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鍵點擊你選擇的圖片,選擇『設置圖片格式』選項,選擇『版式』、選擇『襯於文字下方』,點確定就OK了
Ⅱ 圖片下面的注釋叫什麼
圖眼
表達圖片的意涵或用途。
Ⅲ 報紙上的那種字體是什麼字體啊
一般題目是「長城大粗黑體」內容是「新宋體」
Ⅳ 誰能告訴我報紙版面的專業詞叫什麼
報頭。指報紙刊登報名的地方,一般都在第一版的上端,橫排報紙大多在上端偏左,豎排報紙大多在上端偏右,也有把報頭放在上端正中的。有的還標明報紙的性質和隸屬。
報眉,指眉線上方所印的文字,包括報名、版次、出版日期、版面內容標識等。
欄頭,專欄名稱。
題花好比專欄的臉面、版面的眼睛,精美的題花能起到美化專欄、為版面增色的效果。十堰日報在專欄題花的設計上非常講究,追求題花的美感,注重題花的色彩搭配,題花圖案的選擇,力求從題花上就能感受到專欄的特色。如「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專欄,設計是一個黨旗圖案;「武當山下」專欄則是武當山風景照。
新聞系報紙版面設計十大推薦書目:
1.《藝術與視知覺》
魯道夫。阿恩海姆著 滕守堯、朱疆源譯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一版
《視覺思維——審美直覺心理學》
魯道夫。阿恩海姆著 滕守堯譯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8年3月一版
點評:版面設計的基礎應該是視覺生理學和視學心理學。讓大家去看眼科書,好像太過了點。不過看看以上兩本書就會對視覺心理學有一點了解。這兩本內容有交叉之處,所以應該一起看。只是書有點太枯燥,大家一定要硬起頭皮來。另外,這書寫得較早,講的是格式塔心理學,所以可以有些不太流行了。
2.《點線面——抽象藝術的基礎》
康定斯基著 羅世平譯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1991年6月一版 二十世紀西方美術理論譯叢
點評:老康的畫畫得很好,人也有趣,這本書寫得不怎樣,只是能反映出其對視覺藝術的某些觀點,對各種設計都很有啟發之處。看一看,明其大意即可。
3.包豪斯
點評:這不是一本書,而是一個設計流派,在各方面都有成就。我在國內沒發現很好的專門介紹書籍,所以只能請大家自己去尋找總結了。
4.《美國報紙組版和設計》
達里爾。莫恩著 陸炳麟、江和平編譯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1989年7月一版
點評:我見過的最好的版面設計書。
5.《全球最佳報刊設計——第20屆全球報刊設計大賽獲獎作品集》
張莉、詹炳安譯 中國紡織出版社 2000年3月一版
點評:琳琅滿目,美不勝收,讓人耳目一新。我已經發現有人看了此書後照抄老外了。只是這書也太貴了點,198元,嘿嘿,好快的刀!
6.《二十世紀視覺傳達設計史》
梅格斯著 柴常佩譯 湖北美術出版社 1989年8月一版
點評:寫得極有條理,把設計的沿革介紹得很清楚。其中關於包豪斯和瑞士派的章節要多讀。惟一的缺點是封面設計太差!
7.《色彩理論與應用》
吳鎮保、張聞彩編著 江蘇美術出版社 1992年3月一版
點評:作者沒什麼高見,就是資料匯編,不過措辭很得當,內容很全面。認真看看可以提高自己對色彩的感覺。前提是必須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並能聯想。
8.《世界名畫中的構圖精粹》
沙子編著 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2000年1月一版
點評:作者的構想是不錯的,弄了一堆名畫來讓大家欣賞。大家不能光看畫,得想到版式也是講構圖的,借鑒一下吧!
9.《報紙版面創意藝術與電腦編輯》
桑金蘭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99年1月一版 復旦版新聞業務叢書
點評:這書基本上是個大雜燴,常見的地方都提到了,但多是隔靴搔癢,可見作者水平有限。WITS那塊全抄,沒有任何操作心得。介紹外國報紙版面說得太少太淺。後來的經驗談一得錄里有點東東,只是要浪里淘沙。只是這也算大陸近幾年來最好的正式出版的版面設計書了。
10.《廣告版面的編排與設計》
石凡編著 山東友誼出版社 1996年8月一版
點評:這本書是從工美角度來寫的,所以與報紙廣告設計未必相合。其中材料大多是照抄日本人的,沒有什麼獨到見解。建議不用買,借來看一看開拓一下眼界就行了。
很詳細:
http://www.zkbbs.com/printpage.asp?BoardID=31&ID=99291
Ⅳ 字體下面這個圖片上的字分別是什麼字體
字體,技術制圖中的一般規定術語,是指圖中文字、字母、數字的書寫形式。
①文字的結構形式。如漢字的字體有篆書、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
②書法的流派或風格特點。如顏體、柳體等。
字體,一種應用於所有數字、符號和字母字元的圖形設計。也稱為「樣式」或「字樣」。Arial 和 Courier New 是字體的示例。字體通常具有不同的大小(如 10 磅)和各種樣式(如粗體)。
各種字體的簡略介紹
宋體字的由來
中國文字有正、草、隸、篆、行五種。每種字體中,又根據各種風格,以書家的姓氏來命名,像楷書中有歐(歐詢)體、嚴(真卿)體、柳(公權)體等等。真是體中有體,令人目不暇接呀!
