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彩鉛素描圖片風景畫
彩鉛是一種非常容易掌握的塗色工具,畫出來的效果以及長相都類似於鉛筆。顏色多種多樣,畫出來效果較淡,清新簡單,大多便於被橡皮擦去。以下是我分享給大家的,一起來看看吧!
【:1】
【:2】
【:3】
【:4】
【:5】
看完了以上的之後,下面就來學習一下描寫風景的語句吧!
描寫風景的優美語句
1.竹林靠近山頂,抬頭一看,望不見天也望不見竹頂此時的一切全被霧包裹著,或者說被霧保護著。你應該去感受一下那種幽靜,那種幽靜四足以使你忘卻一切的,只是木然的站在那兒,其偶爾卻體會到了人類本該擁有的那份心境。這才讓我明白古代的一些文人騷客為何都不願意做官,自甘隱居山林,過著與山為伴,與水共舞的日子。
2.進入密林深處,一片大湖躍然紙上,那就是「蜀南竹海」最有名的湖—青龍湖。湖很深,卻又那麼清澈見底,像明亮而又深邃的眼睛,生長在這塊風水寶地之上。
3.看,田野里的玉米露出了笑臉,秋風吹過,閃爍著太陽的光芒,秋天是金色的。看滿山的楓葉,紅得就像一團火焰在熊熊燃燒,散發著生機,秋天是紅色的。呵呵,我們都錯了,秋天不是金黃的,也不是紅色的,秋天是五顏六色的。
4.雪地上,深一腳淺一腳地踩踏著,天地彷彿更加遼闊。寒冬月下,群山重疊難分,雪地清清幽幽,清的傷感。倘若有凍得無措的大鳥哀鳴,不由得想到,美麗的景色終歸凄慘。關於寫景的片段優美段落
5.清晨,當太陽與地平線交接時,山上的茫茫綠樹,山腳下的森林,清澈見底的小溪,還有腳下可愛的土地和辛勤的人民,都與這晶瑩透亮的深藍色融為一體了,只剩下一個珍珠般的太陽在山上躍動。這是城裡人永遠無法體會和觸控到的。
1.彩鉛素描風景畫圖片
2.彩鉛風景畫高清圖片大全
3.彩鉛素描風景圖片
4.好看的彩鉛風景畫作品大全
5.彩鉛素描風景畫
2. 求素描風景畫!簡單的!求圖!
希望對你有幫助
3. 泰山圖片泰山圖片微信頭像好嗎
1、泰山頂峰主峰長什麼樣子?2、泰山的圖片帶簡介3、這是泰山的什麼景點?(圖片見問題補充4、泰山是那個地方的?5、關於泰山的資料和簡介6、五嶽獨尊是什麼意思?
玉皇頂,是五嶽之首泰山的主峰之巔,因峰頂有玉皇殿而得名,主祀玉皇上帝。玉皇頂舊稱太平頂,又名天柱峰,始建年代久遠無考,明成化年間重修。神龕上匾額題「柴望遺風」,說明遠古帝王曾於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諸神。
相傳最初秦始皇曾到此祭天。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3)泰山簡單風景圖片素描大全擴展閱讀:
玉皇頂舊稱「太平頂」,也叫做「玉皇頂」,這里是泰山絕頂,為泰山地勢最高的建造物,由山門、玉皇殿、迎旭亭、望河亭和東西禪房組成。
主殿供奉玉皇上帝神像,廟院中央有塊極頂石,極頂石上有通石碑,上刻著「泰山極頂」和「1545米」兩行字(實際高度1532.7米,國家測繪局二__七年四月二十七日公布的數據。氣勢雄偉,拔地而襲鍵起,有「天下第一山峰」之美譽。
玉皇頂位於碧霞祠北,為泰山絕頂,舊稱太平頂,又名天柱峰。玉皇廟位於玉皇頂上,古稱太清宮、玉皇觀。東亭可望「旭日東升」,西亭可觀「黃河金帶」。
自入南天門,遊人漫步在平坦的天街上,已消除了一些攀登十八盤時的疲勞。從天街到玉皇頂雖又要登百餘石階,已是「大巫見小巫」。
泰山在山東是中國五嶽之一
泰山是中國五嶽之首,古名岱山,又稱岱宗。位於山東省中部,泰安市境內,矗立在魯中群山間,主峰玉皇頂,海拔1532.7米[1]。泰山是中國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一,又是天然的藝術拍則巧與歷史博物館。
自然地理
泰山原名岱山、亦名岱宗。位於濟南、長清、肥城、泰安之間。其南麓始於泰安城,北麓止於濟南市,方圓426平方公里。主峰位於泰安市境內的玉皇頂,海拔1532.7米。相對高差約1300米。
[編輯] 地質成因推測
