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兩張圖片上碑上的文字,在承德避暑山莊照的。
第一個:
《喬樹一首》,作於乾隆五十八年:「喬樹有嘉蔭,仙境稱避暑。停輿坐其下,傘張過丈許。況復透氣爽,實不覺炎苦。咄哉此語失,亦思忠恕否。知已弗知人,君道乖尤巨。翹哉金氣行,兩日匪遙佇。愧術無調幕,實有懷絜矩。」
第二個:
《山中》,為乾隆四十六年作:「山中秋信來得真,樹張清陰風爽神。鳥似有情依客語,鹿知無害向人親。隨緣遇處皆成趣,觸緒拈時總絕塵。自謂勝他唐宋者,六家詠未入詩醇。
② 中國文字的演變史,要具體,主要是先後順序啊..
中國文字的演變順序:
賈湖刻符——雙墩刻符——半坡陶符——青墩刻符——庄橋墳刻符——骨刻文——陶寺朱文——夏代水書——甲骨文(商)——金文(周)——大篆(西周)——小篆(秦)——篆書(秦)——楷書(三國)——草書(漢)——行書(漢)
(2)唐宋出土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漢字有長達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大致是:商代之前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為成熟期。此後出現一系列演化,特別是到了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體,中國文字發展歷史就脫離古文字階段進入隸楷階段;楷書到隋唐基本定型,在宋朝刻印的書籍中被美術化成為「宋體字」,後有模仿宋體字而來的仿宋體,大體就是我們今天所用字體。
③ 長沙一學校工地發現42座古墓,墓主人是誰有何背景
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給我們帶來了豐厚的歷史文化,古墓的發現,也為現代的人們揭開古代文化的神秘面紗,讓人們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
長沙的一個學校,工地施工的時候發現了42座古墓,考臘歲古學家已經發掘了24座,分屬不同年代,其中有五座墓年代不詳,大多數是平民墓葬,有少數的中等貴族墓葬。這些古墓的發掘,對了解古代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長沙一學校工地發現42座古墓
在湖南長沙的一個中學,在施工的時候發現了古墓,考古專家們於是進行了勘探和發掘,據長沙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講,在這里發現了42座古墓,已經發掘24座,在已經發掘的古墓中,這些墓葬分屬於不同的朝代,有西漢時期晌灶的,也有東漢末年的,有唐宋時期的,還有沒有任何標識,不知道是什麼時期的。
④ 在越南出土的一道用漢字書寫的聖旨,記載了什麼內容
"憶玉清景,繁盛極當時。千古事難追。漢家別朝秋風起,空出奉宸衣。三山浮海日暉暉。羽蓋共雲飛。靈宮舊是樓真處,還望玉輿歸。"
中華文明歷經5000年洗禮而長盛不衰,並且四大文明古國之一,自然不乏作為大國的文明流傳,以及治國安邦餓統治實力。雖然我國古代也有過分裂動亂的年代,諸國並爭,但實現統一一直都是每個國家的最終目標,一切都是為了國家於人民更好的發展。縱觀我國的發展史,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國土數度橫跨亞歐,然而由於統治階級的不作為,而只保留了如今的面積,可謂令人十分感銷野慨了。
