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上海越劇院衣服圖片

上海越劇院衣服圖片

發布時間:2022-03-31 02:03:11

『壹』 給你一張戲曲圖片,如何分辨是越劇還是京劇扮相服飾有何明顯不同嗎

一般越劇演員絕大部分都是女的,化妝比較清淡,旦角一般都戴假發套;京劇的化妝會更濃,眼線比較粗,顯得眼睛輪廓很大,旦角大多數是貼片子加頭飾。
而且,京劇演員頭上勒水紗是要把眼角吊起來的,越劇演員現在已經不這么做了。
服飾上,京劇的服裝一般還是比較傳統的;越劇的服裝,尤其是旦角的衣服基本都改良了,裡面襯的水衣都省掉了。

『貳』 越劇服裝的組成配飾

越劇蟒,首先在色彩上,不再按傳統的上五色的蟒,分階、分身份嚴格穿戴的衣箱制,因此下五色、間色的都有,但又參照上五色色階等級制的習俗,在間色中選擇。從《打金枝》開始,蟒的色彩、紋樣更簡煉更隨意,《孟麗君》即用了諸多的間色蟒袍。另一種方法溯流求源,參照歷史典律和官階運用色彩,如《長樂宮》中老皇帝穿黑衣,
用黼、黻、粉、日、月、宗、藻、山、星、華蟲、火等象徵圖案。越劇有時把傳統的蟒改為袍制(蟒+袍),叫蟒袍。在製作上和傳統的蟒有很大的區別。蟒不再是整件夾里,而前後是麻襯,使前後挺括硬撐,以顯官風十足。衣袖上臂夾里是襯布,下臂夾里是襯綢,這樣又有了瀟灑自如、輕柔的特點。改蟒兩旁的擺為軟做,或半軟做,或沒有擺,擺的尺寸也大大縮小減窄了,發展到以後,蟒的前後內襯有的乾脆不用麻襯,用布括漿代替。
蟒以明代官服為依據,追求領圈、水甲、紋樣的統一。補子縮小到直徑四寸半或五寸,補子的紋樣不受歷代官服中文用禽、武用獸的框框。如:領口、水甲,用暗八寶、暗八仙或用各種各樣夔龍。補子也統一用一種紋樣,全身大行龍,用得很少。水甲的紋樣,不再光用全卧水、立卧水、江海礁石,代替的是不受約束的花紋,或變形水紋、雲紋等。紋樣的位置布局有下滿、半滿,或幾層水甲的方法,蟒袍的下擺尺寸也大大的縮小了。 越劇男班早期都用傳統大靠,20年代王永春就用大靠、靠旗,女班也沿用傳統大靠(硬靠)。改革後,武生很少用靠旗、靠肚,小生串演武生更不用靠旗。靠身、靠腳、靠肩,不再用網子穗或排須、摟帶,一般也不用雙層靠肩。靠肚不再是傳統的平面一大塊,改為圍腰的腰包再束虎頭腰帶。靠衣不綉花,都用甲片。
越劇靠的衣料不用傳統的大緞(亮緞作衣面),而用緞背縐,手綁、腰包、腰帶則往往用絲絨。1944年春,袁雪芬飾演《木蘭從軍》中的花木蘭,所穿戎裝,甲片開始用銅片,上甲、下甲都用,謔稱貨郎擔。以後,紋樣有魚鱗甲、丁字甲、人字甲、龜背甲等,有金綉,也有用金緞、銀緞剪貼,或金銀寬邊花版線縫紉上去。護心鏡有用克羅米銅泡,或盤金、盤銀。靠肩上的吞口,做成半立體。越劇靠以緊身、適中為美。 越劇的裙,主要是花旦的百襇裙。最早穿的都是傳統大襇裙,前後有馬面,俗稱馬面裙,以後去掉後馬面,改為單馬面裙,經常用於老旦。傳統的魚鱗百襇裙往往作襯裙使用。以後在袁雪芬設想下,大襇改成五分寬的百襇裙。40年代雪聲劇團的同仁們又受清末仕女畫的影響,設計了褙裙。這種褙裙,罩在大襇裙外長出很多,但它的斜角邊緣靠近小腿肚的地方,正面用佩,佩很長,長到腳面,很簡潔,上面沒有花,只在沿邊上用金邊盤繞。這種褙裙在《梁祝哀史》、《新梁祝哀史》、《嫦娥奔月》等劇中反復使用。
