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表达思念家乡图片
可以用静夜思的诗配图或者是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配图
② 求张图 是张普利策获奖图片 讲的是一个黑人被射杀倒地 他喊道 欢迎来到密西西比 我可爱的家乡
这里,是不是?
获奖经历:获1967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图片说明
“欢迎”到密西西比来
照片所示:一声枪响,詹姆斯倒了下去。当詹姆斯痛苦地爬向路边,路边的人接着向他开了60枪,詹姆斯倒在血泊中。
提起黑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所进行的反歧视斗争,人们想到最多的是马丁·路德·金这位最着名的领袖,但是一个浩大的运动决不只是领袖的个人活动成就,许多人都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推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英勇斗争,他们的名字也许不会被记下来,但他们才是使运动得以成功的中坚力量。正是由于有这样一批把实现种族平等作为自己的理想,并愿为这理想作出牺牲的黑人,反歧视斗争才取得了今日的成效。
1966年6月6日,美国密西西比大学第一位黑人大学毕业生詹姆斯·梅雷迪斯为了唤醒黑人民众行使自己的投票权利,打消黑人在生活和旅行中的恐怖心理,从田纳西州的孟菲斯出发,不带武器,进行一次返回家乡密西西比的杰克逊市的长途跋涉。
这次远走,要经过密西西比州中最为偏僻、种族歧视最严重的一些地区,行程共计220英里。一个闷热的下午,当他走在51号公路上时,突然一声枪响,路边丛林中有人叫喊:“我只要詹姆斯·梅雷迪斯!”随之梅雷迪斯身上连中60枚短枪子弹,跌倒在地。
这是詹姆斯·梅雷迪斯中第一枪时拍下的照片。詹姆斯·梅雷迪斯在行进的路上,不断有人加入到他的队伍。
在他被送进医院后,包括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内的18000人最后完成了这次进军。
③ 关于三河的“可爱的家乡手抄报”要图,光有内容也可以,如果可以解决的话,非常感谢。
三河镇位于肥西县南端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交界处,丰乐河、杭端口河在此汇合,经新河向东流约15公里入巢湖。北距合肥40公里,距上派镇24公里,南距庐江县城32公里,西距舒城县城30公里。地理坐标:东经117 °14′~117°16′,北纬31°30′~31°32′。总面积2.9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4个居民委员会,2个行政村(杨婆、下拐),1985年总人口157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611人。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三河镇,地处合肥、六安、巢湖三市交界处,与舒城、庐江县相邻
古镇掠影1(16张)行政上属于合肥市肥西县。 此地原是巢湖中的高洲,古名鹊渚、鹊尾(渚)、鹊岸等,后因泥沙淤积,渐成陆地。南北朝后期称三汊河,明、清置三河镇(详见《附录》中《三河镇历史变迁考》一文)。自隋、唐至清代,皆属庐州府合肥县,1949年1月25日解放,设三河市(县级)。1950年4月撤市设区,属肥西县。1956年复设三河镇(区级),直属县。
编辑本段区位优势
肥西县最大港口
三河为 巢湖西岸水陆交通要冲,是本县最大港口,水路经
古镇掠影2(16张)丰乐河、杭端口河上通舒城、六安县境,下通巢湖、长江;陆路通合肥、上派、庐江、舒城。80年代以来,三河到上派、合肥每天有国营、个体客车数十班次,客运已由原来的水路为主变为公路为主了。1985年,镇北横跨丰乐河的公路桥建成通车,汽车可驶入镇内,公路货运量也逐渐增大。
典型的水乡古镇
