手感上不如羊绒大衣手感舒适柔软,稍显硬质。呢子面料挺括滑爽有弹性,适合高档外衣服饰。羊呢大衣质地挺括,垂顺,有版型,颜色质回朴。羊毛纤维外表鳞片小而光滑,纤维中间有一空气层,因而其重量轻,手感滑糯。羊毛大衣质地柔软,贴身,有动感。光泽明亮,色调鲜明。穿起来舒适自然。

洗涤影响不同

羊呢大衣最好不要水洗,水洗容易掉毛掉色、缩水和变形,以干洗佳。羊毛大衣有良好的还原特性,尤其表现在洗涤后不缩水,保型性好等方面。

❸ 纺织品图案设计的内容简介

纺织品图案反映了一个社会的精神面貌,折射出一方地域的民族文化,更传递着一种生活的时尚信息。自古以来,纺织品与人类有着悠久的亲密关系。我们的祖先在数千年的纺织生产进程中,创造了无数具有不同时代风貌的纺织品图案,这些图案既代代相传又不断创新,最终融汇成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纺织品图案风格。在现代世界纺织品图案设计领域中,中国元素的图案仍然具有独特的魅力。随着国际化贸易的日益扩大,中国纺织品图案的不断创新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誉,同时也对设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天,纺织行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纺织品图案设计的内涵更应多元化、个性化、综合化,它在日益发展的高科技作用下,更紧密地维系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时尚审美,体现着科学与美学、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不同地域消费群体的需求直接促进了纺织品
图案的不断创新,因此需要设计者在掌握人文、美学、心理学等较宽的知识层面上,对纺织品图案的造型、色彩、构成等设计语言做全面的研究。
由于社会的需求以及艺术院校染织设计专业尚缺少系统的专业教材,我们编着了《纺织品图案设计》一书。本书在纺织品图案与设计的基本工艺特点、基本理论知识、基本表现技法上做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既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对学生艺术实践与设计思维的开发。

❹ 工业革命和瓦特蒸汽机、蒸汽机车的联系

教材·教辅资源 教学资源 教学园地 学术动态 学生之友 历史万花筒

您的位置:首页>>教材与教学>>高中>>高中历史>>教材·教辅资源>>教师教学用书>>课标>>《历史》必修(2)>>本页

3 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珍妮机的问世
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工业革命的进程;“飞梭”;“珍妮机”
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与英国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工业革命各项发明成就之间的关系
探讨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
独立思考,概括、阐释

问题探究
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对人类社会经济所做的贡献,进一步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

“蒸汽时代”的来临
瓦特改良蒸汽机;轮船与蒸汽机车的发明,工场向工厂转变

世界市场的形成
工业革命完成的时间;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说明工业革命怎样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问题探究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建立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原因;电气时代的含义

历史比较

垄断组织的出现
产业结构的变化;垄断组织的出现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
探讨垄断的影响
问题探究

世界连成一体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体系形成过程的关系
探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的影响
合作学习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工业革命的发生的原因、进程及影响。

难点

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对垄断的评价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包括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两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和重大发明,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初中分别在两章中介绍过两次工业革命,高中教材将两次工业革命放在一起,便于让学生形成整体认识,体会人类历史上的技术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本课引言主要说明了本学习专题三大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工业革命的特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掠夺,工业革命都在深刻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与殖民扩张相比,没有刀光剑影,其在改变世界面貌方面影响更大更深刻。

第一目“珍妮机的问世”,介绍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以及棉纺织工业领域里首先出现的技术发明和革新创造。

(1)工业革命前的英国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已有知识进行探究,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在当时的世界各国中,只有英国具备了进行工业革命的各种条件和因素。英国经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在争夺殖民霸权战争中取得胜利,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殖民国家。工场手工业的生产已经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需求,需要在工业生产领域里进行革命。英国资产阶级政权通过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扩大了资本积累,增加了雇佣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这些都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2)珍妮机的问世——工业革命的开始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这是因为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同时,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初中已有介绍,因此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以及【历史纵横】,观察图片《飞梭》、《早期纺车》和《珍妮机》,结合表格《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业的主要发明》,掌握棉纺织业的发明成就。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珍妮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使纺织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机的发明,一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之后,有更多的机器被发明出来并得以应用,在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第二目“蒸汽时代”的来临。本目介绍了工业革命的进程,尤其强调蒸汽机广泛运用之后,运输工具的改造,以及工厂制度的出现。

(1)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及现代工厂的出现

英国棉纺织业的巨大进步,是机械科学原理普遍运用的结果。在机械化装置使用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动力成为制约机器生产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问题。要发展工业,就必须有新的动力。瓦特经过多年的钻研,广泛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制成了性能可靠的蒸汽机,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并将其带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机为机器大工业的发展解决了至关重要的动力问题,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拓了极其广阔的地理空间。此后,凡是有燃料(煤炭)的地方,就能兴建工厂。英国的工厂可以开设在市场繁荣、交通发达之处,以便购买原料和销售产品;它可以移近人口密集地带,以便招募人员;许多工厂可以汇集在一起,进而形成工业城市。工业革命还创造了新的工业制度——工厂制度。在工厂中,由于成套的机器设备的使用,工人的任务被降到简单操作的水平,妇女、儿童可以很快地掌握,于是他们作为廉价劳动力被工厂大量雇佣。