泰山約形成於3000萬年前新生代中期。泰山區域地層古老,主要由混合岩、混合花崗岩及各種片麻岩等幾種古老岩石構成,距今約24-25億年,屬於太古代岩類。魯西地區(包括泰山曾是巨大的沉降帶或海漕。造山運動使沉降帶上的岩層褶皺隆起為古陸,形成規模巨大的山系,經歷長達20億年風化剝蝕,地勢逐漸平緩。距今6億年前左右,泰山再次沉入大海,大約又經歷1億多年,整個地區再次抬升為陸地,古泰山隆起為一個較為低矮的荒丘。距今約1億年前的中生代晚期,由於太平洋板塊向亞歐大陸板塊的擠壓和俯沖,泰山在燕山運動的影響下,地層發生廣泛褶皺和斷裂。在頻繁的地殼運動中,泰山山體快速抬升,均近約3000萬年前的新生代中期,今天的泰山輪廓基本成型。
[編輯] 氣候植被
泰山因其高度,氣候也呈垂直變化,山下為暖溫帶,山頂為中溫帶。山上多雲霧,年均降水量為1132mm,而山下只有750mm。泰山植被覆蓋率達80%,山麓上依次可見落葉林、闊葉針葉混交林、針葉林、高山灌木草叢,林帶垂直界線分明,植被景觀各異。現有種子植物144科,989種,其中木本植物72科433種,草本植物72科556種,葯用植物111科462種。
[編輯] 人文景觀
泰山日出
[編輯] 人類歷史宏觀影響
泰山山體雄偉壯觀,景色秀麗。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盤古死後,頭部化為泰山[2]。據《史記集解》所載:「天高不可及,於泰山上立封禪而祭之,冀近神靈也。」古人形容「泰山吞盯余西華,壓南衡,駕中嵩,軼北恆,為五嶽之長」。古代傳統文化認為,東方為萬物交替、初春發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嶽之長」、「五嶽獨尊」的稱譽。因其氣勢之磅礴為五嶽之首,故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譽。5萬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遺存和40萬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遺存顯示出這一帶早期的人類活動。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龍山文化遺存也反映出早期黃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動狀況。戰國時期,齊國沿泰山山脈直達黃海邊修築了長約500千米的長城,今遺址猶存。進入秦漢之後,泰山逐漸成為政權的象徵。
幾千年來泰山自然景觀融入了帝王封禪、詩文渲染、工匠藝術以及科學考察等因素,構成了泰山風景。風景區內形成了以主峰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三重空間(以岱廟為中心的泰安城,城西南蒿里山的「陰曹地府」,南天門以上的「仙界天府」一條軸線(連接這三重空間的景觀帶,主要是岱廟中軸線北延直到玉皇頂的景觀格局。從海拔150餘米的山麓泰安市區,至中天門海拔847米,南天門1460米,玉皇頂1545米層層迭起,構成泰山的獨特景觀。
[編輯] 封禪祭祀
歷經幾千年文化積淀,泰山上存有許多人文景觀。泰山是齊魯文化的中心,是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據中國古代各朝代文獻記載,此山經常是皇帝設壇祭祀祈求國泰民安和舉行封禪大典之地。相傳遠古時代就有72位首領來此巡狩祭祀。自秦以降,中國古代有12為帝王來此封禪朝拜。第一個在此舉行大規模封禪儀式的是秦始皇,留下五大夫松的傳說;漢武帝八登泰山,驚嘆「高矣!極矣!大矣!特矣!壯矣!赫矣!駭矣!惑矣!」。在泰山封禪祭祀成為中國歷史上一種極其隆重的曠世大典。被人認為凡是異性而起或功高顯德的帝王,天神必將賜予吉祥的「符瑞」,他便有資格到泰山報告成功,答謝受命於天之恩,這便形成泰山大典的歷代傳統。
「封」是在泰山極頂聚土築圓壇祭天帝,增泰山之高以表功於天;「禪」是在山下小山丘積土築方台壇祭地神,增大地之厚以報福廣恩厚之情。圓台方壇表示天圓地方。一代帝王若登封泰山即視為天下太平、國家興旺的標志。而皇帝本人也就成為名副其實的真龍天子。所以漢代史學家班固在《白虎通封禪篇》中說:「王者異性而起,必升封泰山何?報告之義也。始受命之時,該制應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禪以告太平也。所以必於泰山何?萬物之始,交代之處也。」
