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樣的文字最能吸引人的眼球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就象我們每個人對待幸福的理解是什麼一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區別是前者根據個人的感受,後都鑒於按察個人的喜好,以及社會閱歷。最近抽空看了幾本書,有《駐京辦主任》、〈滄浪之水〉、〈大房地產商〉、〈李鴻章〉、〈你不可不知的人性〉、〈武則天秘史〉以及〈秘書筆記〉等。這一路走來,感慨頗多。可以說,這些書都是不錯的著作,無論是文筆,還是寫作風格都堪稱上程,都能夠或多或少的引起讀者的共鳴。但在閱讀中發現,作品的時代背景離我們越近,所發生的事件離我們越熟知,也越便於接受,更願意產生情感的連鎖反應。反之,則稍差了一些。當然,我這樣說,不是否定以前或久遠作品的魅力以抬愛當前的文學作品。數一數那些流著墨香,魅力四射流傳至今的那些文學名著,作品不分中外,無疑是人類文學史甚至是歷史上的文化瑰寶。但是,就在這些瑰寶中也不乏有不受人待見和喜愛的文學作品,尤其是面對當今眾口難調的人們。正如當時風靡一時被國民黨反動派視為利刃的〈魯迅雜文〉,我想現在的人們很少會對他產生感冒兒。究其原因,是其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很遠的緣故,至於其他的不待見因素恐怕有之,但絕非影響其主流。說了這么多,繞了這么大一個圈子,依舊沒有回答出此文開篇所提問題的答案。在很多人看來,這是不是一大堆廢話?我並非這樣認同。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源於生活,但又高於生活,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文學的進步,又出現了「穿越文學」、「驚悚文學」、「鄱版文學」等五花八門的文學。在這些文學的主導下,便產生了許多科幻的、驚悚、串改事實,有違歷史的文學作品。這些作品以其極為委婉的手段象狗皮膏葯一樣附在主流文學作品的身軀上招搖過市,以其花哨的語言,花哨的手法,花哨的情節,花哨得不能再花哨的戲劇性吸抓著讀者的眼球。這些作品之所以能夠存在,之所以流行,我想,是和它有一定的讀者和一定的文化市場空間有關。世上的人千千萬,人的思維和喜好又萬萬千,更何況人的慾望又溝壑難填。在這個大背景下,產生這樣的現象就顯得再正常不過了。更有利慾熏心的商家把其打造成「網游」、「電影」「電視劇」,近一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因為他們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管它與事實,與歷史、與生活符與不符呢。那些都關他個鳥兒事!人們可能都會一貫的認為:流行的就是好的。但有些事兒事實卻不是這樣的。比如解放前妓院流行,煙館流行,誰能說這些流行是好的呢!世界如此大,什麼鳥兒都會有,可能也會生出說「好」且願意將其流行再推向流行的人吧。對於這樣的人和存在這樣思想的人我們有的只有屏棄的份兒,一如我們改革開放,推窗納新的時候飛進竄掇到室內的蒼蠅。文字以平實為真,以真情感人,更以不悖倫理不悖歷史產生強大的生命力。這樣的文字構成的文學作品才會有旺盛的勃勃生機。這里不防看一下周國平先生《平淡的境界》一文中對文字平淡有味的理解:家無鮮魚,就不要宴客;有了鮮魚,就得講究烹調,目標只有一個,即要保持原味兒;如果只有一條鮮魚,就不要用它熬一大鍋湯,沖淡原味兒。他以形象的比喻饒有趣味的闡述了為文的方法。其實,這又何嘗不是鍛造一部好的文學作品的方法呢。最近,在散文網里,上傳了一點文字。同時也拜讀了一些寫手的文字,尤其是編輯推薦的文章。感慨的地說,有些文字確實很好,但也有些文字,通篇除了空洞以外,剩下的就是華麗的語言和婉約哀婉的情調了。如果這樣的文字也能位居「好文章」之列,那麼,除了無語,真的不能再說些什麼了。前幾日,國家廣電總局,對於網游、翻拍和有悖歷史的文學作品製作成電影或電視劇進行了限制,我想,這應當是一個好的現象,更是倡導主流文學的一個有力舉措,值得推崇。2我喜歡
2. 三個方法,讓你文采斐然
【學習筆記】
讓自己的文章得到一個「文采斐然」的評語,我想是我們每個寫手追求的境界。很多人覺得,要達到這個境界,總得讀書破萬卷吧?或者擁有讓凡人羨慕的天賦吧?
