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蟒袍都是一種規格比較高的服飾,哪些官員能穿戴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蟒袍都是一種規格比較高的服飾,哪些官員能穿戴?已知最早的龍袍出現在3100年前的商朝。三星堆銅像上的服飾從裁剪結構、圖案形式、服飾搭配等方面進行了修復。蟒蛇袍只在明朝才有。長期以來,蟒蛇袍是一種規格比較高的服飾。普通人不可能有機會穿這種衣服。當然,它的地位如此之高,以至於它不僅是皇室親屬、親戚和王子的。由於蟒袍在當時屬於吉祥服飾的范疇,所以通常在祭祀天地等吉祥儀式上穿著。幸運服包括很多種類,包括龍袍。皇帝在吉祥儀式上也不得不穿龍袍。除了祭祀儀式,包括朝臣會見皇帝和皇帝招待朝臣,只要皇帝穿龍袍,官員就必須穿蟒蛇袍以示尊敬。在清代,只要他們有官職,就有資格穿蟒蛇袍。
顧名思義,Python-robe之所以被命名為Python-robe,是因為它「紋身在Python上」。起源於明代,被稱為「蟒蛇衣」。皇帝送給功臣的一種衣服。由於數量少,這是明朝當官者的終身目標。在清代,它被改名為「蟒蛇袍」,可供王子和王子、文武官員(包括不入河的官員)和終身女性穿著。在自然界,它屬於吉祥服裝(服飾)。
⑵ 一般那些領導幹部穿的立領外套叫什麼
是夾克。
夾克是一種無領、無袖的服裝,各地領導幹部很快就接受了這種服裝方式,在各省的本地新聞上,都可以看見各地的省市領導身著夾克開會的電視畫面。
克有著「效率先生」的氣質,免熨、利索、耐臟、親民,在把筷子伸向大盆盛上來的河南燉菜、拍蒜茼蒿或者把包子放進醋碟時,袖口絕對不會不爭氣地掉進盤子里去,這使得夾克成為中國官場上受歡迎的文官便服。
在十八大後常委的第一次集體參觀時,五人穿夾克,兩人穿西裝,穿西裝的兩人也都選擇襯衣第一粒扣子敞開,不打領帶。在過去的領導人當中,夾克一般是在下基層調研的情況下的穿著。
(2)當官的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近代文官衣著變遷。
1、民國初期的政治家們面臨的是一個全新的國際環境,過去的頂子翎子突然廢止,和國際交往或者對國內展示的時候,人們進入了一個亂穿衣的混亂期,袁世凱、黎元洪這樣軍人出身的政治家會選擇去掉軍銜的軍便服。
黃興這樣的革命者會穿著西裝,倡導議會政治的宋教仁則選擇西裝和立領襯衣,孫中山這樣的理想主義者則希望創造出一種百搭的中國文官服飾,這就是影響了中國近百年的中山裝。
2、中山裝是一套政治服裝,根據國民黨後來的解釋,五個扣子代表五權憲法,衣袖上三個扣子代表三權分立,四個口袋代表禮義廉恥(國之四維),背後不開縫,意思是國家不能分裂,其實很多服裝都是類似的配置。
3、其他曾經被當作文官制服的,還有雙排扣的列寧裝,這衣服在1930年代到1950年代一直風行,來自蘇聯,本來是男裝,後來轉為中性,能比較好地勾勒腰身,後來變成55式公安女警的制服,好多反特電視劇當中還能看見這樣的漂亮制服。
4、中國文官改穿西裝的風潮和胡耀邦的呼籲有關,1983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胡耀邦視察深圳時專門提到:「特區幹部把衣服穿好些,要敢於穿西裝,我1953年還穿過花衣服。」這句話引發了當年花裙子的熱銷,也讓西裝成了合規的文官制服。
⑶ 清朝武官到底穿什麼衣服上朝面聖怎麼能從衣服上看出官職的高低
清朝武官的級別有正一品、從一品、正二品、從二品、正三品、從三品、正四品、從四品、正五品、從五品、正六品、從六品、正七品、從七品、正八品、從八品、正九品、從九品和未入流官職。武官各級別官職列舉如下:
1、清朝武官正一品:
武職京官:領侍衛內大臣、掌鑾儀衛事大臣。
武職外官:伊犁將軍、綏遠將軍。
2、清朝武官從一品:
武職京官: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九門提督)、內大臣。
