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杭州初造服飾衣服圖片

杭州初造服飾衣服圖片

發布時間:2023-07-16 00:48:22

1. 中國傳統服飾的來歷和特色

一、來歷

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

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在未有考古實物支持的年代之前,漢服最早的出現應該是殷商時期。

約五千年前,中國在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時期,就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開始用織成的麻布來做衣服,後又發明了飼蠶和絲紡,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

殷商以後,冠服制度初步建立,西周時,服飾制度逐漸形成。周代後期,由於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都發生了急劇的變化。

冠服制被納入了「禮治」的范圍,成了禮儀的表現形式,從此中國的衣冠服制更加詳備。客觀上的漢族人某些歷史階段的民族服裝例如漢化旗裝、旗袍、馬褂等絕對不可以被稱作「漢服」,因為它們與真正的漢服沒有正常的演變銜接過程。

二、特色

中國傳統服飾設計抽象、更鮮明、更具標識性誇張、更強烈,也更具有自由度。

民族服裝在特定的社會生活及自然環境中形成,符合民族的生活習慣和審美意識。其民族特徵主要表現於服裝的造型、款式、色彩、材料和服飾件等方面。

民族服裝形象的設計提煉應該更抽象、更鮮明、更具標識性。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思維模式應為浪漫性能動的構思方式,具有敏銳的形象感知能力。

民族服裝的審美特徵較其他戲劇形式對更誇張、更強烈,也更具有自由度。在造型和色彩上,抽象與誇張是其最鮮明的特徵。

民族服裝的造型較其他戲劇形式對適應演員動作的要求更嚴格,對演員在大幅度動態的要求更高,表現在材料上也具有更大的空間。

(1)杭州初造服飾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傳統服裝漢服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

上衣下裳制,相傳起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易·系辭下》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這一傳說可以在甘肅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繪中,得到印證。這可以說是中國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

上衣下裳的服制,據《釋名·釋衣服》載:「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狀多為交領右衽,下裳類似圍裙的形狀,腰系帶,下系芾。這種服制對後世影響很大。

衣裳連屬制,古稱深衣,始創於周代。《禮記·深衣》注稱:「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以采也。」深衣同當代的連衣裙結構類似,上衣下裳在腰處縫合為一體,領、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綉緣邊。

深衣這一形制,影響於後世服飾,漢代命婦以它為禮服,古代的袍衫也都採用這種衣裳連屬的形式。

2. 秦漢時期的服飾特點

秦代漢服主要承前朝影響,仍以袍為典型服裝樣式,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袖也有長短兩種樣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飾形制差別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處是男子的腰間系有革帶,帶端裝有帶鉤;而婦女腰間只以絲帶系扎。因為秦始皇陵兵馬俑的發現,秦代的服飾和風俗研究有著豐富的歷史資料。

漢朝是中國最重要的王朝之一。在這一時期隨著社會的進步,本土民族文化蓬勃發展,達到了極高的藝術和審美成就。
從這一時期開始,平民開始穿著精織服飾。漢代曲裾深衣不僅男子可穿,同時也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以表示出女性的文靜與優雅。

衣袖有寬窄兩式,袖口大多鑲邊。衣領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領,領口很低,以便露出裡衣。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另外,漢代窄袖緊身的繞襟深衣。衣服幾經轉折,繞至臀部,然後用綢帶系束,衣上還繪有精美華麗的紋樣。

漢代的直裾男女均可穿著。這種服飾早在西漢時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
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字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於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裡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

以後,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由於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並替代了深衣。
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到了漢代,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這種服式的婦女逐漸減少。

據此,有人認為漢代根本不存在這種服飾,只是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才重新興起。其實,漢代婦女並沒有摒棄這種服飾,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

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直至明朝,前後二千多年,盡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

(2)杭州初造服飾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秦漢服飾與職業的關系

到了秦漢時期,服飾已經具有了很明顯的階層和職業特徵,人們往往通過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就能判定他的職業和官階。考古學家通過考古遺址中發現的畫像分析得出,漢朝時的文人形象都是頭戴大高帽、長袍寬袖、腰間束帶,但是這種裝扮一般適合文人集會,開百家講壇等正式場合,如果要做別的工作或別的事情,就要換上相對應的衣服。