短裙,行話俗稱包屁股,有折襇的,有不折襇的,有網眼雕花的,有綉花、貼花、斜裁、平裁的,花樣繁多。 越劇小生穿的褶子(音席子)是不開門襟的,有圓領、斜領、對開領,開門襟的是帔。這種衣服在40年代雪聲劇團演出的《西廂記》中有所改革(包括對襟馬夾),有意改短,露出白褲腳。實踐證明不美,以後又改成小生、老生帔裡面都穿貼衣,不再露出褲腳。外面衣服仍然加長到腳面,更能顯出瀟灑自如的美感。這種帔往往在劇中有夫妻倆出場時,運用相同色彩,稱對帔,就等於現在流行的情侶裝的涵義。越劇帔在領口上,又變化出多種樣式,如斜襟帔、直襟帔、翻領帔、如意領帔等。
小生褶子與帔,多用間色,花紋偏一邊,有四君子花紋(梅、蘭、竹、菊),象徵著古代文人的愛好,也有用牡丹、玉蘭等花紋,領邊也越改越窄,約二寸,朝秀美的方向發展。越劇所有衣服在服裝的夾窩里都挖裉袋(夾窩裁剪成圓形),所以越劇的戲服,雙肩揮灑自如、平穩服貼而且舒服。 越劇早期男班演傳統戲時的盔帽,是借用生活中的秀才帽或有額玉的瓜皮帽,有的是在拆除破舊小廟時從菩薩神像頭上取下的盔帽。以後租用紹劇、京劇的服裝和盔帽。如20年代老生馬潮水飾包拯,戴的是九龍相貂;小生王永春飾薛平貴,戴的是將盔。女班進入上海後,主要演員有了私彩行頭,身上穿的戲服、頭上戴的盔帽都是到南恆泰或廣東路戲服店買的。而其他穿堂中行頭的演員,則是穿租來的戲服,戴租來的盔帽。這些買來的和租來的盔帽,基本上是承襲了京劇或昆劇的帽箱制,譬如:《香箋淚》、《梁祝》小生戴的盔帽,都是京劇的文生巾。
30年代後期到40年代初,女子紹興文戲中一些演員之間競爭斗角,即反映在服裝盔帽上,也以新、奇吸引觀眾,如:盔帽上,用較多的泡珠和亮片。與此同時,由於越劇開始進行改革,使一些演員感到再穿京劇服裝,戴京劇盔帽,已不合改革的潮流,就沒有人再看,所以從不同的角度,向盔帽工藝師傅們正式提出改良盔帽的要求。新文藝工作者參加了越劇改革後,更認為越劇盔帽應在傳統的基礎上加以革新,有些劇目在舞台上要戴有歷史感的盔帽樣式,因此雪聲劇團在演《西廂記》時,丟棄了京劇文生巾而設計了有翅的軟帽(韓義設計)。當時的盔帽工藝師方惠琴(小蘇州)、姜傳亭等,根據演員們不同的改革要求,將小生的平天冠和紫金冠、國丈盔和督帥盔、侯王盔與平天盔製作成兩用。越劇在這時期盔帽的明顯標志,就是烏紗帽帽身、帽翅均用水鑽裝飾,亦用點翠花紋。五六十年代,越劇隊伍中,有了專業服裝設計人員,他們在繪制服裝設計圖的同時,又繪制出盔帽設計圖,與演員磋商後,徵得導演同意,即可定稿製作。
