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晉城周邊好玩的地方有哪些
10.山裡泉自然風光水利風景區
皇城相府的總面積為3.6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陳廷敬的故居,被專家們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皇城相府由內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組成,是一處很是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築群。
B. 6小時王莽嶺全程徒步賞奇峰怪石,7公里崑山掛壁公路見證人類奇跡
本次旅行目的地晉城,行程2天,第一天游皇城相府,第二天游覽王莽嶺,遠眺崑山掛壁公路。本文主要記錄第二天王莽嶺全天6小時的徒步過程和所見所聞,希望文中的攻略文字能夠對您的出行提供幫助,由於當天天空灰濛蒙的,部分照片效果並不太好。盡管如此,當我回顧整個登山過程,整理圖片時,整個人又重新回到了當時的開心喜悅之中。
提起掛壁公路,常有耳聞的是河南郭亮的掛壁公路。之前網路上看到大神們拍攝的掛壁照片,真的對於今人愚公移山不懈開路的精神佩服地五體投地。掛壁公路還被美稱為人類的第九大奇跡,點綴在美麗的山水中的掛壁公路,成為了一道獨特的靚麗風景線,前往觀賞的遊人也日益增多。
事實上在中國有七條最驚險最知名的掛壁公路,他們都位於山西和河南境內。山道難,難於上青天,用於形容晉豫兩省的大山阻隔,再恰當不過了。想像一下崇山峻嶺,無路可走的痛苦,你和我只隔著一座大山,可是相見卻要繞數十上百公里。人雖然不可能主宰萬物,但卻可以用自己的雙手,花費數年開辟出一條條捷徑。
今天本文中給你介紹的是王莽嶺景區和山西的掛壁公路。王莽嶺,顧名思義,和王莽有關,相傳西漢的時候,王莽率兵追趕劉秀,追到了陵川縣的山嶺之中,並在此歇息,於是得名王莽嶺。前領導人的秘書,詩人李銳老先生2000年到此吟詩道:不登王莽嶺、豈識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需五嶽攀。
王莽嶺最高海拔1700多米,我之所以到達這里,一是喜歡爬山,好久沒有和大自然親近了,還是想再體驗一下揮汗如雨爬山觀景的快感,二呢就是想親眼看看傳說中的掛壁公路。
從晉城市客運東站出發,有直達王莽嶺景區的中巴車。最早一班車7點發出,之後一個小時一班,分別是8、9、10點。我自然是起了個大早,乘坐頭班車去王莽嶺,因為我想給景區里遊玩的時間充裕一些,可以多多地看風景,呼吸負氧離子。
從晉城客運東站到王莽嶺80多公里,中巴用時大約100分鍾,中巴車況較差,坐在後面很顛。之後到景區門口用我的雲遊行年卡直接換票,不用再額外花錢買門票了。
說到這里有必要提一下上山的幾種方式。景區里有纜車,但是未開放,原因不明;第二種方式直接步行上下山,第三種方式選擇乘坐景區大巴上山,大巴費用50元,一共可以乘坐五次。之所以大巴可以乘坐五次,是因為王莽嶺景區里包括錫崖溝,上山1次,山頂到出口1次,山頂到錫崖溝1次,錫崖溝到山頂1次,錫崖溝到景區出口1次,然而現在錫崖溝那邊修路,景區去不了,所以50元也就是直接上下的門票了。
另外乘坐大巴上下山可以經過錫崖溝掛壁公路,據說乘客只能在車里觀看,不能下車的,可能想要拍攝錫崖溝掛壁公路全貌比較困難。
了解我的人知道,我一向崇尚腳力登山。因為長途跋涉的辛苦、全身火熱、還有一路的風景,以及征服感都讓人十分滿足。9點從景區入口進入開始了漫長的登山過程。我的路線選擇決定了我看不到錫崖溝掛壁公路。
景區售票的小姑娘說大約2個小時就能爬上去,在我徒步登山的過程中,一路遇到上山的也就七八個人。更多的遊客都乘坐大巴上山了。沿著大路沒走多久,尖聳的山峰就在左手出現了,而且那邊的高處有一個小亭子。真正登頂的路應該是直接右拐上山。我是先奔著那個小亭子過去的,反正不趕時間。先登高看看風景,於是意想不到的驚喜出現了。