有一種字體,卻不是創始人的姓氏,用朝代名來命名,這就是宋體字。
宋體字的創始人是秦檜。這個秦檜博學多才,在書法上很有造詣。他綜合前人之長,自成一家,創立了一種用於印刷的字體。按一般的習慣,應該叫秦體字才對。可是由於他人品太差,在抗金斗爭中,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曾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了民族英雄岳飛父子,成為千古罪人,所以人們痛恨他,雖然應用他創立的字體,可是卻把字體命名為宋體。
是源於宋代的,但是宋體字在明代確立。
宋體字是印刷行業應用得最為廣泛的一種字體,根據字的外形的不同,又分為書宋和報宋。宋體是起源於宋代雕版印刷時通行的一種印刷字體。宋體字的字形方正,筆畫橫平豎直,橫細豎粗,稜角分明,結構嚴謹,整齊均勻,有極強的筆畫規律性,從而使人在閱讀時有一種舒適醒目的感覺。在現代印刷中主要用於書刊或報紙的正文部分。
宋代"興文教,抑武事",文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昌盛景象.印刷出版業在宋代進入了黃金時代,雕版印刷興旺,刻書中心發展較快,活字印刷發明.元、明大量翻刻宋本,宋體字在明代確立.宋體字便於書寫和刻寫,字體美觀端莊,適應了印刷出版業的行業操作要求,成為宋代文化造極的見證者.
中國書法和雕版印刷的結合產生了宋體字,因此,宋體字不但有中國書法的魅力,還具有雕版印刷及木版刀刻的韻味。
1、宋體字承傳了中國書法的審美韻味
中國書法藝術除了漢字本身獨特的象形性、圖畫性特點外,獨特的書寫工具毛筆,是形成中國書法的最重要的原因。毛筆它柔軟而富有彈性,能意地彎曲扭動,張馳有度,能瀟灑自如地表現出各種粗細、大小、曲直,剛柔的線條變化。更能把書者的情感賦予其中,這種「軟筆」可橫、可豎、可點、可撇、可捺,形成了中國書法特有的形式特徵。書者的技藝到一種高度時,毛筆在手,字已非字,點畫線條隨心書寫,千變萬化,以至所書之字似有生命的境界。
宋體字在筆畫上,仍然保持了中國書法的本質特徵。在與唐楷顏體比較時,我們看得更清楚,如點、捺、撇及轉折處的頓挫處理,就是對書法運筆進行了高度的藝術化概括。
從漢字書寫的發展來看,唐代三大家的楷書,是中國書法程式化的顛峰。楷,模範也。因此,也順理成章地成了中國刻版印刷字的楷模。在品味和設計宋體時,追求中國書法和木版刀味、雕版印刷痕跡的韻味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沒有這種感覺,那隻是美術字而已。如現在的圓體,綜藝體,根本沒有傳統書法的味道。
另外,從宋體字的角度來看,唐代三大家的楷書因追求方正和程式化,從而失去了書法藝術所需要的隨心自由的激情和靈動。唐楷太程式化了,使人極易想到宋體字,實際上唐楷也就是今天的宋體字的範本,它們像個成熟而正襟危坐的長者,不愈矩,缺乏變化的勇氣,因而失去了自由的偶然性。
唐三大家的楷書,雖然給後來的習字者帶來了很大的便利,可說是人學人像,個個都是柳公、顏公,但卻毫無個性可言,很難習得此法而成為書法家。倒是能成為入門習字和寫好字的範本,但不能作想成為書法家的始終範本。學書者應直追秦、漢、魏、晉,特別是漢代書法,隨心抒寫、大氣豪邁,如《漢簡》、《泰山經石峪金剛經》等等。
唐楷是中國書法楷書的頂峰,頂峰面臨的是什麼?是下坡,是重新開始,唐楷也就是宋體字的起始點。
2.傳統印刷與木版刀刻的痕跡韻味
今天版本學家對於宋體字下的定義是:「橫平豎直,橫細豎粗,起落筆有稜有角,字形方正,筆畫硬挺。」起落筆的稜角,應是宋體字的最大的特徵,它是雕版刻工們在長期的刻寫過程中對唐楷的筆畫進行歸納化處理,形成的特有的裝飾化特徵,是刻刀留下的韻味,它既保留了唐楷的本質特點,卻又比唐楷更加方正,正刀口挺刮有力。這種刀刻的痕跡在傳統印刷的過程中,因為印墨和中國紙張的特徵,再加上壓力,使得最後印製的的成員呈現在我們面前時,宋體字的稜角又稍稍圓潤渾厚起來,十分耐看,這無意之中,把楷書的書法味和雕版的刀刻味揉和在一起,形成了宋體字的典型特徵。因此,學書法要上溯秦漢,而設計宋體字卻要直追唐楷和宋明的雕版刻刀味,因為,那才是宋體字的源頭,唯有源頭活水來。
宋體字的秀氣,鋼筋有力,變化得當,吸引了後人的喜愛。
楷書:也叫「正書」、「真書」。其特點是:形體方正,筆畫平直,可作楷模,故名。
