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歲月不居,天道酬勤。歲月不居是什麼意思,它與天道酬勤用在一起,有何關系
歲月不居的意思是指歲月過得很快,時間流逝毫不停留。
出自《文選.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而天道酬勤的意思是上天會按照每個人付出的勤奮,給予相應的酬勞。多一分耕耘,多一分收獲,只要你付出了足夠的努力,將來也一定會得到相應的收獲。 正所謂:「機會留給有準備的人」,唯有努力了才有可能抓住機遇,由於世事難料,故努力了不一定成功,不努力肯定不會成功。
出自《周易》中的卦辭。
將歲月不居和天道酬勤用在一起,更能彰顯出兩者的聯系,即時間過得那麼快,稍縱即逝,因此我們更要在有限的時間奮發努力,只有這樣才會有所收獲。
合在一起既告訴我們要珍惜時間,又告訴我們人生要把握好每次機會,做一個努力的積極向上的人。
(1)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歲月不居(suì yuè bù jū)指時光流逝,用於感慨等。
出自漢·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作謂語、定語;用於感慨等
近義詞:歲月不待人
「天」指「上天」,「道」指「規律」,「天道」可以引申為客觀的規律;「酬」可解釋為「實現志願」,即酬答、回報,「勤」為「勤奮」。就是說「天意厚報那些勤奮的人」。
總體意思:勤奮的人會得到更多的回報,上天會實現勤勞的人的志願。有耕耘就會有收獲,我們只要不懈努力,最大限度的完善充實自己,千方百計的提高自己的競爭實力,就會有一個美好光明。
造句:①只要辛勤努力,就不信沒有天道酬勤的道理。②你要相信天道酬勤,好好努力吧。③天道酬勤,有付出就有收獲!記住,老天喜愛勤奮的人。
2. 歲月不居(結合注釋)的意思是什麼
歲月不居 [suì yuè bù jū]
[釋義] 居:停留。指時光流逝。
[出處] 漢·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釋意: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歲的年齡。
青春大概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青春,一個多麼新鮮而又充滿活力的詞彙。金色的青春年華,讓我們找准方向,在人生道路上去拼搏、去挑戰。這場疫情考驗的就是如此,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原文: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為始滿,融又過二。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於孫氏,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復永年矣!
《春秋傳》曰:「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今孝章,實丈夫之雄也,天下談士,依以揚聲,而身不免於幽縶,命不期於旦夕,是吾祖不當復論損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絕交也。公誠能馳一介之使,加咫尺之書,則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謗前輩,或能譏評孝章。孝章要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稱嘆。燕君市駿馬之骨,非欲以騁道里,乃當以招絕足也。惟公匡復漢室,宗社將絕,又能正之。正之之術,實須得賢。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昭王築台以尊郭隗,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明主之至心,故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稱引,自公所知,而復有雲者,欲公崇篤斯義也。因表不悉。
【譯文】
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歲的年齡。您是剛滿,而我卻已經超過兩歲了。國內的相識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會稽的盛孝章還活著。他受到東吳孫氏政權的困辱,妻子兒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單無助的一個人,處境非常危險,心情十分痛苦。假使憂愁可以損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長壽了。
《春秋傳》里說:「諸侯之間有相互並吞的,齊桓公沒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種羞恥。」盛孝章確實是當今男子中的豪傑,天下一些善於言談議論的人,常要依靠他來宣揚自己的名聲,而他本人卻不能避免被囚禁。
生命朝不保夕,那麼孔子就不應該談論朋友好壞的問題,也無怪朱穆所以要寫他的《絕交論》了。您如果能趕快派遣一個使者,再帶上一封簡訊,就可以把孝章招來,而交友之道也可以發揚光大了。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說前輩的壞話,或許有人會對孝章加以譏諷評論。總的說來孝章是一個盛名天下、為天下人所稱賞贊美的人。燕君購買駿馬的屍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賓士,而是通過它來招致千里馬。
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復漢朝王室,使將要覆滅的政權重新安定下來。天下要安定,關鍵在於得到賢才。珠玉不生腳,卻能夠到人的身邊來,就是因為有人喜歡它們,賢士們生了腳卻不來,是君王不求賢的緣故。燕昭王築了黃金台來尊崇郭隗,郭隗雖然是一個才能不高的人,但卻得到厚待,終竟能傳播明主的誠心,所以樂毅從魏國前去,劇辛從趙國前去,鄒衍從齊國前去。
假如當初郭隗處於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幫助他,正像落水將要淹死的時候不去援救他,那麼其他賢士也都將遠走高飛,沒有肯到北方燕國來的人了。上面所說的一些事情,本來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還是要再說一下,無非是想提請您對交友之道加以重視罷了。實在不能詳盡地表達我的意思。
