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八卦平面構成圖片簡單

八卦平面構成圖片簡單

發布時間:2022-04-11 15:26:36

❶ 諸葛亮布下的八卦圖困住了誰這個八卦和伏羲八卦圖有區別嗎我很想知道,八卦圖是陣嗎

陸遜。。

一、馬、牛、羊、鹿圖騰象形地反映的是地球大陸板塊的全部輪廓構造,具體由北美大陸為頭部,南美大陸為前足,北美大陸以北的巴芬島及東北部群島構成羊、鹿圖騰的頭角,北美大陸和格陵蘭島形成牛的頭角。歐亞大陸、非洲大陸、大洋洲大陸為身部軀體的輪廓影象。其中,歐亞大陸為馬、牛、羊、鹿之背部,非洲大陸成馬、牛、羊、鹿腹底乳房之象,亞洲大陸的西西伯利亞則是馬、牛、羊、鹿的尾部,大洋洲系馬、牛、羊、鹿之後蹄。
「乾,馬首;坤,牛腹;震,龍足;兌,羊口。」八卦圖騰屬性反映在地球地理形態之中,
二、豕(豬、獸)、狗圖騰象形地反映非洲大陸為頭部,歐亞大陸為身軀、西西伯利亞為其尾部的地理形態構造。非洲大陸為豕、狗的頭部,南部非洲為鼻部,北部非洲是其頭頂、耳部分,非洲大陸、亞洲大陸之間的紅海和亞洲的阿拉伯半島為其嘴部;歐亞大陸的歐洲是豕、狗的前部軀體,斯堪的挪威亞半島是豕(豬)、狗的一足;亞洲構成豕(豬、獸)、狗後部軀體,西西伯利亞為其尾部。豕(豬、獸)、狗圖騰面南背北,呈俯卧狀。
「坎,豕耳;艮,狗手;」八卦圖騰屬性也能反映在地球地理環境中。
三、雞、雉(鳥)圖騰象形地反映大洋洲為頭部,亞洲南洋群島為雞、雉(鳥)圖騰頸部,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脈印度洋段則構成雞、雉(鳥)圖騰頸腹部的連線。歐亞大陸和亞洲東部大陸架為身軀,非洲大陸和亞洲東部西西伯利亞為鳥翼的地球地理組合構造。雞、雉圖騰也同樣顯現和地球地理的一致性。
按照八卦圖騰反映的地球地理構造形態或者地理位置,我們可以看到「乾,馬首;(北美大陸)」、「兌,羊口(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處)」、「巽,雞股;(俄羅斯北冰洋北部)」、「艮,狗手;(北冰洋歐洲斯堪的挪威亞半島處)」按照圖1由西向東排列艮、巽、兌、乾四卦環繞北極和北冰洋呈「十」字形排列。(圖2)
從八卦圖騰其他卦位在地球地理位置的來看,《周易》八卦圖中的震卦為龍圖騰,龍圖騰在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中是由跨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四大海洋水系,一條長達幾萬里聯系各大陸板塊巨大海底山脈體現的,龍圖騰之首位於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之間大西洋北部、北冰洋海底。震,龍足,其位置在印度洋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脈「入」字形山結處,如龍圖騰之一足;坤,牛腹,位於非洲大陸;坎,豕耳,系指亞洲大陸阿拉伯半島;離,雉目,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之間的海底,坤、坎、震、離四卦都處在相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理位置上,這樣以南極為中心也呈「十」字形成另外一組卦象組合。(圖3)此圖的排列與《周易》八卦圖隔位、八卦相錯的格局對應,其中乾、巽、艮卦位一致,僅只有兌卦有所不同。
如果以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圖1)上按照由西向東(地球轉動的方向)的順序排列,八卦圖表現為

艮 巽 兌 乾 北半球 北冰洋 動卦
坤 坎 震 離 南半球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艮 坤
| |
乾…北極…巽 離… 南極 …坎
| |
兌 震

從地球球體剖面上分析,八卦圖分布在球面上。北極和南極分別是地球的地磁的兩個中心點,在《周易》和八卦圖來講是「兩儀」或者「陰陽」之形容,《周易·系辭》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地球的球體剖面就是太極,南北極為兩儀,南北極各領一組四個卦象,南北極卦象相錯、相合在一起便成八卦。
從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由西向東(地球轉動的方向)的順序,八卦坤、艮、坎、震、巽、離、兌、乾進行排列,乾坤卦是頭尾,也是兩儀,即陰陽,各統領三卦組成八卦圖。

坤、艮、坎、震一組;巽、離、兌、乾一組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所有的陰陽對卦象和伏羲八卦圖是對應的,但是在震卦、巽卦陰陽屬性上有不同,或者顛倒。這樣的八卦圖陰陽爻的排列似乎更合乎陰陽爻的變化規律。