武職外官:駐防將軍、都統、提督、巡撫(加提督銜)。
3、清朝武官正二品:
武職京官:左右翼前鋒營統領、八旗護軍統領、鑾儀使。
武職外官:副都統、總兵、盛京總管(副都統銜)。
4、清朝武官從二品:
武職京官:散秩大臣。
武職外官:副將。
5、清朝武官正三品:
武職京官:一等侍衛、火器營翼長、健銳營翼長、前鋒參領、護軍參領、 驍騎參領、冠軍使、王府長史。
武職外官:城守尉、參將、指揮使。
6、清朝武官從三品:
武職京官:包衣護軍參領、包衣驍騎參領、王府一等護衛。
武職外官:游擊、五旗參領、協領、宣閉如卜慰使、指揮同知。
7、清朝武官正四品:
武職京官:二等侍衛、雲麾使、副護軍參領、副前鋒參領、副驍騎參領、 太僕寺馬廠駝廠總管、貝勒府司儀長、侍衛領班。
武職外官:防守尉、佐領、都司、指揮僉事、宣慰使司同知。
8、清朝武官從四品:
武職京官:城門領、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四品典儀橡納、二等護衛。
武職外官:宣撫使、宣慰使司副使。
9、清朝武官正五品:
武職京官:三等侍衛、治儀正、步軍副尉、步軍校、監守信礮官、分管佐領。
武職外官:關口守御、防禦、守備、宣慰使司僉事、宣撫使司同知、千戶。
10、清朝武官從五品:
武職京官:四等侍衛、委署前鋒參領、委署護軍參領、委署鳥槍護軍參領、委署前鋒侍衛、下五旗包衣參領、五品典儀、印物章京、三等護衛。
武職外官:守御所千總、河營協辦守備、安撫使、招討使、宣撫使司副使、副千戶。
11、清朝武官正六品:
武職京官:蘭翎侍衛、整儀尉、親軍校、前鋒校、護軍校、鳥槍護軍校、驍騎校、委署步軍校。
武職外官:門千總、營千總、宣撫使司僉事、安撫使司同知、副招討使、長官使、長官、百戶。
12、清朝武官從六品:
武職京官:內務府六品蘭翎長、六品典儀。
武職外官:衛千總、安撫使司副使。
13、清朝武官正七品:
武職京官:城門史、太僕寺馬廠協領。
武職外官:把總、安撫使司僉事、長官司副長官。
14、清朝武官從七品:
武職京官:七品典儀。
武職外官:盛京游牧副尉。
15、清朝武官正八品: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外委千總。
16、清朝武官從八品:
武職京官:八品典儀、委署親軍校、委署前鋒校、委署護軍校、委署驍騎校。
武職外官:無。
17、清朝武官正九品:
武職京官:各營蘭翎長。
武職外官:外委把總。
18、轎穗清朝武官從九品:
武職京官:太僕寺馬廠委署協領。
武職外官:額外外委。
19、清朝武官未入流:
武職京官:無。
武職外官:百長、土舍、土目。
⑷ 明朝中各級官員的官服,官帽有什麼區
明朝官服服飾屬於漢族傳統服飾體系,在經過元代蒙古人統治之後,明朝恢復漢族的傳統,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明代官服是當時材料工技水平最高的服裝,就制度而論它承襲唐宋官服制度的傳統,指導思想比較保守。但製作更趨精美,整體配套也更趨和諧統一。
一品常服:頭飾用珠翠慶雲冠,珠翠翟3,金翟1,口銜珠結。鬢邊珠翠花2,小珠翠梳1雙,金雲頭連三釵1,金壓鬢雙頭釵2,金腦梳1,金簪2,金腳珠翠佛面環1雙。鐲釧都用金。衣服為長襖、長裙,質料各色紵絲、綾、羅、紗隨用。長襖鑲紫或綠邊,上施蹙金綉雲霞翟鳥紋,看帶用紅、綠、紫,上施蹙金綉雲霞翟鳥紋。長裙橫豎金綉纏枝花紋。
二品禮
服,除特髻上少1隻金翟鳥口銜珠結外,與一品相同。二品常服亦與一品同。
三品禮服:特髻上金孔雀6,口銜珠結。正面珠翠孔雀1,後鬢翠孔雀2。霞帔上施蹙金雲霞孔咐答雀紋。鈒花金墜子。褙子上施金綉雲霞孔雀紋。余同二品。三品常服,冠上珠翠孔雀3,金孔雀2,口銜珠結。長襖,看帶或紫或綠,並綉雲霞孔雀紋,長裙橫豎襕並綉纏枝花紋,余同二品。四品禮服特髻上比三品少1隻金孔雀,此外與三品同。四品常服與三品同。
五品禮服:特髻上銀鍍金