沒錯,飽讀詩書和寫作天賦,的確是成就文採的因素,也是很多寫作大師擁有的️稟賦。我們普通人,或者說業余作家,卻可以通過他們的文字,窺探到提升文採的門徑。
先一起來讀一讀這段旅遊廣告的文案:
好優美啊,作者用幾個場景的切換,勾勒出一幅讓我們心嚮往之的畫面,讓我們渴望加入那一次次動人的旅行。可是你有沒有發現,這段文字沒有用到多麼華麗的詞語,僅僅是幾個動詞和名詞的組合。
是的,好的文章,美的畫面,不用多麼漂亮的詞彙,寥寥數筆,就能有獨特的意境。
所謂的文采, 就是能夠用語言給人以審美上的愉悅感。 這種感覺包括文字的畫面感和音律感,畫面感在看的層面,這是我們人類接收信息最原始的方式,通過文字勾勒畫面,想像隨文字而動;而音律感則是更加形象化的信息,通過句式、韻律、押韻等方式,讓文章讀起來更具味道。好的作者就是通過這些,降低讀者的理解成本,以提升讀者的閱讀體驗。
那怎麼樣才能讓我們得文字更加具有畫面感和音律感呢?嘗試下以下幾種方法看看:
一、語法簡單化、口語化。 俗話說:大道至簡。真正吸引讀者的文字,往往是最普通、最簡單的描寫。你要了解現在讀者的習慣,你的一段邏輯復雜,從句較長的文字,不僅僅讓讀者費腦,也磨去了他們的耐心。
所以,我們在完成一篇文章之後,就需要修改,讓初稿的一些句子更加簡單化。你可以從這三方面入手:把過長的從句拆成幾個短語;把多層邏輯改成單層邏輯;盡量不要用連鎖的形容詞。
要多用短句,因為短句讀起來更有節奏感和韻律感;要多用逗號,會讓文字的節奏更加明快。
二、用文字在讀者心裡畫畫。 怎麼樣的文字才能讓讀者的心裡有畫面感?過多的形容詞肯定不行,因為形容詞是用於描述抽象感知,是人類復雜的心理情緒或者事物的一種狀態,這是需要讀者通過大腦加工取得的,這樣會讓讀者的理解成本提高。
而如果多用動詞和名詞,那就不一樣了,就像本文開頭的那段旅遊廣告文案,短短幾句話,通過名詞和動詞的組合,很自然地給讀者畫出了兩種畫面:嘈雜的生活狀態和悠閑的旅行狀態,如此鮮明的對比,讀者怎會不心動?
所以說,優秀的作者往往對形容詞用得跟克制,而更喜歡使用動詞和名詞。
三、用具體代替抽象。 著名小說家格雷厄姆•格林的墓碑上有段句話「我最愛的是事物危險的邊緣,誠實的小偷,軟心的刺客和疑懼的無神論者。」
這段話一直被很多人引用,原因就是這段話的本身就非常動人,他把「戲劇沖突」這個概念用具體的例子生動地表現出來。「危險」、「邊緣」、「誠實」、「小偷」、「軟心」、「刺客」、「疑懼」和「無神論者」,這些詞彙給讀者的感官和心裡帶來了刺激,讓這句話更加富有張力!
所以,如果你需要表達一個抽象的概念,你就可以把他還原成一個具體的事物,並且用那些本身容易帶來感官和心理刺激的詞彙,讓讀者對你所想要表達的內容更富有畫面感。
平實的文字可能就是最動人的樂章,別想著用華麗的語句去換取讀者的一時驚艷,這不是好的文采,而是對文字的賣弄而已!你需要用你的文字,給讀者一個用大腦觀賞的畫面,這畫面越美,越具體,你的文采越能讓人看到。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侵刪)
3. 你覺得一篇好的文章應該是怎麼樣的
喜歡一個人,看一眼就夠了;同樣的道理,決定要不要看一篇文章,看一眼也就夠了。
一個人的音容相貌騙不了人,一篇文章的遣詞造句也騙不了人。一個能把句子寫得無比有韻味的人,文學素養肯定不差。
01
一篇好文章,必然是情深意切的,能打動人的。要想寫好一篇文章,首先文字要過關。不管你的文章內容有多悲傷,在語言上一定要做到克制。
'事情非常簡單,一個不亟亟於生養孩子的婦人,到了城市,能夠每月把城市裡兩個晚上所得的錢,送給那留在鄉下城市耐勞種田為生的丈夫處去,
在那方面就可以過了好日子,名分不失,利益存在,所以許多年青的丈夫,在娶妻以後,把妻送出來,自己留在家裡耕田種地安分過日子,也竟是極其平常的事。'
這是沈從文《丈夫》的第一句話,這句話很平實,初看也很普通。但這就是好文字的標准,簡單又飽含情感。
這也和沈從文的文章主題相一致。生活是自然的,所以就連丈夫眼睜睜看著妻子去接客也是自然的,那些悲傷也是自然的。
平靜的生活里壓抑了太多情感,同樣,平靜的文字里也壓抑了太多無以言說的情感。
試想一下,一件很悲傷的事情,第一種是用控訴而直白的傷感語言表達,另一種是極其平常似乎沒有情緒的語言表達,哪一種更能打動人呢?