(2)交通运输革命

进入19世纪后,随着蒸汽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它成为车辆、船舶等交通工具上通用便利的动力机器,促成了以铁路建设为代表的交通运输业的繁荣。1800年后,人们开始研究用蒸汽机作为牵引动力。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试运行成功。1825年,英国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史蒂芬孙的火车头拖着一长列客车和货车前进,时速达25公里。此举开拓了陆地交通运输的新纪元,人类进入了所谓“铁路时代”。铁路运输的优越性一经确认,英国迅速掀起一股铁路建筑的狂热。1840年以后,欧洲大陆和美国也相继开始了大力兴建铁路的时期。

人类水上交通技术的变革,同样始自蒸汽机的使用。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汽船。他使用从英国进口的万能蒸汽机,驱动客轮在哈得孙河航行,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1811年,英国人利用这项发明也很快造出了自己的汽船。这样英国担任远洋航运的商船队力量大大加强了。远洋货轮把英国的消费商品运销到世界每个角落,又把英国所需要的各种工业原料、生活用品运回。交通运输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上各地区彼此隔绝的状态。它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加强各地之间的交往,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条件。火车出现以后,英国掀起修建铁路的热潮,不到三十年的时间就修建了近万千米的铁路,把各个城市都连接起来。

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形成”。教材简单地介绍了工业革命从英国拓展至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概况,重点介绍了工业革命对于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作用。本目结论性的东西较多,建议教师适当补充相关材料,让学生通过对材料的解读来获得信息,得出结论。

(1)工业革命的拓展

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工业革命也越过了英国的国界,扩展到西欧和北美的一些国家。关于法国、美国和德国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史学界有不同说法。教材采用比较折中的说法,以19世纪中期为法、美两国完成工业革命的时间。

(2)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对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由于采用机器生产,工厂越来越多,手工工场逐渐被挤垮。资本主义生产制度最终取得了统治地位。与此同时,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也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在英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于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成为工厂出现初期的普遍现象。因此,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无产阶级一出现就开始了。此外,工业革命还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兴起。

更重要的是,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把国际间的交流推向全球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蒸汽机的发明,汽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是国家间、民族间交流所不可或缺的基本技术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国际交流提供了经济前提。随着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优质的商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由此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并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打下了基础。建议以《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图》为素材,可以与《黑奴贸易图》对比,以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所起的推动作用。问题:与黑奴贸易相比,19世纪晚期英国的海外贸易具有什么样的特点?说明了什么?还可以以【学思之窗】的问题为素材,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工业革命的影响。

教学建议:教材从第一目到第三目全面介绍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主要发明成就和历史进程以及工业革命的影响。由于初中教材已经对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就有了介绍,因此高中教学重点宜落在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和影响上。建议以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原因。问题:工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市场的需求量、技术积累、自由劳动力等等)当时的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具备这些条件?

第四目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和主要成就。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出现

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自然科学的研究工作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并取得许多重大突破。自然科学同技术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19世纪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所要求的新技术革命创造了条件。这些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是近代以来科学技术上的第二次大突破,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2)电力的广泛应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着特点。早在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科学家们根据这一发现,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对电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现了一系列电气发明。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这一时期,能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电动机也被发明出来,电力开始用于带动机器,成为补充和取代蒸汽动力的新能源。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但是,要把电力应用于生产,还必须解决远距离输送问题。1882年,法国人德普勒发现了远距离送电的方法,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建立了美国第一个火力发电站,把输电线联接成网络。电力是一种优良而价廉的新能源。它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电力工业和电器制造业等一系列新兴工业的迅速发展。人类历史从“蒸汽时代”跨入了“电气时代”。

建议以【历史纵横】《印度工人正在铺设电缆》为素材,引导学生了解近代电讯业的发生:在这一时期,电讯事业广泛地发展起来。1876年,定居美国波士顿的苏格兰人贝尔试通电话成功,爱迪生等人在贝尔发明的基础上作了重要改进,使电话通讯很快风行全球的许多国家。1877年,美国建成第一座电话交换台。随后,在巴黎、柏林、彼得堡、莫斯科和华沙等地相继成立了电话局。无线电的发明是19世纪末最为重要的技术成就之一。1888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发现了电磁波。利用这种电磁波,意大利人马可尼制出了无线电通讯设备。1899年,马可尼在英法之间发报成功;1901年,横越大西洋发报成功。近代电讯事业的发展,为快速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3)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应用技术上的一个重大成就。19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发明家戴姆勒和卡尔·本茨提出了轻内燃发动机的设计,这种发动机以汽油为燃料。90年代,德国工程师狄塞尔设计了一种效率较高的内燃发动机,因它可以使用柴油作燃料,又名柴油机。内燃机的发明,一方面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引起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命性变革。19世纪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车出现了。80年代,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1896年,美国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一辆四轮汽车。与此同时,许多国家都开始建立汽车工业。随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不断涌现出来。1903年,美国人莱特兄弟制造的飞机试飞成功,实现了人类翱翔天空的梦想,预告了交通运输新纪元的到来。另一方面,内燃机的发明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学工业的产生。石油也像电力一样成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开采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猛增至2 000万吨。

(4)化学工业的建立

化学工业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在无机化学工业方面,19世纪60~70年代发明了以氨为媒介生产纯碱和利用氧化氮为催化剂生产硫酸的新方法,使这两种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有机化学工业也随着煤焦油的综合利用得到迅速发展。从80年代起,人们开始从煤焦油中提炼氨、苯、人造染料等。利用化学合成方法,美国人发明了塑料,法国人发明了人造纤维。化学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5)“钢铁时代”

