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上黨梆子圖片文字記錄

上黨梆子圖片文字記錄

發布時間:2023-04-17 08:15:06

⑴ 山西四大梆子是什麼,它們的藝術特點

梆子是在中國戲曲文化中各個民族樂隊中的一種碰奏體鳴樂器。更多的梆子是以棗木或者紅木來製作。但是梆子在每個戲劇中又能起到不一樣的作用。那麼它們的藝術特點是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戲曲大全,看看山西四大梆子是什麼。

蒲劇:

蒲劇又稱蒲州梆子,也稱「亂彈」、「晉腔」、「山陝梆子腔」等,與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並稱為我省四大梆子。

清嘉慶、道光年間,蒲州梆子慢慢形成了南路、西路兩個流派。南路派以芮城為中心,演唱風格大彎大調,基本不使用假嗓;西路派以蒲州為中心,演唱風格大都粗獷火爆,在特技上有一定功夫,且唱詞較多,戲文通俗易懂,劇目豐實。

清咸豐、光緒年間,祁縣太谷票號用一千兩白銀收買了蒲州的一個戲班,他們到全國各地走訪演出,在此期間,帶出了一大批著名演員如七百生、老蒲州等,他們在走訪演出的同時,同中路梆子、北路梆子及京梆子有了密切接觸,使他們的戲路更加寬廣。蒲劇名伶人才輩出。如老元兒紅(即張世喜:山西猗氏馬營人、郭寶臣之師)、郭寶臣、二寶紅、天明亮、蓋陝西、十七生等都能獨當一面,而郭寶臣、侯俊山尤為傑出。

20世紀20年代,蒲劇出現了不少優秀劇社。他們活動遍及全國各地,出現了不少以楊登雲、孫廣勝、王存才為首領的著名演員。

新中國成立以後,蒲劇事業有了飛速發展,出現了如任跟心、郭澤民等一大批為蒲劇藝術做出重大貢獻的著名演員。

蒲劇的音樂包括唱腔、曲牌和鑼鼓三部分:劇目有本戲、折戲等500多個,分別以唱、做、念、打取勝的劇目均有。有群眾中影響最大者為《竇娥冤》,這台戲集蒲劇演員的精華,珠聯璧合,藝術精湛,稱譽一時。蒲劇在表演特技上主要有帽翅功、翎子功、髯口功、梢子功、椅子功、幡子功、蹺功、扇子功等。

晉劇:

晉劇因其形成和活動於山西中部地區而稱中路梆子。中路梆子在形成初期,大膽吸收了晉中民間藝術,顯示出了中路地方特色,有力促進了中路梆子的發展。

在清末民初,晉中盆地的商業經濟迅速發展,經濟發展帶動了文化素養的提高,各路戲劇票社也轟轟烈烈地發展起來。由於許多商人熱衷於吹拉彈唱,因此,商人和藝人共同研究唱腔,切磋技藝,並且資助藝人。所有這些,對中路梆子的唱腔和音樂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20世紀30年代,中路梆子發展到鼎盛時期。丁果仙、張寶魁、三兒生等中路梆子各派名伶相繼在全國走紅。

在北平(今北京)演出時,中路梆子藝人與京劇同行進行槐好廣泛的藝術交流,丁果仙以《反徐州》同京劇表演藝術家馬連良的《四進士》互相學習,吸收了京劇的藝術營養,使中路梆子在藝術上更加爐火純青。

全國解放後,黨和政府為了繼承和發展中路梆子的傳統藝術,先後培養出了王愛愛、田桂蘭、宋轉轉、吳愛卿等一大批優秀演員。他們在晉劇舞台上聞名遐邇,顯示出晉劇藝術的可喜景象。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動於山西省北部而得名。其音樂分唱腔、曲牌和鑼鼓經三部分。唱腔的主要部分屬於板腔變化體,由各種板式有規則地連接而成。其板式是:夾板、慢板、二性、垛板、三性、流水、介板、滾白等。

北路梆子的主要劇目現存的有400多個,其中大部分取材於歷史演義和古典小說。也有一些反映古代社會生活的劇目。此外,在抗戰和解放戰爭期間,曾編過不少反映當時斗爭生活的現代題材劇目。

傳統劇目《金水橋》,1980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攝制為舞台藝術片。傳統劇目在藝術上主要表現為:

一、民間色彩濃厚,在表現神怪等故事情節時也賦予了普通百姓的思想感情和生活情趣;