然而不僅我國古代的史書有所記述,通過周邊各國出土的文獻來看,我國的確在古代稱雄全世界,引得萬國來朝,國家實力不可謂十分強勁了。銘記歷史的輝煌,也要根據其中汲取教訓,不斷強化自身實力,當代青年也要學的文武藝,為國家的建設增磚添瓦。
⑤ 中國有多少種文字
中國文字包括多種文字,大的方向有兩種,即漢字和少數民族語言文字。
漢字有長達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大致是:
商代之前為起源史,殷商甲骨文為成熟期。
此後出現一系列演化,特別是到了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體,中國文字發展歷史就脫離古文字階段進入隸楷階段;
楷書到隋唐基本定型,在宋朝刻印的書籍中被美術化成為「宋體字」,後有模仿宋體字而來的仿宋體,大體就是我們今天所用字體。
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多,發展的類型不一。悠久歲月中,各族人民共同創造了祖國的卓越的文字文化,有的少數民族使用多種文字,29個民族共使用54種文字。
(5)唐宋出土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漢字類型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金文
在青銅器上鑄銘文的風氣,從商代後期開始流行,到西周達到高峰。先秦稱青銅為金,所以後人把古代銅器上的文字也叫做金文。
由於鍾和鼎在周代各種有銘文的銅器里佔有比較重要的地位,所以也稱金文為「鍾鼎文」。
大篆
到了西周後期,漢字發展演變為大篆。大篆的發展結果產生了兩個特點:一是線條化,早期粗細不勻的線條變得均勻柔和了,它們隨實物畫出的線條十分簡練生動;
二是規范化,字形結構趨向整齊,逐漸離開了圖畫的原形,奠定了方塊字的基礎。大篆是對後來的小篆而言的。
小篆
小篆又稱秦篆,是由大篆省略改變而來的一種字體,產生於戰國後期的秦國,通行於秦代和西漢前期。
戰國時代,各國文字沒有統一,字體相當復雜,於是秦始皇便以秦國的文字篆體,施行「書同文」來統一天下的文字,廢除六國文字中各種和秦國文字不同的形體,並將秦國固有的篆文形體進行省略刪改,同時吸收民間文字中一些簡體、俗字體,加以規范,就成一種新的字體—小篆。
隸書
小篆由清液於種種缺點,故在民間很快地出現了一種新字體,將小篆的端莊工整、圓轉彎曲的線條寫成帶方折的,這種字體據說當時在下層小官吏、工匠、奴隸中較為流行,所以稱為「隸書」。
到了漢代,隸書取代小篆成為主要字體,中國文字發展歷史就脫離古文字階段進入隸楷階段,漢代以後,小篆成為主要用來刻印章、銘金文的古字體。
草書
草書,就是寫得草率、快速的字體。草書是輔助隸書的一種簡便字體,主要用於起草文稿和通信,在草書形成的過程中,因為官府的佐、史經常需要使用起草文書,因而影響了草書的流傳。
進入東漢後,經過文人、書法家的加工,草書就有了比較規整、嚴格的形體,可以用在一些官方場合,稱之為「章草」,帶有一點隸書的味道,保留了隸書的撥挑和捺筆。
