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古代平民的衣食住行,都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中國具有五千年的歷史文化沉澱,很多人了解古人生活面貌,一般從古裝影視劇當中了解。但是,影視劇為了藝術效果,並不能把古代的歷史面貌完全展現出來。尤其是,古人最底層人民的生活面貌,往往被電視劇誤導。很多人估計還認為古人都穿綾羅綢緞,住高大上的房子,隨時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外出隨時可以大魚大肉。我們就來談一談古代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看哪些情節和我們想像的不一樣。
古人織布
除了飯食有定量,《管子·海王》中還提到食鹽的使用數量:「終月(一個月),大男食鹽五升少半,大女食鹽三升少半,吾子食鹽二升少半。」從古籍的記載來看,古人對食用鹽的使用也有規定。雖然說一個月吃不了幾升鹽,朝廷限制食鹽的用量,主要是為了防止走私。在唐太宗初年一斗米值3-4錢,到玄宗時一斗米值13錢,糧食在那時比較穩定。而鹽呢,唐玄宗以前,鹽由戶部經營,每斗鹽10錢。安史之亂後,朝廷財政緊縮,每斗出售價達到了111錢,是原來的10倍。到唐德宗九年(788年),每斗鹽增加到了310錢,30年間,鹽價上漲30倍,可見鹽巴在古代是搶手貨。據說,黃巢就是鹽販子,他能聚集這么多人反抗唐朝,就是因為很多農民需要鹽這種生活必需品。人民買不起鹽,吃不起飯,跟他造反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最後,要說的是,古人吃飯時,還要喝酒,當然指的是有錢人吃飯時喝酒。普通老百姓吃飯的時候往往是不喝酒的,在我國某些朝代還禁止私人買賣酒。比如,唐德宗三年(782年),朝廷禁止私自買賣酒,由政府自設店專賣,「收利以助軍費」。唐朝時期開始有了飲茶的習慣,但是唐德宗在公元793年又開始徵收茶稅,並分三等征稅。唐宣宗初年(847年),有三人私販茶葉滿了300斤,皆處以死刑。
『貳』 杭州白發奶奶漢服出街引關注,老年人穿漢服你怎麼看
最近,在杭州有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穿著漢服在街上行走,這一行為也引來了許多人的圍觀。為什麼會引起這么多人搞的圍觀呢,這位老奶奶既不是網紅也不是大明星之類的。這是因為漢服文化是在近幾年才開始流行起來,穿漢服的大多都是一些活潑開朗,亭亭玉立的小姑娘,但是70多歲的老奶奶穿著漢服逛街,還是很少見的。
老奶奶的行為告訴我們漢服從來都不是我們所以為的“屬於年輕人的新事物”。只要有足夠的勇氣去接受那些新事物,不管你在什麼樣的年紀,什麼樣的性別都可以選擇去接觸。作為年輕一代的我們更應該對新的事物去大膽嘗試,去勇敢的突破。希望每個人都可以有勇氣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不要被現實的眼光所束縛。傳統服飾之所以能存在這么久,自然有它的魅力所在。
『叄』 古代女子衣服名稱
古代女子衣服名稱:襦裙套裝、胡服、無緣裙、半袖裙襦、褻衣。
1、襦裙套裝
宋代女性的褲子,穿在裙子裡面,作為夾褲、襯褲,形制多用開襠。黃升墓也出土了一種開襠褲,是系於裙內的褲子,貼身而穿。下有收口,上有分襠,兩袴腳也不是左右分離不連屬的,而是由袴腰連為一個整體。
『肆』 過去農村老太太常穿的「偏襟衣」,為啥現在沒人穿了
我出生在70年代的農村,小時候農村的生活還比較貧困,尤其是在穿著打扮上顯得很是土氣。那時農村家庭的孩子多,孩子們平常很少能見到有人穿新衣服的,都是老大穿了老二穿,然後修修補補還要再給老三穿。
是啊,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好的時代,吃穿不愁,應該是很幸福的,為啥還總有人不敢活出自我呢?我也很是困惑。對此,你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