二、語言生活化,通谷易懂,老百姓易接受;三、唱詞多,這也是北路梆子最顯著的一個特點。

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由於其產生並主要流傳於秦漢時期的上黨郡而得名。關於上黨梆子的起源,或則說法很多,一般認為它形成於澤州(今山西晉城)。雖名為梆子,實為昆(崑曲)、梆(梆子)、羅(羅羅腔)、卷(卷戲)、簧(皮簧)5種聲腔同台演出的劇種。在其形成過程中曾受到蒲劇的影響,但與以上3大梆子迥然不同。

1959年,在晉城青蓮寺中佛殿的屏板上,發現了在道光十一年(1831年)十月十五日的演出劇目單,其中《彩仙橋》、《對松關》衫明棚、《大賜福》等都是上黨梆子的傳統戲。抗戰時期,我軍挺進晉東南,創建了太行、太岳根據地。上黨梆子煥發了勃勃的生機。

著名作家趙樹理在此創作的現代戲《萬象樓》,創作和改編的古裝戲《鄴宮圖》、《韓玉娘》十分受廣大人民群眾喜愛。接著《小二黑結婚》、《王貴與李香香》、《白毛女》等劇目也先後由上黨梆子劇團演出。

上黨梆子經過歷代藝人的探索、創造,形成了一套獨特的表演程式和藝術風格。上世紀80年代,上黨梆子異軍突起,湧出《殺妻》、《借糧》、《兩地家書》等一批新鮮劇目,並在表演、音樂、舞台等方面有所創新,使上黨梆子在保持原劇種特色的基礎上,使劇情更加抒情、動人,受到觀眾的喜愛。

【結束語】可能對於戲曲很多人也跟我一樣並沒有太多的了解,但是總歸了解多一點並沒有什麼壞處,更何況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更應該記得更牢了不是嗎?

⑵ 山西的劇種有哪些

山西的劇種:

1、晉劇

中國地方戲曲,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又名山西梆子,中國傳統戲曲。因產生於山西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也稱為「中戲」,主要流行於山西省中、北部及陝西北部、內蒙古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區。有上路調和下路調之分,上路調為北路梆子,下路調虧埋為中路梆子。

2、蒲劇

蒲劇在清代乾隆時期外省稱「亂彈」、「晉腔」、「山陝梆子腔」等;嘉慶、道光以後,又稱「山西梆子乎空掘」;陝西稱:東路戲,山西省北、中部稱「南路戲」;晉南當地則習慣稱「大戲」或「亂彈」,蒲劇與秦腔有著極為密切的發展脈絡聯系,所以兩者又常常登台輪番演出,成為密不可分的「姊妹戲」。

3、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戲」,大約形成於16世紀中葉,19世紀初葉已趨成熟。流行於山歲核西北中部、內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陝西北部,是華北地區較有影響的中國戲曲劇種之一。北路梆子的發源地正是在雁門關以北的大同一帶。

4、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享有同蒲劇、晉劇同等歷史的文化資格,是上黨戲的代表劇種。它在道光年間稱為本地土戲,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時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定名為上黨梆子。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

5、鑼鼓雜戲

鑼鼓雜戲鑼鼓雜戲也稱「鐃鼓雜戲」、「龍岩雜戲」,中國山西傳統地方戲曲之一。合陽的跳戲一脈相承。其起源有多種說法,據唐代貞元二年的臨猗縣龍岩寺石碑記載,有龍岩寺即有雜戲,按照舊俗,每逢正月,臨猗縣的龍岩寺都要演出鑼鼓雜戲以敬神祀佛,故鑼鼓雜戲又有「龍岩雜戲」之稱。

⑶ 山西的四大梆子是什麼

山西的「四大梆子」分別為中路梆子、蒲州梆子、北路梆子、上黨梆子;

中路梆子:是在蒲州梆子孕育下產生的卜空一個劇種,起初主要活動在山西省中部地區,即清代的太原府、汾州府及平定州所轄的各縣,後社會影響越來越大,直至成為現今山西戲劇的代表劇種,晉劇;

蒲州梆子:當地人通稱「亂彈戲」,因興於山西晉南古蒲州一帶而得名,是山西四大梆子中最古老的一種,約形成於明代嘉靖年間,主要流行於山西及陝西、河告和南、甘肅、青海、內蒙、河北等省的部分地區;

