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牆面設計以奇妙的數學為主題的圖片
網路圖片。 設計完的圖片是沒有的,但是你可以通過組合。從網路上搜邊框圖案或者是跟學習有關的圖片,比如小孩看書,寫字等,這些作為搭配,主要數學知識內容需要自己設計。
2. 幼兒園樓道牆面怎麼布置顯得高檔簡約
1、兒童的思維是在活動中、操作中形成和發展的。——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配1個幼兒單獨操作的照片)2、兒童的思維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發展起來的。——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配1個幼兒布置牆壁環境的照片)3、尊重兒童的探索。——建構主義學家(配1張幼兒專注組合,老師在旁邊遞工具給他照片)4、認為生長是生活特徵,所以教育就是生長,因此,兒童是教育中的太陽,反對以教師、書本、課堂為中心,主張從兒童的本能、興趣和需要出發,以兒童的活動教育為中心。——美國教育家杜威(配2張照片:小的坐著聽著發呆照片,大的老師與幼兒開心玩游戲照片)6、現實生活成為兒童知識的來源。——陳鶴琴(幼兒購買東西數錢照片)7、主張兒童走進活生生的大自然、大社會中,把兒童直接感受的豐富經驗與各個學科的術語結合起來,提升為一般性、普遍性的知識。————陳鶴琴(配1張照片:大自然中捉魚照片再配‚魚沒有腳‛‚魚的身體滑滑的‛句子)8、知識是一種主體性的存在。即兒童基於自己的經驗以及所處的社會文化歷史背景,通過主動建構的方式而獲得融入主體世界的知識。——建構主義學家皮亞傑(配1張幼兒在超市排隊付款的照片)9、知識既不來源於客體,也不來源於主體,而是來源於主客體的相互作用—‚活動‛。——建構主義學家皮亞傑(配一張幼兒與老師做游戲照片)10、我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樣子,乃是在幼兒時期在生命最初兩年建構的。3歲已奠定下了身為一個人的人格基礎。——義大利蒙台索利教育家(配1張幼兒與媽媽進行親子活動照片)
3. 幼兒園教室牆壁怎麼布置
幼兒園教室牆壁上掛畫,不要掛太高,要適合幼兒的視線,也不要太多,以免影響教室的潔雅及分散幼兒的注意力。所掛的畫規格要盡量統一,一間教室所掛的鏡畫,其鏡架的大小、形狀及顏色應是一樣的。一間教室用這種形式的掛畫,其他教室則可選用別的形式的掛畫。 壁畫的選材為了使壁畫鮮明、可愛,又富有幼兒年齡特點,首先要注重選材,平時多注意各種幼兒刊物,兒童書籍中畫得好的動物和人物的形象,甚至一些幼兒的衣服上有好的圖案,亦可一一收集,描畫下來。 雖然有了這些最基本的素材,但並不是每一幅都是理想的,在這些材料中仍須進一步修改、整理,或重新組合。如有的畫某些動物面部可愛,但造型不夠活潑,就可參考其他的動物形象加以改頭換面。如有一幅畫面的是小鴨用荷葉運青蛙,雖然小鴨子的模樣十分逗人,背景優美,但青蛙的形象不好。就可以把它換上其他小動物,如小雞,小白兔,整個畫面便顯得活潑可愛了。有的畫可以選它的景而配別的動物形象,只要搭配得當,效果就很好。 壁畫的製作方法 壁畫有多種形式,現介紹幾類:剪貼畫、實物貼畫、紙粒畫及單個人物動物畫的製作方法。1.剪貼畫它的特點是顏色鮮明,有光澤,立體感強。一般選用植絨紙、吹塑紙、坑紙及碎布等材料製作。製作的方法是,首先擬好稿子,再考慮那些部分用什麼顏色的材料,如人物、動物的面部宜用吹塑紙,衣服用布碎有自然感,房頂則宜用坑紙有逼真感等等,選好各色材料後,把底稿放在它的上面,用鉛筆描畫,就會在吹塑紙、植絨紙上留下原畫的痕跡,然後剪下來(布碎與坑紙要用復寫紙印) ,再按原稿的順序拚貼好,一幅畫就完成了。如把它裝在鏡架里,顯得平整,易保存。為了增強立體感,還可把動物或人物,貼在泡沫板上,用發熱絲沿其邊沿把它切出來,再貼在底板上,使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制畫時要注意顏色的調配,既柔和又要鮮明,鮮艷中要求協調一致,顏色應多樣化,但不要大紅大綠,追求瑩光色彩。