原來登上高處就能看到對面大山上的掛壁公路,那邊是崑山掛壁公路,也是中國七大掛壁公路之一,我所處的位置已經是隔著峽谷最近距離的欣賞了。於是開始按動快門,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掛臂公路。
崑山掛壁隧道全長7500米,每隔10多米開一天窗,據說在聳立山崖上一共開鑿了160多個天窗,在垂直高度500米的山崖上攔腰穿過蔚為壯觀。1992年,山西省實施「村村通」工程,這樣的工程何其浩大,它是崑山村通往縣城陵川縣的唯一公路。
看完風景重新回到右手的正路,就次開始了爬山的過程。從這里逐漸登高,可以觀察到左手崑山掛壁公路的全貌,如果您沒有機會親自駕車或乘車從掛壁公路上走過,從這里的登山路上遠眺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角度。
這是名為不了情的地方,兩塊大石頭緊密相連。相傳羚羊經過千年修煉變成了靈芝女,她救助了一個跌下懸崖的采葯青年,後彼此相愛終日廝守。被在此修煉的高僧發現,決意要拆散他們,兩人不從,最後被化為眼前的石峰。下面是一張上山路上對面的崑山掛壁公路的豎幅全景圖。
之後上山的過程超出了預期,本以為很快就能到達索道上站的位置,結果怎麼走都不到,翻山越嶺流了不少汗水,最後花了整2個小時才到達索道上站位置,根據景區地圖顯示,似乎才走了一半多的路程,覺得完全低估了這趟登山路,沒想到後半程超級好走,只用了大約半小時就到了山頂停車場的開闊地帶。到了這里一下子出現了數十上百的遊客,他們都是乘大巴上來的。
附近的平台視野開闊,可以眺望遠處奇形怪狀的山峰。只是山上的天氣很怪,霧蒙蒙的,看東西不清晰,拍照也拍不出效果。當時已經11:30多了,我決定休整午餐。終於可以品嘗自熱川味牛肉火鍋了,這個火鍋20多元錢味道不錯,牛肉還真不少,不枉我自大太原背到晉城再背到王莽嶺山頂的苦心,吃飯的時候,幾個老年人好奇地看著我的自熱小鍋問個不停。
另外山頂還有米飯和苗條快餐,15元一份,這個價位相比那些名山還行,至於好吃不好吃就另當別論了。山頂上還有電熱水爐免費供應開水,這一點非常好,很多景區都做不到。水足飯飽,在我加熱火鍋和吃飯的過程中,山頂的天氣變幻莫測,一會兒白雲遮頭,還下起來小雨,一會兒太陽又曬地暖洋洋,總而言之不用擔心,因為頭頂上的雲並非黑色。吃完休息完後是大約12:30。不要以為到了山頂,你的登山活動就結束了。
事實到了這里,才到了極頂游覽區,山頂很大,可以走一個環線看周圍的崇山峻嶺,奇峰怪石,主要的觀景點也在這個環線里。我基本上沒停歇從12:40到下午2:30繞了一個大圈。所以如果你打算全程步行遊玩王莽嶺,這絕對是個苦力活。
下午2:40開始下撤,我的時間經過了周密的安排,上來用了2.5小時,而王莽嶺回晉城的末班車是5點,我必須確保趕上末班車。雖然當地人建議我可以步行走左側的 汽車 下山大路,說這樣省力下去快點,但是之前有攻略說錫崖溝隧道不允許遊客步行,具體情況不明。我還是選擇了原路下山,因為我更喜歡走右邊的山間小路,叢林茂密,空氣清新。
下山的速度比起上山肯定要快很多,健步如飛,中途休息了2次總計大約30多分鍾,回到景區外公交車站是大約4:30,時間綽綽有餘。另外這趟公交車回程時是投幣8元,所以請事先背好零錢,電子支付雖然設備有,但是故障暫時無法聯網。
回程大約100分鍾,發現高速公路部分路段封路,於是中巴繞行,結果我一看手機地圖,繞了個大圈後恰好經過晉城火車站附近,於是直接附近下車,節約了1個小時的公交車程。附近吃了一碗晉城人特別愛吃的餄烙面,步行1公里多直接到火車站。晚上10點火車,上車後卧鋪呼呼大睡,早晨5點抵達太原。完美的旅行結束了。
再見!晉城。這座城市給我的印象很不錯,非常注重 旅遊 發展,開辟了很多條 旅遊 公交線路。並且周邊城際公交車實現了優惠票價。而且附近還有很多景點,下次還會再來!
