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山川素描圖片簡單

山川素描圖片簡單

發布時間:2023-06-11 03:55:54

⑴ 山水畫的分類

1、青綠山水(金碧山水)

山水畫的一種。用礦物質石青、石綠作為主色的山水畫。有大青綠、小青綠之分。前者多鉤廓,少皴筆,著色濃重,裝飾性強;後者是在水墨淡彩的基礎上薄罩青綠。

5、沒骨山水

沒骨山水是指不用墨線勾勒,直接以大塊面的水墨或彩色描繪物景。

如何畫山水畫的山

山水畫分為水墨山水和設色山水兩種。
水墨山水主要以水墨作為表現形式;設色山水一般在水墨不夠的基礎上施以淡彩或重彩,設色山水,可分淺絳山水和青綠山水。亦有淋漓盡致的潑彩山水和沒骨山水。

中國山水畫可謂集中畫技法之大成技術成熟很早,且有發展長久,筆法、墨法、章法、意境、肌理效果及敷彩,無不融匯在山水畫中,。所以學習山水畫應該從基本方法入手,由淺入深,由此及彼,由表及裡。
1、山水畫的表現技法。即是一個用筆、用墨和設色的問題。山水畫的用筆多種多樣。這是由毛筆的性能決定的。它可以勾線、點苔、塗面、可皴、可擦、可染;筆鋒可聚可散,用墨可干可濕。

2、筆鋒的運用,有中鋒與側鋒、順鋒與逆鋒、藏鋒與露鋒、聚鋒與散鋒。行筆有快與慢,輕與重,輕揮與頓挫。筆趣有巧與拙,剛與柔,光與毛等等。這些傳統的用筆方法可以反映出不同藝術效果和各種不同的質感。

3、中鋒常用於勾勒物體的輪廓。比如樹木的枝幹,人物、車船等和各種點,如圓點、斜點、直點、橫點、渴點(干筆點),夾葉也多用中鋒。

4、側鋒多用於山石的皴擦,樹木的橫染,以及畫樹葉等。

5、散鋒多用於畫山石、樹木、皴擦點染,因勢利導,效果頗佳。

6、用墨要有濃、淡、干、濕等層次變化。濃墨又有濃濕與濃干,淡墨又有淡濕與淡乾的區別。一筆墨可出現濃淡干濕和墨色變化。古人啖「墨分五色,就是形容用墨有千變萬化,彷彿有色彩的感覺。因此,要掌握墨性。

7、山水畫的墨法,分潑墨法,積墨法和破墨法。
潑墨法,就是用闊筆蘸墨大寫,使墨彩生發多種變化。它的主要待點是一道墨趁濕可以適當補加,並要注意細心收格,此法常與破墨法結合。雨景山水和馬夏一派山水畫的一層墨,特別是那些平塗式的大遠山,也是潑墨法。 積墨法是與潑墨的一道相對而言的,是一種由淡則濃,由薄則厚的多層墨法,是前一道墨干後再畫後一道墨,層層添加,能增加畫面的蒼郁厚重感。 破墨法是趁第一道墨未乾前加第二道墨。可以重墨破淡墨,亦可淡墨破重墨。它的特點是濃淡,干濕相互破立。墨色融合,滲透變化,極有潤致。

9、畫山水用墨的一般的規律是:畫線畫點用濃墨居多,皴檫則濃淡可以兼用,渲染用淡墨居多。焦墨(燥墨)多作濃墨的輔助。滋潤處用濕墨,醒提處用焦墨。蘸墨不要太勤,一筆墨把它用光方可出現干筆, 調子才能豐富。

10、設色:設色山水有淺絳、青綠和沒骨之分。青綠山水中又分金碧、大青綠、和小青綠。淺綠山水:它是在完成勾、皴、點、染的墨筆山水的基礎上敷以淡赭來表明山川樹木的氣氛和彩色的。但一定要淺,也有與長青、草綠結合著用的,一般不用石青、石綠。

11、沒骨山水:此法不用墨打輪廓,直接用顏色畫。但是用筆、用墨較難,現在很少見,有時在畫遠山時亦可試用。初學不易掌握。

12、青綠山水:青綠山水的特點就是要減少皴法,渲染石青、石綠以前需要打底色,目的是起襯托作用,使青綠色既厚重又鮮明。小青綠山水的畫法是先用赭石打底子,然後另上花青和草綠,最後上石青、石綠。

13、大青綠山水只勾而不皴,一般是用赭石和石硃砂打底子,著石青、石綠要分幾次渲染。如果在大青綠山水上勾金,便成了金碧山水了。

14、我們在總結傳統繪畫設色方法的同時,可以借鑒西洋繪畫中的色彩關系和水彩畫的表現技法,以達到「推陳出新」的目的。

15、山水畫設色的一般方法是:首先完成畫面,在勾、皴、擦、點的基礎上,用不同深淺的墨染出石的結構和明暗關系。 然後再敷色。除先墨後色的方法,亦可先用色點染後勾墨,也可,打破了傳統的設色方法,用筆直接蘸,墨,色一筆生成一個塊面,使其墨交融。不過此法難度很高。
16、設色要反復大關系,色調要統一。渲染顏色不要把色彩調得很濃或一次完成,要多次渲染才能豐潤。如渲染後還不夠厚重,可在紙的背面加染顏色進行襯托,這種方法叫「背染」。渲染時直接用原色染的不多,一般要用幾種色調配或加點墨使用。此幀設色與渲染協調統一,白雲以白粉背染自有韻味,天空以赭墨背染則顯深邃。
設色的順序一般是先上水色,後上石色。石綠一般表現陽面,石青表現陰面,兩色可以摻合使用,也可以互相罩染。但是要注意的是顏色是補充墨的不足,墨是顏色的骨幹,使墨和色融為一體,使墨色交相輝映才是本意。

怎麼畫山水畫簡單又好看

山水畫簡單又好看畫法:

1 第一步,先畫出地平線,和水流的輪廓。

2 第二步,畫出遠處的小山的大致輪廓,並將水流和草地的細節都補充完整。

3 第三步,接著,再畫出一些小山。

4第四步,畫出天空中的一些雲朵。

5第五步,最後,用綠色塗山,白色塗雲朵,水流塗藍色,草地塗淺綠色,並點綴一些紅色的小花。

山水畫,簡稱「山水」,中國畫的一種,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山水畫在我國繪畫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可分為青綠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和沒骨山水等種類,是為東方繪畫中極為富有特色的藝術。代表畫家有展子虔、王維、范寬、張宏。

山水畫是中國畫傳統分類之一,早期風景主要是人物畫的背景,魏晉南北朝時期逐漸從人物畫中獨立出來,隋唐時期形成中國畫中一個單獨的分類,吳道子、李思訓、王維等人都善於畫山水畫。

唐朝以來,山水畫的畫家被分為南、北兩派,北派創始人是唐代畫家李思訓,善用色彩,主要畫黃河兩岸關洛一帶的山水風景,李成、范寬、張擇端、李唐、馬遠等人屬於北派。南派創始人王維,善用墨,少用顏色,米芾、王希孟、趙伯駒等人屬於南派。

米芾父子開創了以表現江南煙雨檬瀧狀態的米點山水,王希孟、趙伯駒等人擅畫青綠山水。宋代,山水畫非常盛行,上至王公貴族,下到文人商戶,都願意以山水畫裝點廳堂。

元代山水畫著重於寫意,著名的畫家有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被稱為元四家。明清時山水畫繼續有所發展。

⑷ 十種山水的畫法,太全了(初學者必備素材~)

《春江圖》的畫法:

本幅作品畫的是江南風景,畫面不見高山疊嶂、陡峭怪石,而是峰巒晦明、林靡煙雲、洲渚掩映一類的山光水色,表現了平淡天真的情趣,江南山水注重水墨畫法,強調「墨勝於象」,通過水墨的變化,表現出江南山水的「潤」。本幅作品採用了上下對應式構圖,遠山和近景是一種呼應關系。

1.先確定畫面的構圖,由近景開始畫起,用淡墨勾畫出近處的土坡,並用重墨畫出土坡上的樹木。

2.用中號羊毫筆蘸濃墨對土坡的暗面進行皴擦,然後蘸重墨,點上一些苔點。

3.處理好近景部分,接著用淡墨勾畫出遠處的山體,注意線條濃淡、疏密的變化。

4.蘸淡墨對遠山進行皴擦,對需要強調的地方可以復皴,接著用濕墨染出更遠處的山體。

5.由近及遠,繼續對遠山添加皴筆,以加強山石的立體感。接著用重墨點出苔點。

6.最後用小號狼毫筆,調重墨勾畫水草,用筆要迅速、自由。

《寒江獨釣圖》畫法:

雪地實景,蒼茫而潤澤,冰雪覆蓋了自然界中的山川樹木,使人們更為關注白茫茫的冰雪積壓、融變的過程,這種自然屬性恰好與水墨形式相得益彰。因此,雪景山水畫一直是中國山水畫中的一個很有特色的部分。雪景題材歷來受到回冢們的推崇,最主要的就是因為其創作難度很高。通常使用留白來表現雪的厚度和質感。

1.用中號狼毫筆調重墨,勾畫出整幅作品的線稿圖。

2.用小號羊毫筆調重墨為近處的樹添加樹枝,然後用淡墨點出遠處的植被,並勾畫出小舟和漁翁。

3.待墨色半干時,用大號羊毫筆蘸淡墨分染畫面,注意白雪覆蓋的地方留白,同時也要 注意墨色的過渡效果。

《春山圖》步驟畫法:

本幅作品勾、皴、點、線條清楚,形態平穩,但都是輔助點的氣勢,使其能表達出雄偉壯麗的精神。皴點並重的峰巒形態,構成蔥蘢蓬勃的畫面。用筆要求曲折飛舞,舒捲生動。

1.先確定好畫面的整體結構,從近處向遠處推畫,把握好畫面的近實遠虛的效果。

2.添加樹葉,可以用點畫法,也可以用勾畫法,然後用淡墨對需要強調的地方進行點染。

3.在之前的基礎上,用濃淡相間的筆墨,或點、或染、或皴、或擦,豐富畫面的層次。

4.最後為畫面染色,以山脈骨絡分出明暗面,掌握山勢。設色多以石青分層次,以朱渚托山腰,使其明麗雄偉。畫中的冷暖對比要控製得當,技法特點在於用筆用墨,融化一氣。

高山瀑布歷來都是山水畫家青睞的創作題材,錯落縱橫的山岩間,奇松突兀,瀑布從山頭上直瀉下來,穿越郁密的竹林和棧閣,沖擊山石,注入深潭,噴雪跳珠,動人心魄。山石以淡漠勾皴,用濃墨皴擦,多種皴法交織互施,帶光帶毛,夾水夾墨。並用濃墨苔點配合尖筆剔出的叢草,使整個畫面蕭森郁茂,蒼茫深邃,體現出一種豪情奔放的壯美。

1.根據山體的走勢,進行藝術取捨,用墨線勾畫出線稿(初學者可用鉛筆先淡淡的勾畫出線稿)。

2.接著,皴畫山體,為樹木添加樹葉,並用淡漠罩染山體。

3.用濕墨染出最遠端的山頭。

4.繼續為山體的植被添加皴筆或者擦筆,添加畫面的空間感。

5.最後用大號羊毫筆蘸淡墨罩染畫面,對需要加強的地方可以復染。

《深山訪友圖》步驟畫法:

本幅作品採用了斗方的畫畫形式,先勾畫出畫中的景物和人,注意在勾畫人物時,簡單表現出形態即可。然後用水墨點染的方法畫山水,以充分表現水墨的融合效果。墨色暈染所形成的效果,形成了含蓄的神韻之趣。有水的地方可以用留白的手法表現。