―般是鮮艷的顏色必須用重色襯底(如黑色、墨綠、深藍等) ,否則令人眼花繚亂反而不美,特別是吹塑紙,色澤較淡,用重色托底後,立體感更強。2.實物貼畫在剪貼畫的基礎上進一步選用無毒無害自然實物作材料進行貼畫如花生殼、瓜子殼、各式葉子、毛線等等。用花生殼貼製成的樹木、房頂、花草立體感強,上色易,塗上各種色彩,比較鮮明、自然、朴實。又如用晴綸毛線造成的花草、樹木,不僅形象生動,而且顏色鮮艷,能使整個畫面顯得生動、美麗。這類畫的製作亦簡單,在剪貼畫的基礎上局部地方貼上實物裝飾,再塗上顏色就可以了。3.紙粒畫這種畫比較特別,選用各種顏色紙作材料,首先把各色紙裁成邊長為 1.5 厘米的小正方形,並把它摺成小紙粒(要注意讓有顏色的部分外露)分顏色放好,然後擬好底稿。畫面的各部分按需要分選好各色紙粒後用乳膠貼好。這種畫別有一番風韻,生動、概括、想像力強,圖案色彩濃厚,很吸引小朋友。4.單個人物式動物畫 擬好稿後將其復印在纖維板或厚紙皮上,然後把人物或動物的形象鋸或剪下,並用白色油彩把它均勻地塗一遍,待干後,再用油畫顏料把它塗上各種顏色即可,這種畫製作簡單,不易損壞,適宜掛在走廊或裝飾室外環境。 壁畫的托底也可以多種變化。 一是造型多樣化,可造成圓形、橢圓形、菱形、長方形等等,根據畫的大小及形狀配上不同的底托(如要突出人或動物形象時,可選用比較小的底托,如要突出底畫的風景或裝飾時,底托則要比人或動物大)。 二是裝飾多樣化,裝飾托底可以先剪好牙邊,再用「開士米」晴綸線繞邊,這種托底別具一格,襯上動物既簡單又好看。有的亦可以在底托邊沿按照各式花邊圖案,塗上乳膠,然後撒上金紙碎,這種托底顯得名貴、大方,還有的可以另剪制些金箔小花,沿底邊沾上,給人以精美的感覺,亦十分好看
4. 幼兒園冬天背景牆設計
冬天最好弄點暖色系的東西,祖國的花朵等等主題,這樣比較欣欣向榮而且可以緩解冬季的寒冷感喲。有需要背景牆的圖片 可以點我。
5. 怎樣布置中班主題牆圖片
主題牆布置是將環境中的顯性和隱性教育因素納入幼兒園教育之中,使其成為幼兒園課程結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幼兒可從中得到學習信息,同時家長也可得到幼兒園教育信息。
一、將環境創設納入課程之中,體現與課程目標的一致性
環境創設能將抽象的課程具體化、情緒化,方便化。在課程實施過程中能激發幼兒活動動機,直接影響幼兒主體性、創造性的發揮,實行良好的師幼互動。所以主題牆的創設要一句課程的教學目標,有目的有計劃的規劃。因此,我們在課程編制中,將環境創設納入課程實施過程。例如:在開展「我愛幼兒園」主題教育時,根據幼兒不同年齡層次制定相應的教育目標,創設相應的主題環境。小班幼兒可以感受喜歡幼兒園,在幼兒園學習的快樂;中班幼兒可以想想自己與幼兒園的聯系,感受愛自己的幼兒園;而大班幼兒則可以思考,可以為幼兒園做哪些事情。
二、環境創設體現課程建設的整合性
我們在環境創設是重視從課程整體性考慮。既注意各活動領域本身目標、內容上的系統性、連續性,又注重各活動領域之間的平衡性、滲透性;既注意幼兒在環境創設中得到認知、技能方面的發展,也重視環境對幼兒情感的熏陶;既注意物質環境為幼兒提供多種信息刺激和學習的機會,也重視精神環境對幼兒情感、個性品德方面潛移默化的影響。主題牆規劃則是重點。哪一塊是具體知識,可以用圖片,簡單的文字表示;哪一塊是延伸活動;哪一塊是家園聯系。主題牆的設置也是與家長溝通的一個良好方式。同時,在主題牆中要學習承前啟後。要留下一部分回憶以前的知識內容,又不可忽視現在的教學目的。
三、重視環境創設過程,體現課程環境的動態性
課程環境的動態性包含兩層意思:一是指環境的創設要根據教育和幼兒發展需要不斷發展變化。二是指在不斷更新環境的過程中,為幼兒提供更多參與活動和表現的機會與條件。主題牆的創設不是簡單的圖片展或是文字展,而是要動靜結合。例如,在開展以季節為主題的活動時,除了簡單的圖片,採集各種葉子粘貼圖像,或者收集季節性的特色蔬菜水果等也是一大方式。在進行的同時,又可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當然,家園合作是必不可少的。
當然,布置主題牆並不是隨心所欲,是有一定的布置要求:
主題來源:生活化 卡通化(從圖片中體現課程知識)。
主題呈現——網路圖呈現(主題標題,內容名字)
