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電話的發展史簡單的圖片

電話的發展史簡單的圖片

發布時間:2022-04-22 15:02:20

1. 我們首先收集了反映人類通信發展歷史的文字和圖片資料並根據年代對資料進行歸類

根據年代是按時間順序,不是類別順序

2. 電腦發展史


http://..com/question/7873445.html

電腦的發展歷史
1.
電腦的英文名稱為
Computer,直譯的意思是計算機.
電腦由早期的機械式電腦發展到現在所使用的個人電腦,經過了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最早的計算機得追溯到西元
1942年由法國數學加巴斯卡所發明的巴斯卡機,這台機器是由許多的齒輪與杠桿所組成的.
一般我們對電腦世代的分類是以製造電腦所使用的元件不同來劃分,共分為四個世代:
第一代(西元1946年~西元1958年):使用真空管製造.
第二代(西元1959年~西元1964年):使用電晶體製造.
第三代(西元1965年~西元1970年):使用積體電路製造.
第四代(西元1970年~)
:使用超大型積體電路製造.
第一代電腦:真空管時代:使用真空管為材料以打孔卡片作為外部儲存媒體以磁鼓作為內部儲存媒體程式語言為機器語言及組合語言
第二代電腦:電晶體時代使用電晶體為材料開始使用磁帶磁碟的發明以磁蕊作為內部儲存媒體硬體的模組化高階語言的出現
第三代電腦:積體電路的時代使用積體電路向上相容的概念作業系統的出現
軟體的快速發展
迷你電腦的出現
第四代電腦:超大型積體電路的時代微處理機的出現以半導體作為內部儲存媒體微電腦的流行套裝軟體的發展
資料轉載於:
http://mail.csjh.tpc.e.tw/a90/a90021/www/pcl.htm
2.
電腦的發展
1.
電子計算機的定義及特性
A
電子計算機(Electronic
Digital
Computer)
a.
簡稱計算機(Computer),俗稱電腦.
b.
包含了輸入,輸出,控制,記憶及運算邏輯等單元.
c.
計算機與計算器(Calculator)的差異
項目
計算器
計算機(電腦)
運算能力
簡單的數值運算
復雜的數值與非數值運算
儲存能力
沒有或很少
有很大的儲存空間
顯示能力
僅能在有限的小螢幕內顯示
可在高解析的螢幕畫面顯示
操作方式
人工逐一輸入
可內存程式,由電腦來自動產生結果
其他功能
沒有或很少
功能多且完整
B.
電腦的特性
a.
快:處理速度快.
b.
准:精準度及正確性高.
c.
大:儲存容量大.
d.
可減輕人力,降低作業成本.
e.
能提供資料保護之安全措施.
C.
電腦的限制
a.
只有正確的資料輸入,才有正確的結果輸出(GIGO).
b.
問題必須量化.
c.
計算機非萬能:人類必須提出解決方法,並將其程式化,電腦才能處理.
2.
電腦的發展史及趨勢
A.
美國社會學家杜佛勒,將人類社會的變遷形容成「波」:
第一波是農業革命,第二波是工業革命,第三波是資訊革命.

3. 手機發展史

手機發展史
1902年,一個叫做「內森·斯塔布菲爾德」的美國人在肯塔基州默里的鄉下住宅內製成了第一個無線電話裝。
1938年,美國貝爾實驗室為美國軍方製成了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手機 。
1973年4月,美國著名的摩托羅拉公司工程技術員「馬丁·庫帕」發明世界上第一部推向民用的手機。
1、第一台手機
世界上第一台手機摩托羅拉DynaTAC 8000X重2磅,通話時間半小時,銷售價格為3,995美元,是名副其實的最貴重的磚頭。但在1984年,或者對於DynaTAC 8000X的設計者Rudy Krolopp來說,這台手機並不昂貴,也不能稱作是磚頭。退休多年的Krolopp在談到DynaTAC 8000X時,當時,負責摩托羅拉無線領域研發,後來被尊稱為手機之父的Martin Cooper認命Krolopp為項目組長,負責世界上第一台手機的開發工作。