越劇盔帽,通過幾十年改革和變化,完全打破了傳統的帽箱制的束縛,它吸收古代人物繪畫的養料,並依據歷史生活習俗資料,不斷加以創制。改革後的越劇盔帽,主要在製作、式樣、紋樣、配色和用料等方面,都進行了大膽的革新。越劇盔帽在用料上和改革後的越劇服裝相同,不採用反光性較強的軟緞,而多用絲絨、利亞絨、縐緞或綢類。來隨著紡織品工業的發展,也採用了喬其絨、光明絨作面料。由於面料具有吸光性,所以在舞台上的色彩比較穩定真實,同時與服裝也比較統一、協調,逐步形成了輕、巧、美和多樣化的特點。
越劇盔帽,也運用傳統色彩和兼顧生活風俗習慣。如帝王、皇族常用明黃色、杏黃色,婚慶喜事常用紅色,喪葬戴孝常用白色,紋樣色彩多以點翠為主,兼用其它色彩,強調素凈、簡潔。盔帽上貼銀盤金要求和服裝一致,服裝綉花勾金,盔帽上花紋也要貼金,服裝綉花勾銀,盔帽上花紋也要貼銀。繼承生活習俗和傳統紋樣用法,帝王、王族多用行龍、正龍、夔龍;皇妃、公主多用鳳鳥牡丹;老年角色多用八寶、福祿壽字樣;武行角色多採用動物變形圖案;文行角色多採用花草變形圖案,並兼用裝飾性的回紋、雲紋和幾何紋,但形態已變化,裝飾的位置不同。傳統盔帽上常用不同顏色的絨球進行裝飾,而越劇盔帽卻用得很少,這是越劇盔帽區別於京昆盔帽的重要標志。在新編歷史劇中,越劇把歷史生活中的進賢冠、方山冠、通天冠、束發冠、欲非冠、法冠、巧士冠、緇布冠等加以改良,運用到舞台人物中來。如:《屈原》、《北地王》、《漢文皇後》、《漢宮怨》、《長樂宮》、《光緒與珍妃》等劇。傳統鳳冠是皇後、嬪妃和公主所戴,女子在婚禮大典時也戴這種鳳冠。越劇除了傳統劇目中仍戴鳳冠外,一般在其他劇目中不再戴這種裝滿絨球的鳳冠了。如《打金枝》的公主、皇後,《長樂宮》中的皇後,《孟麗君》中的孟麗君,都改鳳冠為額形,或裝插,頭上露出髻發,採用正鳳為主,邊鳳插戴兩旁,或對鳳為主邊鳳插戴兩旁,然後再把如意、單鳳、步搖等頭飾進行裝戴。 越劇男班在草台班時期,演員已穿租借的靴鞋。20年代馬潮水飾包拯、王永春飾薛平貴時穿高靴。第一個女班在施家嶴串紅台時候,沒有戲裝和靴鞋,就用布鞋底下釘塊木頭(雨天農民當套鞋用的木屐),代替高底靴。女班進上海後,學京劇、紹劇穿高靴,特別大面、老生,官帶裝扮穿高靴居多。女班小生穿的靴鞋都不高,穿雲鞋,有平底的鞋,或一寸左右的鞋。小旦為彌補身材過矮,在鞋內墊高二三寸。30年代末高升舞台演出《彩姨娘》,筱丹桂飾彩姨娘,為了增高身材曾用過踩蹺。1942年雪聲劇團演《古廟冤魂》,男角小生穿平底鞋,《蠻荒之花》男角小生穿平底雲鞋,《香妃》中男角穿平底快靴,《西廂記》中袁雪芬反串張君瑞,也穿平底雲鞋,直到1944年演《新梁祝哀史》的男角小生才穿一寸左右的薄高靴。解放後,小生穿三套雲高靴居多,一般都要二三寸左右,個別演員還要再加內高。1955年,拍《梁山伯與祝英台》電影後,靴鞋改革,不但穿高靴,在靴頭上也改成有雲飾紋的花樣或綉花,色彩套成強烈和諧的三色,故俗稱三套雲高靴。靴的色彩和盔帽類同,往往相輔相成,不採用反光軟緞,以絲絨或與衣服同色居多。
越劇靴鞋,大部分從南恆泰買來或定製。有了專職服裝設計師後,都畫樣設計定做。

