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紅衣人衣服的圖片

紅衣人衣服的圖片

發布時間:2023-05-24 09:08:52

❶ 求一張二次元的圖片,內容是兩個人靠在一起,左邊那個人身穿黑色衣服,右邊那個人金色頭發帶紅帽身穿紅衣

這個嗎

❷ 《魷魚游戲》中的紅衣人是誰

魷魚游戲中的紅衣人是黃俊昊。黃俊昊再混入魷魚游戲之後頂替了蒙面人的身份,他穿著紅衣服遊走在魷魚游戲中,一直搜尋魷魚游戲這個組織犯罪的證據。

但黃俊昊的結局十分悲慘,他的身份暴露出來了,並且被自己的親哥哥殺害了,黃俊昊來到魷魚游戲的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到自己的親哥哥,卻沒想到親哥哥已經翻臉不認人了。

魷魚游戲角色特點

韓劇《魷魚游戲》在上線之後,由於新穎的拍攝手法得到了非常多的關注。在這部劇中001號老頭是幕後的大boss。老頭在參加魷魚游戲的時候蒙騙了所有參與游戲的人,成功地隱藏了自己的身份,當曹尚佑獲得獎金一年後,老頭重新出現在了曹尚佑的面前。

作為游戲的勝利者曹尚佑雖然拿到了全部的獎金,但他的生活並沒有其他人想像的那麼快樂,獎金都是用人命換來的,他覺得這些錢是人血饅頭,所以他一分都沒有花。當曹尚佑產生花這些錢的想法時,他的腦海中就會浮現魷魚游戲中一幕又一幕的血腥場景。

曹尚佑雖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他一直生活在愧疚中,他在最後一關的時候動用一些心機傷害了自己曾經的發小才能取得勝利,這是他一輩子都沒有釋懷的事情。

曹尚佑在鬱郁寡歡的時候,他在游戲中結識的夥伴001號老頭出現了,曹尚佑在看到老頭的時候,以為是自己看花了眼,他不明白為什麼會出現兩個老頭,最後老頭告訴了曹尚佑真相。

老頭由於患了癌症,時日不多了,他的財產沒有任何人可以繼承,所以創造了這場游戲,老頭在參加這場游戲之後彌補了自己小時候的遺憾。曹尚佑在得知真相後,覺得十分震驚,他千算萬算都沒有想到幕後大boss就在自己身邊,看起來默默無聞的老頭居然是幕後的大boss。

❸ 一幅古風圖,一個紅衣美人坐在樹上,應該是伊吹五月的。我依稀記得好像是畫的少綰,跟我放的這張圖上的女

一個男生向一個女生表白,女生考慮之後覺得可能不合適或者說女生沒做好談戀愛的准備就拒絕了,可是女生對男生也有感覺。男生表態說不會放棄,女生覺得既然拒絕了就不要再有什麼聯系再給男生什麼希望了,於是不再跟他聊天,他偶爾找她,她也不說話,(兩個人以前每天都會扣扣聊天),過了一個多月,男生跟女生說話女生偶爾會回復幾句,男生也跟女生打過電話,關系看起來緩和了很多。男生開始每天跟女生說晚安,關心她,可是這樣就相當於女生拒絕了男生卻還給男生希望,但是女生覺得不會和他在一起的,那應該怎麼辦合適?

❹ 你覺得內娛女明星誰是紅毯女王

今晚的上海,國內的娛樂表演花樣百出。到底誰才是紅毯女王呢?