1.首先構思好整體畫面,確定畫面中景物的布局。中鋒運筆,勾畫出近景部分的大致輪廓線。

2.調稍重墨色,用點葉法畫出樹葉,隨即用小號狼毫筆蘸重墨勾畫山人物,最後用重墨點苔。

3.用濕墨染出遠山,注意墨色要有虛實變化。調整並完善畫面,完成作品的創作。

中國畫的寫生是學習山水畫重要的一課,歷來的山水畫家都十分重視寫生,在寫生中吸取營養。中國畫的寫生與西畫寫生不同:西畫寫生是對照景物真實地反映景物;中國畫的寫生是畫家面對景物多觀察、多記憶,一般運用勾勒的手法,把景物的特點勾勒下來,畫稿是作為加強記憶和下一步創作提供素材的,然後對畫稿進行取捨提煉,加工創作,直至完成完整的作品。

本內容摘錄自《國畫入門訓練新編:青綠山水》,劉建新編著,出版社:安徽美術出版社,出版時間:2010年06月,如需深入學習,請從正規渠道購買正版圖書!

大青綠寫生畫法

武夷山天游照片

步驟一:把寫生整理的草稿拷貝到正稿上,並用墨線勾出山石、樹木、雲的輪廓,山石用淡墨作少量皴擦,最後用墨分染出山石的陰陽面。

步驟二:作底色,整幅畫面用赭石打底二遍,干後用花青、草綠等水性顏料染山石樹木,雲用花青調赭石分染出層次。

步驟三:用石青、石綠色染山石,樹葉用三青、三綠點染,遠山用朱磦、二青分染,天空用少許花青分染,亭子用曙紅分染,樹、水面用花青分染。

完成圖:山石的陽面用三綠、三青加少許白色提亮,調整畫面整體關系,點苔,最後落款鈐印。

小青綠寫生畫法:

小青綠山水是在墨骨的基礎上施以淡彩的畫種,比起大青綠墨骨的成分要多些,而色彩相對要弱一些,小青綠寫生是在墨稿上施以淡彩而成的。

步驟一:把寫生整理的草稿拷貝到正稿上,並用墨線勾出山石、樹木、雲的輪廓,山石用淡墨作少量皴擦,最後用墨分染出山石的陰陽面。

步驟二:作底色,整幅畫面用赭石打底二遍,干後用花青、草綠等水性顏料染山石樹木,雲用花青調赭石分染出層次。

步驟三:用石青、石綠色染山石,樹葉用三青、三綠點染,遠山用朱磦、二青分染,天空用少許花青分染,亭子用曙紅分染,樹、水面用花青分染。

完成圖:山石的陽面用三綠、三青加少許白色提亮,調整畫面整體關系,點苔,最後落款鈐印。

先從局部小景畫起

先畫樹,然後畫樹旁邊的石或山坡;也可以邊畫樹,邊畫樹,邊畫石。勾、皴、染、點交叉進行。這些小景是很容易看到的自然景色,可以隨時寫生,寫生稿就是繪畫創作的好素材。

1用中鋒淡墨勾勒出樹葉和石的形態。

2添畫另一株樹。

3用干、溫、濃、淡的點法點樹葉。

4給山石加皴,並渲染。

畫一幅完整的山水畫的步驟:

1用淡墨勾勒出全幅山水的結構,山的脈絡要清楚。注意勾勒時用筆要簡潔。

2在勾勒的基礎上對山進行皴染,這幅山水用的是折帶皴。在畫的過程中要根據山的自然情況靈活運用。要點出草木,注意用點要密而不亂、疏而不散。

3進一步對全局進行皴染,墨色要分出濃淡,可以用淡墨破淡墨,有些地方也可以用淡墨破濃墨。山的基本脈絡要用較濃的墨重新勾勒。用淡墨渲染山的脈絡。注意不是一遍染夠,可以視情況分層次染出,這樣山的厚重感才能顯出來。

4用淡赭石分染出山的各部,用花青和石綠分染木胎點部分。這一遍也要注意不可一次染夠。點染雲和水,要點染出空間感來。

此前推送了很多花鳥類的畫譜,這次介紹一個山水畫譜,供喜愛山水畫的朋友們欣賞。

王念慈字務敏,江蘇吳縣人,天資英敏,工書善畫,曾在安徽省為官,辛亥革命後不堪時局混亂,毅然棄政,重理丹青,為清末民國最為著名的海上名家之一。王念慈先生山水畫稿包括三百多幅山水畫稿,可做為初學山水的圖式參考,現分享給朋友們,因為圖片數量較多,將分成若干篇不定期持續推送。

⑸ 簡單山水畫畫法技巧

簡單山水畫畫法技巧

山水畫,簡稱「山水」。中國畫的一種。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以下是「簡單山水畫畫法技巧」,希望給大家帶來幫助!

先用濕墨勾出山石輪廓造型,勾線看似簡單,實則關繫到整幅畫成敗的關鍵,因為勾線實際是總體面貌的設計,通過勾線,山體、樹木的形態、走勢就確定了,這一步沒作好,後期無法補救,所以勾線後要掛起來反復酌作修正,直到滿意為止。

之後勾畫出樹木,此樹以枯枝為主,可設為鹿角枝或直伸枝,用側鋒筆法點簇出樹葉,可先用濃墨點,再用淡墨點外圍,分出層次。

用散鋒破筆皴擦出山石、樹干紋理,皴紋不要太多,本圖採用枯筆隨意自由皴,似點非點,似面非面,比較自然。也可用扁鋒枯筆刷皴,刷出披麻皺。最後用刀筆點簇出山石上的草叢,勾畫出小船、飛鳥點景即可。

