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你是怎样一步一步变成“德云女孩”的
其实以前也就偶尔听老郭和于大爷的,不会特意找德云社其他人的相声听。就某天上网无意中看到德云社封箱,感觉一大堆人挺好玩的。有一个黄毛小子唱梵语版大悲咒,感觉挺特别,声音还挺好听的,还唱倒一个。其实那么多人除了老郭和于大爷,一个演员也不认识。第二年再看封箱,那时知道岳云鹏是因为五环之歌。这一年还是有个小子唱梵语版大悲咒,咦,这声音好听,和上次是一个人啊。这次听老郭和于大爷喊他小辫儿,好亲切的叫法,又记住了一个。感觉他们玩的好开心啊,好喜欢他们这么热闹。然后就开始喜欢德云社,找以前的开箱封箱看,原来德云社是这么的欢乐。然后每年必看开箱封箱,第三年再看封箱,这次小辫儿的已经是黑色大背头了,这次也记住了他的名字,张云雷。这一年,欢乐喜剧人第二季是老郭主持,岳云鹏每次那个又贱又讨喜的表情,让人忍俊不止。小辫儿助演,那一段青城山下白素贞的扭腰,大开眼界,他一男的怎么可以比女的扭的还妖媚。这以后除了找老郭相声,也开始找小辫儿的,知道他旁边那个小眼巴叉的九郎,有个绰号叫一线天。表演风格有些妖孽,但唱的真是好听,有副好嗓子。那一年,还在南京家里待着,没事去老门东溜达。某一天想去看电影,溜达过去没赶上,就逛到南京小园子门口。那时候还是在门口摆放当天的节目水牌,上面几个人就一个眼熟的,还没想起来是谁。溜达进去,一问30的还有票,虽然开场一段时间了,还能进去。于是进去,哇,小园子是这么好玩啊,现场气氛和网上看的感觉不一样。咦,这小子怎么那么眼熟,这个不是那个唱大悲咒的那小子么,好风骚的表演,看到解大褂露肉了,差点没笑岔气。原来还可以送礼物呀,还能和演员拥抱,小园子这么热闹的呀。什么三俗不三俗的,早知道德云社小园子可以这么热闹,一周一次还是可以的。各类风格都有,慢慢的记住了高老师和栾怼怼,俩人直工直令的相声,很像小时候跟老一辈听的那种。还有大辈的谢爷,个子超高。大哥冯爷和他胖胖的搭档,那会儿还没记住通哥的名字,因为胖子太多,我分不清谁是谁。那年的南京小园子门口其实挺自在的,总有演员在门口聊天休息,没人堵门。嗯,是的,那会儿你们的辫儿哥哥在门口也没有人围观,还能拍个照。你们都说德云女孩只看颜值,其实那一年高筱贝更帅,但我没能记住他名字。你们现在特别仙的辫儿哥哥,那会儿是类似莫西干的发型和江湖大佬式的衣服搭配,需要你们戴上粉丝滤镜,我是从黄毛时期看过来的,什么样都觉得ok。再然后,天热了,南京夏天你们懂的,所以就不去小园子了。自己在网上搜德云社,桃儿的评书或者单口听的多,还有就是小辫儿的,没事儿看他水蛇腰扭啊扭,作为一个女生,日常羡慕他的细腰。大概此时已入坑,不过自己并不知晓。某天南京台午间新闻,说是一名张姓男子出事了,疑似德云社演员。晚间新闻时确定了身份,还没脱离危险。我顿时伤感,这人还能救过来吗?活过来也是废人了吧。德云社年轻演员,我就记住了这一组,以后封箱再听不到他唱大悲咒了。后来天凉快了,我却不想去小园子了,说不上原因,反正到今天为止,我再没进过小园子。不过现在不是我不想去,是根本抢不到票。那年冬天离开南京,去外地工作了,也正式告别小园子了。没两三个月回来过年,又有封箱可以看了。热热闹闹的开场,一组一组的演员走过,突然这一组上来,所有人鼓掌,我是眼花了吗?那个满脸灿烂笑容,走路还要被搀扶的少年郎,他又上舞台了!大概是那一脸阳光的笑容,让我瞬间沦陷了。应该是从这一刻起,我成了德云女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