[編輯] 宗教影響
增福廟佛教於公元4世紀中期傳入泰山。公元351年高僧朗公首先到泰山岱陰創建了朗公寺和靈岩寺。魏晉南北朝時期,泰山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 寶寺、普照寺等。著名的泰山經石峪是北齊人所刻的佛教經典《金剛經》。唐宋時,靈岩寺極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靈岩寺稱為天下「四絕」之一。
道教:據傳說戰國時就有方士隱居岱陰岩洞;秦漢後詞廟林立,保留至今的有王母池(群王庵、老君堂、斗母宮(龍泉觀、碧霞祠、後石塢廟、元始天尊廟等。其中以王母池為最早,創建於公元220年以前;以碧霞祠影響最大。
[編輯] 文人墨客
泰山上的石刻數千年來泰山自然景觀被融入帝王封禪、宗教神話、書畫意境、詩文渲染、工匠藝術等文化因素,構成了龐大的泰山美學文化。孔子、杜甫等名人雅士更曾到訪此山,並留下詩句。孔子的名言是「登泰山而小天下」;杜甫的詩歌望岳;姚鼐的散文登泰山記等等。
[編輯] 泰山石刻
中華人民共和國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泰山石刻
所在 山東省泰安市
分類 石窟寺及石刻
時代 北齊至唐
編號 5-454
登錄 2001年
歷代帝王到泰山祭天告地,儒家釋道、傳道、受經,文化名士登攀覽勝,留下了琳琅滿目的碑刻、摩崖、楹聯石刻,而泰山的摩崖石刻也是名山之最。泰山石刻現存1800餘處,其中碑碣800餘塊,摩崖石刻1000餘處,大體分布為岱廟157塊、岱麓215處、登山東路576處,岱頂258處,岱西80餘處,岱陰44處,靈岩寺400餘處,神通寺100餘處。石刻主要包括歷代帝王封禪告祭文、寺廟創建重修記、石經墓銘、頌岱詩文、提景及楹聯等5類,大部分為自然石刻。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雙遺產之一。
;amp;q=%E5%8C%97%E5%B2%B3%E6%81%92%E5%B1%B1btnG=%E6%90%9C%E7%B4%A2%E5%9B%BE%E7%89%87gbv=2aq=foq=
北嶽恆山
華山
;amp;q=%E5%B5%A9%E5%B1%B1btnG=%E6%90%9C%E7%B4%A2%E5%9B%BE%E7%89%87gbv=2aq=foq=
嵩山
;amp;q=%E8%A1%A1%E5%B1%B1btnG=%E6%90%9C%E7%B4%A2%E5%9B%BE%E7%89%87gbv=2aq=foq=
衡山
是,仙人橋
在泰山岱頂共有三座橋,一是南天門索道站的天橋,二是大龍峪口的過仙橋,第三個便是今天要說的仙人橋。
仙人橋全國很多,但泰山仙人橋非常獨特,它不是人工修造的,而是靠天然形成的,是一種地質景觀和現象。不同質地的岩石在應力構造的影響下,經過氣候漫長的風化剝蝕,在重力的作用下,三、四塊山石滑落,天緣湊巧,在難得的一瞬間,相互碰接,擠在一起,磊落成橋,架在了兩峰之間,凌空於山谷之中,懸空夾擠,形成了泰山難得的自然景觀。見上圖。
橋西山崖不大,卻脊峰高聳,遠望如一大鵬的鳥背,而且該峰西側有緊靠一條峽谷,它和仙人橋下的峽谷猶如一隻鳥的肋下雙翼,展翅欲飛,若在雨季,雨水順著兩條短促的峽谷急流飛注,瀉入南部懸崖,也蔚為壯觀。因此在西側的山崖平台上,有四個大字:「雙流翼注」。就是對仙人橋景觀環境的高度概括。
這個平台,下臨無地,視野開闊,群峰匍匐腳下,豪邁心胸,遠望徂徠如畫,近感山風獵獵,若有幸趕上泰山雲海,則綿延無限浩盪不絕,雲海從腳下洶涌而來,向南天門起伏而去,置身其間,仙袂飄飄,不覺已飛仙羽化,故此台名為「望海台」,是體會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佳地點,故向西不遠有「老共產黨人」李一氓的行書《望岳》。在「雙流翼注」題刻的上方,明代袁洪愈留下了「望海」兩個大字,高0.8米,寬0.8米,大氣瀟灑,和當地景觀十分協調,太小了則有煞此地風景。