草書由於字形太過於簡單,彼此容易混淆,所以無法像隸書取代小篆那樣,取代隸書成為主要的字體。 在楷書產生後,草書在楷書的基礎下進一步發展,不但筆劃之間可以勾連,上下之間也可以連寫,隸書筆劃的某些特徵也消失了,形成了另一種類型的草書,稱之為「今草」。
行書
行書是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 行書大概在魏晉時代就開始在民間流行了,被稱為「書聖」的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創作了大量的行書作品。
行書沒有嚴格的書寫規則,寫得規矩一點、接近楷書的,稱為真行或行楷;寫得放縱一點、草書味道比較濃厚的,稱為行草,行書寫起來比楷書快,又不像草書那樣難以辨認,因此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楷書
楷書在字體結構方面,與隸書差不多,但楷書將隸書筆劃的寫法改變了,且由扁形的隸書改為基本上呈現方形的楷書,即所謂的「方塊字」。
楷書也稱為正書、真書,說明了楷書是提供人學習和運用的正規書體。最早的楷書書法家是東漢末年的鍾繇,從其流傳下來的作品中,還多少殘留著隸書的筆意。
楷書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又經歷了不少敏尺變化,到了隋唐之後才基本定型,定型後的楷書,筆劃、結構都相當精緻、嚴謹。
中國文字進入楷書階段後,字形還再繼續簡化橋正高,但字體就沒有太大的變化了,做為我國四大發明術之一的印刷術,就是以楷書做為印書的主要字體。
在宋朝刻印的書籍中,楷書被美術化,寫得更加規矩而漂亮,稱為「宋體字」,後來還有模仿宋體字而加以變化的,叫做「仿宋體」。
我們今天閱讀的書籍、報刊上所用的字體,大致上是這一種風格的楷書變體。
⑥ 最近很火的「村莊現唐宋古錢幣」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
我最近坦春慶也很關注這個話題啦,看到微博新華視點發了圖。
據說是這樣滴,江西景德鎮市浮梁縣浮梁鎮查村的一戶村民最近在建房打地基時竟然發現了大量古代錢幣。之後他們非常自覺的向警方報案了(話說那麼多不報案也不是回事)。截至19號晚,考古工作人士已清理出土了將近4噸重銅錢,出土銅錢最早的時代在唐代開元年間。
⑦ 江蘇建湖發現一處錢幣窖藏遺存,出土錢幣約1.5噸,這些錢幣價值多少
這些錢大概值個好幾億,出土的錢幣非常的珍惜,尤其是這種文物更為重要,價值應該是無法估量的
⑧ 九疊篆的發展歷史
中國的印章文字發生了多次變化,秦八體摹印漢六體繆印有明文記載,對璽印文字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宋金時期印章文字出現了重疊筆畫,史稱九疊篆。不過九疊篆的制度如何,名稱的由來,其特徵性的纏繞重疊的形體來源均尚多闕疑。
古今璽印文字發展由鈐泥封檢轉變為鈐紙帛,印文由陰款變為陽款,印面由小變大。隋唐時代朱文印章的使用,促使了印章章法的重大變革。入宋以來,朱文印面的文字章法得到了明顯的提高,由疏變密,整齊緊湊,筆畫均勻,橫豎筆畫平直規整,有些文字筆畫反復盤曲,形成筆畫多疊的印文。
北宋印章使用疊篆見於史載。宋太祖乾德三年(965年)中央官署及京城改鑄疊篆。《宋史·輿服志六》:「乾德三年,太祖詔重鑄中書門下、樞密院、三司使印。先是,舊印五代所鑄,篆刻非工。及得蜀中鑄印官祝溫柔,自言其祖思言,唐禮部鑄印官,世習繆篆,即《漢書·藝文志》所謂『屈曲纏繞,以模印章』者也。思言隨僖宗如蜀,子孫遂為蜀人。自是,台、省、寺、監及開封府、興元尹印,悉令溫柔重改鑄焉」。宋徽宗大觀元年(1107年)琢玉皇帝六璽,也疊篆。《宋史·輿服志六》:「大觀元年,又得玉工,用元豐中玉琢天子、皇帝六璽,疊篆」。
