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歷史上最著名的青銅器名字(附圖片)
中國的青銅時代
中國出土最早的青銅器物屬於甘肅馬家窯文化。夏、商、周三代為鼎盛期,而後還有春秋戰國時代,現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見的大型青銅器。當時青銅器主要作為禮器和兵器是政權的象徵。
描述:司母戊大方鼎.jpg
司母戊大方鼎
青銅器的鼎盛時期為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禮器是古代繁文縟節的禮儀中使用的,或陳於廟堂,或用於宴飲、盥洗,還有一些是專門做殉葬的明器。青銅禮器帶有一定的神聖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場合使用的。所有青銅器中,禮器數量最多,製作也最精美。禮樂器可以代表中國青銅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禮器種類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類。這一時期的青銅器裝飾最為精美,文飾種類也較多。
青銅器最常見花紋之一,是饕餮紋,也叫獸面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東龍山文化繼承了這種紋飾。饕餮紋,本身就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呂氏春秋·先識》篇內雲「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這種獸面紋稱之為饕餮紋。饕餮紋在二里頭夏文化中青銅器上已有了。
描述:饕餮紋斝高.jpg
饕餮紋斝高
-----------------------------------------------------------------------------------------------------
夏
公元前2070─1600年
夏代二里頭文化得名與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
描述:銅爵(二里頭遺址出土).jpg
銅爵(二里頭遺址出土)
描述:二里頭文化 灰白陶鬶.jpg
灰白陶鬶 (二里頭文化)
描述:二里頭文化1.jpg
二里頭文化的青銅禮器,現僅限於飲酒器爵。基本的特點是流狹而較平。尾短、無柱、或有柱狀的雛形,底平。體較扁,下承三足。體形分長體束腰式、長體分形、短足為三角
二里頭文化的青銅器一般無紋飾,但有些爵的杯體正面有一排圓釘狀紋飾。有的斝腹有圓餅狀突起,當是二里崗期斝上紋的濫觴。雖然二里頭文化的青銅禮器上未見動物的紋飾,但不能排除青銅禮器上出現動物的可能。
描述:菱紋鼎.jpg
菱紋鼎
描述:乳釘紋斝.jpg
乳釘紋斝
-----------------------------------------------------------------------------------------------------
商
公元前1600─1046年
中國古代青銅器種類繁多,數量驚人,即使是精美罕見的珍品也不勝枚舉。商周兩代的饕餮紋類型很多,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鹿;還有像鳥、像鳳、像人的。西周時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色彩逐漸減退。龍和鳳,仍然是許多青銅器花紋的母題。可以說許多圖案化的花紋,實際是從龍蛇、鳳鳥兩大類紋飾衍變而來的。
中國商代中期的城市遺址,盤龍城遺址。
描述:盤龍城遺址二里頭文化時期酒器.gif
盤龍城遺址二里頭文化時期酒器
描述:雲紋扁足鼎.jpg
雲紋扁足鼎
描述:獸面紋牛首尊.jpg
獸面紋牛首尊
描述:獸面扁足鼎.jpg
獸面扁足鼎
蟬紋,是商代、西周常見的花紋,到了春秋,還有變形的蟬紋。春秋時代,螭龍紋盛行,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把其他花紋差不多都擠掉了。