近期上映的紀錄片《二十二》,那些老奶奶抑制住語言和眼淚,擺著手說'不說了,不說了……'
這種情感的渲染力是不是要比直接敘述苦難,更能打動人呢?
02
羅蘭巴特提出過一個很著名的理論,叫'零度敘述'。
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作為寫作者,情感要做到完全的客觀和中立,不能帶有絲毫的情感色彩。'零度敘述'也能幫助我們寫出好的文章。
舉個例子,余華的小說《活著》,很多人應該都看過。余華的敘述策略經常就是客觀的。
《活著》里的主人公福貴,一生經歷了無數坎坷,最後只剩下自己一個人孤零零的。一般作者寫的時候,肯定會有同情,表達一下福貴這個主人公是多麼可憐,一生是多麼不幸呀!
但余華什麼都沒有提到。在他看來,一切都是正常的,合乎常理的,不值得任何人去同情。
余華的這個敘述態度,零度敘述的方式,是不是更能激起讀者的情緒,主人公都如此悲慘了,竟然都沒有去同情,這個時候讀者的悲傷是會被加劇的。
所以,這就告訴我們,不要去大肆的宣揚作者的情緒,有的時候,隱而不發,才更能打動讀者。
03
上面說了兩點,語言的剋制和零度敘述方式。這兩點運用得當,會有很好的錦上添花作用。但要寫好的文章,最最基礎的當是:
作者必須要有真誠的、自我經歷過的情感。'詩緣情而綺靡',這里的情感必須是真誠的。
文字沒有辦法忽悠人,文章更沒有辦法忽悠人。所以我們需要寫那些我們真正被感動的事情,真正觸發我們神經的事情。
寫作,對自我的真誠,才是對讀者最大的真誠。其次,情感還要是自我經歷過的。
真正的經歷才會幫助我們捕捉到一些細節,一些場景,一些動作。
自我的經歷,再加上基於自我經歷之上的想像,這些都是在寫作中必須要有的素材,它能架構起整篇文章的框架。
但這樣還不夠,情感還要進行加工。要學會把自我的情感,變化成整個人類的情感。這樣,你就不是在自說自話,而是在抒寫真正讓讀者獲益的文章了。
04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得基於你的文學功底。
文學功底的訓練無非幾樣:天生而來的寫作潛力;熟讀社會這本大書;認識那個豐富而多變的自己;多讀經典;多嘗試多練習。
其它,無耳,靜心則已。
4. 性格不合的圖片文字
性格不合的圖片文字
性格不合的圖片文字,每一個人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和情感的,也就是人們口中的七情六慾,這是很復雜的,受影響的因素太多,在不同時代對於情感的又有著不同的定義。以下分享性格不合的圖片文字。
什麼叫做性格不合
性格不合是指由於性格原因進而使得人與人之間產生分歧。
性格不合詳細分析:
1、品味不合
一個人追求時尚,一個人崇尚簡朴;一個人追求小資,一個人追求平實……如此一來,一方就會覺得另一方「俗不可耐」,另一方則認為對方「愛慕虛榮」。
2、修養不合。
一個人克己有禮,說話很委婉,做事很謹慎;另一方直來直去,不顧及對方感受,以自己痛快為主。如此一來,雙方都會覺得對方「不可理喻」。
3、第生活態度不合。
有人樂觀開朗,積極向上,有人悲觀消頹,怨天尤人;有人勤勞,有人懶惰;有人舍己為人,有人自私自利。這種情況下,彼此都很難產生認同感,感覺對對方「不理解」、「看不上」。
4、情緒反應不合。
有人遇事理智、冷靜、平和,有人遇事暴躁、激動、情緒化。雙方都會感覺對方「很難溝通」。
5、情感模式不合。
有人喜歡如膠似漆,整日痴纏,有人喜歡相互獨立,給彼此空間。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能正確理解對方的情感模式,就會產生「你不愛我的錯覺」。
性格相似和性格互補之間的利弊。
1、性格互補
馬雲在某次演講的時候曾說過他最喜歡的創業團隊,就是西遊記里的師徒四人。
唐僧是一個目標很明確的人,他具備帶領團隊的領導能力,但他不具備實力,所以他需要孫悟空。
然而唐僧和孫悟空總會產生矛盾,於是這個團隊需要沙僧在一旁來回勸架,緩解唐僧和孫悟空倆人的關系。
但是如果只有唐僧、孫悟空、沙僧這三個人的話,這個團隊又會很無聊,而豬八戒的幽默正好可以讓整個團隊變得有趣。
從性格上來講的話,西遊記中師徒四人是不相似的,但他們之間很互補。
通過這個故事,大家可以感受下:性格互補會是一個怎樣的狀態?