伴随“电气时代”而来的是“钢铁时代”。新的技术革命也推动了老工业部门的发展,最突出的是钢铁工业。19世纪上半叶,由于房屋结构和铁路的需要,熟铁和铸铁的产量提高极快,但钢的产量裹足不前。英国是当时世界上钢产量最多的国家,1850年年产量不过6万吨,同年它的铁产量却达到250万吨。由于冶炼工艺的限制,钢产量不高,价格昂贵,其用途局限于工具和仪表。19世纪下半叶,由于西门子、托马斯等人在钢铁冶炼技术方面的贡献,钢得以大量生产且质量大幅度提高,因而逐渐代替熟铁,作为机械制造、铁路建设、房屋桥梁建筑等方面的新材料而风行全球。钢铁工业的发展如日中天,导致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重直线上升,史称“钢铁时代”。

教学建议:初中教材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介绍仅限于“电力的广泛应用”和“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高中教学需使学生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较全面的认识。可以引导学生在回顾初中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教材,提取有效信息,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五目垄断组织的出现。教材从主要介绍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以及垄断的影响。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但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又具有一些新的特点。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教材并未直接说明,可以请学生解答【探究学习总结】中“本课测评”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与科学技术结合的程度、产业结构侧重以及广度及深度等角度对两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由此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第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这些工匠并不具备科学理论知识,因此,这一时期的科学和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比如,珍妮纺纱机的发明者哈格里夫斯是个织工,水力纺纱机的发明者阿克莱特是个钟表匠。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由于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并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使科学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科学和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业革命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第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揭开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序幕,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将工业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主要任务是在以纺织工业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中,用机器代替手工生产,实现了手工工场制度向工厂制的过渡。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以重工业为重点的新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改造、扩大和创新重工业的各个部门。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在英国的带动下,其他国家也开始了工业革命,但发展进程相对缓慢。第二次工业革命则几乎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时期,英国虽然仍有一些重要发明,但是,新的技术和发明已超出一国的范围,其中有不少出现于德国、美国,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2)垄断的产生

19世纪晚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方面,科学技术的新成果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使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集中的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发展,使大量的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

(3)“垄断”的影响

19世纪晚期,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垄断组织的出现正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它产生后,企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这自然会有利于劳动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它也使技术发明和改进的过程社会化了。资金雄厚的垄断组织能够提供条件,使科学技术研究能够更大规模和更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科技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也能够较快地运用于生产。托拉斯等高级形式垄断组织的出现,更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切都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垄断的出现,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实力的发展和增强,资本主义各国的垄断资本家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进而控制国家政权,越来越多地干涉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以赚取日益增多的最大限度的利润。随着各国垄断组织的出现,国内市场也相对狭小,垄断资本家极力到全球各地争夺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在世界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形成了国际垄断集团。代表垄断组织利益的资本主义国家加紧对外侵略扩张,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到19世纪末,整个世界已被瓜分完毕。

教学建议:关于“垄断组织的出现”,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回答【探究学习总结】的问题,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习。教学时可以首先让学生结合初中所学知识,思考什么叫垄断?什么是垄断组织?垄断组织——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达到目的的。然后再问垄断是怎样出现的?有何作用与影响?引入学习内容。教学建议,可指导学生从垄断组织的出现原因来分析垄断组织的影响。最好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垄断组织的出现有何影响?有人说垄断加剧了竞争,是资本主义走向衰亡的表现,对此你有何评价?评价历史事件的标准应当是什么?”这些问题,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分析和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

第六目世界连成一体。教材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深度、广度、提供的技术进步和物质手段等角度阐明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所起的推动作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带来各国民众社会生活新变化的同时,也影响到全球人类共同体的面貌,其中之一便是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二次工业革命为资产阶级“征服世界”提供了更加空前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物质手段,成为将局部性的国际交流推进到全球性的沟通,将分散的、局部性的世界变成互动的、联成一体的整体性世界的根本动力。19世纪最后30年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的经济有了飞速发展,世界工业总产量增长了两倍以上。1870~1913年,世界贸易增长了3倍多。在生产力大发展的基础上,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获得极大提高,国际分工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国际间的联系更趋密切。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垄断资本确立了对世界的统治,资本输出成为金融资本向全球扩张的主要经济手段。相应地,资本主义列强加快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步伐,直至最后将世界瓜分完毕。此时,国际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粮食和原料的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发展相对滞后的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工业生产则集中于工业化程度高、科技先进的欧美和日本诸国。于是,由少数金融寡头垄断的统一的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最终形成,并且形成“中心一边缘”的世界经济格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建议组织学生讨论“第二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之间的关系。请学生思考:所谓“世界市场”的概念是什么?它需要什么条件?(世界市场在广义上指的是国际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合,它的出现,需要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从而引导学生明确两次工业革命对于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内容丰富,现实意义极大,实施教学时建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组织讨论,使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更加深入。

首先引导学生回顾新航路的开辟以及西欧的殖民扩张,指出世界在15、16世纪时进入了历史的转折时期。到18世纪中叶,这个变化更加明显。让学生观察《手工工场》、《蒸汽工厂》和《普鲁士纺织工厂》,提取有效信息,以提问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珍妮机的问世”与第二目“‘蒸汽时代’的来临”构成了完整的英国工业革命历史进程。首先向学生介绍工业革命前英国的基本概况,重点说明圈地运动、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以及海外市场的需求,引导学生归纳出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接着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讨论,自行归纳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成就和历史进程。要求学生回答【学思之窗】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工厂制的重要意义。

第三目“世界市场的形成”,是本课学习的重点。教师可以提出系列问题,让学生在探讨历史问题过程中,理解工业革命的影响。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于什么事件后?第一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形成起了什么作用?怎样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形成?世界市场的形成有何表现?如何分工?指导学生看教科书中《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图》,回答图中内容反映了什么现象?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英国为什么能够成为贸易的中心?图中反映了英国海外贸易范围广,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因为英国较早开始工业革命,最先成为工业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指导学生思考【学思之窗】的问题,通过回答这个问题,深刻理解本目内容。