“外环两岸,中峙三洲,而三水贯其间,以桥梁相沟通”(清《安徽通志》)。街道沿河两岸曲折伸展,总长约3公里。房屋多为明、清建筑,街心铺青石板,古朴雅致,但较狭窄。70年代,在中街、南街铺筑水泥路面5800平方米,拓宽改建了部分街道。1985年在南街修复一条古街道,又在镇北杨婆圩内新建一条新街。70年代后,全镇新建楼房20多座,较大的有三河中学教学大楼、供销大楼、电影院等。建起了自来水厂,已铺设管线8000多米。1979年冬,杭端口河人工改道镇东,镇内水患减轻,但故道污染严重,急待治理。 三河古镇的水边房屋
唐宋以后,三河周围的河湖滩地逐渐兴筑圩田,绵延数十里,使这里成为鱼米之乡。三河镇很早就形成一个以米市为主的繁华商端口。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三河为三邑犬牙之地,米谷廪聚,汇舒、庐、六诸水为河者三,河流宽阔,枝津回互,万艘可藏”。据1933年统计:三河港年平均输出大米100万石,为巢湖各港之冠。此外,舒城西山所产竹木柴炭等林产山货顺杭端口河而下,在此集散。来自下江(上海、南京)的日用百货也由此批发,流向乡间,使三河成为巢湖西岸和大别山东麓的一个重要商品集散中心,素有“买不尽的三河”之说。清光绪《舒城县志》记载:“三河镇百货交通,为庐郡南一大都会”。 1938年夏,日军侵占三河86天,烧杀抢掠,对三河镇摧残极大。后来日军在抗日军民打击下退出三河,合肥、芜湖等沦陷区居民大量涌入,三河人口达七、八万人,日夜开市,形成畸形“繁华”,号称“小南京”。1945年抗战胜利后,沦陷区居民回到原地。1946年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在三河征集军粮;加之通货膨胀,三河商业遭受沉重打击,日渐萧条。1949年1月 解放后始重新发展。据1950年调查统计:全镇有各种行店1067家。 1956年,国家对私营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组织成合作店、组;大米运销 三河古镇中的小河
纳入国家统购统销。1979年后,私营商业、米业、手工业重新恢复。1985年有国营、集体和个体商业网点450个。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6000多万元。 工业,解放前有纺织、卷烟、碾米、食品等行业。50年代以后,陆续建成工厂30多个,较大工厂有:酒厂、羽毛扇厂、棉纺厂、毛巾厂、仪表厂、制药厂、米厂、印刷厂、造船厂、油毡厂、造纸厂、工具厂、机针厂等。生产产品近百种,其中有20种产品出口国外。名优产品有巢湖甜酒、羽毛扇、红牡丹牌毛巾、皖工牌钢丝钳等。 镇内有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各1所,小学4所,幼儿园2所。三河中学创办于1941年,原名肥南中学,是本县兴办最早的中学之一。70年代建起1座拥有24个教室的教学大楼,是本县最大的教学楼。文化设施有文化馆、庐剧团、影剧院、电影队、广播站等,医疗机构有镇医院1所,医护人员150人,病床100张;此外,还有9个街道、村办医疗室。
着名的古战场
春秋时期,即为吴、楚两国交争之地。《左传·昭公五年》“鹊岸”之战就发 三河古镇
生在此。南北朝时,此地为战略要地,发生多次大战。明末,张献忠农民起义军攻下三河,缴获双桅巨舟300余艘,建立了水军。晚清咸丰年间,太平军攻下三河,把它作为皖北重要据点,筑大城一座,环以九垒,屯储粮草军火,接济天京、庐州。1858年11月(咸丰八年十月),太平军青年将领陈玉成、李秀成在此聚歼湘军悍将李续宾及曾国藩弟曾国华等清军6000余人,史称“三河大捷”。文物古迹:旧有鹊亭、大王庙、铁佛寺、李忠武公(李续宾)祠、万年台等,今已不存。现存除几条古街道外,还有太平军城墙遗址、城隍庙、古碑、三县桥等。1951年,三河镇出土太平军铜炮两尊,现存南京太平天国展览馆[1]。
皖中商品走廊