3月25日晚,2023微博之夜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行。娛樂圈幾乎如日中天,一共上百位明星。不僅最近的流量很多,還有因為實力而被重新看到的老牌藝人。當然,長期走紅毯的紅毯女王也不缺。自古紅毯如戰場,何況是微博之夜。沒有大儀式。演出開始前,它經常受到名人、座位安排和嘉賓的追捧。這場匯聚了150位國內娛樂明星的大秀,本該是國內娛樂圈的又一個紅毯之夜。

而今年的微博之夜,紅毯進行到一半,突然宣布正式取消,引發了近年來娛樂紅毯上的最大驚喜。女星們各顯神通,在紅毯上留住最美的身影。尤其是紅毯黃金一代——85花蓄勢待發,紅毯之戰猶如戰場上的決斗,金鑼鼓、白刃戰、刀劍紅毯。這盔甲沒有浪費。

雖然遺憾在所難免,但今年的紅毯大戰依然精彩紛呈。有的女演員驚艷眾人,有的則一言難盡。遺憾塌空的是,由於85朵花的集體缺席,當晚的紅毯上再也沒有了絕對的王者。但通過女演員的首發照,選美總是讓大眾熱議誰最美。紅地毯內外的比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目光。分貝的排名、待遇和歡呼聲承載著千萬人的愛。

三月的上海忽冷忽熱,看看哪些女明星最不怕冷,誰又會在這場大型大賽中打破萬眾矚目的國內娛樂紅毯天花板。注意力?案例一:紅地毯上的明星有的耀眼奪目,有的平淡無奇。紅地毯就像戰場1、劉詩詩如仙,唐嫣若風生水起,楊冪又「瘋」了?今晚國內娛樂的紅毯本該是85朵花的華山論劍。近兩年,劉詩詩已經成為紅毯上最穩定的女演員之一。

劉詩詩今晚依舊精彩。她身穿淺綠色孔雀裙,領口剪裁得體,剛好露出天鵝頸。端莊光潔的面龐,宛如一襲綠衣仙女。另外兩組look也很精彩,黑白相間的精緻,盡顯不經意的優雅,一抹清新的春綠,點綴著輕盈柔美,仙女有時似乎很遠,有時又很近,畢竟是無與倫比的美女。

至於楊冪,幾乎每場紅毯秀他都不會錯過。這一次,她一黑一紅的兩套造型同樣驚艷。紅衣如火,彷彿燒穿了夜色。黑衣如夢,如夜仙。

正確選擇了兩組樣式。在楊冪的水平上,你的紅毯裝扮沒有必要標新立異。只要你是楊冪本人,你就不能把目光移開。唐嫣也已經

而今年的微博之夜,紅毯進行到一半,突然宣布正式取消,引發了近年來娛樂紅毯上的最大驚喜。

女星們各顯神通,在紅毯上留住最美的身影。尤其是紅毯黃金一代——85花蓄勢待發,紅毯之戰猶如戰場上的決斗,金鑼鼓、白刃戰、刀劍紅毯。這盔甲沒有浪費。

雖然遺憾在所難免,但今年的紅毯大戰依然精彩紛呈。有的女演員驚艷眾人,有的則一言難盡。遺憾的是,由於85朵花的集體缺席,當晚的紅毯上再也沒有了絕對的王者。

但通過女演員的首發照,選美總是讓大眾熱議誰最美。

紅地毯內外的比賽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目光。分貝的排名、待遇和歡呼聲承載著千萬人的愛。

三月的上海忽冷忽熱,看看哪些女明星最不怕冷,誰又會在這場大型大賽中打破萬眾矚目的國內娛樂紅毯天花板。注意力?

案例一:紅地毯上的明星有的耀眼奪目,有的平淡無奇。紅地毯就像戰場

1、劉詩詩如仙,唐嫣若風生水起,楊冪又「瘋」了?