靖康之變,北宋寶璽被劫,中央官署遭到徹底毀壞,此類印璽多散失,湮沒無聞,僅有零星存世。傳世的「內府圖書之印」諸字均纏曲反復,其中「之」字十三疊、「印」字九疊,都是特地留出空間給疊筆的。吉林舒蘭徵集到北宋塗金印,據說是金人劫掠之物。「中書門下之印」,中書門下為中央官署,此印也為疊篆。江蘇丹陽發現的南宋爵號印「弋陽開國」,也是疊篆,其中「弋」字七疊,其他字均有疊筆。此三印風格接近,筆畫中粗,剛柔相濟,「內府圖書之印」尤其精美,呈現皇家風范。對於一般官印,史籍並無疊篆的記錄,從各地發現的數量龐大的宋代官印看,雖然偶見疊筆,卻構不成制度。例如河北昌黎出土不晚於宋太祖開寶七年(974年)的「歸化左曹第一軍使記」,「化」左旁疊筆,「第」下疊筆、「記」左側的疊筆、「曹」字下「日」字變成空框內「吉」字,相反上部筆畫簡化了。陝西三原縣高渠鄉發現北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年)少府監鑄的「蕃落第四副指揮使朱記」,僅「第」末筆往返成疊,「蕃」字上部四畫加疊,「朱」明顯,也僅二疊。北宋和南宋的官印一般沒有加疊。例如北宋的「雄勝第十軍指揮使記」、「神衛左第一軍第二指揮第二都朱記」、「神衛軍右英烈第四指揮都虞侯記」。均無疊筆。杭掘棗州西湖發現的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的「宣撫處置使司隨軍審計司印」,沒有疊筆。據此,曾廣慶指出,有些文章把宋代官印統稱九疊篆似為不妥。對照文獻和發現的實物,宋代疊篆制度是有范圍的,只限於皇帝璽印、爵位印、中央官署和京師衙署用印,少量官印中的疊筆,疊數也不多,不在於制度所定疊篆范圍。
金代開始官印普遍使用疊篆。各地發現的金代官印數量不少,尤以河北省為多。所見的金代官印都是疊篆。如,承德發現的金代早期的「元帥府印」、保定徵集甲申「都元帥府之印」、承德發現的「元帥監軍之印」、保定發現的「元帥府監軍印」,隆化發現「興安西北等路元帥府印」、唐縣發現「都統之印」、易縣發現「副統之印」、懷來發現「山東路副統軍之印」、岳城發絕鏈現「行軍萬戶地字之印」、平泉發現「萬戶往字型大小印」等。金代的官印有幾點值得注意:一.所有官印無一例外,均有疊筆。二.每印並非每字皆疊,如「行軍萬戶地字之印」「行軍」中「印」三字和「山東路副統軍之印」中「統軍」「印」三字沒有疊筆。三. 同樣的印文疊筆並不相同。如「都統之印」,唐縣發現的和內蒙古發現的疊筆並不相同。
宋金時代的疊篆制度記載很有限,特別是具體的疊篆之法,更是語焉不詳。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推測疊篆字形的處理辦法,至少包括四個方面:其一,直線變曲線。通過對直線的加屈,把相對簡單的線條變得復雜,使得稀疏的筆畫變得茂密。這是疊篆的主要標志,所謂八疊、九疊等等均以此為准。北宋「內府圖書之印」是典型的例子。「內」「之」「印」字都是在尾端伸展處加疊。「府」字中「付」中,「寸」是尾筆伸展疊筆,而「人」卻是把兩筆直線改成平行的曲線。可以發現一個規律,印面越大,疊得越多,字數越少,疊得越多。