秦漢時期,老百姓的衣服,衣料簡單、款式單一、色彩單一,當時下層老百姓主要穿一種叫「短葛衣」的服飾。而白色和黑色則是農民服飾最常使用的顏色,之所以使用白色,是因為當時的人們認為白色就是沒有任何顏色,穿白色的衣服也就意味著沒有任何社會地位。

由於我國古代大多是採用「重農抑商」的基本國策,封建社會雖然有「重農抑商」的政策,但朝廷對商人服飾的限制往往並不長久,主要體現在製作衣服的材料上。

比如說漢初,劉邦頒布了一項法令,規定商人不可以穿華麗的服飾。這道法令頒布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商人都只能穿著麻布做的衣服。但是到了西漢中期,據典籍對當時社會風貌的描寫,這道法令已經名存實亡,商人的服飾呈現出服飾華麗,款式多樣新穎的趨勢。

3. 中國自古以來服飾眾多,那麼中國的傳統服飾有哪些特點

中國風的民族服在刺綉的工藝上最有特點了

4. 中國原始服裝的基本形制是什麼

人們用動物的皮膚和樹葉來保護自己的身體,遮住炎熱的陽光或寒冷,這是最原始服飾的雛形。在紡織技術發明之前,動物皮毛是人們服裝的主要材料。25000年前周口店山頂洞窟出土的骨針,足以證明北京山頂洞人時期是中國服飾的起源。

當時,人們用骨針縫制動物皮服,並用動物牙齒、骨管、石珠等製作裝飾品。後來又出現了由石頭和陶器製成的紡車,這說明除了動物皮,人類還可以利用植物纖維進行紡紗和編織,使服裝的原材料進一步發展。

根據出土的骨針、骨錐等衣物工具,對其進行了修復。那時,沒有繩子和線。用動物韌帶縫衣服是可能的。

在山頂洞人遺址等古墓葬中,綠發挖掘出了大量的飾品,包括頭飾、頸飾、腕飾等。這些材料包括天然美麗的石頭、動物牙齒、魚骨和海里的貝殼。當時,這些飾物不僅是用來裝飾的,也是用來紀念漁獵勝利的。

(4)杭州初造服飾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戰國時期陸氏春秋、石本及後淮南子的文字中都提到了黃帝、胡曹或伯禹創造的服飾。出土的

在文物方面,服飾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頂東仁遺址(距今約1.9萬年),發現了一枚骨針和141枚石、骨、殼、牙飾品。事實證明,當時簡單的衣服可以用動物皮等天然材料縫制。這是中國服飾文化史的開端。

大約一萬年前,它進入了新石器時代。隨著紡織技術的發明,服裝材料已由人造機織物製成。服裝形態發生了變化,功能得到了改善。剛頭衣、單衣等斗篷已成為典型的服裝,其裝飾也越來越復雜,對服裝體系的形成有著重要的影響。

紡織品問世後,幫會服裝已發展成為一種定型服裝,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在廣大地區和許多民族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它基本上取代了舊石器時代的部分服裝,成為人類服裝的粗糙類型。在新石器時代,除了一般的服飾外,還發現了一些陶器遺物,包括皇冠、靴子、頭飾和裝飾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原始服飾

5. 中國各朝代的服飾是如何演變的

1、商周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絲、麻。由於紡織技術的進展,絲麻織物已佔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細織造極薄的綢子,提花幾何紋錦、綺,和絞織機的羅紗。衣料用色厚重。

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

2、春秋戰國

春秋戰國時期的衣著,上層人物的寬博、下層社會的窄小,已趨迥然。深衣有將身體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階層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禮服,男女通用。