『叄』 越劇演員吳佳燕是上海越劇院的嗎

1984年7月生。
工老生,張派傳人,上海越劇院。
畢業於上海市戲曲學校。由越劇表演藝術家張桂鳳傳授。

『肆』 越劇的妝容與服飾

概述
越劇在小歌班初期,戲中角色的穿戴大多數借用生活中的衣衫、長袍、褂,扮官宦的也有用廟里的神像蟒袍。後來向紹興大班行頭主租用戲裝,放在篾簍里,挑著走村跑鎮,這是越劇最早出現的衣箱形式。租賃行頭多以襖、衫、蟒、靠、箭衣為主,行頭樣式,基本上是紹劇、京劇傳統樣式。
20世紀20至30年代紹興文戲時期,受上海京劇衣箱制度影響,主要演員和群眾演員的服裝開始分開。主要演員穿「私彩行頭」,由主要演員負責添置;一般演員及龍套、宮女等群眾演員,穿「堂中行頭」,這類行頭由班主或香衣班頭出資租借。由於當時觀眾既要看演員又要看行頭,促使一些名演員競相炫耀私彩行頭,有的小旦演出時,在一個晚上連換10多套服裝。有人稱這時的越劇服裝是「雜亂無章」時期。
越劇服裝設計開始於1943年。專業舞美設計韓義在《雨夜驚夢》中,對劇中魔王及4個小鬼的服裝作了設計;是年11月,袁雪芬主演《香妃》時,因劇中人物有兄弟民族及出場人物身份較多,力求藝術上的統一,全部服裝由韓義統盤設計,由演員自己置辦,戲院老闆根據角色主次貼一部分置辦費。這是越劇服裝的一大改革。
由於不懈地探索和積累,越劇服裝的輕柔、淡雅、清麗的獨特風格,不斷鞏固和發展,並在國內外演出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從而成為我國戲曲服裝中另一種服裝風格樣式。
古裝衣
古裝衣是越劇的特色服裝,在劇中年輕女子和中年婦女經常穿戴。上衣有水袖或本色連袖,外加雲肩或飄帶;長裙上搭配有短裙、或中裙、佩、腰帶、玉飾。短、中、長裙又有折襇和無折襇之分。按身份不同,古裝衣又分為仕女衣、民間衣、宮裝衣。其特點是裙長衣短,胸腰收緊,形體分明。
越劇蟒
越劇蟒首先在色彩上,不再按傳統的上五色的蟒,分階、分身份嚴格穿戴的衣箱制,而是下五色、間色的都有,但又參照上五色色階等級制的習俗,在間色中選擇。如《打金枝》中蟒的色彩、紋樣更簡練更隨意,《孟麗君》中用了許多的間色蟒袍。另一種方法是參照歷史典律和官階運用色彩,如《長樂宮》中老皇帝穿黑衣,用「黼」「黻」「粉米」「日」「月」「宗彝」「藻」「山」「星」「華蟲」「火」等象徵性圖案。越劇有時把傳統的「蟒」改為袍制,叫蟒袍。在製作上和傳統的「蟒」有很大的區別。蟒不再是整件夾里,而前後是麻襯,使前後挺括硬撐,以顯官風十足。發展到後來,蟒的前後內襯有的乾脆不用麻襯,用布刮漿代替。
越劇靠越劇男班早期都用傳統大靠,女班也沿用傳統大靠(硬靠)。改革後,武生很少用靠旗、靠肚,小生串演武生更不用靠旗。「靠身」「靠腳」「靠肩」,不再用「網子穗」或「排須」、摟帶,一般也不用雙層靠肩。靠肚不再是傳統的平面一大塊,改為圍腰的「腰包」再束虎頭腰帶。靠衣不綉花,都用甲片。1944年春,袁雪芬飾演《木蘭從軍》中的花木蘭,所穿戎裝,甲片開始用銅片,上甲、下甲都用,以後,紋樣有「魚鱗甲」「丁字甲」「人字甲」「龜背甲」等,有金綉,也有用金緞、銀緞剪貼,或金銀寬邊花版線縫紉上去。護心鏡有用克羅米銅泡,或盤金、盤銀。
越劇裙
越劇的裙主要是花旦的百襇裙。最早穿的都是傳統大襇裙,前後有「馬面」,俗稱「馬面裙」,以後去掉後「馬面」,改為單馬面裙,經常用於老旦。傳統的「魚鱗百襇裙」往往作襯裙使用。以後大襇改成五分寬的百襇裙。20世紀40年代雪聲劇團受清末仕女畫的影響,設計了「褙裙」。這種褙裙,罩在大襇裙外,正面用佩,佩長及腳面,很簡潔。這種「褙裙」在《梁祝哀史》《嫦娥奔月》等劇中反復使用。短裙,行話稱「包屁股」,有折襇的,有不打折襇的,有網眼雕花的,有綉花、貼花、斜裁、平裁的,花樣繁多。
越劇雲肩最早用的都是傳統大雲肩,以後發展到百多種,如:對開雲肩、珠雲肩(白珠或金、銀珠穿成的)、有領雲肩、無領雲肩,如意雲肩、花形雲肩、網眼雲肩等。
褶子與帔