仙人橋東側,有一堵紅牆,從日觀峰蜿蜒而來,猶如一條蟠龍,隔開了兩重境界。此牆由泰安知縣毛澄建於光緒二十六年,1987年前後重修,並於牆的南端龍眼位置新開了一個月亮門洞,形成了兩個區間,供遊人通過,門西為仙界,門東為捨身崖。
捨身崖,便是「人總有一死,或輕於鴻毛,或重於泰山」的地方,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泰山開禁後,平民百姓蜂擁登山,泰山民俗崇拜和碧霞元君宗教信仰拔地而起,泰山香火遠播四方,遍及全國。但泰山信仰一度扭曲,很多香客為祈求父母病體長安和生命長壽,不惜以身換身,捨身報親,縱身跳崖,竟形成風氣,捨身崖一時成為香客心目中的麥加;還有人效仿南朝梁武帝捨身同泰寺的做法,以期在此捨身成仙。為此,明萬曆年間,山東巡撫何起鳴在懸崖上構築了欄牆,阻人捨身,並更名為「愛身崖」。八股出身的何巡撫崇尚儒家文化,提倡孝道,勸人保身行孝,以報父母恩德,同時對這種愚昧的行為留詩勸諫,其中倒數第三句的最後兩個字是「哀愚」,便擷取二字鐫刻在了瞻魯台的皤桿石上,以警示後人,見下圖。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明朝的欄牆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1965年重修的石條欄桿,渾樸厚拙,屹立永存。
但是,高大的欄桿並不能阻止歷史的重演和傳承,現在雖已沒有迷信的過激行為,但每年都有人或失戀、或失意、或自刎,自絕於人生,種種原因,特別是平民百姓以求重於泰山,往往從此捨身下崖,一去不返。這種情況發生後,當地景區、派出所等部門人員共同見證,形成材料後,就地掩埋。而且人的軀體經過崖下滾落,形似肉球,慘不忍睹。捨身崖下,歷代白骨堆積,松風陰號,毛骨悚然。人死之後,魂飛魄散,游離於崖下林間,陰風漫漫,苦海無邊,愁苦愁悶之際,崖側正好有此石橋,度人魂魄,助鬼升天,以達仙界,這便是仙人橋的功能所在。因而,明代蕭協中在此發出了「始信危橋只度仙」的感慨。
我就是泰安人
在中國山東省泰安市境內
泰山又稱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等。名稱之多,實為全國名山之冠。泰山之稱最早見於《詩經》,"泰"意為極大、通暢、安寧。泰山突兀的立於華北大平原邊上的齊魯古國,同衡山,恆山,華山,嵩山合稱五嶽,因地處東部,故稱東岳,故有"五嶽之長"的稱號。....它東臨波瀾壯闊的大海,西靠源遠流長的黃河,凌駕於齊魯大地,幾千年來一直是東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泰山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其古建築主要為明清的風格,將建築、繪畫、雕刻、山石、林木融為一體,是東方文明偉大而莊重的象徵;幾千年來,泰山成為歷代帝王封禪祭天的神山,隨著帝王封禪,泰山被神化,佛道兩家,文人名人紛至沓來,給泰山與泰安留下了眾多名勝古跡。泰山自然景觀雄偉高大,有數千年精神文化的滲透和渲染以及人文景觀的烘托而被稱為"五嶽之首",它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文化的縮影,而今又成為世界珍貴遺產。泰山風景名勝以泰山主峰為中心,呈放射狀分布,由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融合而成。從祭地經帝王駐地的泰城岱廟,到封天的玉皇頂,構成長達十公里的地府--人間--天堂的一條軸線。泰山具有極其美麗壯觀的自然風景,其主要特點為雄、奇、險、秀、幽、奧等。泰山巍峨,雄奇,沉渾,峻秀的自然景觀常令世人慨嘆,更有數不清的名勝古跡,摩崖碑碣,使泰山成了世界少有的歷史文化游覽勝地。泰山景區分麓、幽、妙、奧、曠五區,其中麓區山水相映,古剎幽深,位於泰山南麓中路與西路之間的環山路線;幽區綠蔭環繞,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位於岱廟沿中路至南天門之間;過南天門經天街至絕頂一段,雖地勢平坦,然別有洞天,景色格外宜人,此段被稱為妙區;泰山之陰為後石塢,此處林木蒼郁,花草茂盛,素有奧區之譽;曠區位於大眾橋過黑龍潭沿西溪橋至中天門,這里坦途綠蔭,溪深谷幽。