3. 形容時間飛逝的優美句子
形容時間飛逝的優美句子:
1.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2. 年華轉瞬,唯有青春不曾辜負。
3.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開花落年復年。
4.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5. 灼灼歲序,恰似晨露,今朝歡愉,明日何處。
6. 生活就是這樣,一邊回憶,一邊繼續,從來不肯真正停留。
7. 你看這年復一年,春光不必趁早,冬霜不會遲到,相聚別離,都是剛剛好。
8. 一路走來,歲月帶走了純真,時光蒼老了容顏。閱歷成熟了心智,沉澱下來的是一份淡泊的心 境。
9. 歲月,沉澱著時光,流逝著人生,一回眸,便是一處風景;一轉身,就有一個光陰的故事。
10. 歲月老了,聽故事的人,成了講故事的人,講故事的人,成了故事裡的人。
11. 其實,每一個光陰流轉的季節,都是一段錦瑟流年。從春有百花秋有月,到夏有涼風冬有雪。 從晨光微熹到暮色四合,讀懂四季,也便讀懂了人生。
12. 記憶輕淺,只有在某個不經意的情境里,才會若有若無的想起。當年流水,就那樣一去不回頭 ,帶走的,還有一段最美的光陰。
4. 歲月不居(結合注釋)
歲月不居
5. 歲月不居是什麼意思
歲月不居的意思是光陰不能停留。
出處:東漢 孔融《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為始滿,融又過二。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
譯文: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歲的年齡。您是剛滿,而我卻已經超過兩歲了。國內的相識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會稽的盛孝章還活著。
(5)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論盛孝章書》賞析:
《論盛孝章書》是孔融寫給曹操的一封求救信,書信雖有求於曹操,卻無卑躬折節之語,而有從容不迫之色。
文章第一段抒發感情,打動對方。作者是為盛孝章事而向曹操求援的,不過,孔融在開頭沒有直接提出要求,而是感嘆歲月流逝不止,敘述彼此年有半百,以此縮短距離,密切關系。
孔融又感傷知交零落,表示世上朋友難得,進而提出當時「惟有會稽盛孝章尚存」,使曹操認識到這是很不容易的,應該珍視朋友尚存的機會。這樣的鋪墊顯得自然親切,有助於雙方消除隔閡,溝通感情,也有助於文章敘說事理,達到目的。
6.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什麼意思
意思是: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歲的年齡。出自魏晉孔融《論盛孝章書》,又名《與曹公論盛孝章書》。
原文節選如下: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為始滿,融又過二。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於孫氏,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復永年矣!
翻譯如下:
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歲的年齡。您是剛滿,而我卻已經超過兩歲了。國內的相識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會稽的盛孝章還活著。
他受到東吳孫氏政權的困辱,妻子兒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單無助的一個人,處境非常危險,心情十分痛苦。假使憂愁可以損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長壽了。
(6)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寫作背景:
這篇文章選自《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孔少府集》,,是204年(漢獻帝建安九年)任少府時向推薦盛孝章的一封信。
盛孝章名憲,會稽人,也是漢末名士。曾任吳郡太守,因病辭官家居。孫策平吳後,對當時名士深為忌恨,孝章因此曾外出避禍。孫策死後,孫權繼續對其進行迫害。
孔融與孝章友善,知道他處境危急,所以特地寫了這封信,向當時任司空兼車騎將軍的曹操救援。曹操接信後,即征孝章為都尉,征命未至,孝章已為孫權所害。
文章敘述了孝章所處的艱難處境,並引用歷史上重用賢才的故事,從交友之道和得賢之重要來打動對方,辭意懇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量
7.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是什麼意思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的意思是: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
原文:
《論盛孝章書》
魏晉-孔融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為始滿,融又過二。海內知識,零落殆盡,惟會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於孫氏,妻孥湮沒,單孑獨立,孤危愁苦。若使憂能傷人,此子不得復永年矣!
《春秋傳》曰:「諸侯有相滅亡者,桓公不能救,則桓公恥之。」今孝章,實丈夫之雄也,天下談士,依以揚聲,而身不免於幽縶,命不期於旦夕,是吾祖不當復論損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絕交也。公誠能馳一介之使,加咫尺之書,則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謗前輩,或能譏評孝章。孝章要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稱嘆。燕君市駿馬之骨,非欲以騁道里,乃當以招絕足也。惟公匡復漢室,宗社將絕,又能正之。正之之術,實須得賢。珠玉無脛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況賢者之有足乎!