2、第一款「翻蓋」手機
摩托羅拉8900是世界上第一款翻蓋式的手機,於1995年上市,面世之時引起了相當大的轟動,為後來手機的設計提供了諸多靈感。大家可以看到,該機的翻蓋與目前主流的翻蓋還是有著不小的差別的,掀開翻蓋之後,大家能看到該機的鍵盤。該機配備的是一塊黃綠色的單色屏,支持的是GSM制式,配備的電池都還是鎳鉻電池,在機頂還有一根在現在看來有點丑的外置天線。不過該機畢竟是十多年前的產物,在當時可是相當先進的。

3、第一款折疊式手機
摩托羅拉328C上市時以「掌中寶」的稱呼風靡一時。摩托羅拉8900的揭蓋只是手機鍵盤上有保護蓋而已,而真正的折疊手機就是這款摩托羅拉掌中寶328C,該機的外形設計也越來越接近目前翻蓋手機了。它在以前大可算作是經典中的經典,摩托羅拉的這一發明使折疊式,手機從此發揚光大。摩托羅拉328C重僅95克,在當年可以稱得上相當輕巧了。特別是翻蓋式的設計,用戶可以輕松的把它放時襯衣的口袋。這點讓當時愛立信的大塊頭手機和它的支持者們大跌眼鏡。

4、第一款旋蓋手機
摩托羅拉的V70當年就讓無數時尚男女怦然心動,V70的旋蓋廣告現在看來也仍然個性十足。設計和市場的大獲成功,更是為V70這樣的旋蓋設計打上了深深的「MOTO」烙印。除了旋蓋設計,V70還在業界率先帶來了反色的界面顯示效果、顆粒按鍵、飾品式產品氣質設計等。多年後,摩托羅拉終於自己進行了復刻,定位準奢侈品的Aura在旋蓋機身的基礎上,採用了62克拉一級藍寶石水晶屏幕鏡面和精準的機械設計,將華貴且經典的血液完全注入,並且還保證了絕對的功能性,不得不說,沒有V70的成功和無可取代的經典地位,Aura是絕不可能有這樣的表現的。

5、第一款滑蓋手機
早在1997年,西門子的SL10便以滑蓋造型出現了。當1998年初,德國巨人西門子公司推出的SL10以首創上下開合、屏幕與按鍵分離的模式,成就滑蓋手機的雛形時,誰都沒有想到這種設計能夠在今天成為最受歡迎的手機造型之一。憑借這個當時在全球掀起革命性概念,並以SL10獲得「CeBIT漢諾威工業設計大獎」贊譽的西門子手機部.西門子SL10可以稱得上是擁有多項「世界第一」稱號的至尊經典手機,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滑蓋手機,第一款三色彩屏手機。西門子SL10在手機領域中具有著非同尋常的意思,可以不誇張地說有了它才有了我們今天盛行的滑蓋風潮。

6、第一款國產側滑蓋手機
多普達838是全球第一款採用側向滑蓋的智能手機,而則滑蓋的好處就在於側滑出來的鍵盤體積可以做到更大,用在智能手機中就可以裝載下一個QWERTY鍵盤,使得商務人士操作起來更加方便。多普達838作為一款智能機體型上和普通手機相比顯得碩大,但是配合銀灰色磨沙塑料帶使得它散發出了濃烈的商務氣息。並且做工十分精細,呈方塊形排列的QWERTY鍵盤,表面有一定的凸起,手感很好,而且因為接觸面積很大,所以操作起來十分的順手。 內置有微軟最新的Windows Media Player,支持ASF、MPEG、WMA、WMV等多種視音頻文件的播放;另外838還支持藍牙和紅外功能。

7、第一款內置天線手機
諾基亞 3210的上市放映了諾基亞的手機設計風格一直都有趨向"人性化」的特點,它是第一部內置天線的手機,這對當時手機業界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畢竟以往手機頭頂露出的一根長長的天線,看起來還是有些難看的。 作為首款內置天線手機,諾基亞 3210於1999年上市,雖然在當時看起來與眾不同,但同時也較其他手機更加的時尚。該機採用的單色屏,體積也只有123.8×50.5×16.7mm ,在當時來說非常的小巧,可以說在當時是一款另類到讓人耳目一新的手機,為後來的手機設計做了很好的榜樣。