相關圖片:課前准備 活動中 活動延伸 (一般從這個三個方面收集資料)
主題牆設置的標准高度:60cm——1.6m,方便幼兒觀看。
不同的年段有不同的要求——
托小班:可布置全家福 讓幼兒熟悉環境,穩定情緒。要求顏色鮮艷,卡通化。
中班:加強知識重點。用圖片可呈現。
大班:可把幼小銜接放在主題上體現。
主題牆中葉課包括幼兒對主題簡單圖示表述,看完主題牆後幼兒語言的記錄或者 深化圖示表述。而相關實物呈現,活動中圖片記錄,在復習時可幫助幼兒進行知識梳理的提升。
6. 幼兒園元旦牆面製作裝飾設計大全
對於幼兒園來說孩子入學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以為要考慮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幼兒園,而幼兒園牆面的簡約裝飾會讓孩子們集中精神,很快找到幼兒園中自己喜歡的事物上,容易讓孩子找到歸屬感。幼兒園牆面簡約裝飾要搭配相應的動物形象,最好是那種手繪立體的效果圖,這樣能讓孩子找到熟悉的感覺,並且還可以激發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下面小編就為大傢具體介紹一下。
1,幼兒園的手繪牆面設計
手繪兒童目前比普通的幼兒園裝飾形式,手繪是一種藝術,幼兒園元旦牆面可以增強孩子的審美思維,孩子也可以促進對藝術的理解,以及房間牆壁的裝飾您可以用手工製作風格的孩子外觀可以選擇孩子喜歡的卡通圖像和活動場景的相應手繪表示,幼兒園元旦牆面這對孩子有很強的吸引力。
2,兒童牆貼和手工設計。
房間的牆面裝飾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地方:樓梯,走廊,教室,這些都是最常見的孩子或父母關心的地方,所以在這些地區添加一些孩子的工作讓更多的人可以看,幼兒園元旦牆面也可以隱形添加孩子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主要配件有:手工貼紙,玩具,花卉飾品,剪紙等。兒童的工作沒有裝修,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參與建築和課堂內容,這樣既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幼兒園元旦牆面又可以提高孩子的歸屬感。學前班。
3,幼兒園牆面設計
幼兒園元旦牆面採用一般設計的設計可以形成一個有效的創建環的系統,以促進兒童的參與感和實踐能力。充滿童趣的同情和純真,符合兒童審美和心理發展的期望。它不需要精緻的裝飾,簡潔的設計,它可以使整個空間充滿溫暖。使用拼接技術設計不同場景,擴大兒童的想像力,幼兒園元旦牆面促進兒童的智力和智力發展。課程表,表彰欄目,資格欄目,認知模式等,可以有效促進兒童各方面的發展。兒童的美學與成年人的美學不同。幼兒園元旦牆面,我們不僅要強調教育,更簡單的卡片裝飾可以達到完美的效果。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傢具體介紹的內容,裝飾設計可以布置在室內或室外,根據需要選購合適的式樣型號。玩具的種類有很多,可以直接向玩具商索要采購圖樣。大型玩具的地面要鋪墊柔軟,常用橡塑地墊。需要注意的是定期檢查玩具結構的牢固性能。
7. 幼兒園幼兒全家福照片牆怎麼弄好看
在教育發展的長河中,幼兒園的主題牆飾作為促進幼兒發展不可缺少的環境,一直成為幼兒在園生活的重要部分。二期課改把幼兒的所有活動都納入了教育的范疇,幼兒參與的成分越來越多,主題牆面環境在內容上不像以前過多重視作品的精緻、漂亮、完整;也不像以前的環境創設使幼兒的思維和行為依附於教師的思維和行為。而今,主題牆面無論從內容來源、主題的產生等多方面都生動、直觀、真實的再現了師幼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幼兒與教師之間親密的關系;幼兒與幼兒之間的情感氛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促進幼兒的發展,因此,以幼兒發展為本,創設幼兒發展所需要的主題牆飾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知道,幼兒園的環境包括這樣兩個方面:一是物質環境,二是心理環境。