❷ 《周易》八卦圖的詳細分析

一、馬、牛、羊、鹿圖騰象形地反映的是地球大陸板塊的全部輪廓構造,具體由北美大陸為頭部,南美大陸為前足,北美大陸以北的巴芬島及東北部群島構成羊、鹿圖騰的頭角,北美大陸和格陵蘭島形成牛的頭角。歐亞大陸、非洲大陸、大洋洲大陸為身部軀體的輪廓影象。其中,歐亞大陸為馬、牛、羊、鹿之背部,非洲大陸成馬、牛、羊、鹿腹底乳房之象,亞洲大陸的西西伯利亞則是馬、牛、羊、鹿的尾部,大洋洲系馬、牛、羊、鹿之後蹄。
「乾,馬首;坤,牛腹;震,龍足;兌,羊口。」八卦圖騰屬性反映在地球地理形態之中,
二、豕(豬、獸)、狗圖騰象形地反映非洲大陸為頭部,歐亞大陸為身軀、西西伯利亞為其尾部的地理形態構造。非洲大陸為豕、狗的頭部,南部非洲為鼻部,北部非洲是其頭頂、耳部分,非洲大陸、亞洲大陸之間的紅海和亞洲的阿拉伯半島為其嘴部;歐亞大陸的歐洲是豕、狗的前部軀體,斯堪的挪威亞半島是豕(豬)、狗的一足;亞洲構成豕(豬、獸)、狗後部軀體,西西伯利亞為其尾部。豕(豬、獸)、狗圖騰面南背北,呈俯卧狀。
「坎,豕耳;艮,狗手;」八卦圖騰屬性也能反映在地球地理環境中。
三、雞、雉(鳥)圖騰象形地反映大洋洲為頭部,亞洲南洋群島為雞、雉(鳥)圖騰頸部,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脈印度洋段則構成雞、雉(鳥)圖騰頸腹部的連線。歐亞大陸和亞洲東部大陸架為身軀,非洲大陸和亞洲東部西西伯利亞為鳥翼的地球地理組合構造。
雞、雉圖騰也同樣顯現和地球地理的一致性。
按照八卦圖騰反映的地球地理構造形態或者地理位置,我們可以看到「乾,馬首;(北美大陸)」、「兌,羊口(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處)」、「巽,雞股;(俄羅斯北冰洋北部)」、「艮,狗手;(北冰洋歐洲斯堪的挪威亞半島處)」按照圖1由西向東排列艮、巽、兌、乾四卦環繞北極和北冰洋呈「十」字形排列。(圖2)
從八卦圖騰其他卦位在地球地理位置的來看,《周易》八卦圖中的震卦為龍圖騰,龍圖騰在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中是由跨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四大海洋水系,一條長達幾萬里聯系各大陸板塊巨大海底山脈體現的,龍圖騰之首位於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之間大西洋北部、北冰洋海底。震,龍足,其位置在印度洋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脈「入」字形山結處,如龍圖騰之一足;坤,牛腹,位於非洲大陸;坎,豕耳,系指亞洲大陸阿拉伯半島;離,雉目,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之間的海底,坤、坎、震、離四卦都處在相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理位置上,這樣以南極為中心也呈「十」字形成另外一組卦象組合。(圖3)
從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圖1)上按照由西向東(地球轉動的方向)的順序排列,八卦圖表現為
艮 巽 兌 乾 北半球 北冰洋
坤 坎 震 離 南半球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艮 坤 乾…北極…巽 離… 南極 …坎兌 震
從地球球體剖面上分析,八卦圖分布在球面上,北極和南極分別是地球的地磁的兩個中心點,在《周易》和八卦圖來講是「兩儀」或者「陰陽」之形容,《周易·系辭》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地球的球體剖面就是太極,南北極為兩儀,南北極各領一組四個卦象,南北極卦象相錯、相合在一起便成八卦。此圖的排列與《周易》八卦圖隔位、八卦相錯的格局對應,其中乾、巽、艮卦位一致,僅只有兌卦有所不同。
如果再以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由西向東(地球轉動的方向)的順序排列,即八卦坤、艮、坎、震、巽、離、兌、乾進行組合,乾坤卦是頭尾,也是兩儀,即陰陽,各統領三卦組成八卦圖。
坤、艮、坎、震一組;巽、離、兌、乾一組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卦象和伏羲八卦圖是大致是對應的,只是在震卦、巽卦陰陽屬性上有不同,或者顛倒。這樣的八卦圖陰陽爻的排列似乎更合乎陰陽爻的變化規律。
《周易·系辭》中有「古者包犧氏之王者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其意味深長。
根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共有三部記敘八卦的著作,除《周易》外,還有《連山》、《歸藏》兩部已經失傳的著作,《周易》始卦為乾,《連山》始卦為艮,《歸藏》首卦則為巽。可見乾、兌、巽、艮四卦環繞北極和北冰洋呈「十」字型的圖騰卦位排列,皆能滿足《周易》、《連山》、《歸藏》論及八卦起始卦位的要求,這種卦位的排列組合既是八卦圖騰象形地表現地球理構造的客觀反映,又符合中國古代歷史沿襲的要求。可惜的是《連山》、《歸藏》已經失傳,因此《周易》八卦圖沒有了參照物,古人或者後人在研究和分析《周易》八卦圖時,只能根據不全面的資料以及八卦圖陰陽爻的組合變化規律來猜測、揣摩八卦圖陰陽變化的文化內涵,對《周易》八卦圖的成因缺乏實質性有說服力的證明。
圖騰崇拜是人類遠古原始社會廣泛的文化共生現象,古代圖騰文化又多與地理相聯系,中國古代的《山海經》就是集大成者。研究表明,遠古原始社會流傳下來的圖騰崇拜文化是以形表意為特徵,闡述地球地理自然形態結構的文化體系,或者是古代文明體系。中國的《周易》八卦圖也是圖騰崇拜文化的一個部分,《周易》伏羲八卦圖的組合排列,八卦圖騰的屬性也確實能夠在地球地理自然形態結構中反映出來,表現出對應的關系。
地球地理的格局變化是以百萬年計算的,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如果《周易》八卦圖的排列組合是依照地球地理自然形態作為基礎,並且為我們和科學所證實的話,那將是一個奇跡。

❸ 提供一些「八卦圖」的資料

它是中國古代儒家論述萬物變化的重要經典--《周易》中用的八種基本圖形,亦稱八卦,用「-」和「--」符號組成。名稱是:

乾、 坤、 震、 巽、 坎、 離、 艮、 兌。

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以推測自然和社會的變化。認為陰、陽兩種勢力的相互作用是產生萬物的根源,乾、坤兩卦則在「八卦」中佔有特別重要的地位。
太極和八卦組合成了太極八卦圖,它又為以後的道教所利用。道家認為,太極八卦意為神通廣大,鎮懾邪惡。

