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浪淘沙詩配畫用什麼顏料好
《浪淘沙》劉禹錫這首詩的前兩句運用了(誇張)的修辭手法【原文】〈浪淘沙〉(唐)劉禹錫九曲黃河萬里沙,浪淘風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銀河去,同到牽牛織女家。【注釋】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創自劉禹錫、白居易,其形式為七言絕句,後又用為詞牌名。九曲:自古相傳黃河有九道彎。形容彎彎曲曲的地方很多。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浪淘:波浪淘洗。牽牛織女:銀河系的兩個星座名。自古相傳,織女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間,和牛郎結為夫婦。後西王母召回織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罰他們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會一次。【譯文】彎彎曲曲的黃河挾帶著泥沙,波濤滾滾來自天涯。如今可以沿著黃河直上銀河去,我們一起去尋訪牛郎織女的家。【簡析】這是一首描寫黃河雄偉氣勢的著名詩篇。《浪淘沙》共九首,這是第一首。詩歌的前兩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繪了黃河來自天邊,奔騰千里的壯麗圖景。「九曲」用了誇張的手法寫黃河曲曲折折,「自天涯」寫出了黃河的源遠流長。後兩句作者馳?想像,表示要迎著狂風巨浪,頂著萬里黃沙,逆流而上,直到牛郎織女家,表現了詩人的豪邁氣概和奮發向上的情懷。這首絕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們對淘金生涯的厭惡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同是在河邊生活,牛郎織女生活的天河恬靜而優美,黃河邊的淘金者卻整天在風浪泥沙中討生活。直上銀河,同訪牛女,寄託了他們心底對寧靜的田園牧歌生活的憧憬。這種浪漫的理想,以豪邁的口語傾吐出來,有一種樸素無華的美。【作者簡介】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唐代中期詩人、哲學家。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被貶為郎州司馬、連州刺史,晚年任太子賓客。他的一些詩歌反映了作者進步的思想,其學習民歌寫成的《竹枝詞》等詩具有新鮮活潑,健康開朗的顯著特色,情調上獨具一格。語言簡朴生動,情致纏綿,其代表作有《烏衣巷》、《秋詞》、《竹枝》(六)、《浪淘沙》(一)、《浪淘沙》(八)、《楊柳枝》(一)、《西塞山懷古》、《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等,其中《竹枝》(六)中「道是無晴(情)卻有晴(情)」句為著名的雙關語,足見詩人之匠心獨具。其詩結有《劉賓客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