北路梆子:約在明末清初,形成於陝西同州和山西蒲州一帶的以「奚琴」和梆子為主要伴奏樂器的「山陝梆子」,逐漸衍變為支系龐雜、勢力強大的北方梆子系統,該劇種以其慷慨激越的邊塞風骨,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與贊賞;

上黨梆子:流行於山西省東南部,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型友瞎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2008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名錄。

⑷ 需要上黨梆子

前 言:
上黨梆子現代戲《太行娘親》自出台以來,一直存在著一些爭議。筆者認為:這部戲用發源並流行於山西上黨地區、擁有昆梆羅卷黃五種聲腔的上黨梆子,精彩地演繹了抗戰時期革命根據地軍民魚水真情的感人故事,塑造了眾多為民族解放戰爭默默付出的可親、可敬、可愛的太行奶娘。這是一部近年來非常難得的好戲,藝術性、觀賞性遠超其坦銀他同類題材。如若戲寫得都合情合理、意料之中、「沒毛病」,恐怕就是常說的「這戲沒戲」了。至於這部戲是否反人性,違反現代性。毋庸置疑,結局是如此的不人性,如此的殘忍,可這違反人性的罪名應該是日本法西斯該承當的,絕不是這位奶娘和孩子,以及以此為代表的千千萬萬個解放區的老百姓!!至於現代性,具體內涵指的是什麼?現代性是最高標准嗎?這都太值得討論了。
真實感人的英雄娘親
——上黨梆子現代戲《太行娘親》帶來的重要啟示
智聯忠
山西晉城市上黨梆子劇院有限公司創演的上黨梆子現代戲《太行娘親》,用發源並流行於山西上黨地區、擁有昆梆羅卷黃五種聲腔的上黨梆子,精彩地演繹了抗戰時期革命根據地軍民魚水真情的感人故事。劇目著重刻畫了太行山橋信好革命根據地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村婦女趙氏的轉變成長史,最終她為了保護八路軍的後代,勇敢機智地與日本軍官、漢奸進行周旋,最終抱著自己的親孫子英勇犧牲,緬懷和歌頌了眾多為民族解放戰爭默默付出的可親、可敬、可愛的太行奶娘。全劇情節推進流暢、結構合理緊湊、情感跌宕起伏、唱腔悅耳動情、表演生動熨帖,對於廣大觀眾而言是一場劇種特色鮮明、地域風格濃烈、酣暢淋漓、盪氣回腸的美的享受。
現實題材創作困難比較大,一來戲曲唱念做打的表演手段和豐富的程式技巧不好化用;二來從現實生活走向藝術創作存在著藝術化的重要過程,同時又要受到真實性的制約。革命題材、英模題材就更加難上加難,如何讓觀眾真正地走進他們的生活中,如何真實真切地感染觀眾是個核心問題。優秀現代戲《太行娘親》的創演為我們帶來了寶貴經驗和重要啟示。
第一,《太行娘親》從平凡中突顯崇高,從行動中照亮精神,塑造的主要人物真實、普通,起點不高、有缺點、有成長、不拔高。
沒有現場看過這部作品的人也許一聽劇名或簡介便會帶著陳見認為這類的故事、這樣的英雄人物以及相關的舞台劇已經很多,而且多數作品塑造的人物都存在「假大空」的弊病,這個戲也難脫窠臼。其實不然,該劇卻絲毫不存在這些問題,甚至在文本的寫作、情節的鋪墊及劇情走向上都別具匠心,趙氏在劇中是一個真真實實的不那麼崇高甚至還有些瑕疵的普通山村婦人。