三河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自古水陆通衢,车船辐辏,百货交通,商贾云集,甚是繁荣,曾于1949 年设市,当时人口5.6 万,被誉为皖中商品走廊,是典型的中国水乡古镇。21世纪的三河正在缔造新的辉煌,21世纪的三河旅游业展开了腾飞的翅膀。开放、和谐、美丽、神奇的三河,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得天独厚,日新月异。三河镇把旅游业确定为“十五”期间三河经济的龙头产业,按照“高起点,新思路,大手笔,创一流”的要求,坚持高起点规划,把三河纳入合肥大旅游经济发展圈;高标准建设,打造“合肥顶级,安徽精品”的旅游产品;优化旅游环境,把三河建成最适宜人类旅居的城镇;壮大旅游产业,使旅游业成为三河经济发展的支柱,努力塑造“经济强镇、生态新镇、历史名镇”的旅游城镇形象。世纪之交,千年更替,改革开放的三河需要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了解三河。三河人民热情好客,珍重友情,渴望海内外朋友到三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并分享三河经济腾飞的欢乐。
编辑本段古镇历史
三河古镇水城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中,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着名战役。 1858年(太平天国戊午八年清咸丰八年)夏,太平军占领皖中重镇庐州(今合肥)。清廷命江宁将军都兴阿、浙江布政使李续宾自湖北进援,收复庐州。9月,都兴阿、李续宾率军万余人自湖北入安徽,22日攻占太湖后,兵分二路:南路由都兴阿率领进围安庆,北路由李续宾率领进图庐州。 李续宾于连陷潜山、桐城、舒城后,11月3日率5 000余众进逼三河镇。 三河镇位于丰乐河、杭端口河、马槽河交汇处,地当水陆要冲,是庐州的南面屏障。太平军在这里构筑城墙,外筑砖垒9座,凭河设险,广屯米粮,接济庐州、天京(今南京)。李续宾率部抵三河外围后,11月7日,决定以14营兵力,分路进攻城外各垒。 太平军守将吴定规指挥所部依托砖垒顽强抗击,于毙敌千余后撤入城内继续抵抗。 湘军大举来犯,吴定规向正在苏北的前军主将陈玉成频频告急。陈玉成闻报后决定率部兼程往援,并奏调后军主将李秀成部同往。 11月7日,陈玉成赶至三河镇西南30里的金牛镇;14日李秀成赶至三河镇东南25里的白石山。 两支大军,号称10万,连营数十里,截断了湘军的退路。李续宾屡胜气骄,面对太平军强大的援军,拒绝退守桐城之议,反于15日深夜,派7营兵力,分左、中、右三路,夜袭金牛镇,企图侥幸取胜。 陈玉成抓住湘军冒险出击的有利战机,以少部兵力正面迎战,主力则从湘军左翼抄其后路。次日凌晨,大雾迷漫,咫尺莫辨,陈玉成部迅速击溃了左路湘军,并乘胜切断中、右两路的归路,将敌围困在烟筒(墩)岗一带。李秀成部闻讯赶来参战,吴定规部也自镇内出击,三支太平军相互配合,分割穿插,聚歼敌人。李续宾得知大队被围,便亲率4营前往救援,连续冲击数十次,亦无法突破太平军的包围圈,只得撤退回营,闭壁坚守。 这时太平军已多路逼近,守垒湘军已无斗志,7座营垒迅速被攻破。 李续宾突围后,陷入泥淖中,被太平军击毙(一说自杀)。 17、18日,太平军将其余营垒逐一攻破,全歼李续宾部。 三河之战,太平军集中优势兵力,包围分割,全歼劲敌。 陈、李两军乘胜南进,连克舒城、桐城,迫围困安庆的都兴阿退回鄂境。 湘军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年余不敢东犯。[1]
编辑本段古镇名人
1957年,美籍华人杨振宁博士与李政道博士荣获“诺贝尔奖”,轰动世界。 杨振宁是合肥人,其舅舅家在三河。杨振宁于1922年生于合肥,幼时曾随母亲罗孟华来三河。青少年时,杨振宁随父在外读书。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家自北平回合肥避难,杨振宁借读于合肥庐州中学高一年级。开学不久,为避日本侵略者飞机轰炸,学校迁往三河镇(约在11月上旬),杨振宁因随同到三河学习一段时间。1938年1月,杨随父去昆明西南联大。三河美食三河饮食,以徽派菜系为底蕴,融百家菜系之长,堪称中国饮食的一大奇葩,闻名遐迩,传统宴席—“八八席”、“八四席”,无不传递着久远饮食文化的底蕴,“三河酥鸭”、“米粉虾”、“豆腐面鱼汤”等名菜无不展示水乡的风韵,“三河小米饺”、“三河马蹄酥”让你回味无穷,还有三河茶干、三河米酒,工艺品三河羽毛扇更让人流连忘返。至今,仍保存明清民谣《十大舍不得》:“一舍不得三河街花花世界,二舍不得大河水淘米洗菜……”[1]
编辑本段主要特产