今晚國內娛樂的紅毯本該是85朵花的華山論劍。

近兩年,劉詩詩已經成為紅毯上最穩定的女演員之一。

劉詩詩今晚依舊精彩。她身穿淺綠色孔雀裙,領口剪裁得體,剛好露出天鵝頸。端莊光潔的面龐,宛如一襲綠衣仙女。

另外兩組look也很精彩,黑白相間的精緻,盡顯不經意的優雅,一抹清新的春綠,點綴著輕盈柔美,仙女有時似乎很遠,有時又很近,畢竟是無與倫比的美女。

至於楊冪,幾乎每場紅毯秀他都不會錯過。這一次,她一黑一紅的兩套造型同樣驚艷。

紅衣如火,彷彿燒穿了夜色。

黑衣如夢,如夜仙。

正確選擇了兩組樣式。在楊冪的水平上,你的紅毯裝扮沒有必要標新立異。只要你是楊冪本人,你就不能把目光移開。

唐嫣也已經回歸賽場。

GiambattistaValli2022秋冬高級定製亮相,婚後幸福洋溢著甜美笑容,粉色蛋糕裙已經是甜美的糖糖公主了。

她是一個不凹身材也能給人甜美感覺的甜美少女,顏值滿滿都是春暖花開。

而這85朵總能成為國內娛樂圈紅毯天花板的85朵花,真是無人能及。

2.劉亦菲像孔雀公主,迪麗熱巴是復古名媛,高野是優物燃雅的御姐

35歲的劉亦菲不僅以優異的成績回歸劇圈,還讓「神仙姐姐」在線。

劉亦菲憑借著自己高貴團螞瞎而不近人情的氣質,一出場就絲毫不亞於現在。

今晚她一襲綠色長裙,美得像孔雀公主,孔雀不用解開尾巴,公主就已經很漂亮了。因菲爾德的黑色長裙略顯冷峻,卻又不失性感魅力。

可以說,劉亦菲重回巔峰。不過最厲害的還是我們的高野姐姐了。

內雨終於又見到了真正的天後粉。哪怕只是靜止的畫面,我也能感受到姐姐的殺氣。高野的狀態也是真不錯,曲線優美,身姿出眾,最重要的是,腮紅養人。迪麗熱巴的紅毯總能掀起熱議。最重要的是,迪麗熱巴這幾年找到了一條引以為傲的路線。每一次紅毯都有驚喜,這一次也不例外。

復古名媛的造型,不僅嬌媚嫵媚,還透著一股濃濃的希望氣息。抬頭再回首,彷彿一出名利場大戲正在眼前上演。古老莊園的神秘繼承人,如玫瑰般綻放,一副「我是紅毯女王」的樣子。即便沒有真人登場,任何靜態畫面都美得令人窒息,國內娛樂圈的紅毯依舊是熱巴的主場。

3.baby紅毯無敵,楊紫紫禮服動起來,李冰冰就是女王毫無疑問,在國內娛樂圈的紅毯上,只有一個人可以稱得上是無敵的,那就是一出場就能變成神的嬰兒。

即使沒有紅地毯,過去每個人都曾在鏡頭前驚嘆不已。成品圖中的楊穎是1920、30年代老上海著名女演員,派拉蒙影後風范。英菲爾德的抹胸裙同樣輕松,簡約又不失嫵媚,她是紅毯女王。

粉色的紗裙有種花仙子的感覺,還帶點小清新。乍一看,似乎是春天。這與減肥成功後青春洋溢的李蘭德是一致的。「戰袍」應該很合身。不過,年輕的女明星在紅毯上翻身的概率真的很高。單看她的妝容和發型,還是很吸睛的。今天的紅毯之王,誰不是從失敗中崛起的。最後說一下白鹿。一些女演員是常規的紅地毯競爭者。他們在秀場上不好看,但在紅地毯上可以。

白鹿恰恰相反。製作中的外觀非常好,但紅地毯外觀並不總是很好。今天的抹胸仙女裙中規中矩,但是蓬鬆的裙擺設計難免讓腰部顯胖,額頭的兩道劉海也不是很好理解。雖然漂亮可以浪費,但還是想看到白鹿紅毯反擊的那一天。當然,以上只是毒蕈,黃奕的墊肩黑裙有點誇張。感覺就像一個行走的雙層冰箱。紅毯要有驚喜,但如果太過驚喜,可以上演大反轉場面。場合二:一年一度的國內娛樂現場,世紀同框,修羅場8.唇唱口水,現場表演還不如鄧超搞笑?與大多數高調之夜一樣,微博之夜在頒獎過渡期間也有一些活動來活躍氣氛。比如主持人尼格買提一出場,立馬就有種看春晚的感覺。不過,尼格麥特主播可以入鄉隨俗,比如問虞書欣王鶴棣去哪了,直接說到《蒼蘭訣》粉絲的心裡。然而,尼格買提一邊誇獎運動員一邊發聲,把「為你們驕傲」說成是「傲慢」。