8、第一款橫握鍵盤手機
002年年初,作為諾基亞首款娛樂功能的產品,5510是專為那些愛好音樂、喜歡在移動中享受游戲、簡訊和通過WAP接入移動服務的年輕人量身定做的產品。 諾基亞 5510可以帶你領略娛樂全新境界,體驗妙不可言的科技新意。你可將喜歡的MP3音樂存儲至手機並隨時欣賞,或者收聽立體聲調頻收音機;銳意創新的橫向全鍵盤設計更是體貼入微,不僅讓你玩游戲時體驗到雙手操作的樂趣,更使手機的拼寫輸入變得游刃有餘。發送簡訊息、多方聊天,一切就象面對你的電腦鍵盤一樣縱橫無礙。可以說,這算是目前娛樂手機的鼻祖也不為過。

9、第一款內置MP3功能的手機
西門子6688是手機發展歷史上的里程碑!首創MP3+儲存卡+JAVA功能的結合,其功能之強大,甚至目前的智能機在某些領域也不能匹敵。該機不但是西門子的驕傲,更是手機史上的經典之作。 西門子 6688 的體積並不因加了MP3功能變得笨拙,做得小巧玲瓏,體積更輕巧、厚度更纖細,屏幕加大、可顯示更多文字,這除了方便在播放 MP3 時觀看有關的音樂菜單,還因為內置WAP功能,加大屏幕利於上網閱讀信息。

10、第一款內置攝像頭的手機
夏普開啟了手機拍攝功能的先河,在2000年的9月,夏普聯合日本移動運營商J-PHONE發布了首款內置了11萬像素CCD攝像頭的夏普J-SH04手機。這款手機採用的是細長條狀直板機身設計,擁有96×130像素液晶屏。這樣的配置在當時已經屬於旗艦級的多媒體手機了。但採用了攝像頭的手機的出現預示著手機能夠做更多的事情,而此後,手機也開始了攝像頭的高速發展時代。

11、第一款三防手機
它的樣子實在很怪,身材又大,對於東方人的審美觀念來說,這種外觀是不能被接受的。由於銷售量過低退出市場,可奇怪的是,在其退市後,這款手機卻成為了眾多人追逐的對象,其經典的鯊魚鰭式天線也永遠留在人們心裡,而愛立信R310sc也作為國內的第一款三防手機而被永載史冊。

12、第一款256色GSM彩屏手機
愛立信T68是第一款採用256色GSM彩屏手機,該機剛上市時的參數遙遙領先於其他對手;彩屏手機,它已經支持多媒體信息,並且可以通過RS232介面與電腦連接同步數據,並能外接攝像頭。T68 是第一款具有彩色屏幕案的GSM行動電話。它支持GPRS,提供高速行動網路通訊,電子郵件,增強型簡訊(EMS)讓您單純的文字信息增加圖案以及音樂,還有藍牙無線通訊功能讓您免除連線的困擾。

13、第一款內置游戲的手機
1998年十月份由諾基亞公司推出的6110,開啟了手機屆的游戲里程碑,雖然只是內置了貪食蛇而已,但此舉極具創新精神。 該機內置有貪食蛇、記憶力、邏輯猜圖三款游戲,其中"貪食蛇"一直流傳至今,成為諾基亞手機的傳統項目。有藍、灰、紫三種顏色可選不同的光線下前殼可變換三種顏色,時鍾,情景模式在此款手機也成為內置功能。

14、第一款內置藍牙功能的手機
在2001年8月,愛立信推出了第一款內置藍牙的手機索尼愛立信T39mc。愛立信T39mc預裝了藍牙無線傳輸模塊,作為全球第一部內建藍牙晶元的手機T39mc,這部手機也是愛立信第一部支持GSM三頻及GPRS高速上網的手機,並且還有先進的個人信息管理應用程序(PIM),功能非常全面和強大。愛立信T39mc的推出,使得紅外線傳輸逐漸走向沒落,而藍牙這種無線式的傳輸方式在隨後已經成為一款手機的標准配置。

15、第一款雙核手機
LG是第一個把雙核手機帶到了現實世界。該款LG P990 Optimus 2X手機擁有NVIDIA Tegra2 雙核CPU,同時搭載熱門的Android系統,可以說是強悍得可怕。該機像大部分全觸控機型一樣採用的是直板造型,方方正正的外形看起來還是相當不錯的。該機的硬體配置確實是非常的強悍。機身自帶512MB的RAM,手機在運行過程中一點不帶卡的。
手機發展趨勢
移動互聯時代的到來,智能手機的流行已成為手機市場的一大趨勢。這類移動智能終端的出現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方式及對傳統通訊工具的需求,人們不再滿足於手機的外觀和基本功能的使用,而開始追求手機強大的操作系統給人們帶來更多、更強、更具個性的社交化服務。智能手機也幾乎成了這個時代不可或缺的代表配置。
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已經將購機目標定位在智能手機身上。與傳統功能手機相比,智能手機以其便攜、智能等的特點,使其在娛樂、商務、時訊及服務等應用功能上能更好的滿足消費者對移動互聯的體驗。這幾年智能手機也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種發展勢頭還在延續,在2012年,智能手機的發展趨勢會是怎樣的呢?