「元帥府印」四字,「元」字六疊、「帥」字七疊;「都元帥府印」五字,「元」字四疊、「帥」字五疊;「元帥監軍之印」六字,「元」字三疊、「帥」字四疊;「元帥府監軍印」六字,「元」字二判宏拆疊、「帥」字三疊。其二,單線變復線。如山東蒼山興明鄉出土金末銅印,疊篆:「虎威副都尉印」。右側鑿刻「壬辰年正月春」,印鈕上刻「上」字。其「印」字上部少一筆,「副」字內「田」中「十」,寫成雙鉤「十」。其三,改變結構。為了增加疊筆,或者便於處理疊筆,改變結構是常見的現象。如上述金代兩個監軍印相同,一個比較工整,一個比較粗放,兩者字形、疊筆不同。其中「監」字,前者下部「皿」字似「亞」,後者似「巫」,寫法不一。有的只是筆畫的改變,牽動了整個結構的改變。如「元帥府監軍印」中「印」字下面部分行筆方向相反,便於順勢加疊。其四,採用減筆字。某些筆畫繁多的字,沒有空間可以加疊。就採用它的異體字,無論俗體或者古體,只要筆畫少即可。例如金代「行軍萬戶地字之印」中用「」字正體,而在「萬戶往字型大小印」中卻用俗體字「萬」,不用正體「」,用了俗體「號」。前者因為筆畫繁多,沒有疊筆,後者筆畫變少,均有疊筆。九疊篆的疊要害在於增筆來平衡疏密,因此手段是多樣化的。
宋之疊篆,雖未稱為普遍的官印製度,卻成為遼、西夏的官印格式。契丹文、西夏文是採用漢字形式創制的民族文字,它們與漢字關系密切,依然沿用漢字的一些制度,楷書、篆書、草書具備,印文也採用疊篆。遼之契丹文官印、如遼寧鳳城發現的契丹大字印,西夏的西夏文官印,「戊辰五年印」。如元代的八思巴文官印,如河北東光發現至元十六年中書禮部造「侍衛軍副都指揮使印」。都仿造宋朝制度使用疊篆盤曲纏繞,酷似漢文。元代的漢文印使用九疊篆,文字基本與金代官印一致,可知兩者的承襲關系。北宋以來,疊篆實際成為官印的象徵。
官印疊篆制度在明代得到完善。成化時明陸容《菽園雜記》卷十五雲:「本朝文武衙門印章,一品二品用銀,三品到九品用銅,方幅大小,各有一定分寸。惟御史印比他七品衙門特小,且用鐵鑄,篆文皆九疊。」《明史·輿服志四》:百官印信,正一品至從九品,乃至未入流者條記,「俱直紐,九疊篆文」。又「其他文武大臣,有領敕而權重者,或給以銅關防,直紐……九疊篆文」。
又洪武二十三年,「巡安某處監察御史」,「銅印直紐,有眼,方一寸五分,厚三分,八疊篆文」。御史印用八疊之說僅見於《明史》,八疊與九疊實在難以區別,實際操作並不容易,至今也沒有發現此類八疊印章,恐是僅僅在洪武年間使用,以後廢除了。明代正史出現了「九疊篆」這個名稱,「九疊」之「九」含義多有說辭。萬曆年間沈德符《野獲編·列朝二·符印之式》:臣下印信,則文武一品二品衙門,得用銀造,三品以下俱用銅,惟以式之大小分高卑,兩京兆雖三品,印亦銀鑄,則以天府重也。以上俱用九疊篆文,不知取義謂何,唐宋以來並無此篆法,蓋創自本朝,意者乾元用九之意乎? 沈德符唯知當朝,不知宋以來已經流行疊篆之法,「乾元用九」作為九疊出意純屬猜測。按,《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朱熹本義:「君道剛而能柔,天下無不治矣。」九疊篆柔屈盤纏,字之至柔。體現以君道之陽剛馭臣下之陰柔,所以天下大治。不過沈德符的說法,已經說明「九」不是實數。
