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只猫能可爱到什么程度
就拿我家的喵小姐来说,不理你的时候很傲娇,但是理起来,那叫一个黏人,巴巴地在你身边打转,叫声特别嗲,特别缠绵,有时候她会把叫声拉长,微仰着头,哎哟,那样子,好好好可爱,我如果听得懂猫语,肯定她要什么我给什么了。
猫咪跟小孩儿有共通之处,它们也是小小的,肉嘟嘟的,软绵绵的,不管是它自嗨还是跟你玩,行为都不设防,这点很重要啊啊啊!不设防意味着你可以放松心情,不用担心什么有的没的,特别心安有没有,完全没有被伤害的顾虑,可以放纵自我心情有没有?!
冬天我跟喵小姐一起睡,早上她从我身上爬出去,我给按住,她就软软地趴我身上,一摸她脑袋,就咕噜咕噜了,那小肉垫就在我下巴上摸来摸去的,热乎乎软绵绵的,试试那滋味,脱离人间了。
② 有谁知道图片里那个动物头像叫什么名字
小左小右里面的小左,是一只猫
具体看这个
http://ke..com/view/2275641.htm
小左
昵称:小左
小左
身份:猫一只
弱点:怕老鼠
性别:母的
特征:闭着眼睛
喜好:欺负小右 睡觉 溜鱼
身高:1.1
座右铭:走猫的路,让人说去吧,喵~
(小左相信可以创造纯真的童话,所以闭着眼睛,要世界做一个不醒的梦)
小右
昵称:小右
小右
身份:黄狗狗
性别:公的
身高:1.5:1
喜好:跟小左玩 追骨头
个性:单纯 单细胞 活泼好动
座右铭:每天都要吃饭~~都要吃饭~~要吃饭~~要饭
③ 要饭的为什么叫‘叫花子’,这词是怎么来的
乞丐何以被称为是“花子”?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个原因,乞丐俗称叫花子,从元代的一些文学作品中就常常会见到这两个字。元代戏剧家张国宾《合汗衫》:“我绕着他后巷前街,叫化些剩汤和这残菜。”这里,“叫化”是一个动词,渐渐地,人们将叫化剩汤残饭的人称为是叫花子,再将“叫花子”通俗地称为是“花子”,乞丐就变成花子了,这就是“谓乞儿为花子”的由来。
再一个原因,古时天津,职业乞丐,上街讨饭,手中都拿着一只花棍,一路乞讨,一路舞动,这就是天津俗称的打花棍。
有一出京剧,李逵回家,见到老母亲时,老母亲的眼睛已经瞎了,李逵为了引起他老娘的记忆,就给他老娘唱起了儿时的童谣:“打花棍儿嘿,正月正。”这就又是山东一带地方的风俗了。中国乡间,认为有乞丐来行乞,是一种吉象,因为这个地方的粮食多,乞丐才会找上门来行乞。所以,每到过年,为了祈求好年景,乡间的孩子们就扮作乞丐,在村里凑热闹。孩子们如何扮作乞丐呢?就是手拿花棍沿街表演,也就是李逵小时候常玩的一种游戏。再演变到最后,每逢过年,乡间都有人表演打花棍,就和扭秧歌一样,成为春节期间的一项娱乐活动了。
天津卫,直到50年代,每逢过年,天后宫还卖花棍,是一根小木棍,上面缠着花纸条,花棍上系着几个小铃铛,耍起来铃铃作响,甚是好玩。这种花棍,乞丐们拿在手里,既是行乞的象征,有时候也用它打恶狗。狗这种动物欺侮人,还专门欺侮穷人,人家人穷志不穷地宁肯行乞也不偷不抢,干狗的屁事?
偏偏狗眼看人低,你行乞,狗先看你不起,恶凶凶地向你叫起来了。遇见恶犬怎么办?那只花棍儿就有用处了。所以,天津人也把叫化子们手里的花棍叫作打狗棍。“三十六行,打狗卖糖”,打狗,就是行乞。
天津人骂一个人是花子,并不等于说这个人是乞丐。天津人把那些作事不漂亮的人,通称是花子。天津人死要面子活受罪,下饭馆,一定得点几样菜,看见有人只要一碗面汤,“花子”,太小气了。而且,各行各业,还把那些技术不行的力巴儿,也称作是“花子”。同行是冤家,向一个人问起谁谁谁的手艺怎么样?“别找他,花子。”表示这个人的手艺不行,作不出漂亮活儿来。
天津人骂一个人是“花子根儿”,那就更刻薄了。更为有趣,还是女性朋友之间,常常用“花子根儿”一语相互取笑,未必就是恶意:“小花子根儿,夜儿个你哪儿去了,打了半天传呼也没呼着你。”带着三分的娇气。中国话的特点,一些贬意词,有时会变得非常亲昵,似《西厢记》,张君瑞看见崔莺莺,先说了一句“可憎模样”,变成时下词语,就是“瞧你那小可恨模样”。这里,“可恨”就变成可爱了。天津姑娘之间相互说“小花子根儿”,是表示对于对方的欣赏,相貌俏,会撒娇,让人爱不够,“小花子根儿”,骂一句,倒显出心中的无限喜爱。
将“小花子根儿”变成“老花子根儿”,就没有一点喜爱的意思了,常听见老姐妹们骂“老花子根儿”,那是骂她们家的穷老头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逢年过节的儿女们来了,派他去买菜,只买了一堆臭带鱼回来,明摆着有活螃蟹,明摆着有大鲤鱼,他就是舍不得买,“老花子根儿”,恨得咬牙切齿。
孩子在学校上半天学,中午母亲把孩子接回来,头一件事,先给孩子洗洗“小花子脸儿”,虽然花子就是乞丐,但这时,你不能说洗洗小乞丐脸儿。母亲爱孩子,她可以骂小花子脸儿,你不能说她的孩子是乞丐,此中的含意,那可是太微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