1.勾斫法

勾斫法是千餘年來傳統山水的典型畫法,通常按勾、皴、點、染的步驟。下圖設為北派山水,用熟宣作的畫。北派山水的特徵是以高山大嶺、蒼松古樹為原型,構圖雄偉大氣,講究布局造型,大多採用點子皴法,如關仝的.釘頭皴,范寬的雨點皴,李成的麻皮皴,均工密精細,屬工寫結合的小寫意畫法,後期郭熙改變為較隨意的卷雲皴,南宋又變為斧劈皴等,使寫意性更強。

勾線:

用淡墨勾畫出山石、樹木的輪廓線,勾線應先勾近景,由近至遠,石質山和蒼松古樹線條不能太圓滑,應有一定的楞角,且線條應曲折有變化。

勾線

畫樹:該畫有松樹、夾葉樹和枯樹,松樹碗形針葉,夾葉樹主要用小圓形圖案構成。樹幹部份用淡墨順著線點刷,皴出樹干紋理。

樹枝上畫一些藤蔓,樹幹上點一些苔蘚更顯蒼古。畫藤蔓將筆毛刮成扁鋒,從上向下輕刷,長短不等,數量適度,並點些小點。苔蘚用正鋒點,數量適度不要太多。

畫樹

皴紋:山石均使用麻皮皴,用鈍筆蘸少許淡墨點皴陰面,靠線處皴密些,光亮面皴稀些。待干後,再用次濃墨和濃墨皴一至二遍,重點是皴山石陰面靠線條處,不要全覆蓋頭遍皴紋。皴時順便點簇出山上的樹叢草叢。

渲染:用淡墨染樹葉、中景山峰陰面。近景山石用濃墨染。

渲染採取分染法,用一支筆順著山石陰面塗上墨汁,另用中號清水筆染開淡化。遠山用淡墨塗出形狀,下面用清水筆染開淡化。

待整個畫面干透後,再將紙全部噴濕,用大號清水筆普遍罩染一次,罩染時,應在畫面內進行,避免將墨染出畫面弄臟天空。由於五代後的小寫意畫多為水墨畫,所以不再染色。

渲染

3、染畫法

染畫法古代不多,是筆者在傳統基礎上變法出的畫法,特點是充分發揮了水墨的長處,水墨淋漓,韻味悠遠,畫面滋潤,意趣橫生。下圖設為南派山水,因使用的生宣,所以按勾、染、皴、點的步驟。當然也可按勾、皴、點、染的步驟,只是染時要防止跑墨弄花畫面。南派山水的特徵是以丘陵江湖、花柳雜樹為原型,構圖簡略天趣,講究詩情畫意,大多採用線皴法,如董源、巨然的披麻皴,黃公望的解索皴,倪瓚的折帶皴,王蒙的牛毛皴,均溫潤而不張揚。

勾線:構圖按兩點對角式構圖,近景由土坡構成,中景是石山,遠山設為丘陵地貌,因此線條應平緩婉延,用濕墨勾畫出山石地貌即可,線條應近濃遠淡。

勾線

畫樹:南派山水多畫花柳雜樹,並將幾種樹間搭配置,這樣畫面不會呆板,畫法寫意一些為好。樹畫完後,用電吹風將樹吹乾,用濕墨或淡墨點染樹葉和樹干。

畫樹

渲染:待畫面干透後,將紙噴濕,以剛好全部濕紙為度。將筆洗凈,先蘸半筆濕墨順著山石輪廓線陰面用側鋒筆勢塗染,之後在輪廓線處用淡墨和次濃墨逐步加深至滿意為止,加深時採用皴刷的畫法較好,蘸墨要少,用筆要輕,此法稱為積墨法。注意每次要掌握好墨的濃度,爭取一兩遍就染成功,不要反復塗染。

如果技法基礎較好,也可採用混染,用清水筆蘸半筆濕墨,再在筆尖上蘸一點濃墨,從山石最暗處下筆,順著輪廓線用側鋒筆勢塗染,一次染成一條輪廓線。

雲霧採取留白法較為簡單,渲染時,留出空白即可。如需破白渲染,用清水筆蘸半筆濕墨,筆尖向內,筆桿傾斜染出雲頭形狀,個別地方用淡墨加深,下圖山體採取的積墨染,雲層採取的破白渲染。

渲染

皴紋:待畫面八成干時,再重勾一下輪廓線,使山石輪廓更為清晰,注意所用墨色濃度與染墨大體相同,筆法以散鋒為好。之後,用筆蘸上少許淡墨將筆刮成扁鋒。順著輪廓線輕輕刷畫,刷出披麻皴紋,個別地方用濃墨刷畫一遍。注意筆上墨汁一定不要太多,以枯筆為好,且皴紋也不宜太多,不要全面施皴,簡略皴一些紋理即可。

皴紋

點景:生宣大面積渲染時,難免不跑墨,點景可掩飾跑墨,並可豐富畫面。用刀筆或側鋒點畫出山石上的叢樹,注意疏密有致,高低錯落,有跑墨的地方,可點些叢樹將其掩飾。之後,在適當位置可畫一兩株小枯樹。在河面上勾畫一兩只小船或飛鳥,使畫面活躍顯得有生機。

;

⑹ 怎樣畫山水畫

怎樣學畫中國畫

一、國畫的工具、材料和使用方法 (一)筆 1.筆的分類:

筆有硬毫、軟毫以及介乎兩者之間的兼毫三大類。

(1) 硬筆: 硬毫筆主要用狼毫製成,也有用獾、貂、鼠的毛或豬鬃做的筆,性剛,勁健。常用的有"小紅毛"、"衣紋筆" "葉筋筆"、"書畫筆"(大、中、小)、"蘭竹"(大、中、小),以及大的 "狼毫提筆"等。 (2) 軟筆: 軟毫筆主要用羊毫製成,也有用鳥類羽毛製造的,性質柔軟,有大小、長短各種型號。 (3) 兼毫筆: 兼毫筆是用羊毫與狼毫相配,或羊毫與兔毫相配製成,性質在剛柔之間,屬中性。如大、中、小號的"白雲筆","七紫三羊"、"五紫五羊"等都是常用的兼毫筆。 2:筆的使用方法