描述:提梁飾蟬紋.jpg
提梁飾蟬紋
-----------------------------------------------------------------------------------------------------
周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另一個突出特徵是製作工藝的精巧絕倫,顯示出古代匠師們巧奪天工的創造才能。用陶質的復合范澆鑄製作青銅器的和范法,在中國古代得到充分的發展。陶范的選料塑模翻范,花紋刻制均極為考究,渾鑄、分鑄、鑄接、疊鑄技術非常成熟。隨後發展出來毋需分鑄的失蠟法工藝技術,無疑是青銅鑄造工藝的一大進步。
在青銅器上加以鑲嵌以增加美觀,這種技術很早就出現了。鑲嵌的材料,第一種是綠松石,這種綠色的寶石,至今仍應用在首飾上。第二種是玉,有玉援戈,玉葉的矛,玉刃的斧鉞等。第三種隕鐵,如鐵刃銅鉞,鐵援銅刃,經鑒定,鐵刃均為碩鐵。第四種是嵌紅銅,用紅銅來組成獸形花紋。春秋戰國時也有用金、銀來鑲嵌裝飾的青銅器。
東周時代,冶鑄技術發展較高,出現了製造青銅器的技術總結性文獻《考工記》。書中對
製作鍾鼎、斧斤、弋戟等各種器物所用青銅中銅錫的比例作了詳細的規定。由於戰爭頻繁,兵器鑄造得到了迅速發展。特別是吳、越的寶劍,異常鋒利,名聞天下,出現了一些著名的鑄劍的匠師,如干將,歐治子等人。有的寶劍雖已在地下埋藏兩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切開成疊的紙張。越王勾踐劍等一些劍,其表面經過一定的化學處理,形成防銹的菱形、鱗片形或火焰形的花紋,異常華麗。
中國青銅器還有一特點,就是迄今為止沒有發現過任何肖像。不少的青銅器用人的面形作為裝飾品,如人面方鼎、人面鉞等,但這些人面都不是什麼特定人物的面容。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體形象,如人形的燈或器座;或者以人的整體作為器物的一部分,如鍾架有佩劍人形舉手托住橫梁,銅盤下有幾個人形器足之類,這些人形大部分是男女待從的裝束,而且也不是特定婢奴的肖像。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立體像、人頭像,大小均超過正常人,均長耳突目,高鼻闊口,富於神秘色彩,應是神話人物。
商周青銅器中數以萬計的銅器留有銘文,這些文字,現在一般叫金文。對於歷史學者而言起著證史、補史的作用。
描述:有銘文的青銅簋.jpg
有銘文的青銅簋
中國青銅器的銘文,文字以鑄成者為多。凹入的字樣,稱為陰文,少數文字凸起,稱陽文。商代和西周,可以說銘文都是鑄成的,只有極個別用鋒利的工具刻字的例子。
西周晚期,開始出現完全是刻成的銘文。戰國中期,大多數銘文已經是刻制的,連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漢墓的三件極為典重的禮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異常圓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古人認為青銅器極其牢固,銘文可以傳流不朽,因此要長期流傳的事項必須鑄在青銅物之上。因此,銘文已成為今天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材料。
描述:錯金雲紋博山爐.jpg
錯金雲紋博山爐
<<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
描述:1.jpg
描述:2.jpg
描述:西周213.jpg
描述:西周111111.jpg
<<東周公元前770-256年
⑵ 青銅器上的文字叫什麼
該器具上的文字被稱為金文或銘文,也稱為鍾鼎文。
青銅器上的文字是中國古代鑄刻在殷商與周朝時期青銅器上的文字,因其多出現在銅器(當時銅也被尊稱為金)上,故得此名。金文是中國書法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研究古代歷史、語言文字、社會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實物資料。