性格互補的人,他們處理事情的節奏,生活習慣肯定是會有區別的,甚至會產生一些沖突。
但他們若是要共同處理一個事情的話,性格互補的人會比性格相似的人協作的要好,因為他們在能力上會互補。
2、性格相似
我曾經在旅行的時候,遇到過一對年輕的情侶。
報過旅行團的人都知道,團里必定會存在各種各樣的人,要想讓行程變得愉快就要大家交集玩到一起。
那對情侶給我感覺就屬於性格相似的兩個人,整個行程中他們的話都很少,單純喜歡安靜地拍拍照,到處轉轉。
行程已經有5-6天的時候,他們基本上都跟旅行團里的人沒什麼交集。
當然,當我們很熱情地跟他們說話時,他們也會給予我們一個回應,但是僅此而已。
最後,在距離行程結束的前幾天,這對情侶提前申請了離開。
在剛開始接觸他們的時候,我感覺他們兩個人過得挺幸福的,相似且舒適。
但到行程解散,他們先行離開的時候,我又感覺他們兩個人挺孤獨的。
這個「孤獨」並不是說一個人的孤獨,而是他們兩個人。
相信大家都聽過「舒適區」這個詞,這種舒適是有好有壞的。
兩個人相似會讓彼此在相處之間感覺到舒適,但兩個人太過於舒適,會讓兩者很難有動力去與外界交流。
討論愛情是否更長久,需要考慮兩個因素:
1、理性因素。
兩個人在處理生活大小事情上是否可以磨合得比較好。
例如兩個人在一起時如何理財、如何處理彼此家庭中的事務、如何好好工作為未來做准備等問題。
理性的部分就是兩個人作為生活的合作夥伴,更好地配合、分工、協調。
2、感性因素。
兩個人在一起時能否在情感上達到親密,彼此思念,依戀的狀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或多或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人很適合談戀愛,但是不適合結婚。」
這句話想傳達的意思是:
兩個人在性格上能夠在同一個頻道,相處起來會很愉快。
但是在能力上兩個人可能不太互補,或者說兩個人的'能力加起來並不足以去面對組織家庭以後的事情。
我有個男性朋友,他與他女朋友就是性格互補的類型。
他是一個比較嚴謹、認真的人,做事情會考慮得很周全,但話不多,社交不是特別豐富。
如果他是自己生活的話,就會比較無聊、缺乏樂趣。
而他女朋友是個很活潑、很愛笑的女孩子,但這個女孩有時說話會比較幼稚,很多東西都不懂。
如果他女朋友一個人生活的話,可能會生活的不好,但她會很快樂。
所以,他們兩個人在一起這幾年的時間里,相處起來都很好。
他們雖然性格不一樣,但是他們並不排斥這種不一樣,雙方在能力、性格、相處上有很多互補的地方。
女生的出現,讓男生的生活里有了很多樂趣,漸漸地也享受一些生活樂趣,就連朋友圈也慢慢有了更新。
而女生也從男生的身上學習到了很多的東西,她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了很清晰的規劃,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有了周全的考慮。
所以無論是性格互補還是性格相似,長久度取決於雙方在感情中是否在共同成長。
在這個世上,大多數的人都會性格不相似的人在一起相處比較多。
那麼,應該怎樣看待這種差異呢?