1. 四核處理器時代的即將到來
今年的智能手機使用的處理器主要還是雙核處理器,2012年,更多的智能手機將運行4核處理器。前幾天我們剛報道過一款4核處理器Tegra 3,這是世界上首款4核心移動晶元,性能表現要優於之前雙核心的Tegra晶元3倍,在多任務處理,網路瀏覽和應用表現流暢度上都有明顯提升。

2. 越來越多的智能手機將支持近場通信技術(NFC)
NFC技術能夠逐漸取代信用卡來實現移動支付,用戶只需拿著支持NFC的智能手機在支付設備旁一搖就能實現移動支付。谷歌在這方面是領頭羊,它在今年9月份就已經發布NFC手機支付Google Wallet,但NFC領域的競爭勢必會越來越激烈。據悉,蘋果也打算在未來的iPhone中添加NFC技術。RIM推出的BlackBerry Bold和BlackBerry 9350/9360/9370都已支持NFC。NFC在明年肯定取代不了信用卡,但支持NFC支付的商家肯定會越來越多。

3. 720p的解析度將成為高端智能機的標准之一
三星Galaxy Nexus和HTC Rezound手機的解析度都已達到720p。到明年,720p的解析度將成為高端智能手機的一項標准。很多手機廠商正想辦法使更多小屏幕的智能手機的解析度也能達到720p。

4. LTE技術的普及
支持4G LTE網路的手機今年才剛剛開始。美國移動運營商Verizon已經推出了幾款支持4G LTE網路的手機,包括HTC ThunderBolt和三星Droid Charge。到明年,支持4G LTE也能成為高端智能機的一個標准,但願到時手機廠商和無線運營商能解決智能手機的電池續航問題。

5. 聲音控制技術的不斷發展
語音助手Siri是iPhone 4S最大亮點,引起了廣泛關注。谷歌和微軟無疑也會將越來越多的聲音控制技術引入到自己的智能手機平台。Siri也將面臨日益激烈的競爭。

6. 價格競爭更為激烈
廉價Android手機一直在低端手機市場有明顯的價格優勢,隨著蘋果提供合約價免費的iPhone 3GS,低端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將更為激烈,同時,微軟CEO也表示,微軟也將盡力降低Windows Phone智能手機的生產成本,從而降低銷售價格。

7. 增強現實技術日益成熟
目前,增強現實方面的手機應用越來越來越多。增強現實應用功能也將成為未來智能手機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功能。谷歌不久前剛剛發布了升級版地增強現實瀏覽器Live View。
隨著信息技術和移動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在智能手機日益普及的同時,其硬體性能和軟體功能也已經今非昔比。現在手機在作為移動通信設備為人們提供優質通訊功能的同時,越來越體現出其在游戲娛樂應用方面的價值。 由於J2ME秉承了Java技術的跨平台、穩定安全、開放易擴展等優秀特性,加上支持J2ME技術的終端設備的大量普及,使其很自然的成為了當前嵌入式/移動應用開發的首選平台。 本文圍繞J2ME平台上的手機游戲開發技術為主題,進行了游戲開發的基礎理論和相關開發技術的研究,並特別針對手機游戲開發中的通用框架、滾屏技術等幾項關鍵技術進行研究,並在J2ME平台上完成了設計實現。論文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1.研究並介紹了J2ME平台的主要用途以及基於J2ME平台手機游戲應用行業的國內外發展現 狀。
2.研究並論述了J2ME平台的特性及其體系結構。重點討論了連接受限設備配置(CLDC)和移動 信息設備簡表規范(MIDP),特別是針對游戲開發的GAME API進行比較深入的研究探討。
3.論述了手機游戲軟體的發展和分類,研究並探討了手機游戲開發的技術要點,包括手機游戲 開發中的性能優化,手機游戲的交互設計,以及手機游戲在J2ME平台不同版本間的移植問 題。
4.設計出了一套適合在J2ME平台下使用的手機小游戲開發通用框架,較大的提高了這類手機 小游戲的開發效率。通過研究分析游戲滾屏技術原理,實現游戲屏幕背景隨游戲角色的移動 而做相應的改變,來拓展游戲角色的活動空間,從而大大提升游戲的可玩性。設計實現了 GameRMS存儲類,採取了特定的數據存取操作方式和儲存位置等技術,使數據存儲的效率 有了比較大的提高,特別是在讀寫的數據量較大時,效果尤其明顯。
5.對全文的工作進行了總結,並對下一步的工作和J2ME移動應用開發的前景進行的了展望。

