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侯姓和候姓
姓氏:侯姓。
侯姓,主要來源有五支:出自姬姓;黃帝時史官倉頡的子孫有以侯為氏者;出自姒姓;春秋時鄭國共叔段之子共仲被庄公賜姓侯;以及由改姓而來或其他。
侯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行第230位,在2005年由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袁義達主持完,袁義達、鍾蔚倫主編的《當代百家姓》里排名第77位。
人口約佔中國漢族人口的0.29%。尤以湖南、安徽、河北、遼寧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侯姓約佔中國漢族侯姓人口的百分之48%。
(2)姓氏圖片文字姓侯擴展閱讀:
【得姓始祖】
侯姓的淵源可追溯到周文王。第一支侯姓,根據《元和姓纂》的記載,在春秋時期,晉國緡侯的後代逃亡去別的國家,就以侯為氏。
當時,鄭國有侯宜多、侯多羽,魯國有侯叔下、侯妃,齊國有侯朝,魏國有侯嬴。而根據《唐書·宰相世系表》上的記載,晉緡侯被晉武公所殺,他的子孫後代逃往國外,以爵位「侯」為姓。
據考證,這一支侯氏是3000多年前周文王的後裔,屬正宗源流。故氏後人奉緡侯為侯姓的得姓始祖。
3. 我姓侯,我的古代姓氏是什麼
姬姓。
侯姓出自姬姓。以爵位為氏。據《新唐書·宰相世系表》所載:中國歷史上三千多年前的晉國,是周成王小弟唐叔虞的封國。而侯氏正是出自晉國的公族。春秋時期晉國的公族晉哀侯和他的弟弟被晉武公所殺,他們的子孫便遷居他國,而且以祖先的爵位為姓,是為侯姓。
據《金鄉長侯成碑》記載,春秋初期,鄭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謀反,為鄭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輝縣),故又稱共叔段。共叔段死後,鄭庄公賜他的兒子共仲姓侯,從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3)姓氏圖片文字姓侯擴展閱讀:
遷徙分布
先秦時期,侯姓活躍於河南、山東、陝晉南部一帶。秦漢時期,由於中原戰爭頻繁,侯氏北遷河北、山西,西奔甘肅、寧夏。兩晉南北朝時,中原擴增了鮮卑族的侯姓,內蒙古、遼寧地區侯姓隨之增加。
宋朝時期,侯姓大約有34萬多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45%,排在第五十位。侯姓第一大省是山西,約佔全國侯姓總人口的34%。
明朝時期,侯姓大約有26萬餘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28%,排在第七十七位。宋元明600年全國人口純增長率是20%,侯姓人口增長為負值,凈減少了8萬。
當代侯姓的人口已達300餘萬,為全國第七十七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4%。大約占侯姓總人口的31%,其次分布於遼寧、安徽、湖南、廣東、四川、山東、黑龍江,這七省的侯姓又集中了36%。河南居住了侯姓總人口的12%,為侯姓第一大省。
4. 姓氏「侯」的由來
姓,是一個古老而又多源的姓氏。
最早的一支是上古時期倉頡的後代,據《漢上谷長史侯相碑》所記載:「侯氏,出自倉頡之後。」倉頡,即蒼頡,史書中說他是黃帝的史官,是漢字的創始者。相傳他是今河南南樂縣人。《周地記》說:「倉頡姓侯岡氏,名頡」。他的後代有一支住在馮翊衙縣(今陝西白水縣),簡稱為侯氏。
《姓氏考略》說:「侯氏出自姒姓。夏後氏之裔封於侯,子孫因以為氏。」這里的「夏後氏」,即古部落名,相傳禹是其領袖。姒姓,是中國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代表了源自夏禹的家族和世系。
據《史記·晉世家》記載,晉國是公元前11世紀西周分封的姬姓諸侯國,建都於唐(今山西翼城西)。至春秋初期,晉昭侯分封叔父成師於曲沃,造成分裂局面,歷孝侯、鄂侯、哀侯、小子侯,至晉侯緡,於公元前678年被曲沃武公(即晉武公)殺死,其子孫逃難到其他諸侯國,以祖上原來的爵號「侯」為姓氏,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姓還有一支也出自姬姓,據《金鄉長侯成碑》記載,春秋初期,鄭庄公的弟弟叔段因謀反,為鄭庄公所伐,先逃到鄢,又逃到共(今河南輝縣),故又稱共叔段。共叔段死後,鄭庄公賜他的兒子共仲姓侯,從而又形成一支侯氏。
侯氏中還有一支是少數民族姓氏所改。《通志·氏族略》所記,鮮卑族中有一支部落,原為復姓「侯莫陳氏」,北魏孝文帝於494年遷都洛陽後,由於其後裔逐漸被漢族同化,於是將姓氏省略為單姓,將其改為候氏。由此可得知,侯姓也是一個多民族的姓氏。
侯氏雖源出多支,但早期主要是在今河南、山東省境內,在其發展繁衍過程中,很快就播遷到河北等地。秦漢之際,在今河北省的中部、西部地區,已有侯氏,並很快成為當地的盛族。西晉至南北朝時期,侯氏有遷至今貴州、四川、廣東、內蒙、遼寧等地。唐代的《元和姓纂》中列上谷、丹徒、三水、絳郡(今山西新絳)、河南(今河南洛陽)為侯氏郡望,侯氏還分布於今陝西、福建的一些地區。到了宋、明時期,侯氏的聚居點已遍布今湖南、湖北、江蘇、江西、浙江、廣西、北京、上海等省市。從清初開始,福建、廣東的侯氏陸續有人遷至台灣,此後,又有移居海外者。