鴛鴦4,口銜珠結。正面珠翠鴛鴦1,小珠鋪翠雲喜花3朵,後鬢翠鴛鴦1,銀鍍金雲頭連三釵1,小珠簾梳1,鍍金銀簪2,小珠梳環1雙。霞帔上施綉雲霞鴛鴦紋,鍍金銀鈒花墜子。褙子上施雲霞鴛鴦紋。余同四品。五品常服冠上小珠翠鴛鴦3,鍍金銀鴛鴦2,挑珠牌。鬢邊小珠翠花2朵,雲頭連三釵1,梳1,壓鬢雙頭釵2,鍍金簪2,銀腳珠翠佛面環1雙。鐲釧皆銀鍍金。衣服為鑲邊綉雲霞鴛鴦紋長襖,橫豎襕綉纏枝花紋長裙。余同五品。
六品、七品禮服:首飾特髻上翠松三株,銀鍍金練雀4,口銜珠結。正面銀鍍金練雀1,小朱翠花4朵,後鬢翠梭毬1,翠練雀2,翠梳4,銀雲頭連三釵1,珠緣翠簾梳1,銀簪2。衣服綾或羅、綢、絹大袖衫,綉雲霞練雀紋霞帔,鈒花銀墜子。褙子上施雲霞練雀紋,余同五品。
六、七品常服冠上鍍金銀練鵲3,又鍍金銀練鵲2,挑小珠牌,鐲釧皆用棗此銀。衣服為有邊長襖,紫或綠綉雲霞練鵲文看帶,橫豎襕綉纏枝花紋長裙。余同五品。凳簡迅
八品、九品禮服:首飾為小珠慶雲冠,銀間鍍金銀練鵲3,又銀間鍍金銀練鵲2,挑小珠牌,銀間鍍金雲頭連三釵1,銀間鍍金壓鬢雙頭釵2,銀間鍍金腦梳1,銀間鍍金簪2。衣服為大袖衫,霞帔,褙子,霞帔上綉纏枝花,鈒花銀墜子,褙子綉摘枝團花。及襟側鑲邊綉纏枝花長襖,余同七品。(摘自摩登先生網:MrModern.Com)
明代官帽
烏紗帽成為官員專用的帽子並作為官員的代稱,則是在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太祖朱元璋規定:「凡常朝視事,以烏紗帽、團領衫、束帶為公服。」從此,烏紗帽成為只有當官的才能戴的帽子,平民百姓就不能問津了。烏紗帽的產生時間有幾種說法,有人說是唐朝,有人說是宋朝。其實,烏紗帽是古代一種官帽,首先產生於東晉,那時烏紗帽並非官員特有,它不分貴賤,官民皆可戴,到了唐代,才定為官帽。《唐書·與服制》記載:「烏紗帽者,視朝及宴見賓客之服也。」也就是說,烏紗帽在官員們上朝和宴請賓客時戴,平時在家不必戴,頗類似於今天的某些行業著裝。
https://www..com/s?tn=25017023_5_dg&ch=1&ie=UTF-8&wd=%E5%90%84%E7%BA%A7%E5%AE%98%E5%91%98%E7%9A%84%E5%AE%98%E6%9C%8D%EF%BC%8C%E5%AE%98%E5%B8%BD%E6%9C%89%E4%BB%80%E4%B9%88%E5%8C%BA
⑸ 以前的馬褂是胡服嗎是哪個朝代的典型服飾呢
馬褂並不是胡服,馬褂是清朝的典型服飾。胡服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它是胡人所穿的衣服,與中原的漢服有很大的區別,胡服最大的特徵就是衣服短,一般到膝蓋,這些衣服最開始是在軍隊穿的,後來才在民間普及。胡服經歷了好幾個朝代,但是到了明清時期掌權者對恢復漢族文化非常重視,於是下令全國人民禁止穿胡服。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特色,也有代表這個時代的服飾,例如現代的簡約衣服,古代的漢服,還有清朝的馬褂,民國的中山服。這些服飾它們不僅僅只是衣服,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底蘊。
⑹ 古人服裝按顏色分等級。如何區分的
中國古代把顏色分為正色和間色兩種,正色和間色成為明貴賤、辨等級的工具,絲毫不得混用。
正色是指青、赤、黃、白、黑5種純正的顏色,間色是指紺(紅青色)、紅(淺紅色)、縹(淡青色)、紫、流黃(褐黃色)5種正色混合而成的顏色。孔子曾說「紅紫不以為褻服」,不能用紅色或者紫色的布做家居時的便服。
夏朝尚黑、商朝尚白、周朝尚赤、秦朝尚黑、漢朝尚赤,唐服色黃,旗幟用赤色,到了明代,定以赤色為宜。但從唐代以後,黃色曾長期被視為尊貴的顏色,往往天子權貴才能穿用。
(6)當官的衣服圖片擴展閱讀
作為間色的紫色本來是卑賤之色,但是,春秋第一霸主齊桓公偏偏喜歡紫色。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以至於當時5匹生絹也買不到一匹紫色布。齊桓公看到這種現象十分擔心,於是管仲勸他不要再穿紫衣。