越劇小生穿的褶子是不開門襟的,有圓領、斜領、對開領,開門襟的是「帔」。這種「帔」往往在劇中有夫妻倆出場時,運用相同色彩,稱「對帔」。越劇帔在領口上又變化出多種樣式,如斜襟帔、直襟帔、翻領帔、如意領帔等。小生褶子與帔,多用間色,花紋偏一邊,有四君子花紋(梅、蘭、竹、菊),也有用牡丹、玉蘭等花紋,領邊也越改越窄,約二寸,朝秀美的方向發展。越劇所有衣服在服裝的「夾窩」里都挖「裉袋」(夾窩裁剪成圓形),所以越劇的戲服,雙肩揮灑自如、平穩服貼而且舒服。 越劇盔帽 越劇早期男班演傳統戲時的盔帽,是借用生活中的秀才帽或有額玉的瓜皮帽,有的是在拆除破舊小廟時從菩薩神像頭上取下的盔帽。以後租用紹劇、京劇的服裝和盔帽。女班進入上海後,主要演員有了「私彩行頭」,身上穿的戲服、頭上戴的盔帽都是到南恆泰彩靴店或廣東路戲服店買的。而其他穿「堂中行頭」的演員,則是穿戴租來的戲服、盔帽。這些盔帽基本上是承襲了京劇或昆劇的帽箱制,如《香箋淚》《梁祝》中小生戴的盔帽,都是京劇的文生巾。
在新編歷史劇中,越劇把歷史生活中的「進賢冠」「方山冠」「通天冠」「束發冠」「法冠」「巧士冠」「緇布冠」等加以改良,運用到舞台人物中來。傳統鳳冠是皇後、嬪妃和公主所戴,女子在婚禮大典時也戴這種鳳冠。越劇除了傳統劇目中仍戴鳳冠外,一般在其他劇目中不再戴這種裝滿絨球的鳳冠了。如《打金枝》中的公主、皇後,《長樂宮》中的皇後,《孟麗君》中的孟麗君,都改鳳冠為額形,或裝插,頭上露出髻發,採用正鳳為主,邊鳳插戴兩旁,或對鳳為主,邊鳳插戴兩旁,後再把「如意」「單鳳」「步搖」等頭飾進行裝戴。
越劇靴鞋
越劇男班在「草台班」時期,演員已穿租借的靴鞋。女班進上海後,學京劇、紹劇穿高靴,特別是大面、老生,官帶裝扮穿高靴居多。女班小生穿的靴鞋都不高,穿雲鞋,有平底鞋,有一寸左右高的鞋。小旦為彌補身材過矮,在鞋內墊高二三寸。20世紀30年代末「高升舞台」演出《彩姨娘》,筱丹桂飾彩姨娘,為了增高身材曾用「踩蹺」。直到1944年演《新梁祝哀史》的男角小生才穿一寸左右的薄高靴。解放後,小生穿三套雲高靴居多,一般都要二三寸左右,個別演員還要再加內高。1955年,拍《梁山伯與祝英台》電影後,靴鞋改革,不但穿高靴,在靴頭上也改成有雲飾紋的花樣或綉花,色彩套成強烈和諧的三色,俗稱三套雲高靴。