C. 山西有哪些旅遊景點
恆山、黃
河壺口瀑布、北武當山:華夏之根、黃河之魂、交城龐泉溝地上看山西,地下看陝西
山西的人文資源非常豐富。
【世界文化遺產】
平遙古城、雲岡石窟,山西人文的八大文化品牌、佛教聖地、晉商家園、壺關太行山大峽谷、大同火山群、霍山國家地質公園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六批共271處,數量居全國第一。
【第一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名單】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博物院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
大同、平遙、古建瑰寶、太行神韻、五台山,數量居全國第一、邊塞風情、關聖故里,涌現出一批風景區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
【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歷山、寧武蘆芽山、祁縣、新絳、陽城莽河、五鹿山
太行山大峽谷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五台山、五老峰
雲岡石窟/懸空寺
【國家地質公園】
黃河壺口瀑布、寧武萬年冰洞、代縣、太原[1]
【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五批共30個、五台山
D. 山西的旅遊景點大全
我把山西景點分成三類:古城民宅類、古跡名剎類、山水風景類。
下面就按照以上三類,對山西景點逐個做一介紹:
一、古城民宅類
1、平遙古城
5A景點,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之一。這里保存了中國古代城市在明清時的所有特徵,晉商文化,古典建築,是一幅非同尋常的文化,社會,經濟畫卷。
2、磧口古鎮
位於黃河之濱,明清至民國年間,憑借黃河水運一躍成為北方商貿重鎮,享有「九曲黃河第一鎮」之美譽,是晉商發祥地之一。
3、皇城相府
5A景點,是康熙帝師,《康熙字典》的總編撰者,陳廷敬的故居。這里由內城,外城,紫芸阡等部分組成,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築群,被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世族之宅」。
E. 晉城都有哪些旅遊景點
1、清明節發源地:人間仙境介休綿山
綿山,亦名介山,因2460年前介子推偕母隱居而名.