作為物質環境的牆面環境它和我們是朝夕相處的,它從感官上帶給幼兒有關線條、形狀、色彩、構圖等因素的刺激,在情感上帶給他們愉悅感。從某種程度上講,牆飾創設已經成為幼兒園教育教學的有效手段。但是,實踐發現其實環境創設特別是主題牆飾環境的創設,卻存在著許多的問題。 比如,幼兒園的慣例要求教師開學初布置好環境,進行環境評比,因此必定造成教師設想計劃多、幼兒設想計劃少。純粹追求環境布置的結果。又如存在著教師動手動腦多、幼兒動手動腦少,牆面環境創設在內容上過多重視作品的精緻、漂亮、完整。也就是教師策劃、設計的現象普遍。再有,由於開學初花了大氣力精心布置的環境,因此捨不得更換,常常存在著牆飾整個學期無變化。既固定的多、變化的少等問題。其實上述的幾種問題我們都意識到了,也都在嘗試改變。以下是結合新課程和課改理念以及我園的一些實踐的看法: 一、讓環境創設中的主題牆飾說話 環境是可以說話的,因為其中的關鍵,經過良好設計的環境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可以起到誘發孩子積極行為的作用,環境的作用常常是潛移默化的,並不斷重復的,所以有時它的效果比教師的言傳身教來得更實在。比如:小班和小小班的時候我們結合 我的家主題,在牆面上貼上全家福這樣減少了小班幼兒在剛入園時存在的焦慮和不安,讓孩子們無時無刻不感受到爸爸媽媽與他們在一起;另外我們活動室的牆上,還布置了我的媽媽牆飾。瞧,媽媽的眼睛多漂亮,臉上還帶著笑,彷彿在說:寶寶別害怕,媽媽在這兒呢!每當孩子們想家想媽媽了,就可以看看這面牆,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媽媽一樣。教師用心去體會幼兒走出家庭來到幼兒園這一陌生的環境,在環境創設中努力激起幼兒對班級多一分牽掛,多一點來園的願望。教師在牆面環境布置中融入對幼兒情感的關注,把教師對幼兒的關懷藉助環境去表達,使幼兒如沐春風,如潤春雨。由此可見,教師在選擇環境中牆飾的內容時更多的考慮內容隱含的教育價值,而不能一味只追求精緻、美觀。例如,中班的主題大人的世界,我們將孩子們自己寫的畫的父母工作的調查表貼在主題牆上,使孩子們從牆上不僅知道自己的父母的工作,也看到了其他爸爸媽媽的工作,從而了解大人們的世界裡的各行各業。又如,大班的主題我從哪裡來,我們從一位做醫生的家長那兒收集來了大幅十月懷胎母孕照片貼在牆面上供幼兒欣賞,讓他們不僅知道了自己從哪裡來的,更感受到了母親的辛苦!其實這些東西收集起來並不困難,老師既沒化太大工夫,又體現了以孩子為主的環境,只要我們做有心人,一定能讓環境說起話來! 二、交還幼兒的主動權 長期以來,在環境創設方面,只要老師精心打造的環境常常難以引起幼兒共鳴。原因何在?因為在這樣的環境里,有著太多的成人意志,哪裡有幼兒的自主與創造?要想讓幼兒學會自主創造,老師首先要放手,要將主動權還給孩子。 在環境創設方面,我們一改傳統的做法,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班級環境設計與製作的全過程,使幼兒體驗設計與製作的快樂,享受成功的喜悅。如:我們中班在創設有趣的昆蟲主題牆飾時,先是師生共同討論牆飾布局,然後由老師創作大背景:遠處的藍天、黃綠相間的公園、茂盛的樹林,以及肥沃的黃土地,讓孩子們在其中豐富內容。可以將畫的,做的,收集來得貼在上面,掛在上面。孩子們享受到了這個過程,是多麼高興!又如,圍繞漂亮的服裝的主題,我們給幼兒提供各種材料,大量的運用廢舊材料,然後搭出一個舞台讓孩子們自己設計衣服,畫出來,貼出來,剪出來,樣樣絕活孩子們都使用出來了,在舞台表演時,孩子們自發拿著我的照相機拍照,照片洗出來後,他們把照片統統貼在了舞台背後的牆面上,頗有點像劇照,看著他們的認真的樣子。才發現這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現在,每一面牆壁上,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經驗提升的具體體現,每一件作品都是孩子學習、參與的寫照。