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姓氏圖片文字我姓龍
B. 龍姓氏的姓氏壁紙。就可以了謝謝
望採納
C. 求繁體龍字的楷書,隸書,篆書,行書圖片各一張
一、繁體龍字的各種寫法
1、行書寫法
二、龍的繁體——龍的基本信息
拼音:lóng;部首:龍;四角碼:01211;倉頡:ybysp;86五筆:uegd;98五筆:uegd;鄭碼:SI;統一碼:9F8D;總筆畫數:16;筆順:4143125111515111。
三、龍的基本釋義
1、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作雨:~舟。~燈。~宮。~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點睛。~蟠虎踞。
2、古生物學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
3、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徵,或稱關於皇帝的東西:~顏。~體。~袍。
4、姓。
(3)姓龍的圖片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龍的組詞
一、龍珠 [ lóng zhū ]
珍貴的寶珠。傳說得自龍頷下或龍口中,故名。也稱夜明珠。
二、飛燕化龍 [ fēi yàn huà lóng ]
形容男子未動情時如新生雛燕,動情後雄姿如龍。
三、喜得龍子 [ xǐ de lóng zǐ ]
非常高興妻子生了一個兒子,「龍子''一詞一般是對長輩,富貴人家得子的尊稱。
四、馭龍賓天 [ yù lóng bīn tiān ]
古代將皇帝駕崩稱為崩,賓天等,這個詞彙是對皇帝亡故的專屬詞彙,皇帝駕崩即為馭龍賓天。
五、騰龍換鳥 [ téng lóng huàn niǎo ]
珠三角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東西兩翼、粵北山區轉移;而東西兩翼、粵北山區的勞動力,一方面向當地第二、第三產業轉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較高素質勞動力,向發達的珠三角地區轉移。
D. 龍字甲骨文怎麼寫
龍字的甲骨文寫法如下圖所示:
一、龍的釋義
1、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身體長,有鱗,有角,有腳,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降雨。
2、封建時代用龍作為帝王的象徵,也用來指帝王使用的東西。
3、形狀像龍的或裝有龍的圖案的。
4、古生物學上指古代某些爬行動物,如恐龍、翼手龍等。
二、組詞
龍船、龍王、蛟龍、長龍、龍膽等。
(4)姓龍的圖片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一、龍船 [ lóng chuán ]
裝飾成龍形的船,有的地區在端午節用來舉行劃船競賽。
二、龍王 [ lóng wáng ]
古代神話傳說中說它是水中魚蝦等水族之王,能興雲布雨。舊時迷信的人向它求雨。
三、蛟龍 [ jiāo lóng ]
古代傳說中指興風作浪、能發洪水的龍。
四、長龍[ cháng lóng ]
比喻排成的長隊。
五、龍膽[ lóng dǎn ]
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卵狀披針形,花紫色。根可入葯。
E. 我姓龍,卻拉攏不了你的心 帶字圖片
F. 龍的繁體字行書圖片
「龍」的繁體字是「龍」。
G. 中國有姓龍的姓氏嗎
中國有姓龍的姓氏。
龍姓,古老的姓氏,春秋戰國時期生於河南省山東省。
一、出自御龍氏、舜臣納言龍(納言為官名),《姓纂》及廣韻等書均有記載。
二、出自子姓。商朝出土文物有商子龍鼎。後代稱龍氏。
三、出自嬴姓,以國為氏。周朝出土文物有龍伯戟(伯爵),樊夫人龍嬴墓葬等。至春秋時期國尚存,後代稱龍氏。
四、見於傳說。太皞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見於《左傳·昭公十七年》。上古大人國有龍伯國,見於《列子·湯問》。甲骨文記載商有龍侯,《山海經》載「又東北二百里,曰龍侯之山東「。西漢初在山東設有龍侯國。
(7)姓龍的圖片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宗族特徵:
第一,漢族龍姓起源於山西和河南省其他地方。南朝、北朝時期大規模遷徙到江西,然後向南方各省擴散。明代以前,它是一個小姓氏(200個地方之後)。自明代以來,由於政治穩定,遠離戰爭,它已成為公務員,龍姓也隨宦官四處流傳。比如廣東、廣西、重慶等地。
第二,詩書傳家寶已形成許多書香門第,如長沙西苑龍石、廣東順德清輝花園龍氏、東鄉龍氏、桂林、廣西、望江龍氏、安徽龍石、城關龍氏等。
第三、歷代都有廉潔、清正的官員,為一方百姓稱贊。從史料來看,明清時期是最多的,而近代和現代的官員則很少。
第四、要重視家譜,清理家譜。至今還保留的家譜、牌坊、祠堂等等。迄今為止,龍伯高(東漢初年)墓葬保存完好,龍家祠中憲大夫牌坊,龍家大院,廣東四大名園之首的清暉園,重慶宜賓的龍氏山莊等。
H. 百家姓里有沒有姓龍的
《百家姓》有龍姓,龍姓排名第256位。
《百家姓》原收集姓氏411個,後增補到504個,其中單姓444個,復姓60個。
龍姓出自姬姓。龍姓出自御龍氏,望出天水。夏朝御龍氏劉累(堯之後,因有馴化龍的本領,深得夏帝孔甲的賞識,被封賜為「御龍氏」)的後裔中,就有以龍為氏的,和劉姓同源。
另據《通志·氏族略》所載,龍氏,舜臣也,龍也納言(所謂納言,是當時一種專司出納,帝命的官職),子孫以官職名龍為氏。御龍氏後裔多在晉國為官,魏國大將軍龍賈當出此支。
(8)姓龍的圖片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龍姓的遷徙分布
宋朝時期,龍姓大約有4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05%,排在第二百位以後。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四川、江西、安徽,這三省龍姓大約占龍姓總人口的87%,其次分布於河南、浙江等省。四川省為龍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龍姓總人口的32%。
明朝時期,龍姓大約有12餘萬人,約佔全國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後。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江西、湖南,這兩省龍姓大約占龍姓總人口的71%,其次分布於湖北、廣西,這兩省的龍姓又集中了14%。江西省的龍姓人口約占龍姓總人口的44%,為龍姓第一大省。
當代龍姓的人口已近280萬,為全國第八十五位姓氏,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22%。從明朝至今600年中龍姓人口由12萬激增到280萬,增長了23倍多,龍姓人口的增長速度大大高於全國人口的增長速度。
I. 龍字有幾種寫法
「龍」的正確繁體字寫法只有一種。
龍 [lóng]
傳說中的一種長形、有鱗、有角的神異動物,能走,能飛,能游泳,能興雲作雨:龍舟。龍燈。龍宮。龍駒(駿馬,喻才華出眾的少年)。畫龍點睛。龍蟠虎踞。
古生物學中指一些巨大的有四肢有尾或兼有翼的爬蟲:恐龍。
封建時代用作皇帝的象徵,或稱關於皇帝的東西:龍顏。龍體。龍袍。
姓。
龍船 [lóng chuán] 龍舟,前面飾有龍頭的細長條船,多槳,民間用於端午賽船。
龍膽 [lóng dǎn] 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對生,卵形至披針形,花藍紫色,聚傘花序頂生,根可入葯。
龍膽紫 [lóng dǎn zǐ] 一種染料,含有副玫瑰紅的一個或多個甲基的衍生物,用作生物學著色劑以及殺菌劑、殺黴菌劑和打蟲葯。
龍燈 [lóng dēng] 中國民間游藝時特製的布龍,內有彩燈,由多節構成,每人持一節,與鑼鼓音樂配合起舞。
龍洞 [lóng dòng] 溶洞,是石灰岩被含有碳酸氣的水溶解而部分消失後形成的。
龍飛 [lóng fēi] 舊時比喻陞官提職。
龍宮 [lóng gōng] 神話中龍王居住的海底宮殿。
龍骨 [lóng gǔ] 1、中葯名。別名「花龍骨」。為古代大形哺乳動物,如象類、犀牛類、三趾馬等的骨骼化石;2、沿船底中心線從船頭至船尾的縱通桁材。
龍骨車 [lóng gǔ chē] 一種木製的水車,帶水的木板用木榫連接或環帶以戽水,多用人力或畜力轉動
龍虎 [lóng hǔ] 1、形容皇帝的氣派;2、比喻英雄豪傑。
龍井 [lóng jǐng] 浙江杭州龍井一帶產的一種綠茶。
龍卷風 [lóng juǎn fēng] 亦稱「龍掛」。某塊地面(或海面)的空氣受熱上升,四周的冷空氣急速補充而形成的空氣大漩渦,由於旋轉很快,捲起了地面的灰塵(或海水),看上去就像一條搖擺飛騰的巨龍,所以叫龍卷風。這種風破壞力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