劇目入戲很快,絕不拖泥帶水,序幕簡短地介紹了1941年日本鬼子在太行上寒柳村斷崖嶺屠殺了轉移途中的八路軍,僅有一名小嬰兒(後取名為「鐵牛」)倖存被張伯救回。緊接著,鐵蛋滿月、奶養鐵牛、鬼子掃盪、追奪鐵牛、太行娘親五場戲依次展開。第一場,一開場便洋溢出了滿月酒的喜慶與熱鬧,趙氏提著酒壇、抱著大酒瓶,未見其人先聞其聲,大笑著上場,一副喜氣洋洋、精明干練的當家女人的形象展現在舞台上。這與序幕中的悲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劇情一轉日本人沖進來抓走了所有的男丁,場面頓時又轉入了大悲。一悲一喜,悲喜交乘,強化了戲劇的強烈對比,藝術感染力和沖擊力也獲得了極大的豐富。當天傍晚張伯、田嬸送來八路軍倖存的嬰兒讓趙氏兒媳梨花喂養,她偏執狹隘地怕自己受牽連,不願意喂養,更何況自己家三代單傳只有這么一個孫子,兒子又被日本人抓走了,孫子就是自己的命。此處,劇作家沒有天敏鉛然地把這位英雄娘親的形象拉高,而是真實地描摹了她的心理——戰亂年代沒吃少喝,兒媳婦也沒什麼奶水,自己家孩子還管不了,哪能管得了別人呢?此時的趙氏有些自私,雖然洪醫生救過她兒媳她也不同意喂養孩子;她心裡又有些害怕,剛剛在後山看到鬼子殺害小孩的場景令她難以忘懷,所以不肯收養。這些想法在第三場中與兒媳婦梨花的對話中又進一步得到了強化,她對梨花說鐵蛋和鐵牛兩個孩子不能一樣!——「俺告訴你:這倆孩子哭了,你先哄鐵蛋;困了,你先抱鐵蛋;餓了,你先奶鐵蛋!記住了,老祖宗看著哪」!鐵蛋是自己的親孫子,理應先緊著他來。這種樸素的小農觀念、燒香拜佛近於愚昧、自私的農村婆婆,寫得真實、生動。趙氏內心還是善良的,當發現鐵牛發燒生病時她立即張羅給孩子退燒,讓張伯給孩子喝生薑蘿卜紅糖水,還去斷崖嶺給孩子叫魂。趙氏的原型確是來源於生活中低起點的農婦,著實可恨又有些可愛。直至,張伯為救他們一家人引開了敵人壯烈犧牲、八路軍炸了鬼子軍火庫救回了被抓走的村裡壯丁時,王營長一聲「英雄娘親」,喚醒了趙氏的良知,其思想觀念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她由不想奶養鐵牛到親自追趕鐵牛一定要替王營長撫養孩子,直至最後面對日本大佐和偽軍的侵擾,為了全村人能活命、為了保護好八路後代毅然犧牲了自己和心愛的孫子,令觀眾深深地為之感動。
毋庸置疑,結局是如此的不人性,如此的殘忍,可這違反人性的罪名應該是日本法西斯該承當的,絕不是這位奶娘和孩子,以及以此為代表的千千萬萬個解放區的老百姓!!
第二,該劇絕非僅僅依靠劇本來講故事,而是通過二度創作在舞台呈現方面尤其通過主要演員的唱念做舞演繹了主人公趙氏的感人事跡。
隨著一聲聲大笑,趙氏內應「來了來了」拎著酒出場,「孫兒滿月我笑笑笑……哈哈——(猛地憋住)睡也笑、醒也笑、進屋笑、出門笑,把氣笑岔!……防蚊叮、防蟲咬、防熱防冷、防病防痛、防跌防撞,為鐵蛋,俺不吃不睡心也歡」!這段二十句的唱腔,唱出了趙氏盼孫子的焦急、滿月席上的喜悅以及精明強干、乾脆利索的性格。陳素琴的這段唱腔不僅突出了主人公的鮮明性格,其充滿感情的動聽演唱先聲奪人,同時作為戲的第一段唱又給了她一個漂亮的碰頭彩,展現了其過硬的唱功。現場的觀眾抱以熱烈掌聲的同時也迅速被上黨梆子的華美唱腔與生動表演緊緊地帶入劇情中。第四場,趙氏對著張伯的墳墓進行自我的回顧和反省,長達28句的大段唱腔,發自肺腑、酣暢淋漓,又別具意境,她最後發誓:「從此後,鐵牛就是親骨肉,俺當不起英雄,就當個正經奶奶勝親娘哪!」劇中,趙氏與兒媳梨花、兒子根旺、王營長、崗村少佐等的獨唱、對唱、輪唱等都准確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且富有藝術感染力。