《周易》和八卦在中國古代是社會各階層廣泛運用的一種文化思想理論體系,政治家、統治者、軍事家用其運籌帷幄,治國安邦;民眾百姓則將其作為養生、預測禍福、經商盈利的工具……。《周易》和八卦實際運用上水平的高低,差異在於各人對《周易》和八卦涵義理解之深淺。大凡精通《周易》和八卦者,當為賢哲、英雄人物,有通天澈地之能,三國諸葛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幾千年以來,八卦圖在排列組合嚴密邏輯性就象數學公理一樣不可以更改。人們對於《周易》和八卦圖的解釋和理解方面存在著不同時期、不同流派思想的說明文字。從古至今八卦圖的成因始終是一個謎團,沒有人能夠拿出有科學依據的事實來解析八卦圖完整的起源。
在《周易•說卦傳》中有顯示關於八卦圖卦位具體位置的圖騰屬性說明,比如象「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又有「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等等,如果將上述八卦圖圖騰屬性組合在一起,便有了「乾,馬首;坤,牛腹;震,龍足;巽,雞股;坎,豕耳;離,雉目;艮,狗手;兌,羊口。」八卦的圖騰屬性就相當清晰和具體化了。八卦的圖騰形象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了一幅由全世界科學家通過幾十年合作,運用最先進的衛星、紅外、聲波儀器勘測和長期積累的資料庫繪制而成的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 (見圖1),這幅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通過三維的方式把海底和陸地的地形地貌構造在一張平面圖上表現出來,恰恰是這一代表人類目前對地球地理構造最深刻科學認識的地圖上,顯現出圖騰象形地表現地球地理的構造和形態的真實面容,揭示了中國古文明文化中八卦和圖騰的奧秘。
八卦圖騰屬性所指的馬、牛、羊、龍、雞、豕、雉、狗形象在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中都能夠體現出來,圖騰形象與地球地理構造形態呈現出對應狀態,因此,八卦圖也和地球地理聯系在一起了。
詳析之:
一、馬、牛、羊、鹿圖騰象形地反映的是地球大陸板塊的全部輪廓構造,具體由北美大陸為頭部,南美大陸為前足,北美大陸以北的巴芬島及東北部群島構成羊、鹿圖騰的頭角,北美大陸和格陵蘭島形成牛的頭角。歐亞大陸、非洲大陸、大洋洲大陸為身部軀體的輪廓影象。其中,歐亞大陸為馬、牛、羊、鹿之背部,非洲大陸成馬、牛、羊、鹿腹底乳房之象,亞洲大陸的西西伯利亞則是馬、牛、羊、鹿的尾部,大洋洲系馬、牛、羊、鹿之後蹄。
「乾,馬首;坤,牛腹;震,龍足;兌,羊口。」八卦圖騰屬性反映在地球地理形態之中,
二、豕(豬、獸)、狗圖騰象形地反映非洲大陸為頭部,歐亞大陸為身軀、西西伯利亞為其尾部的地理形態構造。非洲大陸為豕、狗的頭部,南部非洲為鼻部,北部非洲是其頭頂、耳部分,非洲大陸、亞洲大陸之間的紅海和亞洲的阿拉伯半島為其嘴部;歐亞大陸的歐洲是豕、狗的前部軀體,斯堪的挪威亞半島是豕(豬)、狗的一足;亞洲構成豕(豬、獸)、狗後部軀體,西西伯利亞為其尾部。豕(豬、獸)、狗圖騰面南背北,呈俯卧狀。
「坎,豕耳;艮,狗手;」八卦圖騰屬性也能反映在地球地理環境中。
三、雞、雉(鳥)圖騰象形地反映大洋洲為頭部,亞洲南洋群島為雞、雉(鳥)圖騰頸部,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脈印度洋段則構成雞、雉(鳥)圖騰頸腹部的連線。歐亞大陸和亞洲東部大陸架為身軀,非洲大陸和亞洲東部西西伯利亞為鳥翼的地球地理組合構造。雞、雉圖騰也同樣顯現和地球地理的一致性。
按照八卦圖騰反映的地球地理構造形態或者地理位置,我們可以看到「乾,馬首;(北美大陸)」、「兌,羊口(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處)」、「巽,雞股;(俄羅斯北冰洋北部)」、「艮,狗手;(北冰洋歐洲斯堪的挪威亞半島處)」按照圖1由西向東排列艮、巽、兌、乾四卦環繞北極和北冰洋呈「十」字形排列。(圖2)
根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共有三部記敘八卦的著作,除《周易》外,還有《連山》、《歸藏》兩部已經失傳的著作,《周易》始卦為乾,《連山》始卦為艮,《歸藏》首卦則為巽。可見乾、兌、巽、艮四卦環繞北極和北冰洋呈「十」字型的圖騰卦位排列,皆能滿足《周易》、《連山》、《歸藏》論及八卦起始卦位的要求,這種卦位的排列組合既是八卦圖騰象形地表現地球理構造的客觀反映,又符合中國古代歷史沿襲的要求。此圖的排列與《周易》文王八卦隔位、八卦相錯的格局對應,其中乾、巽、艮卦位一致,僅只有兌卦有所不同。
從八卦圖騰其他卦位在地球地理位置的來看,《周易》八卦圖中的震卦為龍圖騰,龍圖騰在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中是由跨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四大海洋水系,一條長達幾萬里聯系各大陸板塊巨大海底山脈體現的,龍圖騰之首位於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之間大西洋北部、北冰洋海底。震,龍足,其位置在印度洋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脈「入」字形山結處,如龍圖騰之一足;坤,牛腹,位於非洲大陸;坎,豕耳,系指亞洲大陸阿拉伯半島;離,雉目,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之間的海底,坤、坎、震、離四卦都處在相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理位置上,這樣以南極為中心也呈「十」字形成另外一組卦象組合。
從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圖1)上按照由西向東(地球轉動的方向)的順序排列,八卦圖表現為

艮 巽 兌 乾 北半球 北冰洋 動卦
坤 坎 震 離 南半球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艮 坤
| |
乾…北極…巽 離… 南極 …坎
| |
兌 震
圖2 圖3

從地球球體剖面上分析,八卦圖分布在球面上。北極和南極分別是地球的地磁的兩個中心點,在《周易》和八卦圖來講是「兩儀」或者「陰陽」之形容,《周易•系辭》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地球的球體剖面就是太極,南北極為兩儀,南北極各領一組四個卦象,南北極卦象相錯、相合在一起便成八卦。
從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由西向東(地球轉動的方向)的順序,八卦坤、艮、坎、震、巽、離、兌、乾進行排列,乾坤卦是頭尾,也是兩儀,即陰陽,各統領三卦組成八卦圖。

坤、艮、坎、震一組;巽、離、兌、乾一組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所有的陰陽對卦象和伏羲八卦圖是對應的,但是在震卦、巽卦陰陽屬性上有不同,或者顛倒。這樣的八卦圖陰陽爻的排列更合乎陰陽爻的變化規律。
中國古代論及八卦圖的著作,除《周易》外,還有《連山》、《歸藏》,可惜的是《連山》、《歸藏》已經失傳,因此《周易》八卦圖沒有了參照物,古人或者後人在研究和分析《周易》八卦圖時,只能根據不全面的資料以及八卦圖陰陽爻的組合變化規律來猜測、揣摩八卦圖陰陽變化的文化內涵,對《周易》八卦圖的成因缺乏實質性有說服力的證明。
《周易•系辭》中有「古者包犧氏之王者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其意味深長。
圖騰崇拜是人類遠古原始社會廣泛的文化共生現象,古代圖騰文化又多與地理相聯系,中國古代的《山海經》就是集大成者。研究表明,遠古原始社會流傳下來的圖騰崇拜文化是以形表意為特徵,闡述地球地理自然形態結構的文化體系,或者是古代文明體系。中國的《周易》八卦圖也是圖騰崇拜文化的一個部分,《周易》伏羲八卦圖的組合排列,八卦圖騰的屬性也確實能夠在地球地理自然形態結構中反映出來,表現出對應的關系。
現代科學的許多重大發現和突破,如二進制、原子結構、生物遺傳等學科理論,都可以從八卦理論和變化中發現與之對應的形態。因而人們曾經猜測《周易》八卦圖可能是一個包含先進文明體系的資料庫,人類如果能夠找到開啟的鑰匙和方法,將使人類進步出現更大的飛躍。
地球地理的格局變化是以百萬年計算的,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如果《周易》八卦圖的排列組合是依照地球地理自然形態作為基礎,並且為我們和科學所證實的話,將是中華民族文化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

❹ 八卦包括什麼內容

八卦:乾qián、坤kūn、震zhèn、巽xùn、坎kǎn、離lí、艮gèn、兌ì。
卦是漢民族的基本哲學概念,八卦的概括就是「為人處事,逢凶化吉」八個字,是古代的陰陽學說,所謂八卦就是八個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也就是伏羲畫出的,八卦其實是最早的文字,是文字元號。八卦代表易學文化,滲透在東亞文化的各個領域。根據漢族民間傳說,八卦起源於三皇五帝之首的伏羲,伏羲氏在天水卦台山始畫八卦,一畫開天。八卦表示事物自身變化的陰陽系統,用「一」代表陽,用「- -」代表陰,用這兩種符號,按照大自然的陰陽變化平行組合,組成八種不同形式,叫做八卦。對於八卦不要有過多神秘色彩, 它在漢族文化中與陰陽、五行一樣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系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兌代表澤。八卦就像八隻無限無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裝進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基於當今社會人事物繁多。八卦在中醫里指圍繞掌心周圍八個部位的總稱。
八卦同時也可指在娛樂圈中,非正式的、沒有根據的、荒誕低俗的小道消息或者新聞。