第四目“人类迈入‘电气时代’”介绍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以及主要成就。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以及观察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的插图,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时间以及各项成就。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有没有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关系:技术的进步带动了生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科学的繁荣;科学的繁荣又促进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关于第五目“垄断组织的出现”,可以先向学生解释“垄断”的概念,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解答【探究学习总结】中“本课测评”的第3题。在问题的解答过程中认识垄断组织出现的原因和影响。

关于第六目“世界连成一体”。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科书,师生共同解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有何新发展?为什么?让学生了解世界市场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工业的发展与交通通讯手段使之然。最后请学生思考世界怎样从分散、孤立状态连成一体的?大体经过了哪几个阶段?在世界连成一体的过程中,有哪些因素起了关键作用?以此作为本课的小结,也是对本单元的总结。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学习“棉纺织业中的机器发明”时,可以这样导入:

历时将近100年的英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棉纺织工业首先实现机械化进程中的突破,然后带动其他密切相关行业、部门紧跟而上。技术革新连锁反应的圈子不断扩大,环环相扣,每个环节的进

❺ 纺织品图案设计的介绍

纺织品图案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最普及的实用美术。这种通过印染、织造工艺及手工染绘、编织、刺绣等手法呈现于纺织品上的图案,通称为纺织品图案。用印花工艺制成的纺织品图案称为印花图案;采用织花工艺制成的纺织品图案称为织花图案。它们以其独特的生产与工艺制作特点,形成了纺织品图案的风格。由于纺织品图案的使用对象、生产过程和表现方法与其他图案有所不同,因而成为图案设计中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❻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个行业

在英国各个工业部门中,机器的最早采用,并不是在英国传统的工业中,而是新兴的工业部门棉纺织业中。这是因为棉纺织业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同时,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

关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发明成就,初中已有介绍,因此建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以及【历史纵横】,观察图片《飞梭》、《早期纺车》和《珍妮机》,结合表格《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业的主要发明》,掌握棉纺织业的发明成就。

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第一阶段。珍妮机的出现是棉纺织业第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发明,使纺织效益提高了40倍以上。珍妮机的发明,一般认为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之后,有更多的机器被发明出来并得以应用,在冶金、采煤等其他行业,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❼ 纺织品美术设计的图案纹样

图案纹样的来源不外乎自然形象和几何原理纹样。纺织品图案内容主要有:①花、草、叶、果纹样,特别是花,从古到今应用最多。花的形美、色美、姿态美,一向被人们作为幸福的象征,因此牡丹、月季、菊花、莲花常被作为纺织品的图案,最富于装饰性。此外,用纺织品制做衣服须经裁剪,因而对图案造型又有倒和顺的要求,用花卉作题材影响尚小。②动物纹样,如龙凤、麒麟、狮、虎、孔雀、鸟类、家禽等纹样在古代织物上作为主题最为常见。龙凤图案应用在丝织被面上较多,以之作为吉庆的象征。现代的印花布也常用凤凰、孔雀、鹤、鹿等作为主题;儿童花布常以小狗、小猫、小鸟等作题材。这些动物图案多数与花、草、果、叶配合使用。③天文现象,如日、月、星、云纹、水纹、雪花等也是纹样的题材。云锦上采用大量的云纹,蜀锦上大量采用水纹,在印花布上采用雪花纹,且往往与其他纹样相配合。④吉祥寓意的传统纹样,是以某些自然物象的寓意、谐音或附加文字等形式来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吉祥如意的憧憬和追求。如以青松配仙鹤称为“松鹤长春”,表示延年益寿。以喜鹊立于梅花枝上称为“喜鹊登梅”,寓有喜上眉梢的意思。又如以两条鲤鱼连结在一只磬上,称为“双鱼吉庆”。蜜蜂与竹配合称为“丰衣足食”,等等。还有一种以莲花与枝叶连接,可以上下左右伸延组成图案,叫缠枝莲,也称宝相花,是传统的纹样。这些纹样应用在民间织物上较多。⑤以文物、生活用品、建筑物等组成的器物纹样,如花瓶、花篮、景泰蓝、扇子和亭台楼阁、车船飞机等都能作为图案题材。有一种传统的“暗八仙”图案,是用神话中“八仙”手中所执的宝物:扇子、宝剑、渔鼓、玉板、葫芦、洞箫、花篮、荷花代表“八仙”,在古代织锦中常常采用。⑥几何纹样,几何图案的变化丰富多彩,用途也很广泛,在纺织品上大量用作装饰。如中国传统的织锦图案中有不少是六角形、菱形、寿字形、回纹形等。一般运用点、线、面单独地或交叉地组成变化无穷的几何形状。有的以几何形作为地纹,中间辅以各种自然纹样,使几何图案更为变化多样。

❽ 毛呢大衣,日语标签上写的“毛”,真的是羊毛的意思吗还是毛纺织品的意思也就是说不清楚羊毛含量比

写羊毛的必然是羊毛。写毛的可以包括羊毛、马海毛、羊绒、羊驼毛、驼毛或是以上的混纺,通常指羊毛,因为后边的价格都比羊毛贵.....不是羊毛的不如直接标榜名字了.... 还有种情况则是不清楚混纺比例或是具体其中那种材质的可以直接标示毛。

