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甘肃白银悬崖最美盘山路是怎么样的
甘肃白银悬崖最美盘山路,垂直落差150米拐22道弯。
8月14日下午,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从山顶景区大门到山下龙湾村的道路全长2.3公里,垂直落差约150多米。短短2公里多的路却要拐过22个弯头,22道弯由此得名。摄影爱好者用无人机拍下这22道弯的奇险风景,让人惊叹不已。
(1)可爱的观音崖图片扩展阅读
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简介
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约50平方千米,其中古石林群10平方公里,景泰黄河石林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境内。
景区总面积约50平方千米,为甘肃省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景区。园内包括饮马沟(含老龙沟、豹子沟)、蟠龙洞——观音崖、地湾三个主要景区。是一座集地貌地质、地质构造、自然景观和碧吵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它巧妙的将古石林群、黄河、沙漠、绿洲、戈壁、农庄结合在一起,完美的呈现了一派世外桃核袭源的景观。
景区核心景观——古石林群形成于210万年前的积砂砾岩层,由于新构造运动,雨洪侵蚀及重力崩塌,形成许多高80-200米的峭壁、岩柱组成的峰林和峰丛。十里长峡,如同画廊。奇峰绝壁,崖壑裂隙,千姿百态,神妙无穷。或亭亭玉立,婀悔氏侍娜秀丽;或粗犷古朴,壮观恢宏。
景区集中展现了纯天然、大构造、多层次的地质构造,浸透着雄、奇、险、古、野、幽的原始风韵,充分体现了粗犷、雄浑、朴拙、厚重的西部特色,令人叹为观止,留连忘返。
B. 南海观音有几个
当前有名的南海观音有两个。第一个南海观音在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第二个南海观音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南山上。
浙江舟山市普陀山的南海观音造像,1997年建成,总高33米。其顶现弥陀,左手托法轮,右手施无畏印,妙状、慈祥。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圣像题名“南海观音”,现已成普陀山重要宗教景观。在《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全名就叫作“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
海南三亚市南山上的南海观音造像,建于1993年,总高108米。此像一体化三尊,三面都是正面像,是世界造最高带厅咐造像。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为其题名“南山海上观音”,现在人们都叫南海观音,位于三亚南山文化旅游区。
普遍认为浙江舟山南海观音的“最正宗”
《佛祖统纪》卷四二记载:“大中十二年,日本国沙门慧锷,礼五台山得观音像,取道四明将归国,舟过补陀山,附着石上不得进。众疑惧祷之卅:若尊像于海东机缘未熟,请留此山,舟即浮动。锷哀慕不能去,乃结庐海上以蠢纯奉之。”
这段文字翻译一下,公元858年(唐宣宗大中十二年),日本僧人慧锷在五台山请到一尊观音像,想带回日本供养。他从宁波境内的四明出海,当船经过舟山群岛普陀山附近时,因为风浪太大,船不能前行,船上的众人认为是观音不愿去日本,所以向观音像祈祷。
如果不愿意去日本,可以留在普陀山。当即风平浪伏耐静,船可以继续前行,慧锷被迫将观音像留在岛上供奉。从此,普陀山便成为观音的道场之一。
C. 一尊千年石刻观音,被称为“风流观音”的东方维纳斯,位于哪里呢
这个我知道,我前年去旅游的时候还见过呢,被称为“风流观音”的东方维纳斯所在的地方是安岳县。而且他还有一个名字叫做紫竹观音。
安岳的摩崖石窟被称为古代文化瑰宝,其中“紫竹观音”被英籍作家韩素音女士赞誉为“东方维纳斯”享誉海内外。紫竹观音地处于四川省安岳县石羊镇塔子山上,常年对游客开放。
侧身跷脚坐在莲台上的紫竹观音,颠覆了人们对以前观音的印象,背倚浮雕紫竹和柳枝净瓶,头戴装饰华丽的宝冠,身披短袖纱衫,坦胸露肘,璎珞象盘曲而下的金色瀑布,翠环网坠胸腹,下身蓝色彩带扎着一条薄如禅翼的绣花长裙,裙角褶纹飘逸自然而有风韵。看她那一双秀丽的赤脚,右足跷起,左足踏在莲花蕊上,凤眼下视,好像在观赏水中涟漪, 表现出一种悠闲、妩媚的表情,宛如一位丰姿绰约、温柔潇洒的妙龄女郎。既据少女的妩媚,又具女神的仪貌,世俗风味极浓。所以人们又称她为跷脚观音、风流观音、水月观音、“东方的维纳斯”。
它的净身高有三米左右,因为他背倚紫竹所以又叫做紫竹观音,他是北宋时期所雕刻出来的一件精品,距今已经应该有上千年了吧,但是紫竹观音上的色彩依旧那样的艳丽,而且神态也是非常的逼真的,当你今天看她的时候,就感觉他就这样真实展现在你的眼前。
但令人痛心的是, 这尊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石窟雕刻艺术珍品,由于右手掌在文革中被毁,补接的不太自然。花冠至右肩的一段饰带也被欲盗者毁坏,后颈被欲盗观音头像者锯了一道数寸深的槽。
D. 建文帝下落基本确定是什么
2008年有施工队在福建发现了一处不寻常的古墓,根据考古队的考察发掘,确仿掘定是明初的一处古墓,而且可能是一位高僧的墓地。
但墓中发现了当时象征皇室的龙头和纹饰,与明皇陵纹饰相似,在古墓舍利塔碑上刻着“御赐金襕佛曰圆明备升核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而这句话的隐意:“圆明”代表早年出家的朱元璋,“第三代”则是孙辈,“沧海”代表一统天下,“珠”则暗指朱姓。那沧海珠禅师是建文帝的可能性就极大了。
但历史真相到底是怎样可能永远无法知道,只能无限的接近历史事实,无法真正触碰。
(4)可爱的观音崖图片扩展阅读
轶事典故——隐遁世间
据说,朱允炆逃离京城后,颠沛流离,千方百计逃避追杀,后隐居于湄江的观音崖(也有称是陕西城固观音崖)一带。诚心向佛,终了一生,着名的藏君洞也因此而得名。
朱允炆在当皇太孙时,太祖朱元璋曾出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要他和燕王朱棣以对。朱允炆对曰:“雨打羊毛一片膻。“朱棣则对曰:“日照龙鳞万点金。“朱棣之对太祖较为满意。
从中也看出了朱允炆的懦弱、平庸和朱棣的雄心。太祖驾崩后,皇室想了一些方法来巩固朱允炆的皇位。但后来江山终究被朱棣所得。而上面的对联却成为二人命运的谶语。
话说朱允炆在湄江隐姓埋名,自称应文和尚,留下了许多对联诗话。其中对观音崖风光的描写联“峰如巢风彩,崖似卧龙文。“
在长期的流亡过程中,朱允炆一直以晋公子重耳的故事鞭策自己。希望有东山再起的一天。但后来他慢慢地发现,朱 棣管理国家的能力比自己实在要强得多,也就慢慢地打消了这个念头。
有联为证:“有梦难圆,尘世着魔迷木性;无风易醒,洞泉悟道静凡心。“轻风吹拂着平静的心,沉醉于大自然之中,哪还管什么皇权富贵,都是过眼云烟。
多年以后,朱允炆触景伤情,咏联一副:“家从京畿而来,回首五岳峨眉,此等山川甲天下;帝似尧舜以后,伉怀秦皇汉武,如我王孙旷古今。“这既是对湄江美丽风光的衷心赞美,也是对自己一生坎坷命运的高度概括,笑埋更是对无奈现实的宣泄、壮志难酬的遗憾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