陳素琴在劇中的表演爐火純青、精彩紛呈。第二場趙氏去後山換小米,目睹了敵人用機槍掃射殺死村民及孩子,嚇得連滾帶爬、魂飛魄散,她演得精準逼真,運用搶背、跪搓、烏龍絞柱等戲曲化的手段,結合動聽感人的唱腔邊唱邊跑,淋漓盡致地揭示了日本侵略者的罪惡暴行,同時把趙氏緊張恐懼的內心作了全面的展露。這段戲是非常吃功的,唱、念、做、打綜合運用,陳素琴演得一氣呵成、氣韻生動,既充滿生活化的特點又不乏藝術化的處理和強化;既尊重上黨梆子的傳統、充分吸收加以運用,又注重吻合劇情、貼近人物進行新的組合甚至部分創造。這樣的藝術實踐和創作理念不僅是這部現代戲獲得廣泛認可的原因,同時也是戲曲藝術不斷傳承發展的重要方向。當然,戲曲藝術是綜合性的藝術,劇中的飾演梨花、趙根旺、王營長、張伯、田嬸的演員無論是唱還是表演都很出色,各部門有序配合、共同完成了一場精彩的演出。
第三,《太行娘親》主創人員繼承傳統,充分保持和張揚上黨梆子的劇種特性,突顯出別具一格的地域風格。
「高不過太行山與天同黨,美不過家鄉戲五種聲腔」,晉東南地區的老百姓對上黨梆子的深厚感情可見一斑。上黨梆子是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唱腔雄渾粗獷、高亢激越、板式豐富、起伏跌宕、感染力很強。梆子腔高亢嘹亮,老百姓聽的就是這股勁和充滿地域風格的家鄉味。這部作品除了在唱腔設計、作曲上強化劇目的劇種特色,劇作家李莉、張裕從唱詞的書寫、語匯的運用、話語結構上也保持上黨方言的魅力,如「小孫孫」「甚」「咯吵」「嫩莖莖」等。為了把上黨地區的方言土語,充滿生活情趣和鄉土氣息的語言及生活融入戲里,編劇深入生活展開了深入的采風、體驗生活;排練場上導演、演員等不斷地加強、調整演出本,唱念增加晉城方言的特點,最終使得劇目獨具太行韻味、上黨風情。
應該說,傳統深厚、手段豐富的上黨梆子其高亢激越、委婉催情的藝術特色強化了戲的地域風格;反過來,本土化的故事情節,地域化的生活、人物,以及地域性的語言、語調,為上黨梆子地域性的劇種特點的張揚也奠定了基礎,二者可謂相得益彰。這些對劇種特色、地域特點的強調和發揮都應該為之點贊,值得戲曲界廣泛學習和推廣。主演等能在導演的把握和指導下,深入戲劇情境、把握人物性格、揣摩角色情感,並進行自身的創造和熟練運用,反映了劇組扎實的創作過程和嚴謹的專業態度。該劇歷時三年演出逾120場,在北京、上海、太原、晉城等地召開了13次研討會及5次劇本討論會約100人次,認真聽取各界意見並作深入修改,至今已是第五版。這些扎扎實實的研究試驗和點滴的辛苦沒有白白浪費,團隊精心的藝術創造及不懈的努力和默默付出最終化作台山精彩紛呈的演出、真實可愛的人物和扣人心弦的情感。太行人默默無聞的朴實形象,數百位不懼敵寇、辛勤奉獻的太行娘親的光輝事跡及大愛精神,通過具體真實的行動和典型的事件外化出來。這是藝術應該充分運用和發揚的獨特手段,是戲曲藝術的獨特魅力和深厚思想內涵感染了觀眾。
「寒柳根根苦唉,土疙瘩里埋。長出了那個嫩莖莖,孩兒呀,全靠娘親奶」,這首主題曲餘音繞梁,久久為之感動。上黨梆子《太行娘親》中的娘親形象,可親、可敬、可愛,真正走入了廣大觀眾的內心。晉城市上黨梆子劇院成立於抗戰時期,其前身「太南勝利劇團」在抗戰、解放戰爭時期上演了大量的現代戲,這為劇團及劇種都積累了深厚的傳統和豐富的經驗,我們期待該院更多優秀的歷史劇和現代戲劇目帶給大家新的精彩和驚喜!
(註:本文刊載於《大舞台》,2019年6期)
穿梭戲劇藝術的歷史空間
徜徉逍遙自得的審美世界
大家一起品評戲
微信ID:lianzhongpingx