❾ 衣服面料的种类

服装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着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制作在正式的社交场合所穿着的服装,宜选纯棉、纯毛、纯丝、纯麻制品。以这四种纯天然质地面料制作的服装,大都档次较高。有时,穿着纯皮革制作的服装,也是允许的。
我们将不同材质面料的造型特点以及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简单介绍如下。
1. 柔软型面料 柔软型面料一般较为轻薄、悬垂感好,造型线条光滑,服装轮廓自然舒展。柔软型面料主要包括织物结构疏散的针织面料和丝绸面料以及软薄的麻纱面料等。柔软的针织面料在服装设计中常采用直线型简练造型体现人体优美曲线;丝绸、麻纱等面料则多见松散型和有褶裥效果的造型,表现面料线条的流动感。
2.挺爽型面料 挺爽型面料线条清晰有体量感,能形成丰满的服装轮廓。常见有棉布、涤棉布、灯芯绒、亚麻布和各种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纤织物等,该类面料可用于突出服装造型精确性的设计中,例如西服、套装的设计。
3.光泽型面料 光泽型面料表面光滑并能反射出亮光,有熠熠生辉之感。这类面料包括缎纹结构的织物。最常用于夜礼服或舞台表演服中,产生一种华丽耀眼的强烈视觉效果。光泽型面料在礼服的表演中造型自由度很广,可有简洁的设计或较为夸张的造型方式。
4.厚重型面料 厚重型面料厚实挺刮,能产生稳定的造型效果,包括各类厚型呢绒和绗缝织物。其面料具有形体扩张感,不宜过多采用褶裥和堆积,设计中以A型和H型造型最为恰当。
5.透明型面料 透明型面料质地轻薄而通透,具有优雅而神秘的艺术效果。包括棉、丝、化纤织物等,例如乔其纱、缎条绢、化纤的蕾丝等。为了表达面料的透明度,常用线条自然丰满,富于变化的H型和圆台型设计造型。
下面,对常见的服装面料的特性分别作一些简单的介绍。
1、棉布 是各类棉纺织品的总称。它多用来制作时装、休闲装、内衣和衬衫。它的优点是轻松保暖,柔和贴身、吸湿性、透气性甚佳。它的缺点则是易缩、易皱,外观上不大挺括美观,在穿着时必须时常熨烫。
2、麻布 是以大麻、亚麻、苎麻、黄麻、剑麻、蕉麻等各种麻类植物纤维制成的一种布料。一般被用来制作休闲装、工作装,目前也多以其制作普通的夏装。它的优点是强度极高、吸湿、导热、透气性甚佳。它的缺点则是穿着不甚舒适,外观较为粗糙,生硬。
3、丝绸 是以蚕丝为原料纺织而成的各种丝织物的统称。与棉布一样,它的品种很多,个性各异。它可被用来制作各种服装,尤其适合用来制作女士服装。它的长处是轻薄、合身、柔软、滑爽、透气、色彩绚丽,富有光泽,高贵典雅,穿着舒适。它的不足则是易生折皱,容易吸身、不够结实、褪色较快。
4、呢绒 又叫毛料,它是对用各类羊毛、羊绒织成的织物的泛称。它通常适用以制作礼服、西装、大衣等正规、高档的服装。它的优点是防皱耐磨,手感柔软,高雅挺括,富有弹性,保暖性强。它的缺点主要是洗涤较为困难,不大适用于制作夏装。
5、皮革 是经过鞣制而成的动物毛皮面料。它多用以制作时装、冬装。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革皮,即经过去毛处理的皮革。二是裘皮,即处理过的连皮带毛的皮革。它的优点是轻盈保暖,雍容华贵。它的缺点则是价格昂贵,贮藏、护理方面要求较高,故不宜普及。
6、化纤 是化学纤维的简称。它是利用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纤维的纺织品。通常它分为人工纤维与合成纤维两大门类。它们共同的优点是色彩鲜艳、质地柔软、悬垂挺括、滑爽舒适。它们的缺点则是耐磨性、耐热性、吸湿性、透气性较差,遇热容易变形,容易产生静电。它虽可用以制作各类服装,但总体档次不高,难登大雅之堂。
7、混纺 是将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纺织而成的织物,可用来制作各种服装。它的长处,是既吸收了棉、麻、丝、毛和化纤各自的优点,又尽可能地避免了它们各自的缺点,而且在价值上相对较为低廉,所以大受欢迎。
本章主要介绍这几大类服装面料的性质、特点和鉴别方法等知识。
第一节服装面料成分的鉴别
鉴别服装面料成分的简易方法是燃烧法。做法是在服装的缝边处抽下一缕包含经纱和纬纱的布纱,用火将其点燃,观察燃烧火焰的状态,闻布纱燃烧后发出的气味,看燃烧后的剩余物,从而判断与服装耐久性标签上标注的面料成分是否相符,以辨别面料成分的真伪。