『伍』 上海越劇院主胡王念老公叫什麼名字

雷小雪是2001年7月大學畢業後進入了四川電視台《新聞現場》欄目做記者。2004年1月,四川電視台《新聞現場》欄目增開了黃昏檔,雷小雪憑著幾年的新聞采訪經驗和較強的現場掌控能力成為了這檔節目的主播。她主持的黃昏檔《新聞現場》很快也成為了全省收視率最高的民生新聞欄目。[2]
2008年主持的黃昏檔《新聞現場》很快也成為了全省收視率最高的民生新聞欄目。除了在演播室里收放自如,游刃有餘外,從2004年至今,雷小雪還策劃、主持了《全球首次圈養大熊貓遷徙》、《卧龍贈港大熊貓出發》、《迎接十七大---小雪看變化》、《奧運聖火到四川》、《堅強奮進、走向未來—512特別直播》、《我的父親母親---關愛留守兒童特別節目》、《彩虹行動---抗洪賑災大型公益行動》、《追日500年》(日全食直播)等影響重大、反響良好的大型節目。2008年到2009年兩次在全國兩會報道中推出專題節目《小雪跑兩會》,從采訪、編輯到主持,全方位報道兩會盛事。

『陸』 上海越劇院的主要演員

上海越劇院的主要演員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王文娟等。

1、袁雪芬,越劇表演藝術家、泰斗,越劇袁派創始人。工青衣、閨門旦。在表演上,重視刻畫人物性格和內心活動的寫實主義表演特點。

2、范瑞娟,越劇范派創始人、國家一級演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代表作《梁山伯與祝英台》。

3、傅全香,嗓音明亮寬廣,細膩傳神,唱腔俏麗多變,表演富於激情,創立了越劇「傅派」。2017年4月7日,榮獲第27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

4、徐玉蘭,越劇表演藝術家,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越劇」代表性傳承人,1933年入新登的東安舞台科班學花旦,後改老生。1939年與吳月奎等組建興華越劇社。

5、王文娟,1926年12月19日出生於浙江紹興嵊縣靈山鄉坑邊村,傑出的越劇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越劇「王派」創始人,擅長越劇青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越劇」代表性傳承人。

『柒』 上海越劇院方國泰簡介

摘要 上海越劇院男演員,著名代表作《江姐》

『捌』 越劇演員張宇峰是不是離開上海越劇院

在舒悅的節目里,陸派小生張宇峰自己回復說2015年4月份辭職了,離開上海越劇院,現不是專職越劇演員了,. 傳說是師徒不和被封殺.

『玖』 上海有哪些專拍古裝造型照片的影樓 最好是象京劇或越劇的劇照那樣的

上海京劇院有的,京劇戲裝照,不過挺貴的。
http://www.pekingopera.sh.cn/detail.asp?pzlid=1109

1、 個人套餐
A.一個戲曲人物造型(888元)
女性造型:楊貴妃、穆桂英、薛湘靈、孫玉嬌中任選一個
男性造型:楊延輝、喬玄、唐明皇、趙雲中任選一個
數碼拍攝照片30張、相冊一本(7寸、10張)、台式7寸相架一個(含照片)
B.二個戲曲人物造型(1288元):
女性造型:楊貴妃、穆桂英、薛湘靈、孫玉嬌、虞姬中任選二個
男性造型:楊延輝、喬玄、唐明皇、趙雲、楊宗保中任選二個
數碼拍攝照片40張、相冊一本(10寸、20張)、台式7寸相架二個(含照片)、16寸相框一個(含照片)
C.三個戲曲人物造型(1688元):
女性造型:楊貴妃、穆桂英、薛湘靈、孫玉嬌、虞姬、天女散花中任選三個
男性造型:楊延輝、喬玄、唐明皇、趙雲、楊宗保、傅朋中任選三個
數碼拍攝照片60張、相冊一本(10寸、20張)、台式7寸相架三個(含照片)、18寸相框一個(含照片)
D.四個戲曲人物造型(2088元):
女性造型:楊貴妃、穆桂英、薛湘靈、孫玉嬌、虞姬、天女散花中任選四個
男性造型:楊延輝、喬玄、唐明皇、趙雲、楊宗保、傅朋中任選四個
數碼拍攝照片80張、相冊一本(12寸、20張)、台式7寸相架四個(含照片)、20寸相框一個(含照片)

