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象形文字起源哪裡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象形文字起源於古埃及,是從大約五千年前開始有的。
象形文字,又稱表意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蘇美爾文、古印度文以及中國的甲骨文, 都是獨立地從原始社會最簡單的圖畫和花紋產生出來的。
約5000年前,古埃及人發明了象形文字,這種字寫起來既慢又很難看懂。象形文字是指純粹利用圖形來作文字使用,而這些文字又與所代表的東西,在形狀上很相像。
一般而言,象形文字是最早產生的文字。用文字的線條或筆畫,把要表達物體的外形特徵,具體地勾畫出來。
(1)包的象形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1994年8月14日,湖北的考古工作者在宜昌楊家灣遺址發現了中國最早的象形文字,把中國文字的起源推到6000年前,比商代殷墟甲骨文還早 2000多年。
楊家灣遺址是長江三峽地區重要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屬大溪文化中期。考古隊員發現了170餘種刻在陶器上的符號。
這些符號記錄當時人們對生活中事物的復述和描繪,代表固定的含義,有一定的規則。專家們認定,這些符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最早的象形文字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進入了奴隸社會。
到了這時,需要文字記載的東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圖形符號來表示,顯得太繁瑣了。於是人們就簡化了一些象形字,並把一些象形字組合起來,形成一種新的文字,讓人能更容易看懂。
比如把人和木組合起來,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個人靠在樹上睡覺。這樣又創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漢字的一個新類型會意字。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中國大地上出現了許許多多的諸侯國,而這些諸侯國的文字又有所區別,於是出現了一字多義、多字一義的情況,這給各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帶來了困難。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曾下令在全國統一使用一種文字,小篆。這種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簡化了許多,但仍有些繁瑣,於是民間逐步興起了一種應急的俗體隸書。
到了三國時期,魏國的鍾繇又創造出了一種更為簡便美觀的文字——楷書。從此以後,漢字就確立了它的方塊形態,開始有了間架結構。
以後人們又陸續創造了草書、行書等各種各樣的字體,也涌現出了像鍾、王、顏、柳、蘇、黃、米、蔡這些舉世聞名的書法家,漢字的發展逐步進入到了一個較高的層次。
B. 包字甲骨文怎麼寫
包bāo
〈動〉會意。小篆字形,外邊是「勹」。中間是個「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義:裹
用紙、布或其他薄片把東西裹起來:~裝。~餃子。
包好了的東西:郵~。背(bèi)~。
裝東西的袋:書~。皮~。
容納在內,總括在一起:~括。~舉(總括)。~容。~涵。~羅萬象。無所不~。
總攬,負全責:~銷。~攬。
保證:~賠。~在我身上。
約定的,專用的:~飯。~工。
圍:~圍。~剿。
一種帶餡的蒸熟的麵食:~子。糖~兒。
身體上腫起的疙瘩:膿~。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