一、棉纤维与麻纤维
棉纤维与麻纤维都是刚近火焰即燃,燃烧迅速,火焰呈黄色,冒蓝烟。二者在燃烧散发的气味及烧后灰烬的区别是,棉燃烧发出纸气味,麻燃烧发出草木灰气味;燃烧后,棉有极少粉末灰烬,呈黑或灰色,麻则产生少量灰白色粉末灰烬。
二、毛纤维与真丝
毛遇火冒烟,燃烧时起泡,燃烧速度较慢,散发出烧头发的焦臭味,烧后灰烬多为有光泽的黑色球状颗粒,手指一压即碎。真丝遇火缩成团状,燃烧速度较慢,伴有咝咝声,散发出毛发烧焦味,烧后结成黑褐色小球状灰烬,手捻即碎。
三、锦纶与涤纶
锦纶学名聚酰胺纤维,近火焰即迅速卷缩熔成白色胶状,在火焰中熔燃滴落并起泡,燃烧时没有火焰,离开火焰难继续燃烧,散发出芹菜味,冷却后浅褐色熔融物不易研碎。涤纶学名聚酯纤维,易点燃,近火焰即熔缩,燃烧时边熔化边冒黑烟,呈黄色火焰,散发芳香气味,烧后灰烬为黑褐色硬块,用手指可捻碎。
四、腈纶与丙纶
腈纶学名聚丙烯腈纤维,近火软化熔缩,着火后冒黑烟,火焰呈白色,离火焰后迅速燃烧,散发出火烧肉的辛酸气味,烧后灰烬为不规则黑色硬块,手捻易碎。丙纶学名聚丙烯纤维,近火焰即熔缩,易燃,离火燃烧缓慢并冒黑烟,火焰上端黄色,下端蓝色,散发出石油味,烧后灰烬为硬圆浅黄褐色颗粒,手捻易碎。
五、维纶与氯纶
维纶学名聚乙烯醇缩甲醛纤维,不易点燃,近焰熔融收缩,燃烧时顶端有一点火焰,待纤维都融成胶状火焰变大,有浓黑烟,散发苦香气味,燃烧后剩下黑色小珠状颗粒,可用手指压碎。氯纶学名聚氯乙烯纤维,难燃烧,离火即熄,火焰呈黄色,下端绿色白烟,散发刺激性刺鼻辛辣酸味,燃烧后灰烬为黑褐色不规则硬块,手指不易捻碎。
六、氨纶与氟纶
氨纶学名聚氨基甲酸酯纤维,近火边熔边燃,燃烧时火焰呈蓝色,离开火继续熔燃,散发出特殊刺激性臭味,燃烧后灰烬为软蓬松黑灰。氟纶学名聚四氟乙烯纤维,ISO组织称其为萤石纤维,近火焰只熔化,难引燃,不燃烧,边缘火焰呈蓝绿碳化,熔而分解,气体有毒,熔化物为硬圆黑珠。氟纶纤维在纺织行业常用于制造高性能缝纫线。
七、粘胶纤维与铜铵纤维
粘胶纤维易燃,燃烧速度很快,火焰呈黄色,散发烧纸气味,烧后灰烬少,呈光滑扭曲带状浅灰或灰白色细粉末。铜铵纤维俗名虎木棉,近火焰即燃烧,燃烧速度快,火焰呈黄色,散发酯酸味,烧后灰烬极少,仅有少量灰黑色灰。
第二节纯毛面料的鉴别
纯毛面料色泽自然柔和、保暖效果好、是制作高档西服和大衣的首选面料。但现在仿毛织品越来越多,随着纺织工艺的提高,已达到了大多数顾客难以鉴别的水平,但色泽、保暖性、手感等还远远不及纯毛面料。下面介绍几种鉴别纯毛面料的方法,供您在挑选服装和面料时参考。
一、手摸感。纯毛面料通常手感柔滑,长毛的面料顺毛摸手感柔滑,逆 毛有刺痛感。而混纺或纯化纤品,有的欠柔软,有的过于柔软松散,并有发粘感。
二、看色泽。纯毛面料的色泽自然柔和,鲜艳而无陈旧感。相比之下,混纺或纯化纤面料,或光泽较暗,或有闪色感。
三、看弹性。用手将物捍紧,然后马上放开,看织物弹性。纯毛面料回弹率高,能迅速恢复原状,而混纺或化纤产品,则抗皱性较差,大多留有较明显的褶皱痕迹,或是复原缓慢。
四、燃烧法鉴别。取一束纱线,用火烧,纯毛纤维气味象烧头发,化纤面料的气味象烧塑料。燃烧后的颗粒越硬说明化纤成分越多。
五、单根鉴别。所有动物的毛在显微镜下看是有鳞片的,如果是长毛面料的话只要取一根毛象上图一样搓几下就会向上或向下移动(为了掌握这一技巧可先拿一根头发做试验),如果是普通织物,抽取一根纱线,剪2厘米的两段拆成一根一根的纤维放在手心里搓四五下,看它们会不会移动。
第三节毛纺原料
目前,市场上的毛织物所采用的动物毛纤维,大致有绵羊毛、山羊毛、驼羊毛和兔毛几种。
一、绵羊毛
人们日常用量最大的毛衫、呢绒、毛毡等主要是绵羊身上密生着的绵羊毛。在编织工业中,由于绵羊毛用量最大,所以"羊毛"便成了绵羊毛的简称。
世界上绵羊毛产量较多的国家是澳大利亚、独联体、新西兰、阿根廷和中国。羊毛的支数和级数是评定羊毛等级和品质的依据,支数越高,品质越好,级数越高,品质越差。
绵羊毛中一直为人们所倾慕的"澳毛",属于美利奴种绵羊,产于澳大利亚,因而得名。其毛纤维细而长,是绵毛羊中最优质的品种。其它如新西兰、南美、欧洲各国、南阿尔卑斯山脉等都有饲养,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雪兰毛也是常见的品种。雪兰毛原称雪特兰羊毛,因产于英国苏格兰的雪特兰群岛而得名。由于雪兰毛以绒毛为主体并夹杂较多的粗毛和戗毛,这种天然的粗细混杂,形成了雪兰毛织物特有的丰满而蓬松,柔软而不细腻,光泽和弹性较好的特点,具有粗犷的风格。但是,由于雪兰毛的产量少,供不应求,市场上销售的所谓"雪兰毛衫"多是以新西兰的半细羊毛为原料。更有些名为"雪兰毛"毛衣,卖价每件不足百元甚至仅几十元,实际上是仿雪兰毛风格的产品,有的"雪兰毛"则是由多种杂毛纺成,只能做粗毛线,价格也较便宜。