4. 求手機發展史之愛立信的圖片

現在使用的索尼愛立信就是索尼公司和愛立信公司一起合作生產的,你去http://mobile.163.com,那上面應該有

5. 電話的電源電路圖

最基礎的電話機電路圖如圖所示:

基本結構

電話機是通過電信號雙向傳輸話音的終端設備。歷史上對電話機的改進和發明包括:碳粉話筒,電話人工交換板,撥號盤,自動電話交換機,程式控制電話交換機,雙音多頻撥號,語音數字采樣等。新技術包括,ISDN,DSL,模擬行動電話和數字行動電話機等。

基本按鍵

電話電源線、電話線、收線開關、受話器、增音按鈕、送話器、本機號碼片、鈴聲及免提喇叭、記憶代碼鍵、記憶號碼片、數字按鍵、記憶取出鍵、記憶儲存鍵、重撥鍵、工作指示燈、免提鍵、R鍵、免提送話器、鈴聲調節開關、P/T開關、免提接收音量調節旋鈕。

工作原理

電話通信是通過聲能與電能相互轉換、並利用「電」這個媒介來傳輸語言的一種通信技術。兩個用戶要進行通信,最簡單的形式就是將兩部電話機用一對線路連接起來。

當發話者拿起電話機對著送話器講話時,聲帶的振動激勵空氣振動,形成聲波。

聲波作用於送話器上,使之產生電流,稱為話音電流。

話音電流沿著線路傳送到對方電話機的受話器內。

而受話器作用與送話器剛好相反--把電流轉化為聲波,通過空氣傳至人的耳朵中。

這樣,就完成了最簡單的通話過程。

發展歷史

電話機是美國人A. G. 貝爾於1876年發明的。他用兩根導線連接兩個結構完全相同、在電磁鐵上裝有振動膜片的送話器和受話器,首先實現兩端通話。但通話距離短、效率低。1878年出現了炭精送話器,使電話機送話器效率大大提高。受話器結構也有改進。最早的電話機是磁石電話機,靠自備電池供電,用手搖發電機發送呼叫信號。1880年出現共電式電話機,改由共電交換機集中供電,省去手播發電機和干電池。1891年出現了旋轉撥號盤式自動電話機,它可以發出直流撥號脈沖,控制自動交換機動作,選擇被叫用戶,自動完成交換功能。從而把電話通信推向一個新階段。到20世紀60年代末期出現了按鍵式全電子電話機。除脈沖發號方式外,又出現了雙音多頻(DTMF)發號方式。隨著程式控制交換機的發展,雙音頻按鍵電話機已逐步普及。電子電話機電路正在向集成化邁進,話機專用集成電路已廣泛用於話機電路各組成部分。各種多功能電話機和特種用途電話機也應運而生。到90年代初,已有了將撥號、通話、振鈴三種功能集於一塊集成電路上的電話機。隨著話音識別技術的發展,直接用話音「撥號」的新型電話機也正在出現。

最初的電話機(終端)是由微型發電機和電池構成的磁石式電話機,打電話時,使用者用手搖微型發電機發出電信號呼叫對方,對方啟機後構成通話迴路。後來,1877年愛迪生(T.E.Edison)發明了碳素送話器和誘導線路後通話距離延長了。同一年又發明了共電式電話機。1891年終於發展到A.B.Strowger發明了自動式電話機。

基本功能

電話機設置在電話通信起點和終點的用戶側,是電話網的用戶終端設備。現代的電話機能夠方便地實現終端用戶之間的呼叫和通話,是經過一百多年來許多人的研究和無數次的改進而形成的。盡管它們的式樣千差萬別,但一般都有如下基本功能:

1、聲電互換

因為要進行快速的、遠距離的通信,不能直接傳送聲音,而必須先把聲音變成電信號(即以電作為載體),

到對方後再把電信號還原成為聲音。

2、摘機識別

當主叫方拿起電話機時,交換機應有能知道「有人要打電話」的功能,以便交換機做好接續准備。

3、發送信號

自動電話機正是通過發送撥號信號來指揮電話交換機的工作,並進而建立兩個電話機之間的連接的。

4、響鈴

即在對方來電話時,電話機能以鈴聲告訴主人:「有人來電話了。」

5、電接續

電話機中,實現這五大功能的部件依次是:送受話器、叉簧、撥號盤(或按鍵盤)、電話鈴和電話迴路。

主要分類

有線電話

電話機具有將終端的音波轉換為電子信號,通過電話線傳送到遠距離的對方,同時將對方傳送來的電子信號再生為語音(音波),使其通話的功能,以及發送可從多個對方中選擇的信號(撥號脈沖),告知對方的呼叫音等功能。電話機由將語音轉換為電流發送到電話線的送話機、將對方傳送來的電流還原為語音的受話機、呼叫對方的撥號或按鈕、發送呼叫音的鈴聲、將這些連接在電話線上執行其功能的線路網等組成。送話機內有裝滿碳素顆粒的小箱子,其前方有薄硬鋁合金振動板。振動板根據語音振動,振動碳素顆粒,碳素顆粒傳導電流,隨著顆粒的接觸程度,電阻發生變化,生成語音電流。受話機接受對方的語音電流後,在線圈上生成語音電流引起的磁力,振動鐵振動板,發出聲音。

無線電話

無線環路-無繩電話 電

電話子母機

話子母機數字無繩電話

模擬無繩電話

行動電話手機

小靈通(無線電話)

智能電話

隨著IT技術的不斷的飛速發展,嵌入式終端設備的處理能力越來越強,本世紀初出現了一種帶個人數據助理(PDA)的電話機「智能電話」。

智能電話除了有完整的固定電話功能外,通常還具有大容量的名片管理功能、來去電管理功能、防止電話騷擾(電話防火牆)功能、企業集團電話名片(內部名片)管理功能,以及輔助辦公的許多功能,比如:日程安排、便箋、日歷、計算器等功能。早期的智能電話通過撥號上網,具有一定的信息交換能力,實現了發送簡訊、接收文字信息的功能。隨著固網智能電話在中國近十年的發展,其處理能力加強,逐漸的增加了智能手機(Smartphone)具有的功能。

智能電話已有通過網際網路上網的能力及較強的多媒的體功能。可以進行網路瀏覽、音視頻的播放、具有電子書、電子相框等功能。同時智能電話在輔助辦公、輔助營銷、娛樂等方面的功能也有了大大的加強。在對傳統固定電話顛覆的基礎上,實現了更多的商務功能和PDA功能。

使用環境

使用條件

環境溫度:-10°C~40°C

相對濕度:45~95%

大氣壓力:860~1060mbar

環境雜訊:≤60dB(A)

技術性能

1、工作頻率:300~3400HZ

2、脈沖通斷比:1.6±0.2∶1

3、雙音頻撥號頻偏:≤±1.5%

4、雙音頻信號電平:①低頻群:-9±3dB;②高頻群:-7±3dB;③頻率組合中高頻分量比低頻分量高2±1dB

5、振鈴聲級:≥70dB(A)

6、電聲性能:

①在0公里時,客觀發送參考當量≥+3;在3公里時,客觀發送參考當量≤+15;在5公里時,客觀發送參考當量≤+15。

②在0公里時,客觀接收參考當量≥-5;在3公里時,客觀接收參考當量≤+2;在5公里時,客觀接收摻考當量≤+2。

③在0公里時,客觀側音參考當量≥+3;在3公里時,客觀側音參考當量≥+10;在5公里時,客觀側音參考當量≥+10。

6. 「圖像電話」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1929年,在柏林無線電博覽會上,展出了克拉文凱爾設計的一個雙向可視電話系統。

1936年3月25日,德國柏林與萊比錫之間的可視電話正式對公眾開放。1938年7月12日,柏林至紐倫堡之間也開辦了可視電話業務。1938年12月15日,漢堡市內的可視電話業務也開始了。

