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手工如何做剪影
用剪刀
剪影
1、形態明顯沒有影調細節的黑影象稱為剪影。一般為亮背景襯托下的暗主體。剪影畫面的形象表現力取決於形象動作的鮮明輪廓。剪影不利於表現細部和質感。
2、剪紙形式的一種。運用剪刀和黑色紙(或重色紙)剪制人物、動物或其它物體的典型外輪廓,無內部結構。通過影的造型表現形象。剪影的最初產生,據說是歐洲皇室宮廷御用藝術品之一,皇族為了記錄他們的御容,除了用各種繪畫的方法之外,宮廷藝術家還創造了剪影,以滿足他們的要求。剪影藝術於1928年傳入我國。
3、寫作手法,剪取一個大事件或大事物中的一個小片段來加以描寫,這種描寫的作用就是「以小見大」,其在哲學上的根據就是「通過部分獲知全體」。
林清玄《黑暗的剪影》
①在新公園散步,看到一個「剪影」的中年人。
②他擺的攤子很小,工具也非常簡單,只有一把小剪刀、幾張紙,但是他剪影的技巧十分熟練,只要三兩分鍾就能把一個人的形象剪在紙上,而且大部分非常的酷肖。仔細地看,他的剪影上只有兩三道線條,一個人的表情五官就在那三兩道線條中活生生的跳躍出來。
③那是一個冬日清冷的午後,即使在公園里,人也是稀少的,偶有路過的人好奇地望望剪影者的攤位,然後默默地離去;要經過好久,才有一些人抱著姑且一試的心理,讓他剪影,因為一張二十元,比在相館拍張失敗的照片還要廉價得多。
④我坐在剪影者對面的鐵椅上,看到他生意的清淡,不禁令我覺得他是一個人間的孤獨者。他終日用剪刀和紙捕捉人們臉上的神采,而那些人只像一條河從他身邊匆匆流去,除了他擺在架子上一些特別傳神的,用來做樣本的名人的側影以外,他幾乎一無所有。
⑤走上前去,我讓剪影者為我剪一張側臉,在他工作的時候,我淡淡的說:「生意不太好呀?」設想到卻引起剪影者一長串的牢騷。他說,自從攝影普遍了以後,剪影的生意幾乎做不下去了,因為攝影是彩色的,那麼真實而明確;而剪影是黑白的,只有幾道小小的線條。
⑥他說:「當人們太依賴攝影照片時,這個世界就減少了一些可以想像的美感,不管一個人多麼天真爛漫,他站在照相機的前面時,就變得虛假而不自在了。因此,攝影往往只留下一個人的形象,卻不能真正有一個人的神采;剪影不是這樣,它只捕捉神采,不太注意形象。」我想,那位孤獨的剪影者所說的話,有很深切的道理,尤其是人坐在照相館燈下所拍的那種照片。
⑦他很快地剪好了我的影,我看著自己黑黑的側影,感覺那個「影」是陌生的,帶著一種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憂郁,因為「他」嘴角緊閉,眉頭深結。我詢問著剪影者,他說:「我剛剛看你坐在對面的椅子上,就覺得你是個憂郁的人,你知道要剪出一個人的影像,技術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觀察。」
⑧剪影者從事剪影的行業已經有二十年了,一直過著流浪的生活,以前是在各地的觀光區為觀光客剪影,後來觀光區也被照相師傅取代了,他只好從一個小鎮到另一個小鎮出賣自己的技藝,他的感慨不僅僅是生活的,而是「我走的地方愈多,看過的人愈多,我剪影的技術就日益成熟,捕捉住人最傳神的面貌,可惜我的生意卻一天不如一天,有時在南部鄉下,一天還不到十個人上門。」
⑨做為一個剪影者,他最大的興趣是在觀察,早先是對人的觀察,後來生意清淡了,他開始揣摩自然,剪花鳥樹木,剪山光水色。
⑩「那不是和剪紙一樣了嗎?」我說。
○11「剪影本來就是剪紙的一種,不同的是剪紙務求精細,色彩繁多,是中國的寫實畫;剪影務求精簡,只有黑白兩色,就象是寫意了。」
○12因為他誇說什麼事物都可以剪影,我就請他剪一幅題名為「黑暗」的影子。
○13剪影者用黑紙和剪刀,剪了一個小小的上弦月和幾顆閃耀的星星,他告訴我:「本來,真正的黑暗是沒有月亮和星星的,但是世間沒有真正的黑暗,我們總可以在最角落的地方看到一線光明,如果沒有光明,黑暗就不成其黑暗了。」
○14我離開剪影者的時候,不禁反復地回味他說過的話。因為有光明的對照,黑暗才顯得可怕,如果真是沒有光明,黑暗又有什麼可怕呢?問題是,一個人處在最黑暗的時刻,如何還能保有對光明的一片嚮往。