⑶ 寶雞青銅器博物館鎮館之寶有那些
有:何尊、折觥、厲王胡簋、牆盤、秦公鎛等。
1、何尊
何尊(He Zun,ritual wine vessel),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國家一級文物,是中國西周早期一個名叫何的西周宗室貴族所作的祭器。1963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賈村鎮(今寶雞市陳倉區),收藏於中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尊內底鑄有銘文12行、122字銘文,其中宅茲中國為「中國」一詞最早的文字記載,記述的是周成王繼承周武王遺志,營建成周(今河南洛陽)之事。
尊高38.8厘米,口徑28.8厘米,重14.6公斤。圓口棱方體,長頸,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浮雕獸面紋,角端突出於器表。體側並有四道扉棱。造型渾厚,工藝精美。
2、折觥
折觥,國寶重器之一,1976年出土於陝西寶雞扶風庄白村。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觥體呈長方形,前有流,後有鋬,分為蓋與器身兩部分。蓋的頭端呈昂的獸形,高鼻鼓目,兩齒外露,長有兩只巨大麴角,兩角之間夾飾一個獸面,從頭頂處開始在蓋脊正中延伸一條扉棱直到尾部,頸部這段的扉棱做龍形,兩側各飾一條卷尾顧首的龍。
蓋的頸部以下,也就是不再昂起而接近水平的部分,裝飾有一個饕餮紋面,在饕餮的頭端加鑄了兩只立體的獸耳。
3、西周牆盤
牆盤(Qiang Basin),西周銅器,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因牆在周朝做史官又被稱作「史牆盤」,1976年出土於陝西扶風(今寶雞市扶風縣),現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牆盤型巨大,底部鑄有銘文284字,腹和圈足分別飾鳳紋和獸體捲曲紋,雷紋填地,圈足有折邊。銘文前段頌揚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共(恭)七代周王的功績,後段記敘微氏家族高祖、烈祖、乙祖、亞祖、文考和做本盤者自身六代的事跡。
牆盤所記述的周王政績與司馬遷的《史記·周本紀》中的內容非常吻合,關於微氏家族發展史部分的內容則並不曾見於現在已知的文獻,填補了西周國史微子家族的一段空白,屬於重要的歷史資料。
4、秦公鎛
秦公鎛(Qin Duke Bo),春秋時期擊奏體鳴樂器,國家一級文物,1978年陝西省寶雞市寶雞縣(今陳倉區)太公廟出土,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秦公鎛通高75.1厘米,鎛身高53厘米,舞寬30.4 X 26厘米,重62.5公斤,對研究秦代先祖的歷史極為重要,也有助於了解春秋早期秦地的青銅鑄冶技術及音樂文化。
5、㝬簋
㝬簋又稱胡簋,中國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西周厲王時期青銅器,1978年5月陝西扶風(今寶雞市扶風縣)齊村出土。
簋通高59厘米,口徑43厘米,腹深23厘米,重60公斤。內有銘文12行124字。是存世商周青銅簋中最大的一件,堪稱「簋王」。收藏於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⑷ 青銅戈,精良的武器
在重慶市大渡口區博物館常設展廳中,陳列著一件巴人文化中青銅兵器的代表性器物之一一「青銅戈」。
這件青銅戈長15.3厘米、援寬6.1厘米,援短而直,鋒端呈弧刃三角形、尖峰,脊部平直,援本及內上飾有虎頭紋,胡上存二穿,闌有圓穿和長方形穿各一,內上有一圓穿。銅戈是巴人文化中青銅兵器的代表性器物之一,而巴人對青銅兵器的使用主要集中在戰國時期,與這一時期巴國社會局勢動盪,巴楚之間戰爭頻繁密切相關。
一、青銅戈的演變與發展——