❺ 易經及八卦圖怎麼看求解

八卦圖是由黑白兩色的魚形圖案組成,原意就是在表示,我們的物質世界最少由兩類最基本的成分組成。自然規律中的這兩類物質,相對存在,共同作用,缺一則另一也將消亡。兩類成分總是一主一次,一大一小,陰中有陽(黑魚中有白點),陽中有陰(白魚中有黑點)因此又可以分為四類成分不同的物質,每一類又可以再分化為陽和陰兩個成分,因此,再就分成為八類物質,就是陰陽八卦圖的表示,再細分然後就是無窮無盡的物質世界。圖案的周邊往往還標注有一些橫線,一長一短,叫爻(搖同音),每個方位的爻有三條,代表該方位的物質也不是對等的,總是一多一少和一主一次。還說明了物質中的細分物質,也是由更細的物質組成,而且都可以獨立形成一個八卦格式來表達,直至無窮無盡。

今天的科學也表明,我們的物質世界大到宇宙是無窮大,小到分子和細胞也是無窮小。沒有真正的底。

通過太極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公式,一個物質存在與變化的規律,根據這個規律,我們就可以知道,物質是運動的,運動是會變化的,而且變化是有規律的,就是可以預知的。易經就是根據這個規律演化出來的一個了解客觀規律的文化。(語宙原創回復)

❻ 八卦分為哪幾種它主要反映了什麼

乾、
坤、
震、
巽、
坎、
離、
艮、
兌。

《周易》和八卦在中國古代是社會各階層廣泛運用的一種文化思想理論體系,政治家、統治者、軍事家用其運籌帷幄,治國安邦;民眾百姓則將其作為養生、預測禍福、經商盈利的工具……。《周易》和八卦實際運用上水平的高低,差異在於各人對《周易》和八卦涵義理解之深淺。大凡精通《周易》和八卦者,當為賢哲、英雄人物,有通天澈地之能,三國諸葛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幾千年以來,八卦圖在排列組合嚴密邏輯性就象數學公理一樣不可以更改。人們對於《周易》和八卦圖的解釋和理解方面存在著不同時期、不同流派思想的說明文字。從古至今八卦圖的成因始終是一個謎團,沒有人能夠拿出有科學依據的事實來解析八卦圖完整的起源。 在《周易·說卦傳》中有顯示關於八卦圖卦位具體位置的圖騰屬性說明,比如象「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又有「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等等,如果將上述八卦圖圖騰屬性組合在一起,便有了「乾,馬首;坤,牛腹;震,龍足;巽,雞股;坎,豕耳;離,雉目;艮,狗手;兌,羊口。」八卦的圖騰屬性就相當清晰和具體化了。八卦的圖騰形象所代表的意義是什麼?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布了一幅由全世界科學家通過幾十年合作,運用最先進的衛星、紅外、聲波儀器勘測和長期積累的資料庫繪制而成的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 (見圖1),