○15現在這張名為「黑暗」的剪影正擺在我的書桌上,星月疏疏淡淡的埋在黑紙里,好像很不在意似的,「光明」也許正是如此,並未為某一個特定的對象照耀,而是每一個有心人都可以追求。
○16後來我有幾次到公園去,想找那一位剪影的人,卻再也沒有他的蹤跡了,我知道他在某一個角落裡繼續過著飄泊的生活,捕捉光明或黑暗的人所顯現的神采,也許他早就忘記曾經剪過我的影子,這絲毫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一個悠閑的下午相遇,而他用二十年的流浪告訴我:「世間沒有真正的黑暗。」即使無人顧惜的剪影也是如此。
❷ 8 個小訣竅讓你拍出達人級黑白攝影作品
每次欣賞街拍或紀實攝影大師的作品,總是對他們寫實風格的黑白照片印象深刻。大家在攝影實踐中,難免會碰到特別想用黑白色調呈現的特定題材。究竟拍攝、處理黑白影像和一般彩色影像有什麼不一樣的技巧呢?一起來看看這幾招對你有沒有幫助吧。
現在的相機大部分都有內置的黑白照片風格或創意濾鏡,即使相機內無法直接設置,利用後期軟體也能進行快速轉換。由於失去色彩,僅能以黑白灰三色來呈現畫面,需要嚴格的曝光和後期處理,當然對於攝影者的觀察和捕捉能力也有更高要求。
1. 高對比度的光影呈現
圖片來源:The Phoblographer
失去色彩的黑白攝影作品,常常以高對比度來製造強烈的反差效果,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亮部的白、暗部的黑,讓被攝物的輪廓更鮮明的呈現,有種石膏像般的藝術感。
2. 豐富多變的灰階色調
圖片來源:The Phoblographer
如果只有單純的黑與白,則無法很好地還原出真實世界的立體感。而不同濃度的灰階變化,能讓畫面呈現更多的細節。盡管高對比度度製造出的反差感能給人視覺上的沖擊,但灰階在細節的描寫上也是必不可少的。
3. 利用物體光影的線條和形狀來構圖
圖片來源:The Phoblographer
黑白攝影在構圖上,更加講究圖案線條的組合。人物剪影與建築環境的線條相互搭配,能帶給觀者非同一般的視覺感受。除了留意觀察事物光影的奇妙搭配外,也可多捕捉一些有趣的幾何花紋。
4. 注意畫面噪點的控制
圖片來源:The Phoblographer
一般拍攝黑白作品,建議選用低 ISO 值,這樣能讓被攝物的主體輪廓更加清晰。但在弱光環境中多少還是需要調高 ISO 值來保證安全快門。這時就必須注意噪點的產生。有人說黑白照片要講究所謂的 「顆粒感」,但請別天真的以為噪點和 「顆粒感」 是同一件事情。當然現在不少相機都有降噪功能,大家也可善加利用。
5. 把長時間曝光與黑白攝影結合
圖片來源:The Phoblographer
不管是夜晚繁忙的街道、車軌或是天上的星軌,往往擁有與白天不同的光線效果。因為夜晚光線較弱的關系,較容易產生高反差的畫面。而且在夜色的襯托下,光線效果會更加明顯,日本攝影師廣川泰士的 「TIMESCAPE」 系列星軌作品就十分特別。
6. 使用偏振鏡協助拍攝
圖片來源:The Phoblographer
在拍攝玻璃櫥窗、窗外景色、水面時,有時會受反光困擾。這時如果能用偏振鏡解決,能讓原來的拍攝景物更加清晰,而去色之後也能使其更加凸顯出來。
7. 拍人像時盡量用干凈簡單的背景
圖片來源:The Phoblographer
前面有提到,黑白攝影的迷人之處有一部份在於高反差的視覺效果。而在黑白人像拍攝的表現上,為了凸顯人物主體,一般會選擇較簡單、甚至單色的背景來作搭配。如果背景實在過於雜亂,也可以採用大光圈鏡頭進行拍攝。用小景深的方式讓人物背後的場景模糊化,達到將人與景分離的目的。
8. HDR 與黑白攝影結合的完美效果
現在很多相機中都有 HDR 模式,主要用於拍攝高反差場景。通過連拍三張不同曝光值的照片,並在機內合成成一張以最終得到曝光平衡的影像,讓畫面能有更多細節的體現。這樣的照片轉變成黑白色調時,或許能有出乎意料的視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