就像以前孔子說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意思是君子講求和諧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講求協調,即如果對方是好人就能接受這種差異性。
性格互補的人在一起,優點是在處理事情上會更有利;缺點是說兩個人初期的相處可能難度會比較大。
但他們只要體會過初期的考驗,兩個人在處理困難的能力,處理差異的能力,面對風險的能力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並且,因為他們跟性格不一樣的的伴侶在相處,對個人以後的人際關系會有很大幫助。
他們已經在親密關系裡練習跟不同的人相處,以及需要遵守的規則。
所以,只要雙方能夠走下去的話,彼此的成長空間會非常大。
性格相似的人在一起的優點是兩個人之間可以很快打成一片,更容易成為靈魂伴侶。
兩個人生活上如果能夠支出平衡,沒有太大負擔、困難跟挑戰的話,雙方是一定可以走下去的。
但是在現代社會上要考慮因素是:生活會出現許多的不確定性。
如果兩個人本來就過的一般,緊接著還要面對突如其來的困難,這個時候雙方在一起相處,挑戰就會比較大。
長期待在一個舒適的地方,再跳出來,必然是會比較困難的。
對於正在談戀愛的夥伴來講,我認為不用太故意去考慮性格互補與性格相似的問題。
無論最終選擇性格互補還是性格相似,雙方在感情裡面都是會面臨挑戰的。
但這也正是戀愛里有趣的部分,可以讓彼此之間學會如何去互動,以及去發現對方身上不一樣的東西。
雙方既要三觀一致、有聊不完的共同話題,但也要接受彼此之間的有不同興趣愛好、不擅長的東西。
選擇合適的人的確重要,但為了維持愛情而努力也同樣很重要。
1、性格沒有合不合:
兩個人在感情破裂的時候,或者想分手的時候,聽得最多的話,就是我們兩個人性格不合,要是認真想想,就會發現這是在找借口,找理由,這樣的理由還讓人無法反駁,其實性格是什麼
就是一個人的生活習慣,處事習慣,性格沒有合與不合之說,誰能說夫妻吵一輩子過了一輩子就是性格合,新婚夫妻沒有吵架就離了就是性格不合。夫妻之間婚姻之間靠的是經營,更多的互相理解關心。
2、不要想著改變對方:
在說性格不合的時候,是因為雙方都想去改變對方,都希望對方按照自己心裡想的那樣去做,沒有達到自己心裡想的,就認為兩個人合不來,其實是自己在改變對方,也想讓對方改變,可想過沒有
為什麼要改變對方,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再說當初的他不就是這樣子吧,改變了就不是他,是另外一個人,不要想著改變對方,應該想著改變自己的處事方式方法才能合拍。
3、換位思考多理解:
想合拍,想性格合,那就多換位思考,設身處地地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要是自己也那樣說,那樣做,是不是真的傷害了對方,對方聽了會是什麼感受,會怎麼想?對方要求自己改變,必須按照他的要求去做,自己能做到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多換位思考就會減少矛盾和摩擦,讓兩個人感情更深厚。
4、反思自己勇於認錯:
其實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自己最清楚,很多時候是不願意承認罷了,或者為了自己的面子尊嚴,還胡攪蠻纏地說著對方的錯,不承認自己的錯,還逼著對方向自己認錯,一次兩次可以,多了,對方不幹了,自己就說對方不關心自己了,和自己不合拍了,總是讓對方寵著自己,要是這樣的話,誰也會受不了的,還是要學會反思自己,自己做錯了,就勇於承認錯誤,並積極改正。
5、嚴格要求自己提修養:
說性格不合的時候,多是對自己要求比較松,對對方要求高,平時要是能夠嚴格要求自己,讓自己不斷的讀書,給自己充電,能夠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緒,遇到矛盾也會很輕松地化解,那就不會存在性格不合的問題了,性格不合還是自己的修養不夠造成的。
6、接受現實不逃避:
說性格不合的人其實是心虛的人,是自己不敢接受現實,更不敢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選擇了逃避,還在為自己的懦弱在找借口,夫妻之間都會遇到各種摩擦和矛盾,也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堅強的人敢於面對,積極想辦法解決,沒有能力的人,就選擇逃避,放棄,分手,還是要學會積極解決問題才能讓婚姻長久,愛情長久,自己也會幸福一生。
7、性格偏執就分開:
當然性格不合的人也有,的確有些人很難與之相處,但畢竟是少數,這些人性格固執,甚至是偏執性格,剛愎自用,不會反思自我,也不會聽取他人的建議,甚至會出現家暴行為,性格偏執的人和誰都是無法合群的,遇到這樣的人,那就早早離開,也是為了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