這幅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通過三維的方式把海底和陸地的地形地貌構造在一張平面圖上表現出來,恰恰是這一代表人類目前對地球地理構造最深刻科學認識的地圖上,八卦圖騰屬性所指的馬、牛、羊、龍、雞、豕、雉、狗形象在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中都能夠體現出來,圖騰形象與地球地理構造形態呈現出對應狀態,因此,八卦圖和地球地理聯系在一起。為我們揭示了中國古文明文化中八卦和圖騰的奧秘提供了新的角度。 詳析之: 一、馬、牛、羊、鹿圖騰象形地反映的是地球大陸板塊的全部輪廓構造,具體由北美大陸為頭部,南美大陸為前足,北美大陸以北的巴芬島及東北部群島構成羊、鹿圖騰的頭角,北美大陸和格陵蘭島形成牛的頭角。歐亞大陸、非洲大陸、大洋洲大陸為身部軀體的輪廓影象。其中,歐亞大陸為馬、牛、羊、鹿之背部,非洲大陸成馬、牛、羊、鹿腹底乳房之象,亞洲大陸的西西伯利亞則是馬、牛、羊、鹿的尾部,大洋洲系馬、牛、羊、鹿之後蹄。 「乾,馬首;坤,牛腹;震,龍足;兌,羊口。」八卦圖騰屬性反映在地球地理形態之中, 二、豕(豬、獸)、狗圖騰象形地反映非洲大陸為頭部,歐亞大陸為身軀、西西伯利亞為其尾部的地理形態構造。非洲大陸為豕、狗的頭部,南部非洲為鼻部,北部非洲是其頭頂、耳部分,非洲大陸、亞洲大陸之間的紅海和亞洲的阿拉伯半島為其嘴部;歐亞大陸的歐洲是豕、狗的前部軀體,斯堪的挪威亞半島是豕(豬)、狗的一足;亞洲構成豕(豬、獸)、狗後部軀體,西西伯利亞為其尾部。豕(豬、獸)、狗圖騰面南背北,呈俯卧狀。 「坎,豕耳;艮,狗手;」八卦圖騰屬性也能反映在地球地理環境中。 三、雞、雉(鳥)圖騰象形地反映大洋洲為頭部,亞洲南洋群島為雞、雉(鳥)圖騰頸部,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脈印度洋段則構成雞、雉(鳥)圖騰頸腹部的連線。歐亞大陸和亞洲東部大陸架為身軀,非洲大陸和亞洲東部西西伯利亞為鳥翼的地球地理組合構造。雞、雉圖騰也同樣顯現和地球地理的一致性。 按照八卦圖騰反映的地球地理構造形態或者地理位置,我們可以看到「乾,馬首;(北美大陸)」、「兌,羊口(亞洲和北美洲之間的白令海峽處)」、「巽,雞股;(俄羅斯北冰洋北部)」、「艮,狗手;(北冰洋歐洲斯堪的挪威亞半島處)」按照圖1由西向東排列艮、巽、兌、乾四卦環繞北極和北冰洋呈「十」字形排列。(圖2) 從八卦圖騰其他卦位在地球地理位置的來看,《周易》八卦圖中的震卦為龍圖騰,龍圖騰在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中是由跨越北冰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四大海洋水系,一條長達幾萬里聯系各大陸板塊巨大海底山脈體現的,龍圖騰之首位於北美大陸和歐亞大陸之間大西洋北部、北冰洋海底。震,龍足,其位置在印度洋大洋中脊系海底山脈「入」字形山結處,如龍圖騰之一足;坤,牛腹,位於非洲大陸;坎,豕耳,系指亞洲大陸阿拉伯半島;離,雉目,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之間的海底,坤、坎、震、離四卦都處在相臨太平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地理位置上,這樣以南極為中心也呈「十」字形成另外一組卦象組合。(圖3)此圖的排列與《周易》八卦圖隔位、八卦相錯的格局對應,其中乾、巽、艮卦位一致,僅只有兌卦有所不同。 如果以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圖1)上按照由西向東(地球轉動的方向)的順序排列,八卦圖表現為艮 巽 兌 乾 北半球 北冰洋 動卦坤 坎 震 離 南半球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艮 坤 | | 乾…北極…巽 離… 南極 …坎 | | 兌 震 圖2 圖3 從地球球體剖面上分析,八卦圖分布在球面上。北極和南極分別是地球的地磁的兩個中心點,在《周易》和八卦圖來講是「兩儀」或者「陰陽」之形容,《周易·系辭》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地球的球體剖面就是太極,南北極為兩儀,南北極各領一組四個卦象,南北極卦象相錯、相合在一起便成八卦。 從地球表面立體平面圖由西向東(地球轉動的方向)的順序,八卦坤、艮、坎、震、巽、離、兌、乾進行排列,乾坤卦是頭尾,也是兩儀,即陰陽,各統領三卦組成八卦圖。 坤、艮、坎、震一組;巽、離、兌、乾一組 我們從中可以看到所有的陰陽對卦象和伏羲八卦圖是對應的,但是在震卦、巽卦陰陽屬性上有不同,或者顛倒。這樣的八卦圖陰陽爻的排列似乎更合乎陰陽爻的變化規律。 根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共有三部記敘八卦的著作,除《周易》外,還有《連山》、《歸藏》兩部已經失傳的著作,《周易》始卦為乾,《連山》始卦為艮,《歸藏》首卦則為巽。可見乾、兌、巽、艮四卦環繞北極和北冰洋呈「十」字型的圖騰卦位排列,皆能滿足《周易》、《連山》、《歸藏》論及八卦起始卦位的要求,這種卦位的排列組合既是八卦圖騰象形地表現地球理構造的客觀反映,又符合中國古代歷史沿襲的要求。可惜的是《連山》、《歸藏》已經失傳,因此《周易》八卦圖沒有了參照物,古人或者後人在研究和分析《周易》八卦圖時,只能根據不全面的資料以及八卦圖陰陽爻的組合變化規律來猜測、揣摩八卦圖陰陽變化的文化內涵,對《周易》八卦圖的成因缺乏實質性有說服力的證明。 《周易·系辭》中有「古者包犧氏之王者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其意味深長。 圖騰崇拜是人類遠古原始社會廣泛的文化共生現象,古代圖騰文化又多與地理相聯系,中國古代的《山海經》就是集大成者。研究表明,遠古原始社會流傳下來的圖騰崇拜文化是以形表意為特徵,闡述地球地理自然形態結構的文化體系,或者是古代文明體系。中國的《周易》八卦圖也是圖騰崇拜文化的一個部分,《周易》伏羲八卦圖的組合排列,八卦圖騰的屬性也確實能夠在地球地理自然形態結構中反映出來,表現出對應的關系。 地球地理的格局變化是以百萬年計算的,是一個相對穩定的系統。如果《周易》八卦圖的排列組合是依照地球地理自然形態作為基礎,並且為我們和科學所證實的話,將是中華民族文化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一)八卦歌訣
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碗,
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
(二)八卦代數
乾一,兌二,離三,震四,
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三)八卦方位
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震東北,巽西南,艮西北
(四)八卦所屬
乾、兌(金);震、巽(木);坤、艮(土);離(火);坎(水)。
(五)八卦生克
乾、兌(金)生坎(水),坎(水)生震、巽(木),震、巽(木)生離(火),離(火)生坤、艮(土),坤、艮(土)生乾、兌(金)。
乾、兌(金)克震、巽(木),震、巽(木)克坤、艮(土),坤、艮(土)克坎(水),坎(水)克離(火),離(火)克乾、兌(金)。
(六)八卦旺衰
乾、兌旺於秋,衰於冬;震、巽旺於春,衰於夏;
坤、艮旺於四季,衰於秋;離旺於夏,衰於四季;
坎旺於冬,衰於春.(四季是指每個季節的後一個月)
(七)八卦所對應的五行:
金-乾、兌乾為天,兌,為澤
木-震、巽震為雷,巽為風
土-坤、艮坤為地,艮為山
水-坎坎為水
火-離離為火
五行相生:金水木火土
五行相剋:金木土水火
(八)八卦代數順序
震四,離三,兌二,乾一,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順序為伏羲八卦方點陣圖順序)
後天八卦代數為:乾六,坎一,艮八,震三,巽四,離九,坤二,兌七
(九)八卦分割
乾▅兌▅離▅震▅巽▅坎▅艮▅坤 八卦
▅太陽▅▅少陰▅▅少陽▅▅太陰 四象
▅▅▅▅陽▅▅▅▅▅▅▅陰▅▅ 兩儀廣義的八卦指的是所有卦,是一種以部分代整體的借代的修辭方法,狹義的八卦指的是乾(為天)、坤(為地)、震(為雷)、坎(為水)、艮(山)、巽(為風)、離(為火)、兌(為澤)這八純卦!!!八卦的"卦", 是一個會意字, 從圭從卜. 圭, 指土圭, 開始以泥作成土柱測日影. 卜, 測度之意. 立八圭測日影, 即從四正四隅上將觀測到的日影加以總結和記錄, 這就形成八卦的圖象。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坎代表水,離代表火,震代表雷,艮(gèn)代表高山、陸地,巽(xùn)代表風,兌代表洋、河流。八卦圖共分兩種,一種名為先天八卦,又名伏羲八卦,相傳為伏羲氏的創作,據說此八卦乃太極圖的演化。另一種則是後天八卦,雙名文王八卦,相傳是周文五的創作八宅風水學所取的卦為後天八卦,此八卦中的每一卦皆主一位六親:乾主父親,坤主母親,震主長男,巽主長女,坎主中男,離主中女,艮主少男,兌主少女。當家宅內某一方位不吉時,我們可根據該方位的卦,推斷其不吉對誰的影響最大,同樣道理,哪一方最吉,亦可據此方位的卦推斷誰獲益最大。

❼ 哪位大哥介紹一下太極和八卦圖

八 卦

一、八卦由來
八卦乃由八經卦所組成,八經卦共計八個,八八相重而成六十四,分為上經和下經,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並有一首歌訣來幫助記憶,見下表:
六十四卦次序歌
上經三十 乾坤屯蒙需訟師 比小畜兮履泰否
同人大有謙豫隨 蠱臨觀兮噬嗑賁
剝復無妄大畜頤 大過坎離三十備
太極圖

