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在陶瓷杯上上圖案
需要以下步驟才可以的:
要完成一個杯子的烤花需要有幾個步驟,第一步,印花紙。通俗點講花紙就是一層很薄的膜,專業點講叫聚乙烯醇縮丁醛膜,在膜上面印刷要往杯子上做的圖案,這是印花紙工序,也是杯子烤花的前提。
花紙印刷好了,接著就是第二步,貼花紙。這一步很簡單了,就是將做好的花紙貼到杯子上面去。但是在貼花紙的時候有講究了,花紙要很平整的、完全的貼到杯子上面去,中間不能有氣泡,印有圖案的部分不能有褶皺,否則杯子在高溫烤花的時候容易出現爆花(也就是印刷的部分花掉了)的情況。但因為陶瓷杯不是標准件,所以所有的貼花都要由貼花工人手工來貼,這也就是我們可能見到的十個相同圖案的杯子放成一排來看,印刷的圖案不在一條直線上的原因了。
杯子完成貼花後,下一步就是烤花了。這一步更簡單,將貼好花紙的杯子放入窯爐裡面用高溫烤制。烤花的關鍵在於溫度,溫度是受花紙的顏色、陶瓷杯的材質制約的。也就是說不同的顏色需要有不同的溫度來烤制,這樣才能做出更好的產品來。若溫度低於了顏色需要的溫度,那麼印刷的圖案沒有光澤,顏色不鮮艷,若溫度高於了顏色需要的溫度,那麼印刷的圖案顏色會變淡變白,甚至跟沒有印刷一樣。但是陶瓷杯的材質也會影響著烤花的溫度的,因為烤花的溫度要剛好使陶瓷杯上的釉開始溶化,這時候花紙上的陶瓷色劑才會滲入到釉的裡面去,等到產品降溫下來後,顏色和陶瓷杯成為一體,這樣就達到了陶瓷杯不會掉色的目的。若烤花的溫度太低,陶瓷杯的釉還沒開始變化就已經完成了烤花,那麼印刷的顏色只是附在陶瓷杯的表面上,若用濕毛巾用力擦拭圖案便會掉的。
陶瓷杯完成了烤花,也就完成了印刷圖案的全部工序。但是需要說明的是不管是花紙的那層膜還是印在膜上的各種顏料,都是無毒無害的。花紙的那層膜叫聚乙烯醇縮丁醛膜,是由縮丁醛和酒精為原料製成的,印在膜上的各種顏色都是陶瓷專用顏料,也就是各種土、石頭之類的東西。
所以說,凡是嚴格按照陶瓷杯烤花工藝製作的產品,肯定是不會掉色,更不會有毒害的。
『貳』 玉石雕刻入門圖案
最開始還是從最簡單的開始吧,比如打磨一款平安扣,小吊墜,或是雕刻小魚、花朵等
『叄』 陶器圖片及製作流程
陶器,簡單來說就是人們將一些黏土或者是陶土捏制後,然後用高溫燒制而成的一種器具。陶器有著很悠長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的粗糙的陶器發展成為今日精美的陶瓷,可以說是一件歷史的見證物。在古代,人們製作的陶器物品大部分都是用做生活用品,而如今人們都把它當作古董工藝品去收藏。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陶器作品的製作流程。
八大製作流程
1.練泥
練泥,具體來說就是從礦區中把瓷石採取出來。第一步,人們必須用工具把瓷石敲碎,敲成大約5到6厘米左右的塊狀,第二步是利用水碓舂把它舂成粉狀,為了除去裡面的一些雜質,還要將它進行淘洗,然後經過沉澱之後,把它製作成一塊塊的泥塊。然後在泥塊中加入水,可以用人手或者其它方法泥塊中的空氣擠壓出去。
2.拉坯
拉坯,是製作陶瓷形狀的第一道工序。實際上就是把泥團放在一個轉盤中心,然後按照自己想要製作的陶瓷物件的隨手拉出大概的坯體。
3.印坯
印坯,簡單來說就是將一些半乾的坯作品,放在模種上,然後用手均勻的把坯體拍到模種的外壁,最後將胚體脫模。
4.利坯
利坯,也可以叫做修坯或旋坯,就是將坯體放在轆轤車的利桶上,然後轉動車盤,用刀具一邊旋轉一邊削胚,目的就是讓坯體的厚度變得一樣,讓表面變光潔。
5.曬坯
曬坯,就是把加工好坯體放置到木架上晾曬。
6.刻花
刻花,就是使用一些竹片、骨或金屬制的工具,在晾曬乾的坯體上面刻上一些不同的花紋或圖案。
7.施釉
施釉,就是幫胚體上一層釉。說起來很簡單,但是施釉的工藝是很難掌握的。因為施釉時要做到釉色均勻是比較難的。製作時,要注意釉的流動性,才能准確把握這道工序。
8.燒窯
燒窯,這是最後一道工序了,首先要把陶瓷胚體裝進一個匣缽中,因為匣缽可以保護胚體不受污染。燒窯的溫度要達到1300度左右,然後經過一天的燒窯,陶瓷作品就可以出窯了。
以上就是小編想要為大家介紹的有關陶器物品的製作方法流程,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去一些可以製作陶瓷的作坊嘗試一下。雖然以上的步驟流程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如果想要製作出一個好看、精美的陶器作品是沒有這么簡單的。就拿刻花來說吧,如果你沒有一定的美術基礎,在使用刻刀來刻畫一些細小的圖案的時候,一不小心就會毀了整個胚體。
『肆』 求個性簡單的圖片,雕刻用的,不要太復雜、
各位麻煩你們看清問題,人家的是要平面矢量圖用來雕刻切割...不過你自己表達的的確不夠清楚..我有幾個回頭發給你,直接給你plt格式...
『伍』 陶瓷雕刻的技法
早期的陶瓷雕刻手法,以單線勾勒為主,雖清秀高雅,但不失簡朴,難以表現畫面的虛實層次。20世紀70年代起,集國畫、版畫、油畫、素描之長,把中國畫講究的筆墨、氣韻、空靈和西洋畫講究的點、線、面、黑、白、灰巧妙地融於陶瓷雕刻技法之中,使作品既保持了金石韻味,又具有筆墨淋漓的水墨妙趣。

