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鬼針草治療什麼
鬼針草(學名:Bidens pilosaL.),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鈍四棱形。莖下部葉較小,很少為具小葉的羽狀復葉,兩側小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頭狀花序直徑8-9毫米。總苞基部被短柔毛,條狀匙形,上部稍寬。無舌狀花,盤花筒狀,冠檐5齒裂。瘦果黑色,條形,略扁,具棱,上部具稀疏瘤狀突起及剛毛,頂端芒刺3-4枚,具倒刺毛。 產中國多省區。生於村旁、路邊及荒地中。廣布於亞洲和美洲的熱帶和胡銀亞熱帶地區。為中國民間常用草葯,有清熱解毒、散瘀活血的功效,主治上呼吸道感染、咽喉腫痛、急性闌尾炎、急性黃疸型肝炎、胃腸炎、風濕關節疼痛、瘧疾,外用治瘡癤、毒蛇咬傷、跌打腫痛。
中文學名鬼針草
拉丁學名Bidens pilosa L.
別 稱鬼釵草、蝦鉗草、蟹鉗草、對叉草、粘人草、粘連子、豆渣草
二名法Bidens pilosa
界植物界
更多
本草綱目
「集解」藏器曰∶生池畔,方莖,葉有丫,子作釵腳,著人衣如針。北人謂之鬼針,南 人謂之鬼釵。
鬼針草「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蜘蛛、蛇咬,杵汁服,並敷(藏器)。塗蠍蠆傷(時珍)。
「附方」新一。 割甲傷肉不愈∶鬼針草苗、鼠粘子根搗汁,和臘豬脂塗。(《千金》)
中葯概述
中文名鬼針草(本草拾遺,圖考)
鬼針草學名 Linn.
別名三葉鬼針草、四方枝、蝦鉗草、蟹鉗草(廣東、廣西),對叉草、粘人草、粘連子(雲南),一包針、引線包(江蘇、浙江),豆渣草、豆渣菜(四川、陝西),盲腸草(福建、廣東、廣西),王八叉、小狗叉(山東、河南等地)鬼釵草(《本草拾遺》),鬼黃花、山東老鴉草(《福建民間草葯》),鬼骨針(《江蘇植葯志》),盲腸草、眺虱草(《福建中醫雜志》⑶:9,1959),豆渣菜、叉婆子(《除害滅病愛國衛生運動手冊》),引線包、針包草、一把針(《浙江民間草葯》),刺褲銷宴兒鬼、鬼蒺藜(斗悶《中國葯植圖鑒》),烏藤菜、清胃草、跟人走(《泉州本草》),粘花衣、鬼菊、擂鑽草、山虱母、粘身草、咸豐草(《閩東本草》),脫力草、小鬼針(《江蘇葯材志》),索人衣、一包針(《江西草葯》),家脫力草(《上海常用中草葯》)。
生境分布:產華東、華中、華南、西南各省區。生於村旁、路邊及荒地中。廣布於亞洲和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