青銅兵器是古代青銅器中的一大門類。「國之大事,在戎與祀」,青銅時代,戰爭頻繁,當時的統治者為了統治和戰爭的需要,鑄造了大量的青銅(銅、錫、鉛的合金)兵器,青銅戈即是當時的主要兵器之一。
青銅戈,最早出現在3500多年前的夏朝二里頭遺址,戈的起源一般認為是由鐮刀類工具演化而來的。
商代青銅戈的使用已極普遍,春秋時期戈的形式繁多,戰國中晚期青銅戈的發展到了頂峰,漢代隨著騎兵的發展和煉鐵工藝的提高青銅戈最終退出了戰場,即使漢墓中偶爾出青銅戈,但大多裝飾華麗,非用於實戰了。
青銅戈是中國青銅時代最主要的常用格鬥兵器,橫刃、青銅製成、裝有長柄,是我國古代特有的一種長柄冷兵器。在古代戰爭中能夠大范圍內揮擊,能勾能啄、可推可掠,勾殺即用戈的下援鉤擊;啄則是用戈的前鋒刺殺;揕是用戈的上援擊殺,具有極強的殺傷性,尤為適宜於戰車上進攻時使用。
戈,通常由戈頭、秘、秘帽和鐏組成,戈頭由青銅鑄造,柄多為竹、木製作,戈頭的形制很多,大致可分為直內戈、曲內戈、銎內戈等。
戈頭形制是在實戰中不斷發展的,商周時期的銎內、曲內戈,由於在相互鉤掛中容易脫落,因此逐漸淘汰,直內的戈頭援和內之間有闌,其增加了胡與秘之間結合的牢固性,因此得到發展。
戈是沙場上當之無愧最重要的兵器,這並非出於偶然,而是由當時的作戰方式決定的,車戰是商周時期最主要的作戰方法,而戈的獨特構造決定了它是最適合車戰的兵器。
戈前部伸出的戈頭,上下有刃,聚成尖鋒;戈頭的下部延長成胡,胡上也有刃,和戈頭的下刃連接成弧形;後部為內,內上有孔,供裝戈柄時系結之用。
揮戈時,其尖鋒啄擊的力量比用矛直刺要大得多,而援、胡連線所經過的半圓形區域都是殺傷范圍。
戈還可以往回勾拉,這個特性更是當時其他武器所沒有的,特別是在車戰中,敵我雙方的戰車只在互相錯轂時才能交手,戰機稍縱即逝,用戈勾啄更成為最有效的格鬥方式。
二、青銅戈的價值——
在中國古代,戈是車兵作戰用的一種最常用的、最重要的格鬥兵器。青銅戈是古代格鬥兵器中最典型的代表。它反映了中國古代的一種先進的青銅鑄造工藝,它在中國古代的軍事技術史上、在現代軍事思想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
有了青銅冶煉技術,中國古代兵器從此由石器時代的石兵器進入到了青銅時代的銅兵器,其殺傷力更大、更明顯。這種青銅製作的兵器主要用於戰車鉤殺和啄擊,它的形狀類以現在的鐮刀。
在古代軍隊中,戈是裝備到每一個士兵的必備兵器,從夏朝開始,一直到周朝,貫穿了整個青銅時代。直到春秋戰國時期,隨著鐵器時代的到來,青銅戈最終被由戈演化而來的鐵"戟"所取代。
三、青銅戈與中國傳統文化——
戈是中國特有的青銅兵器,也是先秦兵器時期戰場上的主要兵器,影響甚至超越兵器本身,並滲透到古代文化禮儀中。戈在商周之時不僅用於作戰,還用於各種禮儀活動,甚至有專為陪葬製作的明器戈。
西周時期是青銅戈最為流行的時期,戈成為一種文化元素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是文字和習俗,在西周銅器銘文中經常可以見到手持銅戈的武士形象。另外,西周時期關中地區的男性墓葬中,常見隨葬戈、盾的形象,且戈經常被人為地砸彎和折斷,這種將兵器毀壞之後再隨葬的風俗就是「毀兵葬俗」,在這里戈成為風俗習慣的重要組成部分。
《儀禮》是儒家十三經之一,是中國春秋戰國時代漢族禮制匯編,內容涉及冠、婚、喪、祭、鄉、射、朝、聘等各種禮儀,在《儀禮》的記載中戈也常被用作禮儀儀仗。
後來鑒於戈在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古人常常用戈拿來指代戰爭,很多與戈相關的成語仍在使用,比如「大動干戈」、「同室操戈」、「倒戈相向」、「化干戈為玉帛」、「執干戈以衛社稷」等,青銅戈在青銅時代作為主要作戰兵器歷時千年,對後來兵器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可見戈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巨大。
戈是中國古代出現最早、應用最廣泛的青銅兵器之一,它是中國古代冷兵器中的佼佼者,也是青銅文化的傑出代表。人們通過對青銅戈的發展和演變過程的了解,更加認識到青銅戈在中國古代戰爭史及社會發展史、古代傳統禮儀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