三河古镇油纸伞具有 400多年的生产历史,三河古镇油纸伞制作工艺于2009年在芜湖“中国第八届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上喜获设计和制作金奖。 三河古镇油纸伞
古代油布伞传统技艺,油纸伞的原材料主要是毛竹、桑皮纸和桐油。从开料起到制作完毕,一把伞要经历60多道工序,使用上几十种工具,单是各种零件就达30多种。所有工序中,目前只有钻孔等几个工序可以采用电动工具,算是脱离了手工,其他的工序依然采用人工完成。制作完一把伞大约需要半个月,“还得看天气,太阳大了不行,阴雨绵绵也不行。”气候主要会影响伞骨的成型和纸面的平整,造成弯曲或起壳。一把伞反复撑收千与次不损坏,清水浸泡24小时不脱骨,伞顶五级风中行走不变形,任凭烈日曝晒亦不弯曲变形。 伞面花色多种多样,仅染色就有20余种,有的绯红如晨曦,有的蔚蓝加净空,有的翠绿如碧水;或单色,或套色,五彩缤纷。在秀丽的伞面上,又经刷、喷、画多种工艺,描绘上古镇风景、花乌、山水等图案,为三河古镇油纸伞锦上添花,更显美观大方。 伞面采用三河古镇风景,故名三河古镇伞。三河古镇油纸伞采用印染、贴画,手绘,印刷等方法,绘有古镇八景、小桥,流水,人家,徽派庭院,花卉、山水和仕女,有大红、枣红、和平蓝、墨绿、桃红、桔黄等二十几个品种,具有外型美观、选料讲究、设计精美的特点。
编辑本段三河民俗
三河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体现了中国南北文化的交融。至今,春节至元宵节期间,民间仍自发举办耍龙灯、闹旱船、河蚌舞等活动,特别是保持着挨家挨户的拜年,讨喜糖的风俗,小孩每逢初一早上都召集好伙伴拿个袋子去讨糖果,不管认识不认识,只要说声新年好!恭喜发财,都能得到一大把糖果,拜完年把糖果卖给小店换点花炮玩,其乐融融。端午节时,人们做粽子、玩龙舟。中秋节仍玩火把。婚丧娶嫁,仍抬花轿、请“良玩”,踩云片糕表示步步高升。保存着淳厚的民风。
编辑本段“八古”景观
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三河镇因丰乐河、杭端口河、小南河三条河流贯其间而得名。三河镇以水乡古镇为特色,荟萃了丰富的人文观景,形成了江淮地区独有的“八古”景观,即古河、古桥、古圩、古街、古居、古茶楼和古战场。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 它清澈透明,晶莹如镜,俯瞰水面,水中游鱼,岸边垂柳,水地云头,皆历历在目。自小南河码头乘游船,顺流泛舟,你可以一边品着香茗,一边悠闲地欣赏错身而过的两岸风景,尽情享受“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风光,洗去都市的尘埃。 三河镇上连片的古民居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是皖中地区少见的晚清建筑群。白色的码头墙,小青瓦敷盖的双坡屋顶。梁檩椽柱雕花彩绘,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的挂灯,深幽的一人巷长满的青苔,无不透溢浓郁的古风神韵。身临其境,不禁让人发思古之幽情。 古街从古码头起,沿小南河,向南绵亘2公里。 路面全用青色的大块条石铺砌而成,首尾相连,线条方正明晰,经历千百年风吹雨打,人行车压,石面十分光滑,街宽至三米,两侧店房鳞次栉比,多为清明时期建筑。 三河乃庐南水乡古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传统饮食文化源源流长。它取南北菜系之长, 集徽、川、淮扬菜之大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菜肴风味。色香、味醇、价实,为南来北往旅客之青睐。既有高档佳肴,也有普通土菜。客人食之,满嘴油津,满口流香,令人回味悠长,不管你是文人雅士或是村野大众,到此都能一饱口福。三河古名“鹊渚”,也是闻名遐迩的酿酒之乡。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在此全歼湘军李续宾部,取得辉煌的“三河大捷”,流下“鹊渚十里闻酒香,三河美酒醉英王”的美谈。 