2、 夫妻套餐
A.一組戲曲人物造型(1588元):
造型:唐明皇 楊貴妃、楊延輝 鐵鏡公主、傅朋 孫玉嬌、劉備 孫尚香中任選一組
數碼拍攝照片40張、相冊一本(7寸、20張)、台式7寸相架一個(含照片)、16寸相框一個(含照片)
B.二組戲曲人物造型(1888元):
造型:唐明皇 楊貴妃、楊延輝 鐵鏡公主、傅朋 孫玉嬌、劉備 孫尚香、趙寵 李桂枝中任選二組
數碼拍攝照片60張、相冊一本(10寸、20張)、台式7寸相架二個(含照片)、18寸相框一個(含照片)
C.三組戲曲人物造型(2288元):
造型:唐明皇 楊貴妃、楊延輝 鐵鏡公主、傅朋 孫玉嬌、劉備 孫尚香、趙寵 李桂枝、張生 崔鶯鶯中任選三組
數碼拍攝照片80張、相冊一本(10寸、20張)、台式7寸相架三個(含照片)、20寸相框一個(含照片)
D.四組戲曲人物造型(2688元):
造型:唐明皇 楊貴妃、楊延輝 鐵鏡公主、傅朋 孫玉嬌、劉備 孫尚香、趙寵 李桂枝、張生 崔鶯鶯中任選四組
數碼拍攝照片100張、相冊一本(12寸、20張)、台式7寸相架四個(含照片)、24寸相框一個(含照片)

3、 四大美女系列(2288元)(目前只接受預定,暫不拍攝)
造型:楊玉環、王昭君、貂禪、西施
數碼拍攝照片80張、相冊一本(12寸、20張)、台式7寸相架四個(含照片)、20寸相框一個(含照片)

4、 兒童系列(價格與個人套餐相同)

註:
1、拍照時間需提前預約。
2、如需所有數碼照片光碟,另付150元購買。
3、4月1日起預約的顧客按以上價格操作。
4、以上解釋權歸上海京劇院所有。

預約電話:(021)64373549
聯系人:張小姐
拍照地址:衡山路17弄上海京劇院綜合樓三樓
取相冊地址:岳陽路168號上海京劇院行政樓三樓

『拾』 上海越劇院紅樓團團長是誰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5-09

閱讀全文

與上海越劇院衣服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百度圖片沒有了怎麼辦 瀏覽:295
ai如何將多張圖片轉變成pdf 瀏覽:371
圖片文字大全女生 瀏覽:356
手繪女生衣服圖片 瀏覽:789
眼睛特寫高清圖片動漫如何畫 瀏覽:866
創意可愛小豬佩奇圖片 瀏覽:600
4個月女孩b超圖片 瀏覽:766
多樣與統一的圖片簡單 瀏覽:286
早上祝福美女永遠美麗年輕圖片 瀏覽:395
窗戶曬衣服背景圖片 瀏覽:759
紅色美甲圖高清圖片2019 瀏覽:65
論文文字變成圖片格式 瀏覽:593
女孩啵啵頭圖片 瀏覽:323
環保材料做衣服的圖片 瀏覽:820
唯美霸氣的動漫圖片女生頭像帶字 瀏覽:124
精美手繪邊框圖片大全 瀏覽:10
14男生在家圖片 瀏覽:283
翡翠手牌鑲嵌圖片大全 瀏覽:901
兒童臉上怎麼畫圖片 瀏覽:39
霸氣的臉圖片高清 瀏覽: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