明代印製,官印疊數多寡與官職高低無關。監察御史選用八疊,只是為了與其他官印區別,顯示其特殊身分而已。清姚晏《再續三十五舉》之十二舉曰:「後世官印有九疊、八疊、七疊。皆朱文,私印亦間為之,九疊又名上方大篆。劉昌曰:取乾元用九之義,八疊,明監察御史印用之,取唐台儀八印義,七疊,歷日用之,取日月五星七政義也。」 明代官印除了「八疊」有史載外,其他疊篆還沒有實證。明代官印存世數量不少,羅福頤《古璽印概論》收錄了三方明代九疊篆官印,都是九品以上的方印,其中一枚「禾屯吉衛指揮使印」是永樂七年(1409年),禮字四十三號。它在1974年吉林洮安出土。各地的考古發現,數量較多。例如內蒙古呼倫貝爾盟浩特市發現明代銅印,印文「木答里山衛指揮使司印」,圓柄左方刻「禮部造」「永樂四年十月日」,湖南澧縣徵集到南明唐王朱聿鍵給藩封華陽王朱敬一的王印。印面「華陽王鎮撫司之印」,背陰刻楷書「隆武二年五月初八日給王臣」。
雲南大理洱海退水時,經常發現明代衛所官印,1986年為止,計有28方。除永樂元年(1403年)、弘治七年(1494年)、嘉靖四年(1525年)各一枚外,均為洪武年款印,最早洪武十六年(1383年),最晚嘉靖四年(1525年),為大理、洱海、蒙化、瀾滄、大羅衛所建制。為九疊篆。值得注意的印文筆畫之間距離均衡,而且印面多見橫線,與元代八思巴篆體印相似。它是經過處理的,以筆畫簡單的加疊,如「戶」變直線為折線,如「洱海衛右千戶所百戶印」,而且同一個字在一個印面中加疊有變化。此印中行「千戶」之「戶」,下成四橫,後「萬戶」之「戶」下成六橫。甚至不惜在不宜變化的部件也加疊,如「大理衛右千戶所百戶印」之「理」字,左旁「王」就最末橫筆向上延伸加疊外,右旁「里」之「田」左右兩側加疊多出四短橫,形成整字左右相仿的格局。「大理衛指揮使司經歷司之印」,雖同為九疊,「理」字「王」旁中間寫成一個「田」字,沒有前二印加疊。而「印」字疊文完全相同。湖南城步苗族自治縣發現明代千戶所千戶玉印「湖廣靖州衛守御城步正千戶所千戶張關防」,為明弘治年間正千戶張升之印,此印規整嚴謹,無論每字筆畫多寡,所佔空間相等,每筆之間距離完全相等。它是九疊篆中章法最佳的作品之一。嘉善縣鳳桐鄉發現南明關防「總理兩淮鹽法兼督江防軍務關防」,印體右側楷書刻款:「弘光元年(1645年)四月日」,左側刻款「敕字五百十四號禮部造」。此印寬邊,字形茂密,筆畫較粗,除了「江」「防」有明顯的九疊外,大多數字只是稍有加疊,「鹽」「法」「兼」「督」「關」根本沒有疊筆。
在西藏、青海收藏明代敕賜地方的印章。永樂五年(1407年)二台銀印「朵甘衛都指揮使司印」,九疊篆,線條剛勁挺拔,後世稱之為鐵線篆。洪武五年(1372年)螭紐玉印「灌頂國師之印」,九疊篆,筆畫粗方,有稜角。永樂四年(1406年)螭紐玉印「灌頂國師闡化王印」(圖二六),九疊篆,線篆,雙邊,粗框內,加細框。永樂十一年(1413年)駝紐金印「闡教王印」,也為九疊大方篆。宣德二年(1427年)象牙印章「真修無礙」。線框,字形規正,方中見圓,類似後世之閑章。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塗金銅印「廣慧悟法凈覺妙善翊國衍教灌頂戒定西天佛子大國師印」。印面文字大小錯落,筆畫均勻{21}。兩印皆九疊篆,但是疊筆很少。明代的官印文字基本上繼承了宋代以來的疊篆制度,並且具有時代的特點。首先嚴格遵照傳統小篆的字形結構,放棄宋金官印違背文字結構,各種離奇寫法。其次,印內各字所佔的空間相等,同樣大小,而且不管筆畫眾寡,各字筆畫密度統一。大大減少大小字錯落,盡量各字空間相等,使得文字排列更加整齊。再次,字形整飭嚴謹,筆畫方圓合度,新創的鐵線篆,細如毫發,一絲不苟。總之,明代的九疊篆在各個規范方面均有很大的提高。