學畫初學時用筆不必全部齊備,最初有大中小幾枝就可以了。要從難要求,這對基本功的訓練大有好處。待畫熟練了,在進行創作時,可以多准備一些筆,選用好筆。

每次作完畫,一定要用清水把毛筆清洗干凈,防止宿墨和余色滯留筆根,破壞筆的性能。洗筆不要用開水,因為開水會使筆毛變硬、變脆。一般保存筆的方法是洗凈之後放在筆筒里,也可以把筆吊掛起來。外出作畫時可以買個細竹絲編成的小簾子,叫筆簾,把筆卷在筆簾里,攜帶很方便,能保護筆毛不受損害: (二)墨 1.墨的分類:

墨有"油煙"與"松煙"兩種。作畫用的是油煙墨。

(1) [油煙墨] 油煙墨是用桐油燒出的煙子製成的。油煙墨色有光澤,宜於作畫. (2) [松煙墨] 松煙墨是用松枝燒煙制的墨。松煙墨黑而無光澤,宜於書寫,作畫不常用。偶然用松煙墨來畫蝴蝶,或作為墨紫色的底色。例如畫墨紫牡丹,須先用松煙墨打底子。 2:墨的使用方法

磨墨應該用清水,磨時宜重按輕推,不可太快。磨研的圈子要大一些。每次用水不可太多,多則墨浸水中容易軟化,如果需要多墨,可以把磨好的墨汁倒在另一個碗里存放,再加清水再磨)多磨幾次 。

墨錠研後一定要把墨口拭乾,防止干碎。墨錠不宜暴曬或受潮,最好用紙將墨包裹一層,再塗一層蠟,能防止斷裂,又免於污手。

(三)紙 1.作國畫的用紙 (1)絹:

中國畫古代多數用絹作畫,絹是很好的作畫材料。絹也有生絹熟絹之分,經過捶壓之後,再上膠礬水的叫熟絹,適合於作工筆畫,現在有些工筆畫仍用絹。但絹的成本較高,不便於普及,現在用絹作畫的人比較少。熟宣紙的性質和絹差不多,所以現在多用熟宣紙代替絹。 (2)宣紙:

大約在元代以後逐漸選用宣紙作畫。我國宣紙大約自唐代就開始生產,因為以安徽省宣城製做的宣紙最有名,所以稱為宣紙。

宣紙的吸水性很強,容易滲化,用水稍多容易洇。這是它的特性,畫出來的畫墨色濃淡參差,富有變化,充分發揮中國畫的特有表現力和筆墨技法。 常用的宣紙有:凈皮、料半、棉連等。 好的宣紙要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定筆,就是畫上去筆觸之間留有筆痕;

二是發墨,就是筆行紙上不串,不會把濃淡關系串通沒有了,墨色不會發灰; 三是滲透力適中…

把宣紙用礬水加工,稱礬紙或熟宣紙,它的特性就改變為不吸水,不外洇了,便於工筆畫逐層上色,或用水色碰染。常用的熟宣紙有:"蟬翼宣"、"礬棉連"等。 一些地方生產的生活用紙與宣紙的性質接近,如果能夠掌握它的特性,也很適宜作畫,並能畫出與宣紙不同的某些效果。如:雲南皮紙、溫州皮紙、四川夾江皮紙、山西麻紙、東北及北京的高麗紙等。初學國畫或練筆可以選用價錢比較便宜的粗製紙,如毛邊紙、元書紙等。但白報紙、道林紙、繪圖紙等不適宜作國畫紙。 (四)硯 1.硯的種類

硯石的種類很多,有石硯、陶硯、磚硯、玉硯等,其形式有方、圓、長方及隨意型硯石。以廣東出產的端硯,和安徽出產的歙硯較有名,只是價錢較貴。 2:硯的選用

作畫用硯不是收藏硯石。普通選用質地細,容易下墨的就可以。如果太細則拒墨,不易磨濃;如太粗研墨雖快,但墨汁也粗,且容易損壞筆毫。作大幅國畫需要多墨,選用硯池宜稍深些,可以多存墨。硯石要有蓋,可以使墨汁幹得慢一些,又便於保持清潔。 (五)顏料

國畫顏色分石色與植物色兩大類。 1.石色

石色是礦石製成,有赭石、硃砂、石青、石綠、雄黃、石黃等。 2.植物色

植物色有藤黃、胭脂,花青等色。 二、中國畫基本技巧之一 用筆

唐代張彥遠說:"夫物象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張彥遠在此強調了用筆與立意造型的關系。立意須造型、造型須用筆,用筆便成了中國畫基礎的基礎。 1.筆與線

中國畫的用筆實即用線,線是中國畫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線在形體的塑造中絕不是一種對輪廓線的描摹,還能表現出物體的質感、量感和動感。比如在山水畫中,斧劈皴給人堅挺硬朗的感覺;披麻皴則給人松軟的感覺等等。線的運用,體現了中國畫家對客觀形象的概括、提煉和理解能力,體現了他們駕馭物象的巨大創造力。

在中國畫中,線及其塑造的形體之間的關系,主要體現在線條自身的品格特徵與作者之間的溝通。正如石濤所說:"借筆墨以寫天地萬物而淘泳乎我也。"筆墨(線條)所具有的這種抒情寫意性,是由於畫家在運筆中出現的各種變化,使線條自身具有了千變萬化的姿態。一方面,線條豐富多姿的形態可以喚起欣賞者對現實生活的萬般物象中類似物體形態美的聯想,使抽象的線條成為現實事物形體美的一種間接曲折的反映,因而喚起人們的不同感受。另一方面,畫家在運筆過程中個人情緒、意趣、思想的灌注,使得中國畫中的線條具有明顯的畫家個性特徵,達到抒情、暢神、寫意,進而表現畫家的審美理想、氣質、心靈、人格。這就是古人所說的"畫如其人"。 2.筆與意