热忱欢迎广大游客品尝,享受一下休闲的乐趣,品尝一口土菜的美味,饮一杯三河美酒,实为人生之快事,将会长久心头流韵。 2007年8月20日,三河古镇经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获得全国文明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4A旅游景区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后,肥西县三河镇再传捷报。在2010年由全国爱卫会命名的79个国家卫生镇(县城)名单中,三河镇名列其中。[2]
④ 我只是想要可爱的家乡图片模仿。 谢谢!
逗B小学生么,心有猛虎细嗅蔷薇代表的是一种意会的境界,猛虎和蔷薇是一种抽象定义,给你理解成老虎闻蔷薇的画面了,无语,我倒是推荐一幕画面比较适合你,去自拍一张以陶醉状嗅臭袜子的照片,诠释出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崇高境界。
⑤ 简单漂亮的美丽的家乡手抄报图片
简单漂亮的美丽的家乡手抄报
图片
三个图片模板你参考一下
⑥ 制作一份以“可爱的家乡”为主题的手抄报
画上自己的家乡
⑦ 六年级排句子的题目
1
( )它们在美好的春光里,多么欢乐啊!
( )小草偷偷地从地里钻出来。
( )到处是生计勃勃的景象。
( )大地披上可绿色的新装。
( )小鸟在枝头唱歌,蝴蝶在花间飞舞。
( )春风送暖,冰雪消融。
( )柳树发芽,果树开花,明媚的阳光普照山河。
2
( )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团废手纸
( )心想,这是谁扔的?真不讲卫生。
( )下课了,小刚到操场上去玩。
( )忽然,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 )他连忙把这团纸指令捡起来,扔进附近的果皮箱里。
3
( )许多人进入梦乡的时候,在我们的院子里有一盏台灯显得格外明亮。
( )老人年近七旬,两鬓早已班白,但瘦削的脸上,两只眼睛却炯炯有神。
( )灯下坐着一位老爷爷,他时而沉思,时而右手拿起笔,在纸上挥写。
( )他便是是的邻居,南京师范学院主任孙爷爷。
( )深夜了,四周静悄悄的。
4
( )星期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
( )在学校里碰见同学带的好书,我一定会借来认真阅读。
( )有一天中午回到家,我看书入了迷,竟然忘了吃饭。
( )一有时间,我就捧着书专心地读起来。
( )我很喜欢看书。
( )我高兴极了,连忙打开书看了起来。
( )几个同学找我去玩,我都拒绝了,在家里埋头读书。
5
( )同学们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
( )啊!那时四年级的杨红,他冒着大雨把国旗降了下来。
( )这时,我看见一个女同学飞快地朝操场东头奔去。
( )第二天, 他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 )一天,天爷一直阴着脸。
( )红领巾在他胸前飘动,就像一束飘动的火苗。
( )下午放学时,同学们正在准备回家,天突然下起雨来。
6
( )我耐心地反复思考这道难题。
( )一天晚上,我在家里做数学作业。
( )经过认真思考,这道难题终于做出来了。
( )忽然, 有一道难题难住了我。
( )这时, 我心里高兴极了。
7
( )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 )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
( )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
( )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
8
( )“路难走,您要小心。”他哈哈笑着,朝我摆摆手。
( )望着这脚印,我沉思起来。
( )于是,去冷峰口的小路上,又出现了一串清晰的脚印。
( )这山间小道上的脚印啊,是这样地默默无闻,然而又是 这样地放着光彩!