20世紀50年代以後,由於電視設備中的電子管元件逐步被晶體管取代,電視設備耗電大大減少,並實現了小型化,推動了可視電話研究的進程。

1956年,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試制出掃描線為60條的可視電話,可以用普通電話線進行傳輸。

1959年,貝爾實驗室又開始研製新的可視電話,1964年試制出I型樣機,並在紐約的國際博覽會上演示。這種可視電話每秒傳送30幀畫面,掃描線為275條,畫面的高大於寬。雖然它可以傳送完整的黑白活動圖像,但使用的成本太高,因此未能得到推廣。

1961年,前蘇聯在莫斯科、列寧格勒等8個城市建立了可視電話系統,這個系統與德國的類似,但掃描線增加到625行。

1968年,貝爾實驗室又推出了改進後的Ⅱ型樣機,畫面高寬比例改為10∶11。隨後於1970年在匹茲堡,1971年在芝加哥開辦商用業務。但是沒過多久,這種可視電話商用業務又中斷了。

20世紀70年代初期,貝爾電話實驗室又建立了一種稱為「圖像電話」的可視電話系統。它每秒能傳30幀畫面,掃描線為267行。它利用電話交換設備傳輸,由於視頻信號採用數字編碼傳輸,而傳輸速率又與電話設備的數字系統相適應,這樣就能通過長距離傳輸設備,進行可視電話的長距離傳送。為使傳送圖像所需的帶寬(頻率范圍)減少,貝爾實驗室採用了數據壓縮技術,設法在傳輸圖像時只傳送每幀圖像中變化的像素。

1974年,日本東京和大阪的幾家企業用可視電話對辦公業務進行監控。但是由於費用超出人們的承受能力,可視電話在通話時又要求雙方正襟危坐,通話方式難以被人們普遍接受,因此,可視電話的發展受到限制。

隨著數據壓縮技術的發展,1992年以後又出現了一些在模擬電話線上傳輸的可視電話產品。其中有由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推出的彩色准活動圖像可視電話,但因圖像質量不夠理想,推廣的前景並不樂觀。新加坡、美國及我國的一些公司還推出了一些電腦產品,利用插卡方式實現可視電話的功能。

20世紀70年代,很多國家都熱衷於會議電視電話的研究。1971年,英國首先在5個城市之間試辦了會議電視電話業務。1972年,日本也在位於不同城市的兩個研究所之間試辦了這種業務。70年代後期,美國、日本和德國相繼開辦了會議電視電話業務。

1982年,會議電視電話進入實用化階段。我國北京、上海等地也開通了會議電視電話的業務。

日本從1992年度開始研究開發三維圖像傳送技術,並把它用於可視電話及會議電視電話領域。三維圖像傳送技術,作為「21世紀的通信技術」,將得到廣泛的應用,從而使通信方式躍上一個嶄新的階段。

7. 第一台電話機是什麼樣的(圖)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08-03/09/xinsrc_39203050914231096054148.jpg

1876年3月10日,美國發明家貝爾發明世界上第一部電話,並獲美國專利局批準的電話專利。這是2005年8月11日拍攝的美國新澤西州默里山貝爾實驗室博物館內的世界第一部電話。

下面是中國信息產業網介紹的電話發展史,圖文並茂,准確性也較高:

http://www.cnii.com.cn/20020808/ca88382.htm

8. 手機的發展史

手機發展史

1844年5月24日。莫爾斯的電報機從華盛頓向巴爾的摩發出人類歷史的第一份電報"上帝創造了何等奇跡!"

1875年6月2日,貝爾做實驗的時候,不小心把硫酸濺到了自己的腿上。他疼得對另一個房間的同事喊到"活,快來幫我啊!"而這句話通過實驗中的電話傳到了在另一個房間接聽電話的活特耳里,成為人類通過電話傳送的第一句話。

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麥克斯韋進一步用數學公式闡述了法拉第等人的研究成果,並把電磁感應理論推廣到了空間。而60多年後赫茲在實驗中證實了電磁波的存在。

電磁波的發現,成為"有線電通信"向"無線電通信"的轉折點,也成為整個移動通信的發源點。正如一位科學家說的那樣"手機是踩著電報和電話等的肩膀降生的,沒有前人的努力,無線通信無從談起。"

1973年4月的一天,一名男子站在紐約的街頭,掏出一個約有兩塊磚頭大的無線電話,並開始通話。這個人就是手機的發明者馬丁庫泊。當時他還是摩托羅拉公司的工程技術人員。這是當時世界上第一部行動電話。

