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猜一成語。四個字由簡單的圖構成:第一個字畫了一輛車,第二個畫了一個貓頭,第三畫了尾巴,第四畫了個獎
杯水車薪,
人才濟濟,
火冒三丈,
花好月圓,
比翼雙飛,
第三個解釋,貨車,貓,三個環,印章
⑵ 把一個成語畫成一幅簡單的畫
要把一個成語畫成一幅簡單的畫,我覺得這個用盲人摸象或者是。畫蛇添足,這個是最簡單。
⑶ 簡筆畫猜成語圖片答案有哪些
簡筆畫猜成語圖片答案:虎頭虎腦;吹吹打打;雞口牛後;趾高氣揚;惡語傷人;望眼欲穿;一鳴驚人;掩人耳目;雞飛狗跳;刻舟求劍;犀牛望月。
擴展:
1、成語(chengyu,idioms)是中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片語或短句。成語是漢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它代表了一個故事或者典故。 成語又是一種現成的話,跟慣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
2、古代漢語詞彙中特有的一種長期相沿用的固定短語,來自於古代經典或著作、歷史故事和人們的口頭故事。成語的意思精闢,往往隱含於字面意義之中,不是其構成成分意義的簡單相加。它結構緊密,一般不能任意變動詞序,抽換或增減其中的成分。其形式以四字居多,也有一些三字和多字的,大多由四字組成。簡單的說成語就是,說出來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經據典,有明確出處和典故,並且使用程度相當高的用語。
⑷ 把一個成語畫成一幅簡單的畫
首先,琢磨成語的意境,再把想到的,符合成語的畫下來,可用簡筆畫,然後再進行加工.
⑸ 把成語畫成圖片
恩,成語呀....
比如:聞雞起舞
你可以畫這樣一個場景:
清晨,兩個人正在努力大練習武功,在遠處的房子上,站著一隻雞正昂著脖子叫.
這樣就好了。
成語故事如下: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盪、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⑹ 成語圖片兒童畫
火中取栗huǒzhōngqǔlì
[釋義] 偷取爐火里烤熟的栗子。比喻冒險為別人出力;自己上了當;卻一無所得。
[語出] 故事見十七世紀法國寓言詩人拉·封登的寓言《猴子與貓》。
[正音] 栗;不能讀作「sù」。
[辨形] 栗;不能寫作「粟」。
[近義] 代人受過 為人作嫁
[反義] 坐享其成
[用法] 用來比喻被人利用;冒了風險卻沒有得到好處。一般作謂語、定語。
⑺ 成語配畫簡單又好看 復雜一點
明爭暗鬥
míngzhēngàndòu
[釋義] 表面上和暗地裡都在進行爭斗;形容內部鉤心斗爭;互相爭斗的情況。
[語出] 馮玉祥《我的生活》:「於是兩方明爭暗鬥;各不相讓;一天利害一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正音] 斗;不能讀作「dǒu」。
[辨形] 爭;不能寫作「掙」。
[近義] 明槍暗箭
[反義] 肝膽相照
[用法] 含貶義。一般作謂語、賓語、定語。
⑻ 四字成語故事的圖片急快點,最好簡單的的圖片四幅圖
網路《驊翔》空間有成語故事《守株待兔》和《互相矛盾》,每個故事都有六幅畫,網址為:
http://hi..com/%E6%E8%CF%E8/blog/item/8c2cd8e84dd4ac3a2cf53439.html和
http://hi..com/%E6%E8%CF%E8/blog/item/d9819b2c02278935d52af171.html
另在網路文庫中《驊翔》上傳有許多連環畫成語故事,每個故事都有六幅以上的連環畫。
⑼ 字畫成語圖片大全有四幅字畫猜四個成語。畫是近水樓台先得月是滴水穿石是滿園春色
還有一個是
雪中送炭 [xuě zhōng sòng tàn]
[釋義] 在下雪天給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別人急需時給以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幫助。
[出處] 宋·范成大《大雪送炭與芥隱》:「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例 句
他向工人講述的優選法深入淺出,工人聽了如輕風拂面,溪水淙淙,聯系生產實際,收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