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字圖片 > 文字史料圖片史料按什麼分類

文字史料圖片史料按什麼分類

發布時間:2022-09-05 20:35:26

A. 史料分類有哪些

一、按照資料的表現形式,將歷史史料分為文獻史料、實物史料和口述史料
1、文獻史料:最早的文獻資料並不是史書,應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獻價值與早期文字的意義相互混淆)。

2、實物史料:實物史料指各類遺物、遺址、建築、碑刻、雕塑和繪畫等,這類史料是歷史的見證和歷史知識的可靠來源,它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歷史,又具有形象直觀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發掘的。

3、口傳史料與口述史料
(1)口傳史料(遠古時期神話傳說):在沒有文字記載前有一定的史料價值;
(2)口述史料是人們對往事的口頭回憶而寫成或整理成文字的資料

二、按照資料價值的不同,分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間接史料)。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透視歷史問題的史料;第二手史料是指經過後人運用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

三、其他史料分類
1、有意史料與無意史料
(1)官方組織編寫的史書和成文的歷史著述、回憶錄和公開的報道等,應屬於 「有意的史料」;
(2)官方遺留下來的文書檔案、軍事文件及其私人信件、日記等,這都是當時的人們在無意中留下的證據。應屬於「無意史料」。

2、「正史」(官方記載)與「野史」(民間記載)
(1)正史:一般認為是指由宮廷史官記錄的史書;
(2)野史:一般認為是指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與官修的史書不同的另一種史書,與「正史」相對而言。

B. 史料類型是

1、文獻史料:最早的文獻資料並不是史書,應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獻價值與早期文字的意義相互混淆)。

2、實物史料:實物史料指各類遺物、遺址、建築、碑刻、雕塑和繪畫等,這類史料是歷史的見證和歷史知識的可靠來源,它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歷史,又具有形象直觀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發掘的。

甲骨文和《史記》都屬於文獻資料。史料是指可以據以為研究或討論歷史時的根據的東西。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後者是指經過後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


(2)文字史料圖片史料按什麼分類擴展閱讀:

經、史、子、集是戰國古代對學科的劃分標准,史部類即關於歷史的書籍。史部書是我國歷史資料儲藏量最豐富、最集中的寶藏。

《四庫全書總目》把史部類分為15個子目,所收書籍連存目共2714部,37000多卷。在史部類圖書中,以正史類最為重要,它是歷代封建王朝官私機構專門編寫的記載各朝代歷史發展概況的紀傳體史書。人們將其合稱為《二十四史》。

C. 史料分為哪幾類呢

史料分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

常用的史料的種類如史書,是距離要研究的時代較近的人所寫的史書,是研究當時的重要史料,例如漢書之於漢代歷史,通典對於唐代制度的歷史。明清的地方誌對各地區歷史的研究等。還有檔案文書類,尤其對政治史社會史的研究很有幫助。

思想或學術著作也屬於一手史料,可以反映當時人的思想、觀念、以及學術的發展。如由孟子中可看到戰國時代人的想觀念,藉由黃帝內經可了解中國古代人的醫學以及對人的身體的認識。皇朝經世文篇反映了清代人的政治社會思想以及政治社會上的問題等等。

其他史料

還有報刊雜志為近現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報紙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發展,以及當時人從不同觀點對此事的了解,娛樂性的報刊則可以觀察當時人的文化和生活。

比如文學作品的內容雖有虛構之處,但常可反映當時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觀念等。對於文化史、思想史、社會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如從世說新語看六朝人的思想及生活,由元雜劇看元代人的觀念及生活。

D. 史料的分類是

史料的分類是:

1、文獻史料:最早的文獻資料並不是史書,應是甲骨文(甲骨文的文獻價值與早期文字的意義相互混淆)。

2、實物史料:實物史料指各類遺物、遺址、建築、碑刻、雕塑和繪畫等,這類史料是歷史的見證和歷史知識的可靠來源,它既能比較真實地反映歷史,又具有形象直觀性。其中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發掘的。

甲骨文和《史記》都屬於文獻資料。史料是指可以據以為研究或討論歷史時的根據的東西。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後者是指經過後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


相關如下:

經、史、子、集是戰國古代對學科的劃分標准,史部類即關於歷史的書籍。史部書是我國歷史資料儲藏量最豐富、最集中的寶藏。

《四庫全書總目》把史部類分為15個子目,所收書籍連存目共2714部,37000多卷。在史部類圖書中,以正史類最為重要,它是歷代封建王朝官私機構專門編寫的記載各朝代歷史發展概況的紀傳體史書。人們將其合稱為《二十四史》。

E. 史料的史料種類

20世紀80年代,我國著名歷史學家榮孟源把史料分為四大類,一般被認為是較為全面合理的傳統史料分類法。
第一類為書報,包括歷史記錄、歷史著作、文獻匯編和史部以外的群籍。
第二類為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團體文件和私人文件。
第三類為實物,包括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跡。
第四類為口碑,包括回憶錄、調查記錄、群眾傳說和文藝作品。 (一)文獻史料:距離要研究的時代較近的人所寫的史書,是研究當時的重要史料。
所謂文獻,按元初史學家馬端臨所說:「凡敘事,則本之經史而考之以歷代會要,以及百家傳記之書,信而有徵者從之,乖異傳疑者不錄,所謂文也;凡謂事,則先取當時臣僚之折疏,次及近代諸儒之評論,以至名流之燕談,稗官之記錄,凡一話一言,可以訂典故之得失,證史傳之是非者,則采而錄之,所謂獻也」。
按馬端臨的說法,文獻應包括文字資料和口傳資料兩大部分。
人們通常將文獻資料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①史部類。經、史、子、集是戰國古代對學科的劃分標准,史部類即關於歷史的書籍。史部書是我國歷史資料儲藏量最豐富、最集中的寶藏。《四庫全書總目》把史部類分為15個子目,所收書籍連存目共2714部,37000多卷。在史部類圖書中,以正史類最為重要,它是歷代封建王朝官私機構專門編寫的記載各朝代歷史發展概況的紀傳體史書。人們將其合稱為《二十四史》。《二十四史》共3249卷,約4500萬字,記述了上起傳說中的黃帝,下迄明崇禎17年(1644年)長達四千多年的歷史,是研究中國歷史最主要的文獻資料。除正史外,還有如《資治通鑒》等編年史類,《宋史記事本末》等記事本末體類,《國語》、《戰國策》等雜史類,以及各種別史、起居注、實錄、政書等等。都是對正史較為有利的補充記載,有相當高的史料價值。
②經、子、集類。「經」字本意是指縱的線,就是訂書的線。演化為古籍的統稱,凡帶有原理原則性的著述,都可以稱作經。漢代以後,專指儒家所傳授的幾種書。而經學開辟的時代,當以孔子定六經為始。清人章學誠提出了「六經皆史」的觀點。經部諸書中,《尚書》、《左傳》本身就是史書;《周禮》、《儀禮》是研究先秦官制和社會制度的重要典籍;《易經》包含著許多反映殷周和殷以前的歷史的重要資料;《詩經》雖是古代一部詩歌總集,但其中蘊含的史料價值也是人們公認的。子部類匯總了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的作品,是研究哲學史、古代科學史和當時社會歷史變革的重要史料。集部書系文學性質,不專門記載史事,但裡面同樣不乏珍貴的史料。如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杜甫的詩歷來被稱為「詩史」,其著名的「三吏」、「三別」生動的反映了唐玄宗、代宗、肅宗三朝的社會情況。集部書中有很多內容可與史書互證、互補,甚至多有史書未曾記載的內容。
③檔案類。檔案分公、私檔案兩種。我國早在商周時期就建立了國家檔案制度,凡涉及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等大事,便記載下來,由專門機構加以保管。故宮博物院是目前我國收藏檔案最豐富的地方,清朝內閣大庫所藏明清兩朝檔案有很多都存於此。各地方所藏歷史檔案的數量也為數極為可觀。除公家檔案外,還有大量的私家檔案,如私人信札、筆記、譜牒、契約、帳簿、商號、文書等,對於研究各個歷史時期,各個地區的經濟狀況、宗法關系和階級關系頗有價值。