談論這件事的不止小妮一個人。在表演節目《微博十年公益故事》中,黃曉明還在沙井把「yin」念成「jiao」。

這些小錯誤只是小遺憾,真正的尷尬是假唱。容祖兒、周筆暢、丹淳、歐陽娜娜同台獻唱《飛雲之下》和三位一流歌手+歐陽娜娜。當然,也有網友發現歐陽娜娜的口型不對。

劉宇寧和龔俊一本正經,但《霓虹甜心》正在聽少男少女的合唱曲目。兩個男偶像在唱歌,這本身就很尷尬。龔俊至今仍是一個自稱為「音頻白痴」的人。當然需要提醒一下劉宇寧,這其實也證明了龔俊不管唱功有多好,職業態度還是不錯的。說到假唱,男團Into1《更酷的世界》是最尷尬的,更不用說所有網友的假唱了,舞蹈一點都不流暢,台上劃船太嚴重了。

如果真要說整個晚上最精彩的不是一場表演,而是鄧超。眾星都矜持有禮,鄧超卻像個買票入場的粉絲。當他看到相機時,他會揮動雙臂,總是喜氣洋洋。他沒有看到《中國乒乓》平庸結賬的影子。觀眾想求證鄧超。

9、楊冪劉詩詩牽手領獎,胡歌劉亦菲同框,仙劍粉今晚過年而整個晚上最精彩的部分,無疑是國內娛樂圈少見的名場面。首當其沖的就是仙劍系列中同名鏡頭的場景。從現場座位來看,新晉奶爸胡歌被安排坐在「神仙姐姐」劉亦菲身邊。逍遙哥和趙靈兒一起穿越時空?

而這僅僅是個開始。胡歌旁邊坐著誰?劉詩詩和楊冪只缺唐嫣,唐嫣是不錯的《仙劍奇俠傳3》團建地盤。

你認為這就是全部嗎?更精彩的還在後面,楊冪、劉詩詩、Angelababy、佟麗婭獲得「年度微博質感男演員」榮譽,施米上台握手。那不是牽手世紀,而是它!

不得不遺憾的是,85花都團修仙成功了。姐妹倆依舊那麼美,彷彿時光未曾流逝。

店員太會收拾東西了。當晚同框看經典沒完沒了。比如迪麗熱巴、李現、楊紫三人一幀領獎。李現一襲拖地裙領著熱巴走上舞台,轉身去領空迷路的楊紫,讓多少劇迷心中尖叫!龔俊、王鶴棣、虞書欣、吳磊同台領獎,頒獎由胡歌主持。《琅琊榜》劇粉的DNA該動了吧?

再比如白鹿王河堤和虞書欣同框!虞書欣和王鶴棣的CP粉今晚睡得著嗎?

不過比起虞書欣和王赫,今晚虞書欣和白鹿的CP感更強。這么漂亮的姐妹組合,誰會不喜歡呢?

❺ 聖誕老人為什麼穿紅衣服

聖誕老人的衣服是紅色的,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國人喜歡紅色,如果聖誕老人的國籍是中國,倒是可以理解他對紅色的偏愛,可是很遺憾,這個老頭和我們國人還是有些差距的。那麼,他到底為什麼要穿紅衣服呢?