一、太極圖
中國古代概括陰陽易理和反映世界發生、發展變化規律的圖式。世傳太極圖出自陳摶之手,陳氏傳有三種圖式:一為先天太極圖,一為龍圖,一為無極圖。宋朱熹:「先天圖傳自希夷,希夷又自有所傳。蓋方士技術用以修煉,《參同契》所言是也。」(《語類》卷一百)後世所繪太極圖很多,大致可分二類:一類為數層圖組合的圖式,如無極圖、太極先天之圖、周氏太極圖等,形式基本相同,最上一圈以單圓表示術極,二圈分黑白三層,標有陽動陰靜字樣,表示陰陽交錯,運動變化;中分金木火水土五行,表示陰靜陽動產生世界基本構成特質;下面再有二圈,分別標有「乾道成男,坤道成女」或「萬物化生」字樣,以示產生萬物,此圖概括了無極——太極——陰陽——五行——萬物生生不息變化無窮的宇宙演變過程。另一類為以陰陽魚圖為主的圖式,如古太極圖、先天太極圖、來氏太極圖等,其圖外圓象徵太極,內以S曲線分黑白環弧形,白中有一黑點,黑中有一白點。白為陽黑為陰,象徵陰陽互根;環弧形如兩魚交遊狀,以示陰陽變化循環不已。可見二類圖式,形式有異,內涵類同。今流行太極圖為陰陽魚圖式,此圖各部分原有固定位置且賦以特定含義,但現代所繪太極圖無嚴格方位標准,多著重提示陰陽變化循環之義。對於太極圖起源及內涵,歷來有不同認識。今人多結合現代科技理論加以闡述,如有人認為,太極圖是對波粒二象性的准確概括,太極圖圓形是粒子性,中間S曲線是波動性,太極圖是波粒二象性的統一;還有人認為,太極圖為宇宙天體球在水平面內的平面投影,其中兩個小點為定南北向之用,S形貢線是日、月、五大行星等天體周運軌道在水平面內投影的圖示。此類探討,目前尚有較多爭議。
二、太極圖源說
關於太極圖起源的學說。太極圖一般分為兩類,一類為數層組合圖式,一類為陰陽魚互糾圖式。關於數層組合太極圖淵源,有多種說法:(1)北宋周敦頤所作。北宋潘興嗣:「(周)尤善談名理,深於易學,作太極圖、易說、易通,數十篇。」(《濂溪先生墓誌銘》)朱熹持此觀點(《周子太極通書後序》)。(2)傳自陳摶。南宋朱震:「陳摶以先天圖傳種放,放傳穆修······穆修以太極圖傳周敦頤,敦頤傳程顥、程頤。」(《宋史·朱震傳》)陸九淵:「朱子發謂濂溪得太極圖於穆伯長,伯長之傳出於陳希夷,其必有考。」(《陸九淵集·與朱元晦書》)(3)來自佛徒壽涯。宋元之際劉因:「而或又謂周子與胡宿、邵古同事潤州一浮屠而傳其易書。」(《記太極圖說後》)這個「浮屠」,就是壽涯。(4)源自陳摶刻於華山石壁的無極圖,經魏伯陽、鍾離權、呂洞賓傳給陳摶,陳刻之華山石壁,後來又通過種放、穆修傳給周敦頤,周把它改造成了太極圖。(《太極圖辨》)陳摶刻華山石壁之事宋金元明無一人道及,此說可疑。(5)源於《道藏·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清毛奇齡:「或雲其圖在隋唐之間,有道士作《真元品》者,先竊其圖入《品》中,為太極先天之圖,此即摶之竊之所自始,且稱名有『無極』二字,在唐玄宗序中。」(《太極圖說遺議》)又說:「此在陳摶授圖之前已行世者,是摶所為圖,一本於《道藏·真元品》,一本於圭峰《禪源全集》,而總出於《參同契》,是真臟實據。」(《復馮山公論太極圖說》)《真元品》即《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現代馮友蘭、張岱年、侯外廬等許多學者贊成此說。近有人提出《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乃是周敦頤以後的著作,其後兩品及後序也不是唐代作品,唐明皇御制序亦為偽造。(王卡《道藏提要》、李申《太極圖淵源辨》)所據不一,尚有爭議。關於陰陽魚互糾太極圖淵源,也有幾說。(1)得之於蜀之隱者,或武夷君。宋末元初袁桷說:「朱熹囑其友蔡季通如荊州,復入峽,始得其三圖焉」。(《謝仲直易三圖序》)後為謝仲直所獲。此三圖傳自彭翁,彭翁傳自武夷君。明初趙撝謙《六書本義》最早記載陰陽魚太極圖,趙氏認為:「又天地自然之圖······世傳蔡元定得於蜀之隱者,秘而不傳,雖朱子亦莫之見,今得之陳伯敷氏,當熟玩之。」(《六書本義》)清朝渭引宋濂說:「羅端良作陰陽相含之象······言出於青城山隱者。」(《易圖明辨》)(2)源於《周易參同契》。朱熹:「先天圖傳之希夷,希夷又自有所傳。蓋方士技術用以修煉,《參同契所言是也。」(《語類》一百)胡渭則從陰陽盛衰之數推晦朔弦望之氣而知其理,以證朱熹此說。(《易圖明辨》)尚有另說,此略。
三、含三為一
亦作「函三為一」。古代對太極意義的分析語。魏孟康《三統歷》註:「太極元氣,含三為一。」就太極圖言,「三」指陰陽魚結構,即白、黑、及白黑的分界線;「一」指太極圖大圓圈。白、黑及分界包含在同一圓圈之內。歷代有不同解釋。(1)以黑白二色代表陰陽兩方、天地二部;黑白之分界線即劃分天地陰陽界限的人部。天、地、人為「三」;陰、陽、分界標准為「三」。太極圖即由正、反、合三者組成的整體。體現了老子「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的思想。白方中一點,為地之極點,表示陽中有陰;黑方中一白點,為天之中點,表示陰中有陽。(2)太極圖為相反相成兩方屬性及其劃界標准或活動場所三者的統一。相反指水火對立,從空間言指水星、火星,從時間言指夏熱與冬寒;相成指木金生成,從空間言指木星和金星,從時間言指春始、秋終。「土」即是水火和木金的劃界標准,也是火水木金的活動場所。(3)「三」指三爻,「一」指一卦,喻三爻組成一卦,天地人合為一體之意。
四、三五至精圖
闡釋《參同契》丹葯形成的圖式。圖見後蜀彭曉《周易參同契通真義》。《參同契》:「太陽流珠,常欲去人。卒
得金華,轉而相因。化為白液,凝而至堅。金華先唱,有傾之間,解化為水,馬齒闌干。陽乃往和,情性自然。迫促時陰,拘畜禁門。慈母育養,教子報恩。嚴父施令,教飭子孫。五行錯王,相據以生。火性銷金,金伐木榮。三五與一,天地至精。可以口訣,難以書傳。」圖中,火木為汞,水金為鉛,土為黃芽。土居中央,表示「三物一家,都歸戊己」。火木居左,水金居右,按坎離為易說,左為離,右為坎。水金相通,表示金生水;火木相通,表示木生火。水火居上位,表示水火葯物在煉丹中占首要地位。下一白圈,指丹葯,即「三五與一」的「一」。所以水火又直通向此白圈。據後人考證,此圖式,被道教徒所吸收,五代陳摶無極圖中的五氣朝元圖和周氏太極圖中五行順布圖,皆出於此。

五、水火匡郭圖
解釋《參同契》丹葯形成圖式。圖見後蜀彭曉〈周易參同契通真義〉本。圖中左半為離卦,右半為坎卦,白者為
陽爻,黑者為陰爻。就煉外丹說,左離為青龍即丹砂,右坎為白虎即鉛,當中小白圈,指丹葯。此圖式後來成為道教講述煉丹的圖式之一。另說,離火為日,為陽;坎水為月,為陰,所謂坎離相抱,龍虎相交,水火相通,日月相合,即陰陽相配合之義。把後人考證,宋陳摶的無極圖和周敦頤太極圖皆源於此。