『陸』 如何辨別瓷器好壞
1、外觀:造型必需新穎、別具一格,顏色雅緻、釉面細膩、手感光滑的器具,在注重藝術性和裝飾性的基礎上,也可注重實用性。
2、造型:以上看下、從里到外、看有無變形、扭曲,有無缺釉、粘釉、磕碰掉瓷及疤痕現象。把陶瓷品放在櫃台上,看是否平穩,有無翹曲現象;有口有蓋的物品,一定試一下口與蓋是否合適。同一規格、型號產品應大小、厚薄一致。
3、聲音:把瓷器放在櫃台上、地上或用手托起,輕彈幾下,聲音清脆、響亮,說明質量好、結實,如聲音異常,則說明有裂紋、內傷或破損現象。如大件陶瓷品,還應在不同部位聽聽聲音。
4、細節:帶把、嘴中浮雕類的陶瓷藝術品,如花瓶兩邊的"耳"等,都是二次成型,也就是說粘到主體上去的。因而應仔細觀察這些部位有無間隙、缺釉現象,有無分離感,應注意平滑順暢自然過渡,無粘接痕跡。
5、圖案:陶瓷上的圖案或雕刻上的花紋應完整、統一、清晰、牢固,勾畫的裝飾金、銀線,應粗細一致,光亮美觀,如以手帕用力猛擦也擦不掉。單色產品應顏色均勻、色澤一致。

(6)陶瓷雕刻圖案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清洗瓷器主要事項:
一、一般的污漬可以用鹼水清洗,也可用肥皂,洗衣粉清洗,再用凈水沖凈。
二、冬季洗刷薄胎瓷器,要控制好水溫,以防冷熱水的交替使瓷器發生爆裂。
三、彩色瓷器,有的因色彩中鉛的成分較多,出現泛鉛現象,可先用棉簽蘸上白醋擦洗,再用清水洗凈。
四、如果瓷器有開片或沖口裂紋等現象,污漬容易「沁」入其中,可用牙刷蘸些酸性液體刷洗。
『柒』 陶瓷上面的圖案是怎麼畫上去的
陶瓷上面的圖案是採用劃、刻、貼、印紋樣工藝技術製成的。製作之前必須對具體的瓷器進行具體的分析。有時一件器物會同時出現劃、刻、貼、印兩種以上的裝飾技法。
劃花是操用尖硬的竹、木、鐵桿等工具在半乾的器坯上劃出所需的花紋,然後上釉入窯焙燒。劃花線條纖細流暢,在釉面下有一種飄逸的美。
刻花與劃花不同,它是工匠們操用鐵刀等工具在半干坯體上刻出較深的花紋。相比於劃花,它的線條有寬、窄、深、淺的不同。配合深淺不同釉色的變化,紋樣在釉下顏色變幻有很強的立體感。
印花是使用已刻好花紋的陶模,在未乾的坯件上印出花紋。另一種印花方法是直接在模具上模製出有花紋的坯件,然後上釉入窯焙燒。顯然,印花比起劃花及刻花工藝生產效率要遠遠高得多。
貼花是向素坯體上貼加裝飾小坯件。通常是將模印或者捏塑出的花件、人物、動物、鋪首等用泥槳粘貼在原坯件上,然後上釉入窯焙燒。貼花工藝從漢代開始流行,一直延續到現代。