《宋史·輿服志六》明言疊篆取法漢代繆篆,「屈曲纏繞,以模印章」。它主要出於章法,朱文篆書印面大,字少,或者印文中某些字筆畫特別少,就需要根據情況,增加不等的疊筆。無論宋、金,此類少筆字加疊都是如此,所謂疊篆主要在這些字上體現出來。從宋金四種疊篆法看,莫不是從平衡印面,處置疊篆措施。明代官印文字整飭,充分利用疊筆調節字之大小,筆畫之疏密,使得印文平均,飽滿。清代繼承明代制度。甘《印章集說·國朝印》雲:「國朝官印文用九疊而朱,以曲屈平滿為主。」指明了九疊篆的作用在於印面的飽滿平實。在疊筆為特徵的官印形成的風格,具有明顯的區別功能。金宋對峙,南北分裂,金朝的九疊篆與南宋的篆文明顯不同,可以資區別。同樣官印九疊和民間的印文也可截然分開,一方面印文纏曲難以辨認,便於保密,另一方面文字茂密,異乎尋常,使人肅然起敬,產生威嚴感覺。
九疊篆是一種非常特殊的篆體,它並非篆體本有的體式。它的來源很少有人論及。
《宋史·輿服志》雲蜀中鑄印官祝溫柔,自言其祖為唐禮部鑄印官,世習繆篆,它暗示了九疊篆出於漢代的繆篆。漢代之繆篆,其含義爭訟不止,至今尚未有可信的結論。不過我們反觀漢印的實際情況,只是印文方正,印面較為飽滿,並沒有見到反復重疊的文字,所以認為疊篆出於繆篆並不是客觀的。元吾邱衍早就指出:「漢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篆法,與隸相通。後人不識古印妄意盤屈,且以為法,大可笑也。」已經斷然否認疊篆與繆篆的關聯。
在宋代以前就存在屈曲纏繞的篆法,疊筆是一種成熟的書法技巧,流傳有緒。洛陽東郊發現的鄭(隋末王世充所建政權)「孟夫人銘」,「夫」下為疊筆,成「」字狀。山西長治唐代王惠墓發現高宗上元三年(676年)的墓誌一合,志文楷中帶行,筆畫柔勁,字跡精美。志蓋俗體篆文「唐故王君墓誌之銘」,系雙鉤字體,筆畫體形均呈方形。其字結構多有疊筆,橫畫兩端向上短豎,或短豎在加二疊,「口」成山字形,其中間豎筆呈長「口」字形,「唐」「王」「墓」「志」「之」, 形。可見疊筆的歷史相當悠久,至少隋唐時期就流行了。不過唐代疊篆不成規模,而且與官印無關,兩者沒有直接的繼承關系。
宋金的疊篆與當時的道教印文十分相似,反映了兩者非常密切的關系。洛陽機車廠出土的「治都總攝之印」銅印。印文兩行六字,方體,中間穿插北斗七星。《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卷上亦載此印,為雲篆,多取圓勢,字形的變形很大,不易識別,值得注意的是名之為「疊篆」。記文雲:「夫治都總攝之印者,為之兵印。有此印者,能管天下三界。鬼神仙官,分野城隍,社廟吏兵,皆得差使。不論高下,此印佩之,如上天帝命,凶惡鬼神皆伏。若行法職官不得此印者,難用鬼兵。印闊二寸二分,方正,厚八分,印文分六字,作兩行疊篆。」 趙振華認為:「道教印或模仿當時政府官印得制式和書體,考察其曲折流暢的九疊篆印文和窄邊知為宋代印式。」比較宋代的道教印和金代的疊篆官印,面貌相似。例如上述兩個道教印之「攝」字提手旁和保定徵集金代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年)「合札左監軍印」中「札」字的木字旁同樣改作兩個相疊的兩個「山」字。保定徵集金大定三年(1163年)「涿州節度使印」中「涿」「度」等字的大變形與道教的圓篆印的處理如同一轍。四川建陽萬年村挖土發現銅印,陽文篆書「道經師寶」篆文道教印,鈕兩側陰刻楷書款「正德三年」(1508年),「先天」鑄。這是難得見到有明確紀年的道家用印。字形依然是疊篆體,不循文字結構變形,如「道」字、「經」字之右旁,「師」字,均與通行篆字不同,同時疊篆,不類明代的官印疊篆,卻與宋金疊篆結構相似。道教印章文字破壞結構的變異方式,與宋金、特別金代的疊篆十分接近。有三種可能造成這種狀態:一種是道教印模仿官印,另一種是官印模仿道教印,再一種就是兩者同出一源。我認為最後一種同出一源更合乎事實。