張彥遠的"骨氣形似皆本於立意而歸乎用筆",把立意看作是用筆之"本","本"即統帥。"意"包含著極其復雜的文化內涵,它是畫家主觀世界的復雜反映,即各種感情、理想修養、氣質等等。"意"是主觀的,但又不是純主觀的臆造。中國畫家就是通過線的運用來實現這種"抒情寫意"的。所以清代布顏圖認為"意之為用大矣哉……故善畫必意在筆先,寧使意到而筆不到,不可筆到而意不到。……故學之者必先意而後筆,意為筆之體,筆為意之用"。

作為人的主觀世界活動的"意",其本身是不能直接"用筆"的,中國畫以意使筆的要領,就在於以氣使筆,以意領氣,即所謂"意到氣到","氣到力到"。"意在筆

先"就是說畫家在命筆落紙之前即已形成立意構思,一旦筆行紙上,意在筆中。 中國畫家往往就是在這種情態下來把握自己瞬息萬變的情緒流程,抓住來去倏忽的創作靈感,保持創作沖動的新鮮性和連續性,不失畫機,一氣呵成。 3.筆與力

氣運用筆要求畫者全身精力貫至筆端,下筆自然能產生力度,這就是"筆力"。由於構成畫家的"意"的氣質、涵養、情感、思緒不同,貫於筆端之氣也會不同。以氣使筆的"氣"不同,也就造成了用筆"筆力"的多樣性、復雜性和多變性。如吳昌碩運筆質朴而蒼渾,趙之謙用筆如"綿里裹針",鄭板橋的線則秀挺剛直,更有名垂青史的"吳帶當風","曹衣出水"。

中國畫家在意存筆先、以氣使筆中,創造出了形態有別各具韻致的種種筆法。筆法的變化是以筆力的變化來體現的,大自然與人類生活的多姿多彩又給中國畫家提供了"筆力"的創造源泉。如王羲之從鵝頸的回轉感悟到了筆力的彈性變化,張旭觀公孫大娘舞劍而悟出狂草之筆法,而蘇軾、黃庭堅又分別從逆水行舟與船夫盪槳中悟出了筆力的奧秘。

中國畫家在運氣使筆時,筆隨氣行,畫家的天機才華,全在有意無意間自然流溢。清代王原祁說:"神與心會,心與氣合,行乎不得不行,止乎不得不止,絕無求工求意之意,而工處奇處蜚然與筆墨之外。"中國畫家在作畫的過程中,常說要排出雜念,保持松靜自然的心身狀態,就是要使氣運筆端,筆筆暢通,筆筆見力。 三、中國畫的基本技法之一 --用墨

用墨,是中國畫的基本技法。歷來的畫家都講究用墨,大寫意畫的崛起和生宣的普遍應用,用墨與用筆便成為中國畫的基本特色。

中國畫的用墨,主要是運用墨色變化的技巧。由於筆中含水墨量的差異,便產生干、濕、濃、淡的變化。以墨代色,產生了墨分五色的說法,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曰:"運墨而五色具。"五色,即焦、濃、重、淡、清,而每一種墨色又有干、濕、濃、淡的變化,這就是中國畫用墨的奇妙處。此外,還有墨分六色之說,清代的唐岱在《繪事發微》中談道:"墨色之中,分為六彩。何為六彩?黑、白、干、濕、濃、淡是也。"又雲:"墨有六彩,而使黑白不分,是無陰陽明暗;干濕不備,是無蒼翠秀潤;濃淡不瓣,是無凹凸遠近也。"以中國畫墨色變化的豐富程度是可想而知了。沒有變化的墨色必然呆滯板濁,成為沒有生氣的死畫。一個畫家成功往往離不開用墨的精能,如齊白石畫蝦所以能婦孺皆知,一個重要的原因也就在於用墨的得當。他畫蝦曾三變:"初只略似,一變畢真,再變色分深淡。

"如今我們所見到他筆下的蝦形態栩栩如生,通體透明而堅韌的蝦殼,特別是蝦的頭部,在腦殼墨色清淡處,濃墨一筆即為蝦腦,真是妙到了絕處。

中國畫用墨技巧,並不是體現在調色盤中能調出多少種墨色的變化,而是如何使不同的墨色在紙面上體現出來,其中尤為困難的是,如何使一枝筆中產生出各種墨色的變化。隨著中國畫的不斷發展,用墨的技巧也趨成熟,產生了"潑墨法"、"積墨法"和"破墨法"多種表現手法。 四、中國畫的技巧之一 色彩的特點

中國繪畫歷來都十分講究色彩的運用,南齊的謝赫,在《古畫品錄》中將"隨類賦彩"作為"六法"之一。這以物象的種類不同面賦以不同色彩的理論,便是中國畫用色的基礎。

中國畫講究"隨類賦彩"的同時,還十分重視空間環境對物象的影響,隨著空間環境對物象的影響,隨著空間環境的變化,物象的色彩也會隨之發生變化。南北朝時的蕭繹對這一現象曾作過仔細的觀察,在《山水松石格》中談到:"秋毛科骨,夏蔭春英,炎緋寒碧,暖日涼星。"這是我國最早說明季節、氣候的不同,所以起的物象色彩的變化,特別是冷暖色調的變化。宋代郭熙的《林泉高致》中則概括了季節的變化對水色和天色的影響:"水色:春綠,夏碧,秋青,科黑;天色:春晃,夏蒼、秋凈,科黯。"清代的唐岱《繪事發微》引用郭熙的話,更是形容得有聲有色:"山有四時之色,風雨晦明,變更不一,非著色以像其貌。所謂春山艷冶面如笑,夏山蒼翠而如滴,秋山明凈而如淡,冬山慘淡而如睡,此四時之氣也。"