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頒秦漢服飾胡服令,推行胡服騎射,便於騎射活動。

3、秦漢

秦漢服裝面料仍重錦綉。綉紋多有山雲鳥獸或藤蔓植物花樣,織錦有各種復雜的幾何菱紋,以及織有文字的通幅花紋。

4、隋唐

隋唐時期,中國由分裂而統一,由戰亂而穩定,經濟文化繁榮,服飾的發展無論衣料還是衣式,都呈現出一派空前燦爛的景象。

彩錦,是五色俱備織成種種花紋的絲綢,常用作半臂和衣領邊緣服飾。特種宮錦,花紋有對雉、斗羊、翔鳳、游鱗之狀,章彩華麗。

刺綉,有五色彩綉和金銀線綉等。印染花紋,分多色套染和單色染。隋唐時期男子冠服特點主要是上層人物穿長袍,官員戴襆頭,百姓著短衫。

直到五代,變化不大。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顏色來區分等級,用花紋表示官階。隋唐女裝富有時裝性,往往由爭奇的宮廷婦女服裝發展到民間,被紛紛仿效,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響而別具一格。

隋唐時期最時興的女子衣著是齊胸襦裙、高腰襦裙,即短上衣加長裙,裙腰以綢帶高系,幾乎及腋下。

5、宋

宋代漢服大致有官服、便服、傳統服等三式。宋代官服面料以羅為主,政府因五代舊制,每年要贈送親貴大臣錦緞袍料,分七宋代靈鷲球紋錦袍等不同花色。

官服服色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

官服服式大致近於晚唐的大袖長袍,但首服已是平翅烏紗帽,名直腳襆頭,君臣通服,成為定製。

6、明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裝或長、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襲了傳統,且品種十分豐富。服飾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綠、桃紅等色,以免與官服正色相混;勞動大眾只許用褐色。

7、清

清代女裝,漢、滿族發展情況不一。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款式,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

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滿族婦女著「旗裝」,梳旗髻,穿「花盆底」旗鞋。至於後世流傳的所謂旗裝,長期主要用於宮廷和王室。清代後期,旗裝也為漢族中的貴婦所仿用。


(5)杭州初造服飾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受西方服飾影響:

或許有人會以現代女性服裝中的旗袍為例,來證明中國女裝也著重表現人體的自然美,其實,這種旗袍是在本世紀上半葉受西方服飾審美趣味影響的結果,直至光緒年間,旗袍還不是目前的式樣。

傳統旗袍在肩、胸、腰、臂、臀等部位的表現與突出人體美的西方女性服裝完全不一樣。

和西方服飾藝術不同的是:中國服飾藝術不是突出人體美,而是充分調動藝術造型等手段追求一種裝飾美,即一種超越形體的精神空間。

從中國清朝以前的服裝款式來看,遮蔽人體的寬袍大袖是中國傳統服飾的主流。即使某些人的形體很美,這種服裝也不去展現這個美的形體。

6. 在杭州哪裡批發衣服便宜

NO10.福建石獅服裝城

製造「全國跑石獅」的奇跡

成長經歷:上個世紀80年代,群眾自發結市,形成了石獅第一個初具規模的服裝批發市場,服裝不僅色彩鮮艷而且款式新穎,每天都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拎著大包小包的各地服裝商販,出現了「有街無處不經商鋪天蓋地萬式裝」和「全國跑石獅」的奇特景象。

1988年石獅建市後,紡織服裝集約式市場建設實現了跳躍式發展,服裝產業鏈也日趨完善。現在石獅擁有18條服裝批發街,6座商業城和8個不同類別的成衣專業市場等。

閱讀全文

與杭州初造服飾衣服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男生寢室午睡圖片 瀏覽:786
大崇寧通寶價格與圖片 瀏覽:561
每個都可愛的圖片 瀏覽:212
鳳九圖片迪麗熱巴動漫 瀏覽:513
神明也怕日落文字圖片 瀏覽:421
發型圖片男長發型 瀏覽:753
獻媚取寵圖片高清 瀏覽:809
穿女生裝民國女星圖片 瀏覽:761
扎馬尾的男生圖片 瀏覽:446
好看的山水畫圖片簡單 瀏覽:627
男女生合照圖片氛圍感 瀏覽:248
我姓焦文字圖片 瀏覽:677
夏天早上好圖片和文字 瀏覽:819
二次元男生哭圖片 瀏覽:377
宮廷美女飲酒圖片 瀏覽:272
可愛個性名片圖片帶字 瀏覽:226
真人圖片怎麼設計一直眨眼的 瀏覽:856
高清歐美圖片女生頭像 瀏覽:44
如何把圖片隨意變成圓形 瀏覽:154
動漫圖片男生三層帥氣可愛 瀏覽: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