2、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雲岡石窟
雲岡石窟位於山西省大同市西郊武州山南麓,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1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大小造像5.1萬余尊,大佛最高者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為我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
3、「世界三大奇塔」之一:應縣木塔
應縣木塔位於朔州市應縣城內,應縣木塔全稱應縣佛宮寺釋迦塔,即建造在佛陀宮殿內專門供奉佛祖釋迦牟尼的塔廟。它與法國的艾菲爾鐵塔、義大利的比薩斜塔並稱為「世界三大奇塔」。
4、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五台山
五台山列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位於山西忻州市五台縣東北,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組成,其中五座環抱高峰,峰頂平坦寬闊,「有如壘土之台」,故名五台山。因五峰聳峙,山勢雄偉,素有「華北屋脊」之稱。
5、人類建築藝術寶庫中珍貴的遺產之一:晉祠
晉祠位於山西太原市西南25公里處懸瓮山麓,是集中國古代祭祀建築、園林、雕塑、壁畫、碑刻藝術為一體的唯一而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也是世界建築、園林、雕刻藝術中公元7世紀至12世紀間極為輝煌壯美、璀璨絢爛的篇章。
6、北方民居建築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北距太原市54公里,南距東觀鎮僅2公里,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國著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
7、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晉中市平遙縣境內,是中國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縣城,為世界文化遺產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華夏民居第一宅:王家大院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歷史文化名鎮,是山西晉商大院的典型代表。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處距王家大院2公里,距綿山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9、中華壯士「飛黃」聖地:壺口瀑布
黃河壺口瀑布位於吉縣城西45公里,距臨汾市165公里處的晉陝峽谷黃河河床中,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色瀑布,因其氣勢雄渾而享譽中外。
10、清代名相陳廷敬府邸:皇城相府
皇城相府位於山西省東南部的晉城市北留鎮境內,是清代名相陳廷敬的府邸。陳廷敬曾任清朝經筵講官、文淵閣大學士;歷任吏、戶、刑、工四部尚書,是康熙的老師、《康熙字典》總閱官。景區游覽面積10萬多平方米,建築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樓疊院,錯落有致。明清兩代,陳氏家族一共出現了41位貢生、19位舉人,並有9人中進士、6人入翰林。康熙皇帝對陳廷敬有「房姚比雅韻,李杜並詩豪」的評價。
以上是山西十大景點,適合十一度假;
山西晉城還有:皇城相府、王莽嶺、棋子山、鳳凰歡樂谷、鈺山、山裡泉、海會寺、炎帝陵等
F. 山西旅遊景點有哪些
1、五台山 AAAAA
推薦1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忻州地區五台縣東北隅,是我國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與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齊名,為國內外洲人所嚮往。五台山座落於「華北屋脊」上,最高海拔達3058米。這里,峰巒連綿,山嶽交錯,形如虎踞,勢如龍蟠,總面積為2837平方公里。五台山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聳峙,高出雲表,頂無林木,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名五台。五台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個台頂,即東台望海峰、西台掛月峰、南台錦綉峰、山巒層疊、溝壑縱橫、谷河漫流、林木聳翠,盆地與山巒交錯,形成一處色彩鮮明、氣候涼爽、適宜人們瀏覽和避暑的風光寶地.五台山,中國佛教第一聖地。 山西省五台縣境內,方圓五百餘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環抱而成,五峰高聳,峰頂平坦寬闊,如壘土之台,故稱五台。 漢唐以來,五台山一直是中國的佛教中心,此後歷朝不衰,屢經修建,鼎盛時期寺院達300餘座,規模之大可見一斑。目前,……
2、雲岡石窟 AAAAA
推薦2