五、 寫意畫的創作方法 1. 意在筆先,胸有成竹。

寫意畫和工筆畫不同。工筆畫創作分為三個過程:首先起稿;其次勾墨線定稿;最後染色填彩完成。而寫意畫必須落筆成形,一氣呵成。因此,在創作方法上,必須把所要描繪的對象,通過觀察或寫生,把各種物象默記在心,做到意在筆先,胸有成竹。譬如:你想畫竹,必須在未畫之前把竹子的形象、結構、特徵乃至在風、晴、雨、雪等等不同環境中的變化理解得清清楚楚。通過想像,在動筆以前,一眼看去彷彿千枝萬葉已經躍然紙上了。最後,把你所要描繪的竹子一枝一葉地通過一筆一墨刻劃出來,這就是寫意畫的創作方法。但必須做到形象生動活潑,筆墨淋漓灑脫。

2. 落筆成形,一氣呵成。

工筆畫的完成經過上三個過程,需要花費時間;而寫意畫就不同,最好落筆成形。什麼叫落筆成形?譬如撇蘭葉,一筆下去從根部到梢頭,它的濃淡、粗細、剛柔、頓挫等等,要求非常有力而且十分自然地表現出來,既不能塗改,也不能草率。所以在用筆時首先要注意調墨,濃淡干濕必須調配好,做到心中有數。運筆時要大膽落筆,既不緊張,也不忙亂,非常沉穩地一筆一筆地畫下去,就能很好地完成。蘭葉細長,草質,比較堅韌,有一定的硬度,但畢竟是草木花卉,又需要一定的柔度。古人在實踐中積累了很好的經驗,囑做"喜氣寫蘭,怒氣畫竹"的創作方法,這是很有道理的。今天,我們仍然可以做為畫蘭葉的一種指導思想。譬如:我們要把蘭葉畫得既"剛"且"柔",可以用"喜氣寫蘭"來指導我們進行創作。同時,要表達竹子高風亮節的品質和格調,也可用"怒氣畫竹"的方法來完成。這些要求都是落筆成形的例子,我們可以在今後實踐中去體現。

另外,所謂一氣呵成不能理解成呼一口氣就要完成。譬如:我們要畫二三十片蘭葉,最好一下完成,也就是一氣呵成。這樣處理很有好處,可使筆與筆、葉與葉之間的相互交錯、穿插和筆法的連貫及氣勢的銜接等等都不受影響。否則停筆久了,就會把原來的意圖改變,可能使先畫和後畫之間統一不起來,達不到盡善盡美的境界。因此,一氣呵成的繪畫習慣應該在初學時培養好。其次,正因為落筆成形就必然造成"可一不可再",這也是寫意畫的特點之一。 六、山水畫寫生方法

說起"寫生",就令人想起那種支起畫夾,對景描畫,一坐半天一天的經歷,這一般是西畫的寫生方法。而在中國畫,所謂"寫生",往往是"皮袋中置描筆在內,或於好景處,見樹有怪異,便摸寫記之,……"(元·黃公望《寫山水訣》)。中國傳統的山水畫寫生觀中,實在是把對自然的深入觀照和細微體悟放在首位,並使自然山水與畫家心靈互融神會,最終達到顧愷之所說的"與山川神遇而跡化"的目的。為達此目的,光是"模寫"是遠遠不夠的。遍游名山大川,融匯於胸,然後發於毫端,而至傳神。觀照與體悟的功夫是必須到家的,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神遇而跡化。

中國古代山水畫的寫生觀,其實是把人與自然山水融為一體,山水即我,我即山水,所以在"物我"之間了無阻礙,既然山水之神已達,必定形神俱足。這一點是目前現代意義的"寫生"無法達到的。但其精神,對現代山水畫寫生教學,也有其積極作用。


  1. 現代山水畫寫生的作用

1.1寫生的橋梁作用

中國畫的學習,一般均從臨摹入手,並貫穿全過程。作為學習國畫的一種重要手段,通過臨摹,能在短期內高效率地迅速了解國畫的各種基本技法,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於國畫技法,經過前人反復錘煉,已成十分完善的程式,臨摹一久,很易被其完善的程式所迷惑而不能自拔。而通過寫生,就能使學習者在傳統技法下的程式化山水與真山實水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 1.2寫生的記錄作用

作為游歷山水時的感受的記憶手段,寫生也有其重要作用。當面對真實山水時所得的感觸,同時因地、因氣候變化的陰晴明晦、雲蒸嵐飛,都會有許多變化。這些用寫生記錄,往往比較切合感覺,而一拍成照片,往往反而因太"真實"而缺乏感人力量。

1.3寫生的體微作用

比較山水畫的臨摹與寫生,臨摹等於是在求教名師,只要精研細察,必能得莫大收益。但如不能把這些臨摹所得與自然真山水相比照,就不能有大收獲。直接面對活生的自然山水,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往往會有自己的獨特體會。這些獨特體會經過多次強化,並反復去粗存精,就會成為個人繪畫風格面貌確立的起點。


2.山水寫生應注意的地方

2.1 不要"泥古不化"。

過分強調臨摹所得的山水畫技法,特別是山石皴法等,結果是要麼活山水被程式所囿寫成死山水,要麼是思路被真山實水所束縛,而找不到表現的方法。

2.2 避免"食洋不化"。

是以西畫速寫的方法直接移植入國畫山水寫生中,把國畫寫生等同於硬筆明暗速寫或線描速寫。其直接惡果是當速寫得心應手之後,無論平時隨手揮寫,或嚴肅的創作,所畫之作幾乎全為一副"速寫相"。這些畫作,如果光從畫面視覺效果看,可能也不錯,但卻不能稱是中國山水畫。因直露和膚淺,直接決定了其品格的低下。


