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肖氏的由來,姓肖的歷史上有何著名人物,現姓肖的有多少人
一、肖氏全名蕭氏宗族,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由於二簡字的推行,大陸很多地區蕭姓族人的姓氏被寫作「肖」,出自子姓,以國為名氏宗族姓氏的組織群體,肖氏即為宗族姓氏民俗代表團體組織,為肖氏。
「蕭」與「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時兩姓就已並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蕭」姓兩千多年來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漢代以後卻難尋蹤跡,這從各時代的姓譜中可以得到證明。可以說,現在全中國內所有姓「肖」者中有99%均系原來姓「蕭」者。
二、歷史上的名人:
1、蕭何,西漢初年政治家、宰相,西漢開國功臣之一。
2、肖勁光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人民解放軍海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等職,為人民海軍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卓著的貢獻。
三、至2010年,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99位,人口約936萬,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59%。
(1)肖氏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一、關於蕭氏溯源
1、出自嬴姓
史載賢士伯益善用火,夏禹時掌管火種,他帶族人焚燒荊棘,使禽獸逃匿,開辟農田,疏通河道,為人造福。因其功績,孫都得到了封賞,其中一個叫孟虧的分封至蕭地(今安徽蕭縣西北),建立了蕭國,並以國為氏,其後代都姓蕭。
2、出自子姓
周代宋國微子啟後裔大心(諱叔,字正義)誅南宮長萬有功,被分封於蕭,並升蕭邑為附庸國,大心為蕭國君主。宣公十二年,蕭為楚所滅,大心子孫復國未得,遂以國為氏,稱蕭姓。
3、外族漢化改姓或賜姓
漢朝時就有巴哩、伊蘇濟勒、舒嚕三族被賜姓蕭。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連年戰爭,外族民眾南逃進入中原,其中一些人姓了蕭。北宋末年,遼國契丹族的拔里氏族、回鶻族的述律氏族等5個氏族全部改為蕭姓,整個北方乃至中原一下子增加了許多蕭姓。少數民族中滿族、佤族、傣族、普米族等也有受政策及改土歸流運動的影響而改姓蕭的。
4、外姓改入
宋朝有一將軍名鍾達,為奸臣所害,抄斬九族,他有七個兒子,其中三個死裡逃生,為避害而分別改姓蕭、葉;金、元時期,在中國北方流播的太一教中,因創教人姓蕭,一些非蕭姓嗣教者被改為蕭姓。
二、現在的蕭與肖
半個世紀前,「蕭」姓很多,「肖」姓則罕見。建國後,中國開始了簡化字工作,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和《漢字簡化方案》頒布以後,很多人認為「蕭」是「肖」的異體字,或認為「肖」是「蕭」的簡化字。於是不少「蕭」姓者為書寫簡便,把「蕭」寫作「肖」;一些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為「蕭」姓者辦理身份證、戶口登記、入學手續時,也常將「蕭」寫作「肖」。
這場簡化字改革直接導致了肖與蕭合一,但在未受到建國後的一場文字改革沖擊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灣,東南亞等,所有的蕭家人都是姓「蕭」的,沒有一個人寫「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