雲岡石窟位於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開鑿,東西綿延一公里。現存主要洞窟45個,計1100多個小龕,大小造像 51000餘尊,它是我國規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1961年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雲岡石窟是在北魏中期齊鑿的。北魏經歷了「太武滅佛」、「文成復法」。文成帝和平年間(460——465)雲岡石窟開始大規模營造,到孝明帝正光五年( 524)建成,前後計60多年。初由著名的高僧曇曜主持,「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現第16至20窟就是「曇曜五窟」。現存洞窟大部分鑿於太和十八年( 494)遷洛前。據《水經注》記載,當時「鑿石開山,因岩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煙寺相望,林淵錦鏡,綴日新眺」。雲岡石窟雕刻在我國三大石窟中以造像氣魄雄偉、內容豐富多彩見稱。最小的佛像 2公分。最大的高達17米,多為神態……
3、應縣木塔 AAAA
推薦3
應縣木塔位於山西大同南約70公里。它建在應縣城佛宮寺的山門內,原名佛宮寺釋迦塔,俗稱應縣木塔。應縣木塔建於遼代清寧二年(1056),它建在4米高的兩層石砌台基上,顧名思義,木塔確是全部用木建成的。木塔通高67.13米,底層直徑為30米,平面為八角形,五層六檐。外觀是五層,但是塔內夾有暗層四級,實為九層。塔內各層,使用了中國傳統的斜撐、梁枋和短柱等建築方法,使整個塔連成一個整體,既堅固,又壯觀。據測,建築該塔實用木材3500立方米以上,重達3000噸左右。木塔自建造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長期經受風雨侵蝕,並曾遭受軍閥炮擊以及多次強烈地震,雖有輕微傾斜,仍巍然屹立。實踐證明,它是建築結構與使用功能設計合理以及造型藝術的典範之作,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在世界上也是絕無僅有的。遼代是公元十至十二世紀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一個封建王朝,當時為了鞏固封建統治,大力提倡佛教,在山西、河北一帶大興土……
4、平遙古城 AAAAA
推薦4
山西平遙古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位於山西的平遙古城,是一座具有27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是中國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四座古城之一,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平遙舊稱「古陶」,明朝初年,為防禦外族南擾,始建城牆,洪武三年(公元一三七零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並全麵包磚。以後景德、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在的補修和修葺,更新城樓,增設敵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一七零三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而築了四面大城樓,使城池更加壯觀。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牆高約12米,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城牆以內街道、鋪面、市樓保留明清形制;城牆以外稱新城。這是一座古代與現代建築各成一體、交相輝映、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遙古城始建於公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自公……
5、恆山 AAAA
推薦5
恆山位於山西渾源縣境內,相傳4000年前舜帝北巡至此,見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恆山崛起於桑乾盆地南端,連綿數百里。橫亘寨上,主峰海拔2017米,山上怪石爭奇,古樹參天,蒼松翠柏之間散布著殿亭樓台,給雄偉的北嶽增添了不少秀色。古有恆山十八勝景,今尚存朝殿、會仙府、九天宮、懸空寺等十餘處,最為著名的就是懸空寺。懸空寺坐落在金龍口的絕壁上,一組紅綠相映的建築群,玲瓏剔透,像是一幅彩畫貼大石壁上,又像無形的線把幾座小房子系在半空。正如當地民謠說的「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該寺始建於北魏王朝後期,經金、明、清三代重修,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 山門依山勢朝南,全寺大小40間殿宇台閣緊貼岩壁一字排開,南北長如蟠龍,東西窄如衣帶。外觀上高低錯落,參差有致,內部聯系頗見匠心,有的用棧橋凌空飛渡,有的以暗道相通,有的在石級上攀登而過,有的拱越石壁穿窗入室,有時使人好像已面臨絕境,……
6、晉祠 AAAA
推薦6
