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跑馬燈
跑馬燈是傳統特色手工藝品,亦是傳統節日玩具之一。由毛竹編織成馬頭,馬尾,屬於燈籠的一種。
在過去,跑馬燈一般在春節等喜慶的日子裡才表演,由二十來位11—14歲小孩組成,邊跳邊唱,根據節奏快慢形成不同陣勢,有喜慶、丁財兩旺、五穀豐登的寓意。跑馬燈屬系在身上糊上顏色鮮艷的紙,如今已由絲綢取代。
中國傳統玩具之一,燈籠的一種,常見於元夕、元宵、中秋等節日。燈內點上蠟燭,燭產生的熱力造成氣流,令輪軸轉動。輪軸上有剪紙,燭光將剪紙的影投射在屏上,圖象便不斷走動。
因多在燈各個面上繪制古代武將騎馬的圖畫,而燈轉動時看起來好像幾個人你追我趕一樣,故名跑馬燈。跑馬燈內的蠟燭需要切成小段,放入走馬燈時要放正,切勿斜放。
(1)文字跑馬燈圖片擴展閱讀
跑馬燈的起源:
科學史研究者大都依據文學家范成大(1126—1193)的詩文記載,認為南宋時才有跑馬燈。范成大的詩集中有首記敘蘇州正月十五上元節 的詩,詩中描繪了千姿百態的燈。
諸如飄升於天的孔明燈,在地上滾動的大滾燈,以及「轉影騎縱橫的走馬燈」等。當時似無「跑馬燈燈」之名,詩人自注為「跑馬燈」。
「跑馬燈」在中國文學中有關此事的最早記載,詩人所記為淳熙十一年之事,即公元1184年。以此計後已有800 年歷史了。
跑馬燈有兩大特點,利用熱氣流作動力;另一個是以渦輪裝置帶動燈上畫面轉動。若依此兩點追本溯源,它在北宋出現之前,已經歷了至少有1300年的發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