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思路:通過媽媽縫衣服的過程,描寫出媽媽的體貌特徵,體現出媽媽的性格特點。
正文:
從小長到大,可以說,媽媽對我的關懷是無微不至地。從上幼兒班記事起,早晨媽媽早起給我做飯,送我上學,下午再把我接回去。到現在已經快六年了。這六年裡,媽媽付出了很多。
在媽媽關心我的事例中,最使我難以忘懷的是媽媽為我縫棉衣的事。那是去年冬天,一個寒冷的冬夜,外面下著雪,雪很大,西北風在呼呼地叫著。
天已經不早了,我做完作業要休息了,忽然我想起自己的棉襖有個地方開了縫,我說:」媽媽,我的棉襖開了縫,我忘了說了。「媽媽說:」你怎麼不早說呢,你快上床休息,我給你縫縫。「我說:」算了,明天下午放學後再縫吧。「媽媽說:」不行,今天必須縫好。「
媽媽找來了針線,引上針,開始縫起來。我躺在床上睡不著,看著媽媽縫衣服,媽媽一針一線地縫,針腳很密。媽媽突然捏著手指頭,我問:」怎麼了?「媽媽說:」針扎了一下。「我說:」疼嗎?「媽媽搖搖頭,沒有說話,繼續縫補,縫了一會兒縫完了。
看著媽媽寒夜縫衣的情境,我想起了兩句詩:」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我是個小學生,不是遊子,但從媽媽縫衣的情境,我真的感受到了媽媽的愛。
B. 有古代母親縫衣服的簡筆畫嗎
有古代母親縫衣服的簡筆畫嗎
請看下面古代母親縫衣服的簡筆畫
C. 母親為兒女補衣服的細節描寫
母親又拿起那件褪色的粗布衣服,她取過桌子上的針,那針很粗,穿過黑線之後,她將針插了進去,一針針開始縫起來。
周圍時不時可以聽到狗叫的聲音,這是鄉村裡入了夜,她看著縫出的線腳,均勻而又緻密,「像這樣應該不會再被扯開了」她說道,繼續一針針縫下去。
床里睡著她男人,打著呼,準是幹了一天的活,很響,農忙季節,衣服扯破也是正常的事。
桌上放著燈,旁邊是一個簸籮,里頭放了很多像沒納完的鞋底這類亂七八糟的東西,安靜的身影讓我錯覺,那個難對付的人怎麼會是她。
坐在床對面,她縫完最後幾針時我站了起來,硬下心來,准備開口了。
D. 媽媽為女兒手縫十多件嫁衣,怎樣看這位媽媽的做法子女該如何回饋父母呢
媽媽親手為女兒縫時多件嫁衣,說明媽媽確實對女兒非常的好,想讓他永遠記住媽媽對她的愛,作為子女,我們應該時刻的關心自己的父母,去孝順他們,在他們有生之年,給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E. 怎樣用一張圖或一句話來表達「這才是家」
首先,我們自己要明確家的定義。有愛才有家,家是一個能給人歸屬感的地方,家能讓在外的遊子盼望回來,求得安心。家不需要多大,但一定要溫馨,在家裡,不管吃什麼都行,在家裡,我可以安安靜靜的待到一年一年的時光飛逝。在家裡,我不用胡思亂想,想睡就睡,不失眠。在家裡,我可以為所欲為,放縱的去唱歌,在家裡沒有社會的爾虞我詐,在家裡沒有異樣的眼光去看你,在家裡更沒有能力的高低去權衡你。總之,家是一個溫暖與世無爭的地方,哪裡有期待我的人和我愛的人。
給我最深的觸動就是,我在上大學的時候看到一個賣烤地瓜的阿姨,長得和我的母親很像,我頓時觸景生情,流著淚買了兩個烤地瓜,那時候我才想到自己很孤獨,想家了,想爸媽了,我不再是襁褓里的孩子,我長大了。知道了家的重要性,知道了父母對我的重要性,我最無助的時候可以回家,最煩心的時候爸媽會陪著我,他們無時無刻都在鼓勵我教育我,我欠他們的這輩子都還不清。我愛你,爸媽!我想回家。
F. 用布頭配舊布袋為小孩縫漢服,如何看待這位媽媽的行為呢小孩子會喜歡嗎
我們總是站在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的世界,可是在孩子的世界當中,或許媽媽親手做的衣服,哪怕並不好看,在孩子心中也是彌足珍貴的。或許我們都該嘗試為孩子親手做衣服和鞋,將這種傳達愛的方式傳承下去。
G. 電影《你好,李煥英》中,賈玲的衣服被媽媽補上後,為何奔跑著大哭
賈玲媽離世20周年,她借電影《你好,李煥英》,哭出了對已故母親未盡的遺憾,和所有的思念。
賈玲的媽媽李煥英,在她上大學時,因車禍意外離世。從此,賈玲的人生被撕開了一道口子,「媽媽」一詞,成了心尖上不能 觸碰之痛。
小時候的我們,總是自作聰明,每次母親都故作驚喜地誇我們,讓我們相信自己很厲害,很聰明,做了母親後的我們才明白,媽媽是在哄孩子開心。穿越後的賈玲本來是想哄母親高興,沒想到母親竟是在配合自己,成全自己。
《你好,李煥英》之所以成為開年電影黑馬,除了電影本身真實的場景設置,演員們高超的演技以及笑點滿滿,淚點真誠外,更重要地在於向我們展現了母親一生都在成全子女的偉大、無私、深沉的愛。
而這一點足以震撼每個兒女的心,影片最高級的感人,最動人心弦的感悟莫過於此,這一點主題挖掘無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