然而齊桓公始創的這個傳統卻流傳了下來,南北朝時期創立了五等官服制度:朱、紫、緋(深紅色)、綠、青。以唐代為例,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四品著深緋色,五品著淺緋色,六品著深綠色,七品著淺綠色,八品著深青色,九品著淺青色。
武則天當政時期,有一個叫傅游藝的官員擅長拍馬屁,一年時間里服飾自青而綠而朱而紫,時人號為「四時仕宦」。而白居易的著名詩句「江州司馬青衫濕」,被貶官後的詩人只有穿「青衫」的資格。
「朱」是正色,「紅」是間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用「紅」取代了「朱」,由「大紅」而「大紫」,比喻官位升遷,「紅得發紫」也是同樣意思。
⑺ 「腳穿粉底皂靴」,這是形容古代當官的穿著。粉底皂靴是什麼
是一種黑色高幫白色厚底的鞋子,舊時官紳所穿。最早大概敏悉要追溯戰國時的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中就有了。
官服就是官員所穿的服裝,有朝服,公服,常服之分。官服最常見的就是圓領袍加烏紗帽,此為常服。明代常服有補子橋枯乎,雙禽。前期為唐烏紗帽式樣,類似八字,古裝電視劇中常出現,補子為金線所綉。
發展朝代
1、商周
商周時期的禮服,代表當時最高級的服飾式樣。衣服有長及足部的長袍,也有分為兩截的上衣下裳。衣,一般是窄袖、緊口、領子緣有寬邊,以對襟為主,也有偏衽的式樣。裳是長齊小腿的裙子。腰間束帶。腹前懸掛一塊長方形的「黼黻」。當時沒有褲子。
2、周代
周代的帝王禮服由袞、冕、黻、帶、裳、幅、舄、衡等服飾組成。袞,是繪制上或刺綉有各種圖案的彩色上衣。冕,是帝王戴的頂上有平版的敗卜冠帽。黻,又叫蔽膝,是腹前懸掛的長方形織物。帶,指用皮革製作或絲線編織的腰帶。裳,是下身穿的長裙。
3、秦
經過動盪不安的春秋戰國時期,秦始皇一統天下後,廢除了原有的六種冕服,僅留下一種黑色的玄冕供祭祀時使用。因為秦人根據五行學說認定自己符合水德,水與黑色配合,所以秦代尚黑,從帝王到平民都穿用黑色服裝。
4、魏晉南北朝
魏晉南北朝時期,帝王百官的禮服官服基本上沿襲漢代的式樣,直至隋唐時期才有了一個重大改變。隋唐的帝王官員禮服制度也是十分完備的,形成了個等級森嚴的等級制度。 隋開皇年間改革了北周的冕服形式後將它定型,唐代則因循了隋代的定製。
⑻ 明朝人們的服裝是什麼樣的
明朝時的衣飾,專指這段時期的漢服,即明制漢服。明太祖朱元璋根據漢族的傳統,「上承周漢,下取唐宋」,重新制定了服飾制度。
中後期更出現了前代未見的形制款式如立領,以及於一件衣服的顯眼處大量使用鈕扣。至清朝期間逐漸被禁止,但仍有少數款式和特徵流傳至今。近代至現代朝鮮族、琉球族、京族的民族服飾(韓服、琉裝、越服)亦深受明朝服飾影響。
明代的男裝,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寬大長衣,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種六瓣、八瓣布片縫合的小帽,看起來很像剖成半邊的西瓜。本來是僕役所戴的,但是因為戴起來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來。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
明代的貴婦多是穿紅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婦女只能穿桃紅、紫綠及一些淺淡的顏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長裙,腰上系著綢帶,裙子寬大,樣式很多,像百褶裙、鳳尾裙、月華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