歷史上,侯氏的表現不俗。侯姓人物在二十四史中單獨立傳者57人,被收入《中國人名大辭典》者121人。戰國時魏國人侯贏,70歲時任大梁(今河南開封)夷門的守門小吏,後被信陵君(魏公子無忌)迎為上客,曾獻計信陵君。勝秦救趙,為時人推重。西漢高帝時有酷吏侯封。東漢初有河南人侯霸,熟知舊制,官至大司徒,封關內侯。南朝人侯景,先屬北魏,繼歸高歡,又降梁,受封為河南王,後舉兵叛變,攻破建康(今南京),於 551年廢梁帝自立,國號漢,到處燒殺掠奪,次年被梁將陳霸先等所破,侯景逃亡時被部下殺死,史稱侯景之亂。隋代的侯白,性滑稽,善說諷刺詼諧的話,後世遂稱詼諧的演員為候白。唐初有大將侯君集,太宗時曾任宰相。唐代還有侯固,文宗太和中登第,官至鄜坊靈武節度使同平章事。北宋有治水專家侯叔獻。遼末有農民起義首領侯槩。明代有宦官、航海家侯顯,當時名望僅次於鄭和;還有兵部侍郎侯恂,其子侯方域,明末與方以智等稱「四公子」,後入清,能詩文,有才名,著有《庄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明代孔尚任所作傳奇劇本《桃花扇》,就是描寫侯方域與秦淮名妓李香君的愛情故事。清代有女文學家侯芝。近現代有化學家侯德榜,病理學家、醫學教育家侯寶璋,藝術家侯俊山,表演藝術家、相聲大師侯寶林等人。
在當今以人口多少為序的中國百家姓氏中,侯姓排名第82位。
推薦於 2017-10-15
TA的回答是否幫助到你了?
能夠幫助到你是知道答主們最快樂的事啦!
有幫助,為TA點贊
無幫助,看其他答案
查看全部8個回答
侯氏家譜 - 點擊進入查詢~
根據文中提到的姓氏與人名為您推薦
了解 侯氏家譜,就用天眼查APP,3億的用戶都在用的商業查詢平台。天眼查基於公開數據,為用戶提供免費的商業查詢服務。
本月271336人下載
咨詢
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廣告
生辰姓氏侯名字大全_免費孩子取名_2021新生寶寶取名姓氏侯名字大全
根據文中提到的姓氏與人名為您推薦
姓氏侯名字大全,一家專注於起名字的網站—中華取名網,起名洋氣有寓意,高分又好聽,姓氏侯名字大全,根據用戶意願甄選出百個美名,名字好聽好記。
vip.qiming.tech廣告
姓氏「侯」的由來?
專家1對1在線解答問題
5分鍾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馬上提問
garlic 正在咨詢一個職場問題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侯氏家譜- 點擊進入查詢~
了解侯氏家譜,就用天眼查APP,3億的用戶都在用的商業查詢平台。天眼查基於公開數據,為用戶提供免費的商業查詢服務。
5. 帶姓氏的文字圖片大全姓候的和姓袁的
6. 百家姓里「候」與「侯」到底是哪個
侯,是百家姓里排名第80的姓氏。
【侯氏新聞】:
2017年12月2日中華侯氏世界聯誼總會在湖南省安仁侯氏宗祠舉行了會址揭牌儀式,中華侯氏歷代名人陳列館也同時揭牌。
中華侯氏世界聯誼總會是於2014年8月25日在廣東省梅州市成立,當時有來自 國內2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港澳台、印尼等宗親代表及組織出席。直到現在總會會址揭牌,翻開了中華侯氏歷史新的一頁!12月1日至2日在安仁侯氏宗祠舉行了總會工作擴大會議和宗親代表大會。會議在團結、民主的氛圍中召開。全國各地與會人員暢所欲言,坦誠交流,溝通思想,形成共識,對大家的意見建議進行討論,對秘書處起草的《公告(草案)》逐條討論、修改、表決。會後發表了《中華侯氏世界聯誼總會關於進一步規范管理推進總會各項工作的公告》,《公告》對全國侯氏宗親關心的問題,進行了說明,形成了決議。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會議!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衷心希望我們全國各地侯氏宗親能精誠團結、求同存異,在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進程中努力奮進,以顯我侯氏祖德、揚我侯氏族威!
7. 有沒有侯字的姓氏圖片
8. 百家姓有(候)這個姓嗎
沒有。
《百家姓》是一部關於中文姓氏的作品。成文於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
《百家姓》與《三字經》、《千字文》並稱「三百千」,他們都是中國古代幼兒的啟蒙讀物。「趙錢孫李」成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為百家姓形成於宋朝。而宋朝皇帝的趙氏、吳越國國王錢俶、正妃孫氏以及南唐國主李氏成為百家姓前四位。
《百家姓》採用四言體例,對姓氏進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韻,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對於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