其實聖誕老人穿什麼顏色的衣服這並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還需要保護那些孩子的期望,為了他們保守這樣一個秘密,讓他們在以後的生活當中能夠保持著一種最純真的期待,相信這個世界上有善良,而且一直締造著善良。

❻ 日本一個卡通人物扎著兩個丸子頭 穿著紅衣的小姑娘叫什麼

Pucca。

國內譯為中國娃娃,是韓國頂尖動漫公司VOOZ經過兩年精心策劃創作的網路動畫人物,誕生以來在韓國國內掀起Pucca熱潮,隨後通過網路更熱遍全亞洲,成為超人氣卡通明星。

角色形象:

PUCCA娃娃是韓國的第一卡通明星,她是一個中餐館老闆的寶貝女兒,瘋狂地迷上武功高強的武士GARU,於是展開了一場全宇宙最轟轟烈烈的愛情追逐。

有著中國特色的紅加黑的衣服,兩個大圓髻,可愛狡猾的微笑等特徵。

❼ 劉詩詩《一念關山》一身紅衣古裝持劍英姿颯爽,她的紅衣造型還有哪些

劉詩詩在《一念關山》這部電視劇當中,一襲紅衣的確讓大家覺得是十分的好看的,並且拿著配劍看起來十分英姿颯爽。在很多電視劇當中,劉詩詩都有紅衣的造型裝扮,比如說《仙劍奇俠傳三》當中龍葵的造型就有一襲紅衣,並且整體看起來也是十分的冷酷,讓劉詩詩因為這個角色圈了許多的粉絲。劉詩詩非常的適合紅衣的造型,並且有許多的人都覺得,劉詩詩在穿上紅色的衣服之後,整個人的氛圍感都不一樣了。

所以說對於演員來說,也是要去勇於嘗試不一樣的角色,與自己內心的性格有極大的反差,這樣才能夠讓自己挑戰出對自己有利的一面,也會讓網友了解不一樣的自己,這對於自己的粉絲而言也是一次極大的驚喜。以後在導演去選定角色的時候,也會優先的去考慮到自己,因為演員的多重性和可塑性其實是非常的重要的。

❽ 各個民族的服裝的由來(傳說、特點)

1、蒙古族

蒙古族服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史前時期。遠在舊石器時代,人類就開始用植物的葉子將自己修飾一番,後來又取用打獵的獸皮做衣服。

在北方游牧民族的岩畫上,已經看出蒙古高原的古人類在腰間圍著一條短短的獸皮裙,頭上插著長長的羽毛,有的臀部還有尾飾。而且已經有了大量粗拙的石環、骨飾等物品,說明在很早以前,北方游牧民族就有審美意向和審美追求了。據考古資料證明,蒙古族的服飾與中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飾是一脈相承。

據《漢書·匈奴傳》記載,「食畜肉」、穿「皮氈裘」的匈奴婦女的頭飾與察哈爾婦女的頭飾非常相似,而匈奴的服飾文化,又傳給了鮮卑、柔然、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當然也傳給了蒙古族。而這些民族服飾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適應高原氣候而產生。

蒙古族的服飾具有自己的審美特徵,蒙古族特別地偏愛鮮艷、光亮的顏色,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調明朗、身心歡娛。蒙古族又崇尚白色、天藍色這樣一些純凈、明快的色彩。藍天白雲,綠草紅衣,一種天然的和諧。

另外,從蒙古民族服飾的款式看,褒衣博帶,即能體現人體的曲線美,又能體現蒙古牧人寬厚大度、粗獷坦盪的性格。

蒙古族居住於蒙古高原, 氣候寒冷又加之以游牧為主,馬上活動的時間比較長,因此,其服飾必須有較強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於騎乘,長袍、坎肩、皮帽皮靴自然就成了他們的首選服飾。

《黑韃事略》載:「其服右衽,道服領,少數為方領,以氈、皮、革、帛製作,衣肥大,長拖地,冬服二裘,一裘毛向內,一裘毛向外,男女樣式相似」。

這種服式,後稍經改革,沿用至今,牧區男女均穿用。分夾、棉、皮3種。冬以羊裘為里,多用綢、緞、布作面,夏穿布、綢、緞、絹等料。一般用紅、黃、紫、深藍色。袖長窄,下擺不開叉,衣襟及下擺多用絨布鑲邊,邊寬約6~9厘米。穿著時稍向上提,以紅、紫等色綢緞帶緊束腰部,兩端飄掛腰間。