④地方誌類。地方誌是記載各個時期各個地區的社會生活、歷史變遷、地理沿革、風土人情等情況的書籍。我國歷來重視地方誌的編修工作,其涉及地域之廣,內容之豐富,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地方誌一般分為總志和地區志。總志是全國性的方誌,如戰國時的《禹貢》、《山海經》,清朝時的《一統志》;地區志極為豐富,省、府、州、郡、縣一般都各有其志,記載詳細,內容廣泛,是研究地方史的一手資料,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二)思想或學術著作:反映當時人的思想、觀念、以及學術的發展。如由孟子中可看到戰國時代人的想觀念,藉由黃帝內經可了解中國古代人的醫學以及對人的身體的認識。皇朝經世文篇反映了清代人的政治社會思想以及政治社會上的問題等等。
(三)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內容雖有虛構之處,但常可反映當時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觀念等,對於文化史、思想史、社會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如從世說新語看六朝人的思想及生活,由元雜劇看元代人的觀念及生活,從金瓶梅觀察晚明文化及生活。
(四)報刊雜志:為近現代史的重要史料,一般性報紙有助了解一些事件的發展,以及當時人從不同觀點對此事的了解,娛樂性的報刊則可以觀察當時人的文化和生活。
(五)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遺留:包括如古代的農民歷、商店的帳簿、土地契約書,以及私人來往的書信等。由於這些大多不是刻意留傳下來的東西,常能更真實地反映當時的實際生活及想法。
(六)外國人著述類。外國人有關中國歷史的記載中不乏頗有價值者。如《馬可波羅游記》、波斯人拉施特的《蒙古史》,是研究元朝歷史的重要文獻;朝鮮的《李朝密錄》對研究前清的歷史很有幫助。近代以來,隨著中國與國外的交往日益頻繁,外國人關於中國的論述也越來越多,成為研究中國歷史的重要資料來源。 口傳資料是指經歷代口耳傳承得以保存下來的以往人類的言行。梁啟超曾形象地說:「十口相傳為古」,說明口傳資料同樣是重要的史料形式。常言說的「路上行人口似碑」,「有口皆碑」,也證實說口耳相傳的作用與碑文記載具有同樣的價值。在文字發明以前,口耳相傳是保留史料的基本形式之一。利用口傳資料進行歷史研究,在我國也有悠久的歷史。孔子編《春秋》,曾採用不少「所聞」的口傳資料。司馬遷編《史記》時,「網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也大量採用了口傳資料。近年來盛行的各種口述錄音資料、回憶錄等等,都是利用口傳資料的表現。但與口傳資料相比,文字資料無疑以其更加豐富且完備而更為重要。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前人為我們留下的文字材料也極為豐富。
多用於現代史的研究,藉由對尚在人世的當時人訪問口述而獲得對歷史更直接深入的了解。 包括如碑刻、墓誌、家譜等等。
甲骨和金石銘文類。甲骨文是商周時期人們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金文以商周青銅器為主。它們都是研究商周時代的珍貴史料,郭沫若的《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和《卜辭通纂》總匯了甲骨金文資料。石刻銘文包括石經、造像、墓誌、記事碑等,以記事碑的史料價值為最高,它往往記錄了不見史傳的重要史實。如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立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記載了唐太宗時基督教由歐洲傳入中國,在長安建寺傳教的情況。唐穆宗長慶三年(823年)吐蕃贊普建的《唐蕃會盟碑》,用漢、藏兩種文字記載了兩族人民的親密關系。
圖像類:如繪畫、壁畫、刺綉圖案等,有助於了解當時人的生活及審美觀等,圖像史料中最有名的是有助於研究宋代城市生活的的清明上河圖
實物類:包括古代建築、傢具、衣物、器物、飾品、錢幣、墓葬,用以探討當時人的生活、及觀念等等。這類的史料,有很大部分是由考古發掘的。
風俗類:藉由對於當今流傳風俗文化的觀察,作為討論歷史現像的依據。例如由現今對遺留的民間信仰儀式研究為線索,來了解其在古代的情形。或由現在仍存在的原始民族的研究,來推斷早期古代人的生活方式。