3.山水畫寫生法

3.1 局部模寫法: 適合初學者, 臨摹未到熟練程度,真山水寫生又未多接觸,須要兩相對照,揣摹模寫,此時切忌貪大求全。

3.2 詳記法:

較完整"真實"地記錄畫面,適合初步熟練的學者,此時即當強調感受之真實,而非物象表面之"真實"。

3.3 記異法:

只對特別的事物加以記寫,適合時間較少或有特別感受時用。 3.4 記意法(簡記法)

只簡單記錄一個印象,不作詳細刻畫。

3.5 放大法:

選取一有感受的局部,放大並作較詳盡表現,常可有意外收獲。

3.6 映象法:

針對整體景物的感受,較簡潔的畫出大體印象,不求形似,但求達"意"。

3.7 映象重疊法:

不多作一山一水的速記,而注重整山整水甚至千山萬水的疊加印象,此即所謂"行萬里路,讀萬卷書",丘壑在胸,妙造自然。

3.8 重復體味法:

此法即留戀於此山此水間,留連忘返,反復觀照體味,使山水形象完全爛熟於胸,以致行坐眠食 ,時刻不忘。石濤之鍾情黃山,潘天壽先生之畫雁盪,黃賓虹先生之愛觀夜山,即得此法三昧。


4.總體的把握

4.1中國山水畫是宏觀的,要在宏觀把握中去處理微觀,注重整體大感受,防止受拘於一草一木。

4.2寫生越熟練,越要減少直接對景描畫,而多把身心投入觀照,體悟造化的神妙,在這里"觀"十分重要,通過"觀"和"看",努力達到物我兩忘之境。 4.3應特別注重特定條件下的自然山水對自己產生的強烈感觸,因這類感觸往往是你個人特有的體驗,努力強化這個體驗並表現它,那就是你神遇而跡化的開端,也就是你的繪畫風格確立的開端。

⑺ 山水畫的標准尺寸是多少

山水畫的標准尺寸為:137 * 69厘米。山水畫一般是作為國畫體現,呈現在宣紙上,國家標準的宣紙四尺整張尺寸是137 * 69厘米,四尺對開指的是豎著裁開,即137*34.5。

由於各廠家裁製時未必統一,書畫作品四尺對開指的是137 * 34 厘米。 橫著裁開的叫作斗方,書畫作品的斗方指的是68 * 68 厘米。 以上是生宣尺寸。另外,熟宣比生宣要略小一點。

山水國畫分類:

1、寫意山水

寫意兩個字,寫是用筆,意是造境,不是狂塗亂抹的。也不是所謂文人遣興,在書房用筆頭寫寫的意思。作畫自然是書卷氣為重,但是根基還是最要緊的。若不從臨摹和寫生入手,那麼用筆結構都不了解,豈不六大錯誤。所以非下一番死工夫不可。

臨摹古人,要學他用筆用墨,懂得他苦心構思。寫生要認識事物的情懷。畫時先用粗筆淡墨,勾出心裏面要吐出來的境界。山石、樹木、屋宇、橋梁、布置約定了,然後用焦墨渴筆,先分樹木和山石,最後安置屋宇人物,勾勒皴勾勒皴擦既完畢,再拿水墨一次一次的渲染,必定要能顯出陰陽、向背、高低、遠近。

近處石頭稍濃,遠處要輕清。創境有曲折不盡的意味,其中的人物用減筆為宜,越簡單越妙。古人說「遠人無目」,若在要有照應的陪候,也不妨點目,不必拘泥。近樹根枝要分明,遠則點戮,不必見枝。

寫意畫創作自元代四家,到了明末清初四高僧,石溪、漸江、石濤、八大,神明變化,一直按蓋過了前人。漸江戍削,八大朴茂,拿用筆表現他的特點,石溪、石濤的特別拿意境來顯出他的特點。

2、淺絳

淺絳山水,大多數用在秋景。這是創始於黃大痴,後來南宗派把它作為標准,用色拿赭石做主體,在林木上面略略施點花青就是了。淺絳不是單用來表示秋景,大凡石質的山,都宜採用這方法,如像畫黃山,是最宜於此法的。

中國畫,光和色是分開來用的,要拿顏色做主體的地方,便用色來表現,不必顧及光的一方面。所以只說淺絳兩個字,便可表現山的季節了。淺絳畫的畫法,畫時仍和墨筆山水一樣,先用淡墨畫就大體,再用較深的墨加以皴擦,分開層次,等它幹了之後設色。

在景物上,由淡到深渲染數次,等到全乾,再用焦墨渴筆,加以皴擦勾勒。樹木苔點,拿淡花青或汁綠一處一處的暈出來,當向陽的地方,用赭石染醒它,這是最要緊的。屋宇上色拿淡墨或淡花青代表瓦屋,拿赭石來代表土屋和草屋。

閱讀全文

與山川素描圖片簡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在百度發圖片 瀏覽:126
word裡面的圖片怎麼換成新圖片 瀏覽:633
短款燙發發型圖片 瀏覽:42
ps如何導入圖片進行秒變 瀏覽:710
感恩卡片製作圖片簡單 瀏覽:429
呂字連筆字怎麼寫圖片 瀏覽:46
初中女孩練舞蹈圖片 瀏覽:656
健身好身材女生圖片 瀏覽:786
word分列排版圖片插入問題 瀏覽:669
20到21歲男生圖片 瀏覽:872
怎麼把word中的圖片轉換成ppt 瀏覽:26
張予曦韓版衣服的圖片 瀏覽:663
如何拍出爆款所具備的圖片 瀏覽:557
動漫圖片城市圖片大全圖片 瀏覽:908
落地圖片高清大圖 瀏覽:181
皮卡房車價格及圖片 瀏覽:773
可愛侄孫圖片大全 瀏覽:755
男生游泳後的腹肌圖片 瀏覽:445
word里表格怎麼復製成圖片 瀏覽:981
病毒的圖片和文字 瀏覽: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