於是就有了"登泰山而小天下"和"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了。泰山的名勝古跡眾多,主要的景點有岱廟、普照寺、王母池、關帝廟、紅門宮、斗母宮、經石峪、五松亭、碧霞祠、仙人橋、日觀峰、南天門、玉皇頂等,其中旭日東升、晚霞夕照、黃河金帶、雲海玉盤被譽為岱頂四大奇觀。【位置】地處山東中部,泰山南麓,北依省會濟南,南臨「聖城」曲阜,東連「齊都」淄博,西濱黃河。【氣候】泰山氣候,四季分明,各具特色。夏季涼爽,最熱的七月平均氣溫僅17℃,即使酷暑盛夏登山,在青松翠柏掩映下,亦感陰涼舒適,到山頂時,還需攜帶寒衣。夏天雖是泰山的多雨季節,不過若能趕上夏季的雨過天晴,就可在山頂上領略到山上紅霞朵朵,腳下雲海碧波的壯麗景色。春秋兩季較溫和,平均氣溫10℃,但春季風沙較大。秋天則風雨較少,晴天較多,秋高氣爽,萬里無雲,為登山觀日出的黃金季節。冬季雖天氣偏冷,但可看到日出的機會較多。最佳旅遊時間:游泰山,4月-11月為佳,觀日出則以秋季為最佳。岱頂夕照比之日出更吸引人,據說天氣好的時候可以看見黃河。冬天要待下雪時,景色才出奇。雨天不要輕易放棄登山,此刻山上常會遇到雲海奇觀,若遇上日出雲海就更幸運。黃金周期間泰山人太多,不過泰山上的纜車和盤山公路的管理工作確實做的很不錯。【面積】426平方公里【行政區劃】轄泰山、岱嶽2個區,新泰、肥城2個縣級市及寧陽、東平2個縣。【世界自然文化遺產】「五嶽之首」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燦爛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1987年被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名錄。泰山自古便被視為是社稷穩定、政權鞏固、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徵,歷朝歷代,無論誰當上皇帝,第一件大事就是朝拜泰山,泰山也因此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唯一受過皇帝封禪的名山。無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名人宗師,都對泰山仰慕備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傳為佳話,杜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
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3)泰山簡單風景圖片素描大全擴展閱讀:
按形態和成因可將其發育的侵蝕地貌分為以下五種類型:
(1侵蝕構造中山:集中分布在泰山主峰玉皇頂周圍以及老平台、黃石崖和黃崖山一帶,海拔高度在1000—1500米左右,組成山體的岩性主要是變質岩和花崗岩。
是區域內地勢最高、抬升幅度最大、侵蝕切割最強的山地。這里峰高谷深,地形陡峻,切割的最大深度達500—800米,谷坡陡,跌水多,重力崩塌作用顯著,崩塌後形成的絕壁陡崖和倒石堆隨處可見。
(2侵蝕構造低山:分布在傲徠峰、中天門及尖頂山一帶,海拔高度在700—100米之間,相對高度在200米以上,組成山體的岩性主要是變質岩和花崗岩及閃長岩。侵蝕切割強度較主峰一帶稍弱。但地形仍然十分陡峻,深溝峽谷、尖頂山頭、鋸齒狀山脊、絕壁陡峰,舉目可見。
(3溶蝕侵蝕構造低山:多分布在主峰東北的雞冠山至青山一帶,海拔高度一般為500—700米,相對高度在200米以上,山體主要由變質岩和古生代寒武紀的石灰岩組成。侵蝕切割強度中等。
山脈綿延,如頂部覆蓋有厚層石灰岩,常形成四壁陡峭頂部平緩的「方山」或「桌狀山」,當地稱為「尚」,諸如張夏和尚山一帶的山頭,有時由於石灰岩的溶蝕作用,可形成洞穴和「透明山」一類的溶蝕地貌。