( )我接过报纸,紧紧地握着老吕的大手,深情地说:
9
( )纷纷扬扬的雪花从半空中降落下来。
( )中午凛冽的寒风刮了起来。
( )黄昏时分,风停了,下起鹅毛般大雪,
( )清早晴朗的天空布满了铅色的阴云。
( )寒风呼呼地刮了整整一个下午。
10
( )好多微小的水滴聚在一起形成了云。
( )云中的水汽凝结在冰晶上,就成了六角形的雪花。
( )小水滴越聚越大,身体越来越重,当空气托不住时,它们就落下来,这就
是雨。
( )如果小水滴在更高的空中形成,会结成小冰晶。
( )地面的水不断蒸发到空中,气流把水蒸气送到高空,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微
小的水滴。
11
( )地面上,屋顶上,到处白茫茫的。
( )一会儿功夫,狂风夹着暴雨像从天上倒下来似的。
( )天上乌云滚滚,雷声隆隆,就要下雨了。
( )天空架起一道彩虹,多美啊!
( )不一会,风停了,雨止了,太阳出来了。
12
( )小华跑到家,身上的衣服都淋湿了。
( )豆大的雨点不停地往下掉。
( )忽然,下起雨来了。
( )小华赶紧把书包紧紧地抱在怀里,飞快地往家跑。
⑧ 报社要举办一期关于“可爱的家乡”的小报
我爱家乡的小报制作 主题分析:小报制作是学生较喜欢的活动之一,这一主题活动注重学生的兴趣,抓住学生喜欢办小报这一持点,展开系列活动。因此,学生对活动本身有亲和力,是搞好活动的基础。此次活动选材——小报制作,正是基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选取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兴趣爱好的题材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自主、合作、的学习精神。展示小报还可以陶冶情操,于是“爱我家乡的小报制作”这个活动主题便确定下来了。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在小学也制作小报,但小报多缺少鲜明的主题,有的是家长给制作的,同学们没有亲自动手做过。本次活动要求以小组的形式,每个小组必须亲自制作一份小报参加展示。
设计理念:运用分组办小报的形式,给学生自由写作的空间。从简单的欣赏变为真正地动手、动脑,引导学生在自制小报的过程中“学技术”,培养综合素质;在自主写作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共同提高、体验动手的乐趣和创造的快乐。将创新能力、创造利于学生成长的课程环境。
教学目标:
1、 了解小报的一些基本步骤和常识,明确小报制作的内容。
2、 从单独写作到小组合作办报,教会学生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小报制作的设计和制作。
3、 课内课外相结合,由单一写作走向综合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勇于探索的精神,培养其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
课前准备:
1、 提前告诉学生小报制作的形式和要求,让学生阅读有关报纸,了解一些编报常识,做好必要的材料搜集,实地采访和观察等准备工作。
2、 小报制作的图片(美术工具)及制作的材料(纸张、笔墨等)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话题活动
初步感知小报制作的基本步骤和常识,明确办报内容,
二、 设计制作方案。 方案要求:
1、3——5人一组办一期小报,内容由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撰写的作文组成。
3、 要求拟取报名,要注意报名应符合自身的年龄特点,志趣爱好要富有朝气;主题应积极向上,贴近生活实际,作文题目应围绕主题拟若干个,要注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兼顾报纸的特点,突出本次活动中最创意的要求——“家乡”特色。
学生小组讨论,设计制作方案
设计意图:初一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拟订方案。教师提出要求,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活动的思路,进一步明确自己该做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