草書:為書寫便捷而產生的一種字體。始於漢初。當時通用的是「草隸」,即潦草的隸書,後來逐漸發展,形成一種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漢未,張芝變革「章草」為「今草」,字的體勢一筆而成。唐代張旭、懷素又發展為筆勢連綿回繞,字形變化繁多的「狂草」。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篆書:是大篆、小篆的統稱。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國文字,它們保存著古代象形文字的明顯特點。大篆也稱「秦篆」,是秦國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簡化字體,其特點是形體勻逼齊整、字體較籀文容易書寫。在漢文字發展史上,它是大篆有隸、楷之間的過渡。
行書:介於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它是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於辨認而產生的。筆勢不象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於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於楷法的叫「行草「。行書始於漢未。
黑體:機器印刷術的歷史產物。至少已有一百年的時間,黑體漢字抹掉了漢字手書體的一切人為印跡及其造字淵源,沒有手書的起始和收筆;它以幾何學的方式確立漢字的基本結構(它是構建性的,而非書寫性的),其均勻的筆劃寬度和平滑的筆劃弧度表現出一種穩定的、充滿機器意味的無時間性及共時性特徵.
仿宋:顧名思義是宋體的便體,也是印刷體.
Ⅵ 報刊內圖片說明文字的標點符號用法
報刊內圖片說明文字的標點符號用法:
1、問號、嘆號可用疊用的方式表達語氣加重,但最多疊用三個,沒有異常強烈的情感表達需要時不宜疊用。問號、嘆號也可以連用(問號、嘆號各一),表示句子包含疑問、感嘆兩種語氣而且都比較強烈。
2、某些序次語(「第」字頭、「其」字頭及「首先」類序次語)之後,應使用逗號。一般為逐條列舉時用到。但序次簡單、敘述性較強的序次語後不用標點。
3、引號之間、書名號之間,表並列關系時通常不用頓號。如有其他成分插在並列的引號之間或並列書名號之間,宜用頓號。
4、句子內一般不應套用冒號,如不得不套用冒號時,宜另起一行來顯示各個層次。
5、括弧的使用:表示作者國籍或所屬朝代時,可用方括弧或六角括弧。除科技書刊中的數學、邏輯公式外,所有括弧(特別是同一形式的括弧)應盡量不套用。必須套用括弧時,宜採用不同的括弧形式配合使用。
6、圖或表格中的文字,中間可用逗號,但末尾不用句號。即使文字較長,前面用了句號,最後末尾處仍不用句號。
7、陳述句用了疑問詞,句末應用句號。有些句子沒用疑問詞,但表示疑問語氣,句末應用問號。
8、用頓號表示較長、較多或較復雜的並列成分之間的停頓時,最後一個成分前可用「以及(及)」,「以及(及)」前用逗號。
9、冒號提示範圍無論大小(一句話、幾句話甚至幾段話),都應與提示性話語保持一致(即在該范圍的末尾要用句號點斷)。
(6)報紙中圖片下面的文字叫什麼擴展閱讀:
點符號分為點號和標號兩大類。
點號的作用是點斷,主要表示說話時的停頓和語氣。點號又分為句末點號和句內點號。
句末點號用在句末,表示句末停頓和句子的語氣,包括句號、問號、嘆號。
句內點號用在句內,表示句內各種不同性質的停頓,有逗號、頓號、分號、冒號。
標號的作用是標明,主要標示某些成分(主要是詞語)的特定性質和作用。包括引號、括弧、破折號、省略號、著重號、連接號、間隔號、書名號、專名號、分隔號。
Ⅶ 圖中徹底的底是什麼字體
應該是宋體繁體。宋體是在中國宋朝發明的一種漢字印刷字體,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屬於白體,常用於書籍,雜志,報紙印刷的正文排版,沒事多看看書,了解了解應該是宋體繁體。宋體是在中國宋朝發明的一種漢字印刷字體,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屬於白體,常用於書籍,雜志,報紙印刷的正文排版,沒事多看看書,了解了解應該是宋體繁體。宋體是在中國宋朝發明的一種漢字印刷字體,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屬於白體,常用於書籍,雜志,報紙印刷的正文排版,沒事多看看書,了解了解應該是宋體繁體。宋體是在中國宋朝發明的一種漢字印刷字體,筆畫有粗細變化,而且一般是橫細豎粗,末端有裝飾部分,點,撇,捺,鉤等筆畫有尖端,屬於白體,常用於書籍,雜志,報紙印刷的正文排版,沒事多看看書,了解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