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卖火柴的小女孩手抄报内容
卖火柴的小女孩手抄报内容如下:
1、背景介绍:《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部童话作品,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寒冷的冬夜中独自叫卖,最终因寒冷而冻死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贫困,以及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关注。
2、故事情节:手抄报可以简要介绍故事的主要情节,包括小女孩的叫卖过程、她点燃火柴看到的幻象、以及她最终的悲惨命运。可以突出故事的悲剧性和社会意义,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个故事。
3、小女孩的叫卖声在寂静的夜晚中显得格外凄凉。每当她划亮一根火柴,仿佛能够让人感受到她对于温暖和幸福的渴望。然而,每次火柴熄灭后,她所面对的仍然是残酷的现实和无尽的寒冷。
2. 内容''关于买火柴的小女孩的手抄报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着名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着名的童话故事,发表于1846年。主要讲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富人合家欢乐,举杯共庆的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小女孩死了,嘴角却带着微笑,通过擦燃火柴的美好幻想与她饥寒交迫的现实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安徒生通过这个童话,表达了对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刻同情,和对当时社会的不满,无情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和罪恶。并入选了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书的第14课。它讲述的是一个在圣诞夜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惨命运。因为没有卖掉一 根火柴,小女孩一天没有吃东西。她又冷又饿,她擦亮了第一根火柴,看见了喷香的烤鹅;她擦亮第二根火柴,看见了美丽的圣诞树;她擦亮了第三根火柴,看见了久违的外婆,她想让外婆留在自己身边,擦亮了一整把火柴。然而当火柴熄灭的时候,这所有的一切都不见了,小女孩就是这样在圣诞之夜悲惨地死去,没有人知道她在生前最后一刻看到的美好情景。作品主题真实是文学作品感人的生命力,任何虚假的演示和一切虚伪的夸张都不足以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安徒生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对这个可怜小女孩不幸命运描写的同时,也对这个孩子在饥寒交迫、孤立无助的情况下,对她的心理活动进行了细致描写,尤其是写她对美食、温暖和亲情的幻想。作家细致地描写了小女孩关于温暖的火炉、肥美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和慈爱的奶奶这四个幻想片段,而这样的幻想,恰恰是当时资本主义制度下贫苦民众的难以实现其美好愿望,无法保障温饱的心理反应。而这样的幻想却有别于童话世界中那些铜头铁臂、青面撩牙、飞沙走石般的幻想式的描写,她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是当时欧洲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现实的最真切反映,人物是随处可见的,故事是随时都可以发生的。悲剧的力量在于把美好撕破给人看,《卖火柴的小女孩》是对一个花季少女纯洁灵魂的摧残,这个可怜的女孩连最起码的温饱都失去的一瞬间,仍然保持着对美好情境的向往,这或许就是人性的本真所在,而作家安徒生恰恰是把这个弱小生命的凄苦和悲惨命运与她对美好情境的向往与破灭叠化在一起描写的,这增强了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文章这样描写到“两腮通红,嘴上带着微笑”,在幻景中看到过“温暖的大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在幻想中和奶奶一起飞向天国去寻找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生活。作者把小女孩美丽的幻景与她面临的冷酷的现实叠化在一起描写,对罪恶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3. 2020童话故事手抄报 2020童话手抄报简单漂亮图片
导读: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人的童年都听过童话故事,看过童话故事书。童话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在童话中,有着许多未知的可能,我们可以尽情感受童话世界中的美好。下面是我分享的2020童话手抄报简单漂亮图片,在找2020童话故事手抄报的朋友,快点来瞧瞧吧。