布置课外活动内容,上网查找或阅读有关报纸,了解小报制作的常识和有关资料,询问、请教他人,实地采访和观察小报制作的有关知识。
(以上为第一课时)
三、 我爱家乡小报制作
1、 各小组汇报交流设计方案,教师点拨,完善方案。
2、 教师展示并示范“小报图片”学生欣赏感受制作和展示小报的乐趣。
3、 思考:我们制作家乡小报大概要有几个步骤。
4、 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5、 归纳总结汇报。
6、 作文课老师讲解小报制作的几个基本步骤,师生互动,教师讲解指导。
7、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1) 成立编辑小组(部)
(2) 给报纸起个响亮的名字。
(3) 划分版面,确定栏目。
(4) 组织稿件(不允许摘抄)。
(5) 给报纸排版。
(6) 其他。提醒学生注意,一张小报应注明出版日期,与办报成员及其分担的工作。如主编,每版责任编辑等。
8、 小组成员,讨论分工。依据个人的特长合理分工。
(以上为第二、三课时)
四、自由写作,合作办报
在围绕小报主题,确定内容自由写作时,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制作家乡的小报。教师巡回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对家乡小报制作的欣赏,学生对小报的情感进一步升华,把对家乡小报的喜爱转化为行动。使欣赏与制作真正“动起来”,通过写作、欣赏、设计、制作,在启发与引导中达到在趣味中激趣,学生乐学,会学。
(以上为第四、五课时,两课时连上)
五、 实践活动
1、 分组展示介绍小报。
要求:全班分组依次展示交流各自创办的小报,其具体要求:(1)各小组同学要分工负责介绍小报的报名,设计特色,栏目设置,报纸主题等。(2)专人负责朗读本组最佳创作文章一两篇。并作自评。(3)手抄报要自备双面胶张贴在黑板上展示。
2、 评议优劣(交流评议)。(1)自由发言,点评报纸,习作。(2)投票选举,评出最佳作 品。
设计意图:通过小报展示介绍和交流评议,享受自己智慧和劳动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通过交流评议,激发学生合作,竞争意识。
(第六课时,第七课时,两节连上)
六、 展示交流成果,评议总结活动。
1、 评选自佳作品,采取公平原则,班级投票选举此次活动中最具创意的小报(创意可以体现为主题材突出新颖,报名新颖独特,栏目丰富多样,美工设计精巧,且内容具有真情实感,显现突出家乡特色。
2、 将优秀小报在班级公开展览(或小组作品公开展览)设计意图:由上节课的整体交流到本节课的精品回放,这是认识与情感上的一次飞跃,这环节达到了高潮,每个人的成果得到了展示,价值得到了体现,学有所悟。
3、 请每位学生谈谈这次“我爱家乡小报制作”活动,你有什么体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拓展思维,拓展空白点,培养其欣赏美,创造美,捕捉美,发现 美,让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体会其成功的快乐。
七、 教学训练
与其他班级联合组织一次全年级的办报写作活动,将各班评出的优秀报刊和习作在校园公开展示
(以上活动为第八课时)
⑨ 家乡的变化400字加图片。
家乡的变化我的家乡在耒阳。听大人们说,以前耒河的水清澈见底,小孩儿可以在耒河里捉鱼、虾之类的东西,还可以在耒河里游泳。以前的家乡没有花式的路灯;没有名牌的车;没有宽阔的马路。却有清新的空气。人们的衣着很朴素,只有过年才吃一回大鱼、大肉。家家住在矮小的平房,五角钱可以买许多小玩意儿。现在,你走进我的家乡、路过耒河时,发现耒河旁边有许多摊子,河面上飘着一层油污和不少的白色垃圾袋。之所以这么脏,是因为摊贩会把污水和塑料盒之类的东西倒进水里。走在家乡的街道上,会发现马路很宽阔,可以容纳几辆车通行,还可以看见很多名车,比如说,劳斯莱斯、宝马。家家住在高大的楼房里,真豪华!20年后,我走进我的故乡。故乡的山,故乡的水,在我看来,一切都是那么的亲切。来到耒河边,发现蝴蝶和蜻蜓一起在水里生崽。大街上,哇!大街上铺上了瓷板砖,还是薄荷绿,看起来让人心旷神怡。人们骑的都是单车,提倡环保哦!忽然,我听见:“去坐地铁喽!”我急忙坐上地铁,继续游览我可爱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