晉祠,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位於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處的懸瓮山麓。晉祠原為紀念西周初年(公元前11世紀)武王次子、晉國開國侯而建。創建年代已不可考。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就有關於晉祠的記載,可見當時已經頗為出名了。 晉祠現已稱為一個有著幾十座古建築的中國古典園林的游覽勝地。這里殿宇、亭台、樓閣、小橋、古樹互相映襯,山環水繞,文物薈萃,古木參天,是一處風景十分優美的古建園林,被譽為山西的「小江南」,馳名中外。晉祠的文物古跡很多,比較著名的有:聖母殿、侍女像、魚沼飛梁、難老泉等。 侍女像 聖母殿是晉祠的主體建築。殿內,除聖母居中端坐外,旁有42尊侍女像。她們有的灑掃,有的梳妝,有的奉飲食,有的侍起居,還有音樂歌舞,文印翰墨等,各有所司。盡管她們職務不同,但都長期禁錮在宮廷之中, 其哀怨、慍怒、厭倦和抑壓之情,在她們的面部都有著細膩生動的刻劃。在我國古代泥藝術中是比……
7、洪洞大槐樹 AAAA
推薦7
古大槐樹,又稱洪洞大槐樹,位於洪洞縣城西北二公里的賈村西側的大槐樹公園內,這里洪洞雖然沒有什麼宏偉的建築,但是不論嚴寒的冬天,還是酷熱的炎夏,遊客絡繹不絕,有的賦詩題詞,抒發「飲水思源」之幽情,有的仰望古槐,盤桓眷戀,久久不肯離去。元朝末年,元政府連年對外用兵,對內實行民族壓迫,加之黃淮流域水災不斷,飢荒頻仍,終於激起連綿十餘年的紅巾軍起義。元政府予以殘暴的鎮壓,爭域奪地的殊死之戰時有發生,兩淮、山東、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元末戰亂的創傷未及醫治,明初「靖難之役」又接踵而至。冀、魯、豫、皖諸地深受其害,幾成無人之地。在元末戰亂時,蒙古地主武裝察罕貼木兒父子統治的「表裡山河」——山西,卻是另外一種景象,相對顯得安定,風調雨順,連年豐收,較之於相鄰諸省,山西經濟繁榮,人丁興旺。再者,外省也有大量難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區。明朝滅亡元朝後為了鞏固新政權和發展經濟,從洪武初……
8、解州關帝廟 AAAA
推薦8
解州關帝廟位於運城市解州鎮。因是關羽故里,建築面積近兩萬平方米,是國內最大的紀念關羽的建築群。 三國時扶漢名將關羽,原籍河東解梁常平村人,曾封「忠武侯」之職,以「忠義」著稱並留傳後世。歷代帝王崇信追封,宋封「忠惠公」、「義勇武安王」、「崇寧真君」等,元明清時期分別追封為「伏魔大帝」、「協天大帝」、「忠義神武大帝」、「關聖帝君」等職銜,民間呼之為「武聖」。隨著關羽的追封進爵,聲傳海內外,全國興建關帝廟者大振,故有「天下祠宇,關廟為多」之說。關羽故鄉解州除在祖籍長平村建家廟外,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在州西關大興土木,營建關廟一所,總面積約14平方米,規模之巨,冠於全國。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擴建,布局更為宏敞;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地震毀壞後重建,清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遭火焚毀,經十餘年修復始成現狀。其間明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以來,局部屢……
9、靈石王家大院 AAAA
推薦9
王家大院位於山西省靈石縣城東12公里處的靜升鎮(2003年被命名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距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35公里、介休綿山4公里、十八羅漢頭像海外回歸故里資壽寺2公里,是山西省近年來以「名城、名山、名院、名寺」為優勢,推出的一條精品旅遊線路。同蒲鐵路、108國道縱貫縣境,大運高速公路靈石出口處距王家大院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後裔——靜升王家於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後建成。建築規模宏大,擁有「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鱗」、「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現以「中國民居藝術館」、「中華王氏博物館」和「力群美術館」開放的紅門堡(龍)、高家崖(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築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
10、喬家大院 AAAAA
推薦10
喬家大院地處美麗而富饒的山西晉中盆地,位於祁縣城東北12公里處的喬家堡村,距省會太原50公里,與祁縣著名的中華周易宮、延壽寺、九溝風景區、渠家大院、明清街巷、長裕川等景點形成一日游格局。 喬家大院是祁縣喬家「在中堂」的宅院,「在中堂」是聞名海內外的商業資本家喬家第三代喬致庸的堂名。 喬家大院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後又在清同治、光緒年間及民國初年多次增修,時間雖跨越了兩個世紀,卻保持了建築風格的渾然天成。喬家大院佔地8724.8平方米,由6幢大院19個小院共313間房屋組成。從高處俯瞰,整體為雙喜字型布局,城堡式建築。四周高達10餘米的全封閉水靡磚牆內,院與院相銜,屋與屋相接,鱗次櫛比的懸山頂、歇山頂、硬山頂、卷棚頂及平面頂上,都有通道與堞牆相連。全院以一條平直甬道將6幢大院分隔兩旁,院中有院,院內有園。四合院、穿心院、偏心院、角道院、套院,其門窗、橡檐、階石、欄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