世界经典童话故事书
《安徒生童话》
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Hans Christian Andersen,1805年4月2日-1875年8月4日)丹麦作家,诗人,因为他的童话故事而世界闻名。他最着名的童话故事有《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和《红鞋》等。其创作的童话被称为“安徒生童话”。
《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富于趣味性和娱乐性,对培养儿童养成真、善、美的良好品质有积极意义。
格林兄弟出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Hanau),具有很高创造力,将当时民间的文学资料搜集起来,并合而为一,哥哥雅各布·格林是严谨的史家,弟弟威廉·格林文笔优美,最后他们共同编成《儿童与家庭童话集》(KinderundHausm�0�1rchen),亦即《格林童话》,1812年格林童话第一集出版,包含了86篇童话故事,第二集增加了70个故事,内容不断扩充,格林兄弟生前出版(第七版)的故事集有200则,加上圣徒传说多达210则,再加上补遗就有215则。其中以《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只小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缝》、《不莱梅的城市乐手》、《穿靴子的猫》最为着名。
《弗兰德斯的狗》
奥维达(1839~1908),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着名女作家,生于英格兰,在巴黎长大,成年后移居伦敦。在英国,她开始写小说,并获得巨大成功。1871年,奥维达从英国来到佛兰德斯的安特卫普参观,为佛兰德斯画家鲁本斯所震撼,于是在第二年写出了在西方世界脍炙人口的经典故事——《佛兰德斯的狗》。
童话故事:【狐狸上当了】
自从乌鸦三次上了狐狸的当后,他吸取了教训。第一次是因为听狐狸的奉承话而受骗;第二次是因为狐狸破口大骂而受骗;第三次是因为狐狸请求原谅而受骗。他决定不再相信狐狸的话了。于是,他告诉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有告诉了他的孙子,就是这样一代一代地相传了下去。相传了九代后,有一只聪明地乌鸦,他也听了老乌鸦当年三次受骗的事。于是,他决定捉弄一下狐狸。
有一天,这只聪明的乌鸦在小道上找了一个到大大的布袋,准备去找马蜂。他来到一棵树下,看见树上有一个马蜂窝。他拍了拍翅膀,飞到树上,用布袋一盖,就把马蜂窝装进了袋子里。他叼着袋子,飞到当年老乌鸦当年受骗的那棵树上,等待着狐狸地到来。过了一会儿,狐狸笑眯眯地走了过来。他看见乌鸦嘴上叼着一个布袋,以为是什么好东西。于是,他笑眯眯地对乌鸦说:“乌鸦妹妹,你的羽毛真漂亮呀!而且还很柔软呢!”乌鸦瞟了他一眼,没有回答。狐狸又说:“乌鸦妹妹,你的歌喉真好,我非常欣赏你的歌,你能唱一首歌给我听吗?”乌鸦也没有回答。狐狸见软的不行,便来硬的。他破口大骂:“你们这些臭乌鸦,以为会飞就了不起吗?别人叫你唱一首歌给他听,你又不肯,真是太小气了。”乌鸦听后,装成非常生气的样子,说:“这狐狸。”这时候,乌鸦嘴上的袋子掉了下去。狐狸捡起袋子,急忙跑回洞里。他一打开袋子,成群的马蜂一齐向狐狸扑来,蜇得狐狸从洞里滚了出来。
乌鸦看到狐狸这个样子,得意洋洋地飞走了。
4.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次看到了什么手抄报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次看到了看到喷香的烤鹅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丹麦童话故事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的童话故事。一共擦亮了五根火柴。
第一次:看到暖和的大火炉,从中体会到小女孩十分的冷,渴望得到温暖;
第二次:看到喷香的烤鹅,从中体会到小女孩非常饥饿,渴望得到食物(渴望吃东西);
第三次:看到美丽的圣诞树,从中体会到小女孩很孤独,他渴望得到快乐;
第四次:看到慈祥的奶奶,从中体会到小女孩没人疼爱,她渴望有人疼她爱她;
第五次:看到奶奶带着她离开,从中体会到小女孩很痛苦,她渴望得到幸福,还能体会到小女孩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注意事项四、手抄报的装饰美化
主要是用色彩、绘图等艺术手段,弥补文字的单调,给人以生动形象、优美和谐的美感和启迪。内容包括报头、题花、插图、花边、尾花和色彩运用等。
1.手抄报报头
它是手抄报的标志,由图案或画面和刊名组成。文字上由报头名称、日期和编辑单位等组成。
2.手抄报题花
是对文章标题或开关的装饰,常见的有底纹,带有提示性的图画或图案。
3.手抄报插图
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画一个能说明一个情节的画面,这种形式与文章内容紧密联系还可以采用与文章内容毫无联系的图案,如花鸟、山水等,这是纯粹为了美化而作的
4.手抄报花边
般不宜太多、太大、太粗,否则就会喧宾夺主。花边可以美化版面,可以隔开文章便于阅读
5.手抄报尾花
是装饰在文章后面的图画或图案。如一篇文章抄完后,还剩有空白,可以画一尾花既可充实版面,又能增加美感。
6.手抄报色彩
一般宜简练、明快、淡雅,不宜过分渲染、杂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