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时候最爱吃的一种野果,如今成了一斤20元的高钙果,你会买吗
大家好,小编的童年是在农村度过的,那时候我们这些农村娃整天上蹿下跳,没有一天是消停的,而这么做的目的,一是因为实在没有什么消遣娱乐的东西,所以只能这样打发无聊;二则是为了找野果、零食吃,因为实在没有零食吃,大家又都是小孩,嘴馋也正常。而在这样长期以来的上蹿下跳中,有一种野果子就是我们的目标,它就是地稔。
可惜的是,现在却没人愿意种植这种高钙果,因为它的种植风险确实是比较高,而且市场链、种植技术等等各方面的问题都还不成熟,所以人们宁愿直接上山采摘野生的,也不会去尝试种植。
2. 地稔和地菍是不是同一种植物
是一种植物。学名就叫地菍(nie),并不叫地稔(ren).很多人都把字念错了,以为这2字都读“念”的音呢。我在网上搜了图片,都一样。你看看: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q=%B5%D8%C7%8C&sa=%CB%D1+%CB%F7
http://images.google.cn/images?q=%B5%D8%EF%FE&sa=%CB%D1+%CB%F7
3. 求各种野果的资料(附上图片更好)
五味子
木兰科多年生落叶藤本。植株可供观赏,果实习称“北五味子”,供药用。中国东北、华北等地都有野生或栽培。以辽宁省所产质量最佳,有“辽五味”之称。苏联、朝鲜、日本也有出产。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五味子属植物在中国约有20种。产于中国中部的华中五味子果实亦入药,称“南五味子”。
茎长4~8米,小枝灰褐色,叶倒卵形至椭圆形,生于老枝上的簇生,在幼枝上的互生。开乳白色或淡红色小花,单性,雌雄同株或异株,单生或簇生于叶腋,有细长花梗。夏秋结浆果,球形,聚合成穗状,成熟时呈紫红色。五味子喜肥喜光,要求疏松、肥沃而湿润的土壤。幼苗期需一定的阴湿环境,开花结果期则要求通风透光。主要用种子繁殖。因种子坚硬,光滑有油层,播前需将种子洗净层积处理。辽宁省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种。条播每亩播种5千克左右。苗期须搭荫棚。第2年或第3年秋季落叶后定植,至第2年搭支架或依天然树供枝条攀援。每年冬季植株休眠后至春季萌发前进行剪。夏季需防治叶枯病和卷叶虫。定植后3~5年进入旺果期。秋后果实呈紫红色时采摘,晒干或阴干。
五味子果实作中药功能益气生津、敛肺滋肾、止泻、涩精、安神,可治久咳虚喘、津少口干、遗精久泻、健忘失眠等症。药理试验证明能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促进肌体代谢,调节胃液和胆液分泌,对肝炎恢复期转氨酶升高者有降低作用。果皮及成熟种皮含木脂素,是五味子的药用有效成分,其中包括多种五味子素。种子含脂肪,油脂可制肥皂或机械润滑油。茎叶及种子均可提取芳香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