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杜姓的來源
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杜蒯,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氏。「杜」字作為植物解釋,是中原地區魯、楚國對某一類植物的稱謂,非晉、秦、衛國所據地區的稱謂。
在晉、秦、衛國所據地區,「杜」就是牡宰,亦稱灶宰,通「屠」字;「蒯」就是一種專門屠宰犧牲的刀劍。杜蒯,是春秋時期晉、秦、衛諸國掌管膳食和祭祀犧牲的官吏,是官職稱謂,通稱宰夫。
後來戰國時期的魏、趙、韓、秦諸國仍以「杜蒯」為內宮宰夫的官稱,歷史上著名的「杜蒯」有數人。在杜蒯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省稱杜氏,世代相傳至今。
杜琪峰
(1)杜姓圖片文字擴展閱讀:
遷徙分布
明神宗萬曆年間(1573—1619年),福建、廣東等地的杜姓人開始向台灣謀生。明思宗崇禎年間(1628—1643年),大臣杜三策曾奉命出使台灣。之後,杜姓人便有進入台灣謀生的,至清代始有記載。
清嘉慶元年(1796年),福建人杜伯瑞又攜家人進入台灣淡水鎮硬石里進行墾耕。近代,尤其是新中國成立前,又有不少杜姓人從大陸移居台灣。杜姓人多分布台灣苗栗、新竹、台南、彰化、台中地區。
當代杜姓的人口已近520萬,為全國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41%。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河北、河南、遼寧、湖北四省,大約占杜姓總人口的31.5%。
其次分布於山東、四川、廣西、山西、安徽、甘肅、廣東七省區,大約占杜姓總人口的34%。河北居住了杜姓總人口的9.4%,為杜姓第一大省。
『貳』 我姓杜,求唯美杜姓文字圖片 ,心情圖片
『叄』 求姓氏「杜」的來源
1、源於祁姓
出自帝堯裔孫劉累之後裔的封地,屬於以國名為氏。黃帝的二十五子之一有個叫祁的,堯姓伊祁,杜氏源於祁姓,是帝堯的後代。
2、源於羋姓
出自春秋時期楚國君主杜敖,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春秋時期,楚國有君主名叫熊艱,號稱杜敖,亦稱堵敖、庄敖。
羋姓杜氏源出杜敖(堵敖),其「杜」、「堵」的讀音皆作tú(ㄊㄨˊ),今音讀作dù(ㄉㄨˋ)亦可。
3、源於鮮卑族
出自南北朝北魏王朝時期有鮮卑拓拔部獨孤渾氏族,屬於漢化改姓為氏。據史籍《魏書》記載,南北朝時北魏政權有獨孤渾氏,為鮮卑拓拔部的氏族部落之一。鮮卑獨孤渾氏,排在鮮卑貴族一百一十姓之末,是代北地區鮮卑族代國舊部。
4、源於姬姓
出自黃帝時期的釀酒發明者杜康,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據史籍《世本》記載,杜氏是黃帝時期的釀酒發明人杜康的後代。相傳,杜康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黃帝建立部落聯盟後,經過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糧食,杜康很負責任。另外一種傳說是:杜康又名少康,夏王朝時期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的第五位國王。
5、源於姬姓
出自春秋時期晉國大夫杜蒯,屬於以先祖官職稱謂為氏。「杜」字作為植物解釋,是中原地區魯、楚國對某一類植物的稱謂,非晉、秦、衛國所據地區的稱謂。在晉、秦、衛國所據地區,「杜」就是牡宰,亦稱灶宰,通「屠」字;「蒯」就是一種專門屠宰犧牲的刀劍。
『肆』 百家姓里有沒有人姓杜
杜在百家姓排47位。
杜Dù:舜封堯之子丹朱於唐。周成王時,唐國因不服王命被滅,成王改封唐國後人於杜(今西安市東杜陵)。宣王執政後,杜國君在朝任大夫,人稱杜伯。杜伯因得罪了宣王的寵妃,被宣王屈殺。杜伯子孫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一支以杜為姓。杜姓另一支為北魏時期鮮卑人獨孤渾氏改姓。
在《世本》中有「杜康作酒」的記載,並注為「黃帝時人」。《酒誥》也記載到:「酒之所興,肇自上皇。」這說明黃帝時期已有杜姓。傳說杜康是黃帝的宰人(掌管膳食的官),而黃帝所居之地「軒轅丘」,在今河南新鄭。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少康是夏朝第6代國王,居住在今河南西部。所以,如果說杜康是杜姓始祖,那麼,這個姓至少也有四五千年了。但因年代久遠,杜康以後的世系缺乏文字記載,一些姓氏書對杜姓起源另有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