從上古到蒙古汗國,從元、明、清至今,隨著歷史的發展,歷代蒙古人民在長期的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並不斷吸收兄弟民族服飾之精華,逐步完善和豐富自己傳統服飾的種類、款式風格、面料色彩、縫制工藝等方面,創造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服飾,為中華民族的服飾文化增添了燦爛的光輝。

2、滿族服飾

明朝,南遷到遼東地區的滿族人,他們的服裝是布、皮兼用。迨至努爾哈赤率部起兵後,他們的服飾雜亂無章,出現「上下同服」的現象。直到皇太極時代,冠服始有定製。入關之後,從皇帝到兵丁之衣冠,寒暑更換,皆有定製,不可逾越。

至於閑散旗人,男皆袍服,以綢緞或布製做,外套馬褂,直到辛亥革命,率以為常。滿族婦女的旗袍,多有發展,喜用綢緞製做。在北京等地盛行「十八鑲」的做法,即鑲十八道衣邊才算好看,樣式也變成寬袍大袖,為有清一代的時裝。

辛亥革命後,旗袍的樣式由肥變瘦,並有長、短袖之分。經過不斷改進,一般樣式為:直領,窄袖,右開大襟,釘扣絆,緊腰身,衣長至膝下,兩側開叉。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落,建立後金政權,推行八旗制度以後,滿族人均在旗,故他們所穿的袍服便稱為「旗裝」、「旗服」。

3、藏族服飾

目前關於藏族服飾最久遠、現存的實物資料是昌都卡若遺址出土的少量裝飾品,有片飾簪、璜、珠、項飾、牌飾、貝飾等,反映了距今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土著居民已有了較高的審美情趣,不僅有了縫織衣物的骨針,還具備了需一定審美意識方能創造出的璜、珠等。

藏族服飾文化有了較大的發展。"中二丁王"時(相當於中原西漢中期),南方雅隆河谷的吐蕃開始了冶煉鐵、銅、銀等礦產,為金屬飾品的出現創造了條件。藏史記載,公元三世紀的拉妥妥日年贊時,吐蕃贊普的服飾巳與眾不同,出現了服飾等級的差異。

史載松贊干布時期,吐蕃的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吐蕃文化得到迅速的發展,其服飾文化日漸發達。吐蕃奴隸制王朝等級森嚴,在服飾上的表現也日臻完備。

從反映吐蕃盛時的敦煌壁畫可看出,君臣服飾的等級差異,藏王一般只有贊普才能使用的三瓣寶冠箍住的有凹槽裝飾的無沿帽,呈紅色,通常高於一般人的帽子;藏王的侍從或臣下往往戴平頂無沿帽。

衣袍的式樣也各有不同,官吏的章飾規定有一等瑟瑟,二等金,三等金包銀,四等銀,五等銅,六等鐵等大小兩類,共十二級,裝在方圓三寸的盒子里掛在胸前,以區別職位的高低。

武將的頭盔有形如塔的裝飾,戰士頭盔上有三隻彩旗以表示出生的年月,隨著"惟以淬礪為業"的吐蕃冶煉業的發展,軍隊的鎧胄日趨精良,有的周身僅露兩個眼窩,勁弓利刃常不能破,其威嚴、勇猛之氣在今天大昭寺壁畫的吐蕃武士像中尚歷歷在目。吐蕃貴族不僅本人穿著華貴,還在聚會宴客時,把傭人裝飾起來。

而作為贊普的松贊干布則用一種紅帶子包頭,身著長袍,足穿腳尖朝上的靴子,據《紅史》載,這種王服是受波斯王朝的影響,反映了文化交往已影響到了服飾文化層次,而從松贊干布伊始的吐蕃與中原的密切交往,兩種民族文化的長期接觸更為藏族服飾的發展注入了新鮮血液。