幼兒是環境的主人,應該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想法來創設環境,這樣的環境不是對幼兒來說更具有教育意義嗎! 三、牆面環境創設的動態化 這里所說的動態化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是指主題牆面的創設的內容不是一呈不變的,可以隨時的變化,增減。如隨著幼兒興趣需要布置牆飾,而又隨著季節的變化或是主題的變化而變化。每次都要重新布置,可能對老師的工作量是一個挑戰,所以我覺得可以創設一個大環境然後逐步的深入與豐富。大班主題特別的我,這是一個非常大的主題,也是孩子們進入大班後,經常討論的話題,比如幼兒園的最後一次生日啊!還有自己的喜好啊!這些牆飾都可以根據孩子的需要不斷豐富和變化,在這個過程中,幼兒不斷收集、儲存、整理、交流與分享信息,他們的觀察、思維、交往以及表達的能力均獲得了提高。小的內容經常在換,但大的主題,我們還是保留了!第二:動態化也表現在牆面生動、直觀、真實的再現了師幼之間近距離的對話;因為教師在環境牆面布置中融入對幼兒情感的關注,裡面蘊含著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真切的情感,另一方面,幼兒以主人的身份參與了整個環境的改變,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將會在牆面上寄託自己心願,宣洩自己內心的情感需要,相信是自己使環境變了,體驗成功的喜悅。如:大班小主題牆面我的夢讓幼兒真正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牆飾中,讓牆飾真正成為幼兒與教師近距離的對話。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認為:幼兒是通過與環境中的人和事物相互作用獲得知識、形成概念的。陳鶴琴先生的活教育理論也指出:創設和幫助兒童注意四周的環境,可以發展兒童的各種興趣,滿足兒童的求知慾,培養幼兒的觀察力。 總之,環境作為重要的教育資源,對幼兒的影響雖是隱性的,卻是巨大的。幼兒園主題牆面環境創設不再是強調美化、綠化、凈化等外在裝飾,也不再是教師個人的手工勞動,更不再是盲目仿效他人的流行趨勢。我們應以幼兒發展的需要為目的,緊緊圍繞教育目標和教學內容,發揮孩子的主體作用,充分調動參與的積極性,共同創設幼兒所喜愛的與之產生互動的主題牆面環境。使它對幼兒在認知、情感等方面產生隱性的影響。(
8. 簡單好看的幼兒園牆面有哪些
1、陽光主題牆
陽光,微風,小鳥唱歌,花兒綻放。在主題牆中央拉起一條繩,用小晾衣夾夾上幾面五彩的小旗,寫上「歡迎回來」幾個字。晾衣夾上夾的還可以是五顏六色的襯衫,每件襯衫代表一個孩子,大家都拴在一條繩上,在微風中接受陽光的洗禮。用彩紙剪成的襯衫上貼上孩子們的照片或者寫上名字就更有創意了。
9. 誰有關於幼兒園大廳牆面的可愛的有教育意義的圖片(急)
(1)神州號
因為小孩子都喜歡那些東東,喜歡的就會動手去畫,等話好了還可以給他們講講這方面的知識呀;
(2)中國的版圖
畫起來不是很難的,這方面的知識也可以簡單的說說;
(3)畫他們的家
是可以藉此了解他們的,對你的教育是有幫助的;
(類似圖片很多的,也是很容易收集的)作為小孩的啟蒙老師,可以拿日常所接見的東西呀,還有就是他們有些孩子的問題呀!用類似圖片給他們畫畫,在給他們講講。
10. 如何布置幼兒園教室圖片
首先,你要確定你們小班的風格~~ 當時我做裝飾的時候正是奧運風潮,所以我選擇的主題當然是奧運。你所做的裝飾一定不要跑題呢,就是所教師內的所有裝飾都要圍繞一個中心,否則星星月亮全都有的會很亂。 首先說屋頂,一定要有飾品呢~~當時我在市場買一些福娃的窗花,然後過塑後剪成正方形四周加上泡末板條做邊框,墜上中國結吊飾~~長長短短地掛了很多,福娃造型都不同,孩子們很喜歡~~呵呵~~重要的是幼兒園要配合,公費~~ 還有很多方法裝飾,你在網上找下幼兒園大環境裝飾的圖片會給你很多啟發,然後還可以找些幼兒園的網站來看呢,俺要吃飯了所以這樣講先,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