六、古太極圖
亦稱「伏羲八卦方位太極圖」、「參同契太極圖」。傳為古代方士解釋《周易參同契》圖式。較早見於明初趙仲
全《道學正宗》。此圖概括了《參同契》中所說的月體納甲、二陰、三五、九宮、八卦、鼎器、葯物、火候諸內容。兩邊白黑交互,白以示陽,黑以象陰,陰陽不相離,陰中含陽,陽中含陰。圖以八分,據其各自屬性,分別配以八卦,揭示丹家進退行持的火候。震三始交陰而陽生,自震到兌再到乾而陽極盛,陽盛極於南;巽始消陽而陰生,自巽到艮再坤而陰盛極,陰盛極於北。其中八分,震東北,白一黑二,一奇二偶;兌東南,白二黑一,二奇一偶;乾正南,全白,三奇;巽西南,黑一白二,一偶二奇;艮西北,黑二白一,二偶一奇;坤正北,全黑,三偶;離正東,取西之白中黑點,為二奇含一偶;坎正西,取東之黑中白點,為二偶含一奇。清胡渭《易圖明辨》認為:此圖「即其陰陽盛衰之數,以推晦弦望之氣而知其理有合符節者矣。陽氣生於東北而盛於正南,震離兌乾在焉,即望前三候,陽息陰消之月象也;陰氣生西南而盛於正北,巽坎艮坤在焉,即望後三候,陰息陽消之月象也。陰極於北而陽起薄之,陰避陽,故回入中宮而黑中復有一點之白,陽極於南而陰來迎之,陽避陰,故回入中宮,而白中復有一點之

黑。蓋望夕月東日西,坎離易位,其黑中白點,即是陽光,白中黑點,即是陰魄。」並以此推斷陳摶之學源出《參同契》,該圖與幾乎同時見世的「天地自然之圖」相類似,只多出表示方位的指示線,余均同。古太極圖蘊含極深刻的哲理,對後世影響極大,在太極圖系中佔有重要地位。
七、先天太極圖
又稱「天地自然之圖」、「天地自然河圖」、「卦氣圖」,簡稱「先天圖」、「太極圖」。據宋明易家考證此圖出自
陳摶之手。陳摶源自《參同契》,一說源於西蜀隱者。宋朱熹《語類》、元袁桷《謝仲直易三圖序》、明趙撝謙《六書本義》、趙仲全《道學正宗》等有所論述。此圖最早載於《六書本義》。圖中黑白兩條魚形,乃陰陽二氣環抱之狀。陰氣盛於北方,為純陰,居坤卦之位。陽氣盛於南方,為純陽,居乾卦之位。陰氣極於北;陽氣始生,居東北震卦位,卦象一陽二陰,表示陽氣尚微弱;其後,經過東方離卦、東南兌卦位,至乾卦位,卦象為三陽,陽氣極盛。陽氣極於南;陰氣初生,居西南巽卦位,卦象為一陰二陽,表示陰氣尚薄弱;其後,經過西方坎、西北艮,至坤卦位,卦象為三陰,陰氣極盛。如此循環不已。圖中左白部分,居東方,與右白部分相呼應,環抱黑的部分,表示二陽中挾一陰,為離卦象,此即「對過陰在中」;右黑部分,居西方,與左黑部分相呼應,環抱白的部分,表示二陰中挾一陽,為坎卦象,此即「對過陽在中」。左白部分,從震一陽生,到離二陽挾一陰,再到兌二陽增長,最後到乾卦三陽極盛,為陽息的過程;右黑部分,從巽一陰生,經過坎艮二卦,二陰增長,到坤卦三陰全盛,為陰息的過程。圖中黑白兩魚尾,

表示陰陽二氣初起;黑白兩魚頭、左方表示陽起而迫陰,陰避陽,回入中宮;右方表示陰起迎陽,陽避陰,回入中宮。黑白兩魚眼,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此圖與「古太極圖」相比,只少表示方位的指示線條,余則相同。兩圖均以圖形言陰陽變易。後世所制其他太極圖式均未脫離此圖基本內涵。
八、天地自然河圖
即「天地自然之圖」、「先天太極圖」。圖見明初趙撝謙《六書本義》,為陰陽魚太極圖最早記載。圖題為「天地自然河圖」,文注為「天地自然之圖」。趙氏認為「此圖世傳蔡元定得於蜀之隱者,秘而不傳,雖朱子亦莫見之,今得之陳伯敷氏,當熟玩之。有太極函陰陽,陰陽函八卦自然之妙,實萬世文字之本原,造化之樞紐也。嗚呼,神哉!」(《六書本義》)該圖特點在於溶陰陽相合、卦氣運行於一圖,其白色一邊為陽,黑色一邊為陰,以示陰陽相倚而不相離,魚眼以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參見「先天太極圖」條。
九、無極圖
①傳為陳摶所傳三圖之一。表示煉內丹的過程,同陳摶《指玄》和俞琰《參同契發揮》中所說的煉內丹的方術相一致,且對《參同契》煉丹術有所發展,將煉外丹引向煉內丹。依清黃宗炎《圖書辨惑》所言,此圖式最下一圈為「玄牝之門」,指人身兩腎間空虛之處,為祖氣即丹田之氣所出之處。第二圈「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祖氣上升,加以提煉,煉有形之精而化為微茫之氣,煉依稀呼吸之氣而化為出有入無之神,即化精氣而為呼吸之氣,化呼吸之氣而為精神,第三圈五氣朝元,表示所煉之氣貫穿於五臟之中,統率水、火、木、金、土五氣,凝聚一起。其中水(腎)火(心)二氣最為重要,居於上位。煉到火氣下降,水氣上升,火不燥熱,水不卑濕,溫養之至,則進入第四圈。第四圈「取坎填離」,水火相交,形成聖胎。中央小白圈指聖胎。此聖胎加以修煉,則進入最上圈。最上圈「煉神還虛,復歸無極」,達到虛無飄渺,無有極限的神仙境地,同祖氣所出之「玄牝之門」相呼應。最下一圈和最上一圈,皆為虛無,當中一段為有,表示從無到有,又反歸於無。虛無為萬有之根本,故名之為無極圖。黃氏認為,其中的五氣朝元圖本於《參同契》的三五至精圖,取坎填離圖本於《參同契》的水火匡郭圖。陳摶的無極圖表明,宋初的道教已用《周易》的范疇解釋煉內丹的方術。此無極圖後被周敦頤發展為「太極圖」。參見「太極先天圖」、「周氏太極圖」條。
②指「太虛圖」,參見下面的「太虛圖」條文。

下經三十四 咸恆遁兮及大壯 晉與明夷家人睽
蹇解損益夬姤萃 升困並革鼎震繼
艮漸歸妹豐旅巽 兌渙節兮中孚至
小過既濟兼未濟 是為下經三十四

二、六十四卦分八宮
1、乾宮(屬金,與坤地相對,無水雷澤) 點擊查看:

乾為天 天風姤 天山遁 天地否

風地觀 山地剝 火地晉 火天大有

2、坎宮(屬水,與離火相對,無天山風) 點擊查看:

坎為水 水澤節 水雷屯 水火既濟

澤火革 雷火豐 地火明夷 地水師

3、艮宮(屬土,與兌澤相對,無水雷地) 點擊查看:

艮為山 山火賁 山天大畜 山澤損

火澤睽 天澤履 風澤中孚 風山漸

4、震宮(屬木,與巽風相對,無天山火) 點擊查看:

震為雷 雷地豫 雷水解 雷風恆

地風升 水風井 澤風大過 澤雷隨

5、巽宮(屬木,與震雷相對,無地水澤) 點擊查看:

巽為風 風天小畜 風火家人 風雷益

天雷無妄 火雷噬嗑 山雷頤 山風蠱

6、離宮(屬火,與坎水相對,無雷地澤) 點擊查看:

離火風 火山旅 火風鼎 火水未濟

山水蒙 風水渙 天水訟 天火同人

7、坤宮(屬土,與乾天相對,無山風火) 點擊查看:

坤為地 地雷復 地澤臨 地天泰

雷天大壯 澤天夬 水天需 水地比

8、兌宮(屬金,與艮山相對,無天風火) 點擊查看:

兌為澤 澤水困 澤地萃 澤山咸

水山蹇 地山謙 雷山小過 雷澤歸妹

三、卦畫的排法
卦畫的排法是自下而上畫的,這與我們寫文章或是畫畫時不一樣,畫八卦時是先從底下開始,然後從下面往上畫的。見下圖:

此卦離為火,在八卦中陽爻叫做「九」,陰爻叫做「六」,九乃單數,在易經中稱做陽,六乃雙數,在易經中稱做陰,從下面開始往上畫,第一個爻是陽爻,所以叫「初九」,第二個爻是陰爻,所以叫做「六二」,第三個爻是陽爻,叫「九三」,第四個爻是陽爻,叫「九四」,第五個爻是陰爻,叫「六五」,第六個稱做上爻,因是陽爻,所以稱做「上九」。

❽ 八卦的排列順序有什麼意義嗎

八卦的排列順序是根據先天八卦方位的理論依據,是講八卦自身匹配對待之體的。按其所代表的東西的性質兩兩相對,分成四時,每對都是二個性質相反的東西,相對立的站在各一端,即陰陽相對,這四對東西交錯起來,就構成了先天八卦方點陣圖。

它在中國文化中與「陰陽五行」一樣用來推演世界空間時間各類事物關系的工具。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乾代表天,坤代表地,巽(xùn)代表風,震代表雷,坎代表水,離代表火,艮(gèn)代表山,兌代表澤。

八卦就像八隻無限無形的大口袋,把宇宙中萬事萬物都裝進去了,八卦互相搭配又變成六十四卦,用來象徵各種自然現象和人事現象,基於當今社會人事物繁多;八卦在中醫里指圍繞掌心周圍八個部位的總稱。八卦代表易學文化,滲透在東亞文化的各個領域。

(8)八卦平面構成圖片簡單擴展閱讀:

《周易》中的八卦順序,究竟該怎樣排列?

在漢儒對《說卦傳》進行象數學的「卦氣說」推定之後,宋儒又對《說卦傳》進行了「卦位」和「卦序」說的推定,這些是歷史上由於對《說卦傳》誤讀產生的《周易》研究的主要誤區。

現代易學研究在《說卦傳》上形成的誤區,除了受漢儒對《說卦傳》「卦氣說」的象數學影響之外,最重要的是由宋儒「卦序」和「卦位」說形成的誤導。

所謂「卦位」和「卦序」即《伏羲六十四卦方位》、《伏羲六十四卦次序》、《伏羲八卦方位》、《伏羲八卦次序》、《文王八卦方位》、《文王八卦次序》,自朱熹開篇載於《周易本義》之後,造成了廣泛的影響。

至到當代,肯定「卦位」、「卦序」說是《說卦傳》主體內容的仍是易學界的主流。但是,因為「卦位」、「卦序」說與《周易》的形式與內容存在著非統一性問題,這就不能不使《說卦傳》成為現代易學研究中的主要問題之一。

顯然《說卦傳》以上內容的推定已經出現了四種卦序,而且與傳世本六十四卦卦序推定的八經卦次序都不相合。如果按照《說卦傳》所有八卦文字的順序進行關於「卦序」的推定,除了上述四種「卦序」以外,還有以下六種「卦序」。

其一:「雷以動之」卦序:雷以動之,風以散之。雨以潤之。日以 之。艮以止之。兌以說之。乾以君之。坤以藏之。

按照文字順序,其卦序是:震一,巽二,坎三,離四,艮五,兌六,乾七,坤八。

其二:「動萬物」卦序:動萬物者,莫疾乎雷。撓萬物者,莫疾乎風。燥萬物者,莫熯乎火。說萬物者,莫說乎澤。潤萬物者,莫潤乎水。終萬物者,莫盛乎艮。

按照文字順序,其卦序是:震一,巽二,離三,兌四,坎五,艮六。

其三:「水火相逮」卦序:水火相逮,雷風不相悖,山澤通氣,然後能變化,既成萬物也。

按照文字順序,其卦序是:坎一,離二,震三,巽四,艮五,兌六。

其四:「八卦盡性」卦序:乾健也,坤順也,震動也,巽入也,坎陷也,離麗也,艮止也,兌說也。

按照文字順序,其卦序是:乾一,坤二,震三,巽四,坎五,離六,艮七,兌八。

其五:「客體盡性」卦序:乾為馬,坤為牛,震為龍,巽為雞,坎為豕,離為雉,艮為狗,兌為羊。

按照文字順序,其卦序是:乾一,坤二,震三,巽四,坎五,離六,艮七,兌八。

其六:「主體盡性」」卦序: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

按照文字順序,其卦序是:乾一,坤二,震三,巽四,坎五,離六,艮七,兌八。

另外,《說卦傳》最後內容的卦序也與「八卦盡性」卦序相同,本書暫且不論。以上推定的卦序表明,共出現了十種卦序。十種卦序的排列除「乾坤三索」卦序、「八卦盡性」卦序、「客體盡性」卦序、「主體盡性」這四種卦序相同外,其它六種卦序都不相同。並且在這些不盡相同的卦序中,沒有一種與傳世本六十四卦的經卦之序相合。

參考資料:

網路-八卦(道教概念)

閱讀全文

與八卦平面構成圖片簡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術花盆和花的圖片簡單 瀏覽:131
水果怎麼擺好看圖片 瀏覽:527
千與千尋人物圖片大全 瀏覽:225
委屈漫畫圖片女孩 瀏覽:391
背景圖片簡約可愛清新 瀏覽:915
圖片狼抱著一個女孩 瀏覽:158
文檔中圖片如何快捷設置大小 瀏覽:246
貂蟬去衣服圖片大全 瀏覽:77
美女背影高清壁紙圖片全屏 瀏覽:42
圖片如何設置標題 瀏覽:797
漂亮文字動態圖片大全 瀏覽:54
七天打卡表可愛圖片 瀏覽:26
波波頭發型效果圖片 瀏覽:648
圖片插入word中無法選中怎麼辦 瀏覽:211
大叔洗衣服的圖片 瀏覽:435
Word里圖片置頂如何加空格 瀏覽:189
蔣丞圖片高清動漫 瀏覽:292
放美女和平精英圖片 瀏覽:374
黑鼻子可愛圖片 瀏覽:845
word轉換pdf時圖片丟失 瀏覽: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