F. 歷史材料的分類急!

史料分類法主要有兩種。其一為原始史料與二手史料之二分法(以下簡稱二分法),其二為實物、文獻、口傳之三分法(以下簡稱三分法)。梁任公在1922年作關於中國歷史研究法的講演時對兩種分類法同時採用。在「說史料」篇中,他將探討對象分為「在文字記錄以外者」與「文字記錄的史料」兩大類;在「史料的收集與鑒別」篇中,他又採納「直接史料」與「間接史料」說。
我們老師還講過好像叫作二手史料
一畢業就還給老師了

G. 史料應該如何分類通過哪幾個方面分類

甲骨那時還沒有史學,所以上面的記載不是直接史料,
而它本身卻是實物,也能傳達歷史。
甲骨文字也是文字,是直接用文字敘述事件的。
史記當然不是間接史料,是作者有意而為之,
為後人提供歷史知識的一本著作,所以說是文獻。

H. 照片是事物資料嗎,如果不是,那它是什麼歷史資料第一手第二手

看是什麼樣的照片,如果是直接反映史實的——如研究肯尼迪,有其遇刺現場的照片,就是一手史料,又可說是圖片史料。

關於史料分類
---------
一般可分為:
1,實物史料: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各種物件
如:遺跡,遺址,遺物,出土文物等
2,文獻(文字)史料:一切以文字形式記錄的資料
如:官私史書,文書檔案,地方史志,傳記譜牒,文集日記,野史筆記,報刊,雜志,信件等
3,口述史料:神話,傳說,故事,史詩,俗諺,遺訓,回憶錄,對話錄,采訪記,座談錄音等
4,圖片、影像史料:
如:新聞圖片,照片,紀錄片,影視資料等

另一種分法:
1,第一手史料:實物史料,原始的圖片、影像史料,真實的口述史料,部分文獻史料(例如日記)
2,第二手史料:文獻史料,口述史料,部分圖片(圖片類的文獻)、影像史料(紀錄片)

I. 史料分類有哪些啊

史料分為書報、文件、實物、口碑四類,書報包括歷史記錄、歷史著作、文獻匯編和史部以外的群籍。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團體文件和私人文件。實物包括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跡。口碑包括回憶錄、調查記錄、群眾傳說和文藝作品。

史料是指可以據以為研究或討論歷史時的根據的東西。一般將史料區分為第一手史料以及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歷史發生當時所產生,可較直接作為歷史根據的史料,後者是指經過後人運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詮釋,但二者的界限經常並不明確。一般中文所稱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J. 文獻史料類型有哪些

史料分為四大類,被認為是較為全面合理的傳統史料分類法。

第一類為書報:包括歷史記錄、歷史著作、文獻匯編和史部以外的群籍。

第二類為文件:包括政府文件、團體文件和私人文件。

第三類為實物:包括生產工具、生活資料和歷史事件的遺跡。

第四類為口碑:包括回憶錄、調查記錄、群眾傳說和文藝作品。



文獻史料的重要性

1、思想或學術著作:反映當時人的思想、觀念、以及學術的發展。如由孟子中可看到戰國時代人的想觀念,藉由黃帝內經可了解中國古代人的醫學以及對人的身體的認識。皇朝經世文篇反映了清代人的政治社會思想以及政治社會上的問題等等。

2、文學作品:文學作品的內容雖有虛構之處,但常可反映當時人的生活、想法以及觀念等,對於文化史、思想史、社會生活史的研究有所助益。如從世說新語看六朝人的思想及生活,由元雜劇看元代人的觀念及生活,從金瓶梅觀察晚明文化及生活。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史料

閱讀全文

與文字史料圖片史料按什麼分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術花盆和花的圖片簡單 瀏覽:140
水果怎麼擺好看圖片 瀏覽:534
千與千尋人物圖片大全 瀏覽:236
委屈漫畫圖片女孩 瀏覽:400
背景圖片簡約可愛清新 瀏覽:925
圖片狼抱著一個女孩 瀏覽:166
文檔中圖片如何快捷設置大小 瀏覽:252
貂蟬去衣服圖片大全 瀏覽:87
美女背影高清壁紙圖片全屏 瀏覽:54
圖片如何設置標題 瀏覽:805
漂亮文字動態圖片大全 瀏覽:61
七天打卡表可愛圖片 瀏覽:32
波波頭發型效果圖片 瀏覽:654
圖片插入word中無法選中怎麼辦 瀏覽:217
大叔洗衣服的圖片 瀏覽:442
Word里圖片置頂如何加空格 瀏覽:197
蔣丞圖片高清動漫 瀏覽:300
放美女和平精英圖片 瀏覽:382
黑鼻子可愛圖片 瀏覽:852
word轉換pdf時圖片丟失 瀏覽: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