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要黃山奇石的圖片,和對圖片的一些文字說明
黃山歷史悠久,遠在六、七千年前,即公元前51世紀,我國母系氏族社會的後期,人類就已經在這片美麗富饒的山區勞動生息了。在距今三、四千年的殷商時期,這里就居住著一支叫山越的先民。山越乃百越中的一支。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先屬吳,吳亡屬越,越亡屬楚。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實行郡縣制,這里為會稽郡屬地。南朝時開始設置新安郡,郡府搬遷又始終未離開新安江上游,徽州古稱新安,其源蓋出於此。宋代徽宗宣和三年五月廿四日(公元1121年),歙州被詔改為徽州。關於徽州名稱的起源,一說因其境內有徽嶺、徽水、大徽村等,州則因地得名;另一說趙宋王朝是取「徽者、美善也」之意,炫耀他對這一地區的失而復得。此二說並存了八百多年,州名亦被歷代沿用至今,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建省的時候,就是摘取安慶、徽州二府首字作為省名的。
徽派文化底蘊豐富,內涵深廣,是我國三大區域文化(藏學、敦煌學、徽學)之一,涵蓋了哲、經、史、醫、科、藝諸多領域。黃山市位於皖浙贛三省結合部,群山環抱之中,古代徽州歷來有「山深不偏遠,地少士商多」之說。每當中原戰亂之秋,這里就成了藏龍卧虎之地,它既是亂世的世外桃源,又是治世的人才寶庫。古徽州文風昌盛,教育發達,「十家之村,不廢誦讀」,因此歷史上以才入仕、以文垂世者,代不乏人,燦若繁星。《辭海》的單列條目中,徽州名人有50多人,列全國各州府之首。據不完全統計,明清兩代中進士542人,舉人多達1513人,「連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宰相」、「四世一品」者並不鮮見。明清時代徽商稱雄商界長達二、三百年,有「無徽不成鎮」之說。徽商賈而好儒,「官、賈、儒」三位一體,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徽州文化,歷史上各種人才應運而生,學術研究異彩紛呈。例如,活字印刷術創始人畢升,宋代理學集大成者朱熹,明清三朝元老、軍機大臣許國(歷仕明嘉靖、隆慶、萬曆)、曹振鏞(歷仕清乾隆、嘉慶、道光),富可敵國的大鹽商鮑漱芳,著名戲劇家汪道昆,醫學家汪機、汪昂,徽墨、歙硯高手李廷、李少微,新安畫派的創立者和近代著名代表漸江、黃賓虹,哲學家戴震,理財家王茂蔭(馬克思《資本論》中提到的唯一中國人),珠算大師程大位,近代教育家、學者有陶行知、胡適,音樂家張曙,還有工程技術專家詹天佑、鄭復光,孫中山元帥府秘書長、近代法學家徐謙等,都是徽州人。同時,由徽商興盛而形成了新安理學、新安醫學、新安畫派、徽派盆景、徽墨歙硯、徽派建築、徽雕、徽刻、徽劇、徽菜等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流派。現已發現地面文物4900多處,其中列入國家和省級重點保護的45處。直至今日,黃山大地上仍遍布古橋、古塔、古亭閣、古宗祠、古牌坊,猶如一座天然的歷史大博物館。
『貳』 黃山風景的文字介紹
黃山雄踞風景秀麗的安徽南部,是我國最著名的山嶽風景區之一。黃山集名山之長: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衡山之煙雲,廬山之飛瀑,雁盪山之巧石,峨眉山之清涼。
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 徐霞客兩游黃山,贊嘆說:「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又留「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岳」的美譽。更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稱。可以說無峰不石,無石 不松,無松不奇,並以 奇松、怪石、雲海、溫泉 黃山四絕著稱於世。
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爭輝。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異。黃山還兼有「天然動物園和天下植物園」的美稱,有植物近1500種,動物500多種。
(2)黃山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黃山的文化遺產價值
黃山與宗教有密切的關系,唐代道教舊籍中,關於軒轅黃帝和 容成子、浮丘公來山煉丹、得道升天的仙道故事,流傳千年,影響深廣,至今還留下與上述 神仙故事有關的許多峰名,如軒轅峰、浮丘峰,以及煉丹、仙人、上升、仙都、道人、望仙諸 峰。黃山山名,亦與黃帝煉丹之說有關。
道教在黃山建立較早的道觀有浮丘觀、九龍觀等。 宋末道士張尹甫在黃山修煉,創建松穀道場。明末以後,全山范圍內,已無道教活動的蹤 跡。 據《黃山圖經》記載,佛教早在南朝劉宋間就傳入黃山,歷代先後修建寺底近百座。寺 廟之中,祥符寺、慈光寺、翠微寺和擲缽禪院,號稱黃山「四大叢林」。
