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問這是什麼動物,在河南叫"盒子"或者"豪子"
畫得更像是浣熊,原生於美洲,中國是沒有的。中國類似的原生動物名為貉,音同「盒」。與畫相似的還有小熊貓,在中國僅分布於四川西部和雲南地區海拔2200至4800米的喜馬拉雅山脈中,河南沒有分布。
貉與浣熊主要外觀特徵區別在於貉眼窩黑色延伸至胸口至腹部,浣熊眼窩似熊貓僅包圍眼周;貉尾部無環形黑紋,浣熊尾部有約5-7個黑色環紋。對比圖如下
浣熊:
小熊貓
⑵ 大自然中動物傳遞消息的方式
動物傳遞信息的秘密
語言和文字是人類特有的交流方式。那麼,自然界那些既不會"說話"又不會"寫字"的動物,它們是怎樣傳遞信息的呢?最近,科學家們發現,除了基本的聲音交流以外,動物們還會通過一些特殊的方式和手段來傳遞信息。
頭足類的海洋動物烏賊擅長製造一些圖案來傳遞信息。這種有趣的通訊方式頗有些像人類使用手機發送簡訊息。如果一隻雄性烏賊將它的手臂向前伸直,結成一束或形成一個拱形籃子,並在皮膚上顯現出醒目的斑馬圖案,就是在向同類表示"我是一隻強壯的雄性烏賊"。在附近游弋的烏賊們得到這個信息後,雄性烏賊會向它致意並盡量避開,而雌性烏賊則保持著身上斑駁的色斑,將自己的性別告知雄性。科學家們發現,烏賊身上的圖案、皮膚質地以及各種身體姿態可以組合出300多種信息;還有一些科學家甚至認為,這些身體圖案也有名詞、動詞乃至形容詞和副詞之分。看來,烏賊雖然不會寫字,但它們傳遞信息的方式卻一點兒不比人類遜色。
鳴叫是鳥類之間傳遞信息的一種重要方式。但是,鳥兒們交流的方式並不只限於鳴叫,有時它們會採取一些奇特的方式來表達情感。生活在澳大利亞東部的雄性園丁鳥就是一個有趣的例子。雄性園丁鳥喜歡通過炫耀財富的方式來表達"愛意"。每到求偶季節,雄性園丁鳥就會在森林的空地上築造起一個寬敞透光的"庭院",這個一平米左右的"庭院"包括一條長長的籬笆通道和一個充滿陽光的跳舞場;接下來,雄鳥會在附近四處搜集鮮艷奪目的物品,將它們陳列在跳舞場上。這些物品包括鮮艷的羽毛和漿果,還有一些被人類丟棄的彩色紐扣、玻璃球或玻璃碎塊、彩色絨線、金屬製品等。有時候,一些"居心叵測"的雄鳥還會偷竊鄰居家的"寶貝"來裝飾自己的家。在這一切都完成後,雄性園丁鳥就開始在自己的"庭院"里不停唱歌跳舞,吸引雌鳥的到來。等雌鳥飛來觀看時,雄鳥就會更起勁地跳舞,並將自己的財富--那些從四面八方收集來的漂亮飾物高高叼起,展示給雌鳥看。雄鳥的舉動就像在暗示雌鳥"我很富有,請嫁給我吧",如果雌鳥被雄鳥的真誠和"財富"打動,就會從樹上飛到跳舞場內與雄鳥交配,以達到繁殖後代的目的。
生活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的跳羚擅長使用"小牛跳躍"的特殊方式向敵人展示良好的健康狀況。當這種小型羚羊發現捕食者的時候,不是盡全力奔跑,而是不時地凌空跳躍。它們跳躍的高度往往高於自己的身高,而且前、後腿像體操運動員那樣平行伸直。這種行為表達的意思是"追我沒有用,我可以很輕易地甩掉你。"跳羚的這種信息往往可以讓那些緊追不舍的肉食動物知難而退,放棄原來的捕食計劃。
動物還會向天敵傳遞"欺騙性"信息。正在育雛的雷鳥在遇到狐狸等危險敵人時並不急於逃走,而是假裝翅膀受傷,在和狐狸保持一定距離的前方搖搖擺擺地蹦跳。如果狐狸追上去的話,雷鳥媽媽會始終保持一定的距離,引領狐狸遠離幼鳥們居住的巢穴。如果狐狸轉身走向鳥巢,雷鳥會裝出一跛一拐的痛苦樣子繞著狐狸轉,引開狐狸的注意力。最終,當狐狸被徹底引開後,雷鳥就會像颶風一樣突然飛走了。
在研究中科學家們還發現,有些動物傳遞信息的技巧甚至比人類還先進。大象、鯨和河馬可以聽見並發出低於人類聽力范圍的次聲波;狗可以在黑暗中通過氣味分辨不同物體;電魚可以利用自身的生物電來辨別同類等,有的動物甚至能夠模仿人類的語言。美國一隻名叫阿歷克斯的灰鸚鵡能說100個以上的英語詞彙,傍晚在主人離開後,阿歷克斯還能獨自練習說話,而且很多詞彙是它白天聽到卻從沒說過的。
動物們有趣的交流方式為人類開啟了一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了解動物傳遞信息的秘密有助於人類更深入地了解和保護動物,為促進人類與動物間的交流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