昭王築台以尊郭隗,隗雖小才,而逢大遇,竟能發明主之至心,故樂毅自魏往,劇辛自趙往,鄒衍自齊往。向使郭隗倒懸而王不解,臨溺而王不拯,則士亦將高翔遠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凡所稱引,自公所知,而復有雲者,欲公崇篤斯義也。因表不悉。
譯文:
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歲的年齡。您是剛滿,而我卻已經超過兩歲了。國內的相識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會稽的盛孝章還活著。他受到東吳孫氏政權的困辱,妻子兒女都已死去,只留下他孤單無助的一個人,處境非常危險,心情十分痛苦。假使憂愁可以損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長壽了。
《春秋傳》里說:「諸侯之間有相互並吞的,齊桓公沒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種羞恥。」盛孝章確實是當今男子中的豪傑,天下一些善於言談議論的人,常要依靠他來宣揚自己的名聲,而他本人卻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麼孔子就不應該談論朋友好壞的問題,也無怪朱穆所以要寫他的《絕交論》了。
您如果能趕快派遣一個使者,再帶上一封簡訊,就可以把孝章招來,而交友之道也可以發揚光大了。現在的年輕人喜歡說前輩的壞話,或許有人會對孝章加以譏諷評論。總的說來孝章是一個盛名天下、為天下人所稱賞贊美的人。
燕君購買駿馬的屍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賓士,而是通過它來招致千里馬。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復漢朝王室,使將要覆滅的政權重新安定下來。天下要安定,關鍵在於得到賢才。珠玉不生腳,卻能夠到人的身邊來,就是因為有人喜歡它們,賢士們生了腳卻不來,是君王不求賢的緣故。
燕昭王築了黃金台來尊崇郭隗,郭隗雖然是一個才能不高的人,但卻得到厚待,終竟能傳播明主的誠心,所以樂毅從魏國前去,劇辛從趙國前去,鄒衍從齊國前去。假如當初郭隗處於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幫助他,正像落水將要淹死的時候不去援救他,那麼其他賢士也都將遠走高飛,沒有肯到北方燕國來的人了。
上面所說的一些事情,本來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還是要再說一下,無非是想提請您對交友之道加以重視罷了。實在不能詳盡地表達我的意思。
(7)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1、創作背景:
《論盛孝章書》寫於漢獻帝建安九年(公元204年),是孔融任少府時向曹操推薦盛孝章的一封信。盛孝章名憲,會稽人,也是漢末名士。孔融與盛孝章是很好的朋友,知道他的處境危急,所以特地寫了這封信,向當時任司空兼車騎將軍的曹操求救。曹操接信後,即徵召盛孝章為都尉,征命還沒有送到,盛孝章就被孫權殺害了。
2、作品賞析:
這是孔融寫給曹操的一封求救信,書信雖有求於曹操,卻無卑躬折節之語,而有從容不迫之色。文中從交友之道和為國求賢兩個方面展開論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利引人,寫得不卑不亢,懇切委婉,具體生動,富有極大的感染力與說服力。
文章充滿感情,富有氣勢,而且論證有力,用事貼切,比喻形象,對照鮮明,駢散相間,行文變化自如,語言豐富精美。它取材廣泛,要點突出,字里行間體現出作者對友情的珍視和對人才的愛惜。
3、作者簡介:
孔融(公元153-208),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因政治見解為曹操所不容,且屢屢攻擊曹操,終於被曹操所殺。孔融的文章,華麗高妙,語言駢偶齊整,卻自有一股疏盪不羈的氣勢,風格獨特。他的作品流傳下來的很少,今存後人輯本一卷,稱《孔少府集》,亦稱《孔北海集》。
8.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
【出自】:孔融·東漢末年《昭明文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譯文】:如果光陰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樣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歲的年齡。
【近義詞】:光陰似箭、白駒過隙
(8)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歲月不居,時節如流的近義詞
1、白駒過隙
【解釋】:白駒:白色駿馬,比喻太陽;隙:縫隙。象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自】:莊子·春秋《莊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卻,忽然而已。」
【譯文】:人生天地間,像小白馬在細小的縫隙前跑過一樣,一會就沒了。
2、光陰似箭
【解釋】:光陰:時間。時間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時間過得極快。
【出自】:唐·韋庄《關河道中》詩:「但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如弓。」
【譯文】:只見時光流似箭,豈知天道曲就像弓。
9. 「歲月不居,未來可期」是什麼意思
「歲月不居,未來可期」的意思是:歲月不停留,時間過得很快,未來會很美好,值得期待。歲月不居指時光流逝,用於感慨等。
出處漢·孔融《與曹公論盛孝章書》:「歲月不居,時節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時間過的好快,五十歲的年紀,轉眼就到了)。
(9)歲月不居時節如流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與曹公論盛孝章書》是建安七子之首孔融(孔融(公元153-208),字文舉,魯國(今山東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孫。「建安七子」之一。)所作,是寫給曹操的一封信。在信中,孔融敘述了好友士盛孝章的危因處境,呼籲曹操對他加以救助。
信中引經據典,講說道理,舉了燕昭王招賢納士的例子。把救助朋友與招攬賢才自然巧妙地結合起來。全文感情真摯,語言懇切,詞意委婉動人,十分感人。
好文章當有佳句流傳,開篇第一句「歲月不居」,時光飛逝,是人類永恆的感嘆,因而也流傳下來了。後人給其加上了「未來可期」,使其抹去消極的意味,讓人充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