1975年,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確定了陸地行動電話通信和大容量蜂窩行動電話的頻譜。為行動電話投入商用做好了准備。

1979年,日本開放了世界上第一個蜂窩行動電話網。

1982年歐洲成立了GSM(移動通信特別組)

1985年,第一台現代意義上的可以商用的行動電話誕生。它是將電源和天線放置在一個例子里,重量達3公斤。

與現代形狀接近的手機,則誕生於1987年。其重量仍有大約750克,與今天僅重60克的手機相比,象一塊大磚頭。

此後,手機的"瘦身"越來越迅速。1991年,手機重量為250克左右。1996年秋出現了體積為100立方厘米,重量為100克的手機。此後又進一步小型化,輕型化,到1999年就輕到了60克以下。

小常識:

1. 如何判斷手機是不是正品?

正品手機是指由正規廠家生產,經行業標准檢驗合格有信息產業部入網號,銷售渠道正宗、售後服務有保障的手機。每一部正品手機都有其唯一的IEMI碼,購機時,只要按"*#06#"鍵,手機便會顯示出本機唯一的IEMI序號,如果同手機背面所貼的IEMI碼和序號一樣,則不是翻新機;如不出現IEMI碼號對則絕對是翻新水貨手機。

2. 手機液晶顯示屏到底有多少各類?

現在液晶顯示屏用於手機的主要有四種類型:TFD、STN、TFT、UFB。四者的色彩顯示效果差不多,差別主要集中在反映時間、色彩飽和和亮度上,其中TFT總體表現最好,但耗電量及成本最高;STN就要遜色些。卻有節電且成本低的優點;UFB是三星的專利的顯示技術,號稱有如TFT的顯示效果且比TFT省電,實際顯示效果比TFT稍差,綜合表現不錯。

3. 為什麼待機時間要比宣傳資料上的短?

所謂待機時間是指:在不插卡的情況下,充滿電以後,24小時開機,一直到手機自動關機,這其間所用的時間。一般來說,待機時間受以下幾種情況的影響:一、網路原因;二、通話情況;三、電池的使用年限。

4. 什麼是和弦,16和弦和40和弦?

首先介紹下和音,和音是指兩個音同時發間,和弦和和音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和弦是在根音的基礎上按三次疊加的規則在音程上進行疊加。和弦是聲學理論的一個專業名詞,指的是一定音程關系的一組聲音。和弦只是起一個點綴曲子的作用,並不是說和弦數量越多曲子就越動聽。手機鈴聲的好壞主要是和手機的揚聲器和外殼結構有關。鈴聲製作的好壞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鈴聲的效果,優質的鈴聲製作才能較好地利用資源,因此如果40和弦同等條件下鈴聲效果一定比16和弦的要好。

5. 手機買回來以後電池的充電和保養?

手機電池的使用壽命不是按年來計算的,而是按電池的充放電次數來計算的。鎳鎘電池一般可以放電100-150次,鑄氫電池一般可充放電200-300次,鋰電池一般可充放電350-700次。電池的每次充放電間隔時間越長,電池的壽命就越長。所以,消費者在使用電池時最好是將電池的電量全部使用完再充電。

閱讀全文

與電話的發展史簡單的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術花盆和花的圖片簡單 瀏覽:148
水果怎麼擺好看圖片 瀏覽:540
千與千尋人物圖片大全 瀏覽:245
委屈漫畫圖片女孩 瀏覽:403
背景圖片簡約可愛清新 瀏覽:927
圖片狼抱著一個女孩 瀏覽:172
文檔中圖片如何快捷設置大小 瀏覽:259
貂蟬去衣服圖片大全 瀏覽:94
美女背影高清壁紙圖片全屏 瀏覽:64
圖片如何設置標題 瀏覽:810
漂亮文字動態圖片大全 瀏覽:66
七天打卡表可愛圖片 瀏覽:38
波波頭發型效果圖片 瀏覽:660
圖片插入word中無法選中怎麼辦 瀏覽:225
大叔洗衣服的圖片 瀏覽:449
Word里圖片置頂如何加空格 瀏覽:206
蔣丞圖片高清動漫 瀏覽:307
放美女和平精英圖片 瀏覽:389
黑鼻子可愛圖片 瀏覽:855
word轉換pdf時圖片丟失 瀏覽: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