道教秘文是一種宗教字式,它來源於東漢時期的民間俗體,早就與通行字分道揚鑣。漢代復文是較早的秘文,以堆疊同樣文字(主要是「日」字)為特徵,南北朝時期形成了一種篆體秘文——雲篆,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雲篆的特徵是破壞字的原來結構,筆畫往來盤曲,似祥雲纏繞連綿不斷。雲篆在唐宋時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成為道教的隱秘文獻的重要形式,唐宋墓葬出土的鎮墓真文就是此類秘文。鎮墓真文已經發現了多處。唐代有咸陽梁王武三思墓內出土一合,為「靈寶赤帝三炁天文」。西安龐留村唐壽王第六女清源縣主墓,出土鎮墓石全套五合。陝西蒲縣唐橋陵發現兩方鎮墓石,稱為「南方鎮符瘞石」「西方鎮墓鎮符瘞石」。宋代的真文鎮石的年代集中在北宋後期,以徽宗朝最多。20世紀50年代成都近郊宋墓不斷發現,最早在宣和年間,最晚在紹興年間其中一墓出土八件,1984年成都北宋張確夫婦墓出土真文墓石兩件,1996年成都市石羊鄉宋墓出土真文七件,1996年成都北郊甘油村宋墓宣和六年(1124年)出土磚制鎮墓真文四件。成都北宋宋京夫婦墓兩墓共出鎮墓真文10方,為東、南、西、北、中,各一套五方。根據墓誌記載,生於宋哲宗元豐元年(1078年)卒於徽宗宣和六年(1124年)。
隋唐石刻上的疊筆篆文、唐宋真文、道教的秘文印章,以及宋金時期的疊篆均來源於道教的雲篆文。雲篆文較為難認,筆畫多疊,一眼望去,篇都是雲纏霧繞。它以變形為特徵,其法有增筆、減筆、變換部件等,同時大量使用疊筆。如「一」可以七疊,「八」左四疊、右六疊等,此類文字在道教經書中有專門介紹。
官印疊篆是從秘文、或者直接從道教印章文字借用過來,但是道教的雲篆隨機性變化很多,如果照搬的話,文字會變得無法辨認。宋金以來的官印的疊篆,排除了那些過度變異的方法,基本保持了篆文的框架。因此疊篆出於雲篆,卻有別於雲篆,是可以識別的,並沒有釋讀的問題。西夏文、契丹文和八思巴文採用疊篆的形式,因為這些文字結構上沒有漢字復雜,筆畫要少,特別是八思巴文是字母文字,形體簡單,疊筆來回繁復,根本無法認辨。唐宋時期因為朝廷尊奉,道教盛極一時,採用疊篆有其宗教和政治背景。秘文不是一般的文字,道教認為它是具有法力的,能鎮鬼驅魔,號令天下。官印採用疊篆,不僅給人以神秘感,同時寓意了道教的無邊的法力。
⑨ 唐宋古城的考古意義
瓷器的大規模出土,足以衫念說明唐宋時期的萬壽縣經濟繁榮,與周邊區域都有商貿往來。考古發現表明,漢東城遺址是重鬧塌悔慶境內現存遺存最豐富、保存最好、液正時代延續性最好的古遺址之一。
⑩ 遼寧圖書館"唐宋八大家古籍文獻展",這次的獻展都出現了哪些寶貝
唐宋八大家,又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稱,分別為唐代柳宗元、韓愈和宋代歐陽修、蘇洵、蘇軾、蘇轍、王安石、曾鞏八位。唐宋八大家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帶基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