(7)陶瓷雕刻圖案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陶瓷的保養:
1、日常清潔可用家用洗潔精。
2、用肥皂加少許氨水或先用等量亞麻子與松節油的混合物,去污性更強,可將瓷磚擦的更有光澤。
3、如將濃茶或墨水等染色性強的液體灑在磚上面,應立即擦洗干凈。
4、定期為拋光磚打蠟,取得持久保護作用,時間間隔2—3個月為宜。
5、如磚面出現少許劃痕,在劃痕處塗牙膏,用柔軟的干布用力擦拭可以把劃痕擦乾凈。
『捌』 初學雕刻雕什麼圖案最簡單

拓展資料:
雕刻:
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指用各種可塑材料(如石膏、樹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質材料(如木材、石頭、金屬、玉塊、瑪瑙等),創造出具有一定空間的可視、可觸的藝術形象,藉以反映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的審美感受、審美情感、審美理想的藝術。雕、刻通過減少可雕性物質材料,塑則通過堆增可塑物質性材料來達到藝術創造的目的。
『玖』 陶瓷上的圖案花紋怎麼弄上去的
陶瓷上的花紋和圖案是釉的色彩和花紋。
上釉的方法有五種:
1、浸泡法就是把壞體很快地浸入釉漿中立即取出,使釉均勻吸在壞體表面。
2、杓淋法上釉時,用茶杯或杓子等較小容器盛釉順著壞體周圍慢慢澆釉。
3、描塗法:用毛筆或刷子沾釉後,細致地描繪或大筆地塗刷在壞體上。
4、噴霧法:用噴霧器或噴槍,噴灑釉漿或乾釉粉細致而均勻。
5、轉印法:將花紙貼在壞器上,有以電燒,使花紋轉寫在培器上。

(9)陶瓷雕刻圖案簡單圖片擴展閱讀:
工藝
一、淘泥
高嶺土是燒制瓷器的最佳原料,千百年來,多少精品陶瓷都是從這些不起眼的瓷土演變而來,制瓷的第一道工序:淘泥,就是把瓷土淘成可用的瓷泥
二、摞泥
淘好的瓷泥並不能立即使用,要將其分割開來,摞成柱狀,以便於儲存和拉坯用。
三、拉坯
將摞好的瓷泥放入大轉盤內,通過旋轉轉盤,用手和拉坯工具,將瓷泥拉成瓷坯。
四、印模
印坯拉好的瓷坯只是一個雛形,還需要根據要做的形狀選取不同的印模將瓷坯印成各種不同的形狀。
五、修坯
剛印好的毛坯厚薄不均,需要通過修坯這一工序將印好的坯修刮整齊和勻稱,修坯又分為濕修和干修。
六、捺水
捺水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即用清水洗去坯上的塵土,為接下來的畫坯、上釉等工序做好准備工作。
七、畫坯
在坯上作畫是陶瓷藝術的一大特色,畫坯有好多種,有寫意的、有貼好畫紙勾畫的,無論怎樣畫坯都是陶瓷工序的點睛之筆。
八、上釉
畫好的瓷坯,粗糙而又呆澀,上好釉後則全然不同,光滑而又明亮:不同的上釉手法,又有全然不同的效果,常用的上釉方法有浸釉、淋釉、盪釉、噴釉、刷釉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陶瓷
『拾』 求簡單容易的水果雕刻圖片和方法
一、蕃茄花

資料拓展:
1、水果雕刻歷史悠久,據史書記載,北宋時每年農歷七月初七,汴京人將瓜雕成各種花樣,叫花瓜。南宋宮廷還製作各式雕刻果品以供御用。
2、現在的水果雕刻技藝是在傳統果雕的基礎上發展而來。隨著時代的進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果雕刻早已走入民間。水果拼盤利用水果本身的色彩和品質特點,通過構思和合理搭配將各種時令水果拼擺出不同的藝術造型,眼福和口福一起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