还有以价格低廉、受消费者欢迎的羊仔毛,其实是羊羔毛,其手感较粗,多做成毛线使用。
二、山羊毛
山羊毛是指山羊毛身上剪取的粗毛和死毛。一般山羊毛身上的细毛很短,不能纺纱,粗毛也只能造毛笔,刷子之类,只有马海毛例外。马海毛即安哥拉山羊毛,产于土耳其的安哥拉省,北美和南亚等地,是一种优质毛纤维,表面光滑,极少卷曲,长而且粗,具有蚕丝般的柔和很强的光泽,优良的回弹性,耐磨性和高强度,是织制提花毛毯、长毛绒、顺毛大衣呢、人造毛皮等高级织物的理想原料。粗棒针手织的马海毛衫,披挂着柔软的如丝如雾般的纤维,构成高贵、活泼而又粗犷的服装风格,深受人们喜爱。我国西北的中卫山羊毛也属于马海毛类。但在市场上,有人把蓬松风格的腈纶膨体纱称为"马海毛"出售,造成误解,那样的腈纶膨体纱,充其量只能叫做“仿马海毛”。
三、羊驼毛
羊驼毛(ALPACA),又称"驼羊毛",纤维长达20-40厘米,又白、褐、灰、黑等颜色,因90%产于秘鲁,又称为"秘鲁羊毛"。它的两个品种,一种是纤维卷曲,具有银色光泽,另一种是纤维平直,卷曲少,具有近似马海毛的光泽,常与其它纤维混纺,作为制作高档服装的优质材料。目前市场上的驼羊毛,大多是东欧的产品。
四、兔毛
兔毛以轻、细、软、保暖性强、价格便宜的特点而受人们喜爱。它是由细软的绒毛和粗毛组成的,主要有普通家兔和安哥拉兔毛,且以后者质量为优。兔毛与羊毛区别在于纤维细长,表面特别光滑,容易辨认。由于兔毛强度低,不易单独纺纱,因此多与羊毛或其它纤维混纺,制造成针织品和女士呢、大衣呢等服装面料。
纯毛的概念和标识
在市场上,人们常可看到羊毛产品有“纯羊毛”或“100%”羊毛两种标志,有人以为“纯毛”就等于“100%羊毛”,其实不然。从字面上说“纯毛”应当是100%羊毛。但实际上,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改善纤维的纺织性能,使织物更加耐用,有的产品常常要加入一些涤纶或锦纶的非毛纤维。对于加入量的多少,国家标准中有明确规定。这样,我们就明白了。纯毛产品并非是100%羊毛,标明纯毛产品的,则是已按规定范围加入非毛纤维,因而应比100%羊毛产品价格低。
总之,要在日益繁荣的市场上买到称心如意的毛纺织品,我们除了运用看、摸、问、比较等办法努力识别外,可以从价位上进行分析。当然,最安全的还是要不断增加对产品知识的了解。
识别羊绒、羊驼毛、马海毛
一、羊绒
羊绒是来自山羊身上的底层细绒毛,山羊生长在高寒的草原上,例如我国的内蒙、新疆、青海、辽宁等地。我国是世界上的羊绒生产大国,羊绒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其中又以内蒙的羊绒为上品。羊绒纤维的特点是纤细、柔软。其面料手感柔软、滑糯,光泽柔和,较同样厚度的羊毛面料相比重量轻很多,且多为绒面风格。一般来说,浅色的羊绒大衣多源自白绒,品质较好;而深色的大都取自紫绒或青绒,质量稍逊。
二、羊驼毛
羊驼毛来自一种叫“羊驼”(亦称“阿尔巴卡”)的动物,这种动物主要生长于秘鲁的安第斯山脉。安第斯山脉海拔4500米,昼夜温差极大,夜间-20~-18℃,而白天15~18℃,阳光辐射强烈、大气稀薄、寒风凛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生活的羊驼,其毛发当然能够抵御极端的温度变化。羊驼毛不仅能够保湿,还能有效地抵御日光辐射,羊驼毛纤维含有显微镜下可视的髓腔,因此它的保暖性能优于羊毛、羊绒和马海毛。
另外,羊驼毛纤维具有17余种天然色泽:从白到黑,及一系列不同深浅的棕色、灰色,是特种动物纤维中天然色彩最丰富的纤维。我们在市场上见到的“阿尔巴卡”即是指羊驼毛;而“苏力”则是羊驼毛中的一种且多指成年羊驼毛,纤维较长,色泽靓丽;常说的“贝贝”为羊驼幼仔毛,相对纤维较细、较软。羊驼毛面料手感滑,保暖性极佳。
三、马海毛
马海毛则是指安哥拉山羊毛,主要产于南非,其特点是纤维较粗,卷曲小,光泽好。马海毛面料手感滑挺,呢面光泽足。马海毛和羊驼毛面料一样多为短顺毛风格。
第四节丝绸的介绍
丝绸织品一般分真丝和仿真丝面料两大类,在丝绸织品上都带有标签,那么怎样识别标签上数字代号呢?这些数字共有5位。第一位数字代表商品所用的原料; 第二位数字代表商品 的织物组织,后面则是商品的序号.在这个数字前, 还用大写的英文字母代表商品的产地,从丝绸产品的编号上,可以认定产品的原料及产地。