⑸ 戲曲文化:歷史悠久的山西地方戲曲大全

山西戲曲藝術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在我國戲曲舞台上佔有重要地位。山西戲曲代表著漢族戲曲藝術的歷史文化價值,也反映出流傳區域的漢族民風民俗。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關於山西的地方戲曲吧。

晉劇

中國地方戲曲,山西四大梆子劇種之一,又名山西梆子,中國傳統戲曲。因產生於山西中部,故又稱中路梆子,也稱為「中戲」,主要流行於山西省中、北部及陝西北部、內蒙古和河北省的部分地區。有上路調和下路調之分,上路調為北路梆子,下路調為中路梆子。

民國以後中路梆子興液蔽盛,遂以山西梆子專指中路梆子,建國後則稱晉劇。清末民初的近百年間是晉劇的發展高峰時期,當時班社眾多,人才輩出,尤其是以丁果仙為代表的第一代女演員出現之後,晉劇藝術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蒲劇

蒲劇又稱蒲州梆子,當地人通稱亂彈戲,是我國最古老的地方民間戲曲藝術之一。因興於山西晉南古蒲州(今山西運城永濟)一帶而得名。蒲劇在清代乾隆時期外省稱「亂彈」、「晉腔」、「山陝梆子腔」等;嘉慶、道光以後,又稱「山西梆子」;陝西稱:東路戲,山西省北、中部稱「南路戲」;晉南當地則習慣稱「大戲」或「亂彈」,蒲劇與秦腔有著極為密切的發展脈絡聯系,所以兩者又常常登台輪番演出,成為密不可分的「姊妹戲」。

蒲劇本身在晉南又分南路和西路,在劇目與表演風格上各具特色,人稱「南路文雅,西路火爆」。蒲劇音調高亢激昂,音韻優美,長於表現激情,其旋律跳躍幅度大,起調高,大小嗓兼用,素以「慷慨激昂,粗獷豪放」著稱。

北路梆子

北路梆子,又名「上路戲」,大約形成於16世紀中葉,19世紀初葉已趨成熟。流行於山西北中部、內蒙中西部、河北西北部及陝西北部,是華北地區較有影響的中國戲曲劇種之一。北路梆子的發源地正是在雁門關以北的大同一帶。據大同城西觀音堂戲台題壁記載:「雙慶戲班於嘉慶十三年六月十九日演出《十五貫》一劇。」由此可見,北路梆子在清朝嘉慶十三年以前,已由蒲劇藝人來此教習傳藝,結合雁北的秧歌小調參合而成了。

北路梆子傳承乏人、演出市場萎縮等問題長期困擾著北路梆子,這個古老的劇種正盼望著有關方面能對其加以搶救和保護。

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是山西省四鬧伏州大梆子之一,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享有同蒲劇、晉劇同等歷史的文化資格,是上黨戲的代表劇種。它在道光年間稱為本地土戲,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時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定名為上黨梆子。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

由於受到現代文化和經濟大潮的沖擊,上黨梆子觀眾大量流失,演出水準逐漸下降,不少廳閉劇團被迫解散,後繼人才匱乏,劇團前景堪憂,迫切需要採取措施,予以支持和保護。

⑹ 戲曲的四大梆子

四大梆子指:蒲劇、晉劇、北路梆中乎橋子和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主要流傳於今山西東南部。關於上黨梆子的起源,說法很多,一般認為它形成於澤州府。雖名為梆子,實為昆、梆、羅、卷、簧頃拿5種聲腔同台演出的劇種;路梆子因形成和主要活動於山西省北部而得名。其音樂分唱腔、曲牌和鑼鼓經三部分。唱腔的主要部分屬於板腔變化體,由各種板式有規則地連接而成;晉劇因其形成和活動於山西中部地區而稱中路梆子。中路梆子在形成初期,大膽吸收了晉中民間藝術,顯示出了中路地方特色,有力促進了中路梆子的發展;蒲劇又稱蒲州梆子,也稱「亂彈」、「晉腔」、「山陝梆子腔」等。
其中,蒲劇、晉劇、北路梆子同根異枝,一脈桕承,皆為梆子聲腔的正宗。上黨梆子,起源於素有深厚戲曲傳賣猛統的古上黨郡澤、潞二州,由明清時期外地傳來的羅羅戲、卷戲和地方小戲俗曲,融匯從山西西南、晉中流入的梆子戲而成。

⑺ 上黨梆子的介紹

上黨梆子是山西省四大梆子之一,流行於山西東液叢芹南部。享有鄭肢同蒲劇、晉劇同等歷史的文化資格,是上黨戲的代表劇種。它在道光年間稱為本地土戲,1934年赴省城太原演出時稱作上黨宮調,1954年定名為上黨梆子。上黨梆子以演唱梆子腔為主,兼唱崑曲鬧畢、皮黃、羅羅腔、卷戲,俗稱「昆梆羅卷黃」。

