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三大鼎
中國三大有名的青銅鼎分別是: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毛公鼎,這三大青銅鼎堪稱是中國的國寶。
Ⅱ 歷史上最著名的青銅器名字(附圖片)
中國的青銅時代
中國出土最早的青銅器物屬於甘肅馬家窯文化。夏、商、周三代為鼎盛期,而後還有春秋戰國時代,現存至今的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罕見的大型青銅器。當時青銅器主要作為禮器和兵器是政權的象徵。
描述:司母戊大方鼎.jpg
司母戊大方鼎
青銅器的鼎盛時期為夏、商、西周、春秋及戰國早期,延續時間約一千六百餘年。這個時期的青銅器主要分為禮樂器、兵器及雜器。樂器也主要用在宗廟祭祀活動中。禮器是古代繁文縟節的禮儀中使用的,或陳於廟堂,或用於宴飲、盥洗,還有一些是專門做殉葬的明器。青銅禮器帶有一定的神聖性,是不能在一般生活場合使用的。所有青銅器中,禮器數量最多,製作也最精美。禮樂器可以代表中國青銅器製作工藝的最高水平。禮器種類包括烹炊器、食器、酒器、水器和神像類。這一時期的青銅器裝飾最為精美,文飾種類也較多。
青銅器最常見花紋之一,是饕餮紋,也叫獸面紋。這種紋飾最早出現在距今五千年前長江下游地區的良渚文化玉器上,山東龍山文化繼承了這種紋飾。饕餮紋,本身就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呂氏春秋·先識》篇內雲「周鼎著饕餮,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故此,一般把這種獸面紋稱之為饕餮紋。饕餮紋在二里頭夏文化中青銅器上已有了。
描述:饕餮紋斝高.jpg
饕餮紋斝高
-----------------------------------------------------------------------------------------------------
夏
公元前2070─1600年
夏代二里頭文化得名與河南偃師二里頭文化遺址的發掘。
描述:銅爵(二里頭遺址出土).jpg
銅爵(二里頭遺址出土)
描述:二里頭文化 灰白陶鬶.jpg
灰白陶鬶 (二里頭文化)
描述:二里頭文化1.jpg
二里頭文化的青銅禮器,現僅限於飲酒器爵。基本的特點是流狹而較平。尾短、無柱、或有柱狀的雛形,底平。體較扁,下承三足。體形分長體束腰式、長體分形、短足為三角
二里頭文化的青銅器一般無紋飾,但有些爵的杯體正面有一排圓釘狀紋飾。有的斝腹有圓餅狀突起,當是二里崗期斝上紋的濫觴。雖然二里頭文化的青銅禮器上未見動物的紋飾,但不能排除青銅禮器上出現動物的可能。
描述:菱紋鼎.jpg
菱紋鼎
描述:乳釘紋斝.jpg
乳釘紋斝
-----------------------------------------------------------------------------------------------------
商
公元前1600─1046年
中國古代青銅器種類繁多,數量驚人,即使是精美罕見的珍品也不勝枚舉。商周兩代的饕餮紋類型很多,有的像龍、像虎、像牛、像羊、像鹿;還有像鳥、像鳳、像人的。西周時代,青銅器紋飾的神秘色彩逐漸減退。龍和鳳,仍然是許多青銅器花紋的母題。可以說許多圖案化的花紋,實際是從龍蛇、鳳鳥兩大類紋飾衍變而來的。
中國商代中期的城市遺址,盤龍城遺址。
描述:盤龍城遺址二里頭文化時期酒器.gif
盤龍城遺址二里頭文化時期酒器
描述:雲紋扁足鼎.jpg
雲紋扁足鼎
描述:獸面紋牛首尊.jpg
獸面紋牛首尊
描述:獸面扁足鼎.jpg
獸面扁足鼎
蟬紋,是商代、西周常見的花紋,到了春秋,還有變形的蟬紋。春秋時代,螭龍紋盛行,逐漸占據了統治地位,把其他花紋差不多都擠掉了。
描述:提梁飾蟬紋.jpg
提梁飾蟬紋
-----------------------------------------------------------------------------------------------------
周
中國古代青銅器的另一個突出特徵是製作工藝的精巧絕倫,顯示出古代匠師們巧奪天工的創造才能。用陶質的復合范澆鑄製作青銅器的和范法,在中國古代得到充分的發展。陶范的選料塑模翻范,花紋刻制均極為考究,渾鑄、分鑄、鑄接、疊鑄技術非常成熟。隨後發展出來毋需分鑄的失蠟法工藝技術,無疑是青銅鑄造工藝的一大進步。
在青銅器上加以鑲嵌以增加美觀,這種技術很早就出現了。鑲嵌的材料,第一種是綠松石,這種綠色的寶石,至今仍應用在首飾上。第二種是玉,有玉援戈,玉葉的矛,玉刃的斧鉞等。第三種隕鐵,如鐵刃銅鉞,鐵援銅刃,經鑒定,鐵刃均為碩鐵。第四種是嵌紅銅,用紅銅來組成獸形花紋。春秋戰國時也有用金、銀來鑲嵌裝飾的青銅器。
東周時代,冶鑄技術發展較高,出現了製造青銅器的技術總結性文獻《考工記》。書中對
製作鍾鼎、斧斤、弋戟等各種器物所用青銅中銅錫的比例作了詳細的規定。由於戰爭頻繁,兵器鑄造得到了迅速發展。特別是吳、越的寶劍,異常鋒利,名聞天下,出現了一些著名的鑄劍的匠師,如干將,歐治子等人。有的寶劍雖已在地下埋藏兩千多年,但仍然可以切開成疊的紙張。越王勾踐劍等一些劍,其表面經過一定的化學處理,形成防銹的菱形、鱗片形或火焰形的花紋,異常華麗。
中國青銅器還有一特點,就是迄今為止沒有發現過任何肖像。不少的青銅器用人的面形作為裝飾品,如人面方鼎、人面鉞等,但這些人面都不是什麼特定人物的面容。更多的器物是人的整體形象,如人形的燈或器座;或者以人的整體作為器物的一部分,如鍾架有佩劍人形舉手托住橫梁,銅盤下有幾個人形器足之類,這些人形大部分是男女待從的裝束,而且也不是特定婢奴的肖像。四川廣漢三星堆出土的立體像、人頭像,大小均超過正常人,均長耳突目,高鼻闊口,富於神秘色彩,應是神話人物。
商周青銅器中數以萬計的銅器留有銘文,這些文字,現在一般叫金文。對於歷史學者而言起著證史、補史的作用。
描述:有銘文的青銅簋.jpg
有銘文的青銅簋
中國青銅器的銘文,文字以鑄成者為多。凹入的字樣,稱為陰文,少數文字凸起,稱陽文。商代和西周,可以說銘文都是鑄成的,只有極個別用鋒利的工具刻字的例子。
西周晚期,開始出現完全是刻成的銘文。戰國中期,大多數銘文已經是刻制的,連河北省平山中山王漢墓的三件極為典重的禮器,都是契刻而成,其刀法異常圓熟,有很高的藝術價值。
古人認為青銅器極其牢固,銘文可以傳流不朽,因此要長期流傳的事項必須鑄在青銅物之上。因此,銘文已成為今天研究古代歷史的重要材料。
描述:錯金雲紋博山爐.jpg
錯金雲紋博山爐
<<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
描述:1.jpg
描述:2.jpg
描述:西周213.jpg
描述:西周111111.jpg
<<東周公元前770-256年
Ⅲ 青銅兵器鉞的圖片,價格
戰國青銅鉞值多少估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