丝绸原料的代号:“1”代表真丝,包括桑丝及桑丝占50%以上的桑柞交织品种、双宫丝、桑绢丝绸;“2”代表合成纤维;“3”代表天然纤维与短纤维混纺;“4” 代表柞丝;“5”代表人造丝;“6”代表两种原料以上的长丝交织,或长丝与短丝维交织;“7” 代表被面类。
丝绸产品产地代号:B为北京、C为四川、D为辽宁、E为湖北、G为广东、H 为浙江、J为江西、K为江苏、M为福建、N为广西、Q为陕西、S为上海、T为天津、V为河南、W为安徽、X为湖南。
第五节西装面料知识
一、纯化纤织品
1、纯涤纶花呢。表面平滑细洁,条型清晰,手 感挺、爽,易洗快干,穿久后易起毛。宜做男女春 秋装。
2、涤粘花呢(快巴)。涤纶50~65%、粘胶丝 50~35%,毛型感强,手感丰满厚实,弹性较好,价廉。宜做男女春秋服装。
3、针织纯涤纶。质地柔软,弹性好,外观丰满 、挺括,易洗快干。宜做男女春秋服装。
4、粗纺呢绒俗称“粗料子”,由于原料品质差 异较大,所以织品优劣悬殊亦大。
5、大衣呢。有平厚、立绒、顺毛、拷花等花色品种。质地丰厚,保暖性强。用进口羊毛和一、二级国产羊毛纺制的质量较好,呢面平整,手感顺滑,弹性好。用国产三、四级羊毛纺制的手感粗硬,呢面有抢毛。宜做男女长短大衣。
6、麦尔登。用进口羊毛或国产一级羊毛,混以少量精纺短毛织成。呢面丰满,细洁平整,身骨紧密而挺实,富有弹性,不起球,不露底。宜做男女服装和女式大衣。
7、海军呢。用一、二级国产羊毛和少量精纺短 毛织成。呢面细整柔软,手感挺实有弹性。有的产品有起毛现象。用途同麦尔登。
8、制服呢。用三、四级国产羊毛混合少量精纺回毛、短毛织成。呢面平整,手感略粗糙,有抢毛,久穿后明显露底,但坚牢耐穿。宜做制服。
9、法兰绒。呢面混色灰白均匀,绒面略有露纹,手感丰满,细洁平整,美观大方。宜做男女春秋服装。
10、粗花呢。用1-3级国产羊毛混以部分粘纤而成。呢面粗厚,坚牢耐穿,花色繁多。宜做男女春秋两用衫及高档童装。
二、混纺织品
1、涤毛花呢。其中涤纶55%,羊毛45%,质地较厚实,手感丰满,强力高,牢度好,挺括、抗皱性好。宜做秋冬服装。
2、凉爽呢。其中涤纶55%、羊毛45%,料薄, 但坚牢耐穿,具有爽、滑、挺、防皱、防缩、易洗快干等特点。宜做春夏服装,不宜做冬季服装。
3、涤毛粘花呢。涤纶40%、羊毛30%、粘胶丝 30%,呢面细洁,毛型感强,条纹清晰,挺括,牢度较好,价廉,经济实
三、全毛织品
1、华达呢。纱支细,呢面乎整光洁,手感滑润,丰厚而有弹性,纹路挺直饱满。宜缝制西服、中山服,女上装。缺点是经常摩擦的部位膝盖、后臀部极易起光。
2、哔叽。纹路较宽,表面比华达呢平坦,手感软,弹性好,不及华达呢厚实、坚牢,用途同华达呢。
3、花呢。按重量可分为薄花呢(300克以下/米)和中厚花呢(300~400克/米)。呢面光洁平整,色泽匀称,弹性好,花型清晰,变化繁多。宜做男女各种外套、西服上装。
4、啥味呢。光泽自然柔和,呢面平整,表面有短细毛绒,毛感柔软。宜做春秋两用衫及西服。
5、凡立丁。毛纱细,原料好,但密度稀,呢面光洁轻薄。手感挺滑,弹性好,色泽鲜艳耐洗。宜作夏令服装和冬季棉袄料
6、派立司。光泽柔合,弹性好,手感爽滑,轻薄风凉,牢度不及凡立丁。最适合做夏季男女各式服装。
7、女衣呢。纱支较细,结构较疏松,手感柔软,而富有弹性,花色多,色艳丽。常用作女春秋两用衫和棉袄面子。
8、直贡呢。密度大,手感厚重、柔软,表面平滑,光泽明亮,富于弹性。宜做大衣、中山服。

❿ 纺织品图案(花样)的类型有哪些

主要分为:动物印花、人物印花、植物印花、几何印花、卡通印花、抽象印花、渐变印花、黑白印花、模糊印花、精细印花

阅读全文

与毛纺织品图片大全可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ps文字如何加入图片 浏览:129
最可爱的小娃娃的图片 浏览:72
淘宝图片空间怎么搬家 浏览:575
简单国画石头图片 浏览:503
高燃男生动漫图片 浏览:631
在网上搜一些些动漫简单图片 浏览:538
男士假发发型图片中年型 浏览:307
冬天搭配衣服好看图片赵露思 浏览:17
戴手表的衣服图片 浏览:136
心心相印图片文字 浏览:712
猫的图片可爱卡通 浏览:77
情侣图片简单一对动漫 浏览:976
ppt如何在视频上添加图片 浏览:41
户外围墙灯图片及价格 浏览:582
用word表格图片打印清晰 浏览:93
长发动漫少女图片大全图片 浏览:663
以色列的祭司衣服图片 浏览:635
大配色衣服图片 浏览:282
女生穿凉鞋适合的图片 浏览:868
qq怎么用图片留言 浏览: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