⑻ 下面這些圖片都代表了哪些行當

1、崑曲

崑曲,又稱「崑腔」、「昆劇」,是一種古老的戲曲劇種。它源於江蘇崑山,明中葉後開始盛行,當時的傳奇戲多用崑曲演唱。除了保持早期崑曲特色的南昆外,還在全國形成許多支脈,如北方的昆弋、湘昆、川昆等。崑曲的風格清麗柔婉、細膩抒情,表演載歌載舞、程式嚴謹,是中國古典戲曲的代表。

2、高腔

高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原被稱為「弋陽腔」或「弋腔」,因為它起源於江西弋陽。其特點是表演質朴、曲詞通俗、唱腔高亢激越罩消、一人唱而眾人和,只用金鼓擊節,沒有管弦樂伴奏。自明代中葉後,它開始由江西向全國各地流布,並在各地形成不同風格的高腔,如川劇高腔、湘劇高腔、贛劇高腔等。

3、梆子腔

梆子腔,是對一種戲曲聲腔系統的總稱。它源出於山西、陝西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特點為唱腔高亢激越,以木梆擊節。然後,它向東、向南發展,在不同地區形成不同形式的梆子腔,如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東梆子等。

4、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5、評劇

評劇,清末在河北灤縣一轎叢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先是在河北農村流行,後進入唐山,稱「唐山落子」。20世紀20年代左右流行於東北地區,出現了一批女演員。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在表演上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以《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很大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現在評劇仍在河北、北京一帶流行。

6、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即流行於河北、北京一帶的梆子戲,它源於山、陝交界處的山陝梆子,經由山西傳至河北,結合河北與北京方言而形成。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唱腔高亢激越,善於表演悲劇情節。河北梆子著名劇目有《蝴蝶杯》、《轅門斬子》、《杜十娘》等。

7、晉劇

晉劇,又名「中路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至山西,結合山西語言特點而形成。現流行於山西中部及內蒙、河北一帶。它保持了梆子腔以梆擊節的特點,音樂風格在高亢之餘,也有柔婉細膩的一面。表演通俗質朴。著名劇目有《打金枝》、《小宴》、《賣畫劈門》等。

8、蒲劇

蒲劇,又名「蒲州梆子」,系由山西、陝西交界的山陝梆子發展而成,一說此即為原來的山陝梆子。現流行於閉悶櫻山西西南部及陝西、河南一帶,在聲腔上近似於秦腔,語言也用陝西方言。著名劇目有《掛畫》、《殺狗》、《殺驛》等。

9、上黨梆子

上黨梆子,山西四大梆子之一,系由山西西南部的「蒲州梆子」發展而成,流行於山西東南部上黨一帶。其聲腔除梆子腔外,也兼唱崑曲、皮黃、羅羅腔等。劇目有《三關排宴》、《東門會》等。

10、雁劇

雁劇,也稱「北路梆子」,由「蒲州梆子」發展而來,流行於山西北部及河北張家口、內蒙古一帶。據說它對河北梆子的形成有很大影響。劇目有《血手印》、《金水橋》等。

11、秦腔

秦腔,陝西省地方戲,也叫「陝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約形成於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獷質朴,唱腔高亢激越,其聲如吼,善於表現悲劇情節。劇目有《蝴蝶杯》、《游龜山》、《三滴血》等。

12、二人台

二人台,流行於內蒙古、山西及河北張家口一帶的戲曲劇種,在內蒙民歌及山西民間小調基礎上形成,後來又吸收晉劇的表演成份而漸漸成熟。表演生活氣息濃郁,曲詞通俗。劇目多為表現農村生活的小戲,如《走西口》、《五哥放羊》等。

13、吉劇

吉劇,流行於吉林省的戲曲劇種。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曲調輕快、詞句通俗、表演質朴火爆,劇目有《燕青賣線》、《包公賠情》等。

14、龍江劇

龍江劇,流行於黑龍江地區,20世紀50年代在東北「二人轉」、拉場戲、影戲及當地民歌基礎上形成,表演輕松幽默,曲詞通俗。劇目有《雙鎖山》、《荒堂寶玉》等。

15、豫劇

豫劇,又稱「河南梆子」。明代末期由傳入河南的山陝梆子結合河南土語及民間曲調發展而成,現流行於河南、河北、山西、山東等省份。原有豫東調、豫西調、祥符調、沙河調四大派別,現以豫東、豫西調為主。出現過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著名旦角演員。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和現代戲《朝陽溝》等。