黃山歷代釋徒中,能詩 善畫者多,著名的有:唐代島雲,明代海能、弘智、音可、元則、王寅,清代大均、大涵、檗庵、 漸江、雪庄等,都有作品傳世。
『叄』 黃山福字書法石刻是哪位大師寫的
「黃山之福」書法石刻,由當代文化學者觀同題寫,立於安徽黃山風景名勝區。
石刻採用天然大理石雕刻,高3.3米,寬1.6米,福字正上方刻有「黃山之福」大紅方印,寓意著吉祥、富貴、安康 。下方刻有中英文「中國黃山」文字標識;福字清秀、圓潤、大氣,創作靈感來自觀同先生對黃山「秀松奇石」獨特自然景觀的感悟;是源自康熙御筆「天下第一福」三百年吉祥化身;黃山景區獨具特色傳統文化IP之一。寓意富貴、吉祥、安康。因是黃山景區第一座、也是最大的福字文化景觀書法石刻,又被稱為:黃山第一福。
參考資料:【黃山之福_網路】https://mbd..com/ma/s/K2RUdcfJ
『肆』 用簡潔的語言介紹一下黃山(小於30字)
寫作思路:根據題目要求,介紹旅遊時的經歷,最後總結自己的感受。
Last year, I went to Beijing by train. I run fast.
去年,我乘火車去了北京。我跑得很快。
However, I like traveling by train because I like the feeling on the train.
但是,我喜歡坐火車旅行,因為我喜歡在火車上的感覺。
In addition, I can enjoy the scenery along the way.
此外,我還可以欣賞沿途的風景。
However, after last week's trip, I don't want to travel by train anymore, because I'm too tired and have no fun. I spent 16 hours on the train.
然而,在上周的旅行之後,我不想再坐火車旅行了,因為太累了,沒有樂趣。我在火車上花了16個小時。
I'm so tired that I have to spend a day having a good rest. It's boring on the train. Therefore, I don't think we should take the train if the journey is far away.
我很累,不得不花一天時間好好休息。在火車上很無聊。因此,我認為如果路途遙遠,就不應該坐火車。
『伍』 黃山奇石的圖片和文字
我要黃山奇石的圖片,和對圖片的一些文字說明一定要有圖片和對應的名稱哦
『陸』 黃山大石頭上寫的是些什麼字
「改變世界」進入峽谷,是一塊巨大的石頭框架上形成的兩個石牌樓,上書「天門」; 在「老婆」譚,再向前去有一塊大石頭,上面刻有「改變世界」四個大字。
『柒』 黃山簡短介紹(100字左右)
黃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
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志。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五絕三瀑」,五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7)黃山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在老祖宗最先聚集成國的地方——黃河流域的泰山、華山和嵩山雖沒有驚世的相貌,但近水樓台先得月,最早受到帝王和文人墨客的青睞。
而在重巒疊嶂包圍之中的黃山,一般人根本難以抵達。
當最初深入黃山的人手舞足蹈地向山外人描述這個仙境般的存在時,黃山的聲名才開始慢慢傳播。
由此,直到「五嶽」定下來的近千年後,黃山才終於名揚天下。
『捌』 黃山名字的由來是什麼
黃山名字的由來有兩種說法:
1、黃山原名叫黟山,因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
2、唐玄宗信奉道教,特於天寶六年(747年)六月十七日敕改為黃山。
黃山五絕,是指中國安徽省黃山的五種獨特景觀。分別為: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
(8)黃山文字圖片擴展閱讀
黃山經歷了造山運動和地殼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風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結構。黃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稱,主峰蓮花峰海拔高達1864.8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
黃山山體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岩構成,垂直節理發育,侵蝕切割強烈,斷裂和裂隙交錯,長期受水溶蝕,形成花崗岩洞穴與孔道。全山有嶺30處、岩22處、洞7處、關2處。黃山的第四紀冰川遺跡主要分布在前山的東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