(4溶蝕侵蝕丘陵:多分布在泰山北部邊緣的寒武紀石灰岩地區,海拔高度在300—500米之間。相對高差小於200米。侵蝕切割程度比較微弱,地形低矮平緩,溝谷不發育,形成一種圓頂脊緩的「豬背山」,溶溝和溶洞等現象比較常見。
(5錫蝕丘陵:主要分布在山南低山的邊緣,大河至虎山及黃前一線,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基岩多為變質岩及花崗岩,侵蝕強度十分微弱,以剝蝕風化作用為主,多形成孤丘緩嶺。
泰山常規的是四條線:
1.第一條:最經典的紅門路徒步中線,其實是中線登封御道。
岱廟—紅門—岱頂這條古老的傳統線路。
2.第二條是坐汽車上山的環山公路線,也可以徒步爬山。
天外村(天地廣場—環山路—竹林寺—黃溪河水庫—中天門—南天門—玉皇頂
3.第三條是從西北側山口進,也就是是桃花源入口,為環山公路,也可徒步爬山。
桃花峪入口—環山公路—彩石溪—赤磷魚保護區—桃花源索道—南天門—玉皇頂
4.第四條是東北側山口方向,一般說是天燭峰,也就是後山。
參考資料:網路——泰山
「五嶽獨尊」是泰山的稱號,歷來被視為顯示泰山崇高地位的標志性贊語。歷史上歷代皇帝對泰山的頂禮膜拜,泰山被賦予了崇高的地位,它是國家昌盛、民族團結的象徵,是東方文明的代表,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
中國五嶽,中國漢文化中五大名山的總稱,是古代民間山神崇敬拜、五行觀念和帝王巡獵封禪相結合的產物,後為道教所繼承,被視為道教名山。
分別是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於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嶽華山(海拔2154.9米,位於陝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嶽衡山(海拔1300.2米,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南嶽區、北嶽恆山(海拔2016.1米,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嶽嵩山(海拔1491.71米,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
(3)泰山簡單風景圖片素描大全擴展閱讀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嶽、東岳、泰岳,位於山東省中部,隸屬於泰安市,綿亘於泰安、濟南、淄博三市之間,總面積24200公頃。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氣勢雄偉磅礴,有「五嶽之首」、「五嶽之長」、五嶽之尊、「天下第一山」之稱。
泰山被古人視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說法。自秦始皇開始到清代,先後有13代帝王引次親登泰山封禪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
泰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東方文化的縮影,是「天人合一」思想的寄託之地,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家園。
泰山貫穿山東中部,泰安市境內,綿亘於泰安、濟南、萊蕪三市之間,古稱「岱山」、「岱宗」,春秋時改稱「泰山」。
泰山前鄰孔子故里曲阜,背依泉城濟南。泰山雄起於華北平原之東,凌駕於齊魯平原之上,東臨大海,西靠黃河,南有汶、泗、淮之水,東西長約200千米,南北寬約50千米,主脈,支脈,余脈涉及周邊十餘縣,盤卧面積達426平方千米,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
參考資料:網路-泰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