16、越調

越調,河南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因以「四股弦」為主要伴奏樂器,所以也稱「四股弦」。音樂為板腔體為主,也唱曲牌。著名演員有申鳳梅等。劇目有《收姜維》、《李天保招親》、《諸葛亮弔孝》等。

17、河南曲劇

河南曲劇,河南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河南省及湖北西北部地區,由曲藝「河南曲子」發展而成。唱腔輕柔婉轉,以悲劇內容見長。劇目有《卷席筒》、《陳三兩》、《花亭會》等。

18、山東梆子

山東梆子,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荷澤一帶,因其地古稱「曹州」,故又名「曹州梆子」。此梆子系由山陝梆子經由河南再傳入山東,歷經變化而形成。主要劇目有《牆頭記》等。

19、呂劇

呂劇,山東省地方劇種,流行於山東中部及江蘇、河南一帶。20世紀初由民間說唱藝術「山東琴書」發展而成,1950年定名為「呂劇」。呂劇表演富於生活氣息,通俗質朴,唱腔曲調簡單,易學易唱。所以呂劇在廣大農村影響很大。劇目有《王定保借當》、《小姑賢》和現代戲《李二嫂改嫁》等。

20、淮劇

淮劇,江蘇省地方劇種,流行於江蘇、上海及安徽等地區。它起源於江蘇民間小戲,後又吸收徽劇的藝術因素而逐漸發展成熟。其表演粗獷樸素。劇目有傳統戲《女審》、《三女搶板》和新編戲《金龍與蜉蝣》等。

21、滬劇

滬劇,流行於上海一帶的地方劇種,源於上海浦東的民歌,後形成上海灘簧調,又受到蘇州灘簧的影響。20世紀30年代以文明戲的形式在上海演出,並定名為滬劇。劇目多為現代題材,如《啼笑姻緣》、《羅漢錢》、《蘆盪火種》等。

22、滑稽戲

滑稽戲,流行於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戲曲劇種。源於上海的「獨角戲」,後發展為滑稽戲,曲調駁雜、表演滑稽。主要劇目有《三毛學生意》、《一二三齊步走》等。

23、越劇

越劇,流行於浙江一帶的地方劇種。它源出於浙江嵊縣的「的篤班」,1916年左右進入上海,以「紹興文戲」的名義演出。先以男演員為主,後變為以女演員為主。1938年後,使用「越劇」這一名稱。1942年以袁雪芬為首的越劇女演員對其表演與演唱進行了變革,吸收話劇崑曲的表演藝術之長,形成柔婉細膩的表演風格。出現袁(雪芬)派、尹(桂芳)派、范(瑞娟)派、傅(全香)派、徐(玉蘭)派等眾多藝術流派。越劇劇目有《祥林嫂》、《梁山伯與祝英台》、《紅樓夢》、《五女拜壽》、《西廂記》等。

24、婺劇

婺劇,流行於浙江金華一帶的地方劇種,又名「金華戲」。它是一個多聲腔劇種。其聲腔由高腔、崑曲、灘簧、徽調等組成,各有其劇目及表演特色。劇目有《僧尼會》、《牡丹對課》、《斷橋》等。

閱讀全文

與上黨梆子圖片文字記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65男生穿衣搭配圖片 瀏覽:502
卡通男生可愛圖片 瀏覽:989
手機女生壁紙頭像圖片 瀏覽:804
中分發型女燙發發型圖片 瀏覽:668
男發型後面圖片 瀏覽:903
紅素色壁紙高清圖片大全 瀏覽:282
男生傳精圖片 瀏覽:833
os如何旋轉圖片 瀏覽:230
燙發國字臉男生發型圖片 瀏覽:757
抱花女孩圖片唯美動漫 瀏覽:815
荷花圖片大全高清圖片大全 瀏覽:426
ps圖片怎麼浮在文字中 瀏覽:433
12歲男生霸氣圖片帥氣 瀏覽:995
霸氣圖片男生圖動漫 瀏覽:268
美女下方中間圖片 瀏覽:500
女孩腳板底圖片 瀏覽:54
ps怎麼修改圖片大小3m以內 瀏覽:59
幼兒畫卡通圖片簡單的 瀏覽:988
白衣少女動漫圖片 瀏覽:102
推拉櫃子門圖片大全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