史載文成公主進藏時,帶入諸種花緞、錦、綾羅與諸色衣料二萬匹,還有大量的金玉器具。松贊干布及吐蕃大臣紛紛自行去掉氈裘,改穿絹綺。近代西藏的高級官吏,頭發綰成一髻,戴金翅白紗帽,這是唐代進士的服飾。

此外,還採納文成公主建議,令國人禁止"赭面"(用油塗面),文成公主進藏還帶來了種植蠶桑和紡織技術,"植桑織絲兮"大大的促進了吐蕃服飾技藝的發展,青海海西州都蘭出土的大批吐蕃服飾文物,真實、生動地反映了吐蕃服飾的工藝水平。

服裝的織物紋樣多為聯珠動物紋,裝飾品的金質首飾、佩飾的精美使人嘆為觀止。今天藏族婦女飾品的鑲嵌形制,可以從這些文物中找到原型。

吐蕃是一個軍事帝國,在它的發展過程中征服融合了青藏高原及其邊緣地區的許多其他民族,這是造成今天各地區藏族之間文化差異的重要原因。在服飾的表現上也是如此。

吐蕃時代這種差異主要表現為東女、附國、黨項等部落服飾的不同,東女部落住在康延川(今昌都),處於母系氏族社會發展階段,其女王穿青毛綾(氆氌)裙,上披青袍,袖長到地,冬穿用文錦裝飾的羔裘。發作鬟髻狀,兩耳垂璫(耳環)。足穿革素(皮靴)。一般男子披發,婦女辨發,男女都用彩色塗面。

王死居喪三年,不易服,不梳洗。附國是以今四川甘孜為中心,包括今四川阿壩一帶的嘉絨藏人的藏羌融合體。他們頭戴圓形皮帽,或帶幕離佳(即面罩一類飾物,為婦女所帶)。身披毛曷毛(氆氌一類)、皮裘,穿牛皮鞋。頸系鐵索,手貫鐵釧。王與酋長以金為首飾,胸前掛著三寸長的金花。

黨項則是純游牧部落,"服氈襲褐,披氈以為上飾",早在北周時巳能製造精美的犀甲、鐵鎧。四川西北部還有屬黨項部落聯盟的鄧至、武興國和宕昌等,服飾習俗為頭藏烏皂突騎帽,身穿長袍,下著小口褲、足穿皮靴,與今四川牧區藏族服飾相似。

此外青海地區有吐谷渾,貴婦人披錦袍,戴金花冠。如女發型為辨發披於後,後飾珠貝,以繁多為高貴,這一服飾與今青海藏族婦女大致相同。這些地區服飾特徵是今天各地不同藏族服飾的母型。

吐蕃王朝崩潰後,從九世紀中期到第十一世紀的二百餘年間,西藏社會一直處於分裂割據的混亂狀況。這一時期戰亂不堪,服飾藝術的發展也難免厄運,停滯不前,而與戰爭有關的武士服飾卻濟時發展。在阿里古格王國的遺址中,發掘有大量古代武士的盔甲和武器。

這一時期的服飾發展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佛教僧侶服飾的興起。公元八世紀,西藏出現了第一批僧人,服飾由贊普府庫供給,後由百姓、政府共同供養。佛教服飾亦形成等級區別,並有節日與平時的不同裝束,自成體系。不少上層僧侶生活奢侈,衣著華麗,"下坐重裀,上張傘蓋,身衣錦緞……"。

早期西藏僧侶服飾受印度影響甚大。據傳說貝霞帽最早則是由印度國王贈給寧瑪法王蓮花生而流傳下來,成為西藏僧帽中的一種,但後來西藏僧服衍變發展較快,極具地方色彩。朗達瑪滅佛後二百餘年,佛教重新興起,並且形成眾多的派別,各派不僅在佛經教義的詮釋上不同,而且在服飾穿著上也不相同。

古老的寧瑪派僧侶著紅色袈裟,故又被稱為紅教。而噶舉派則以戴紅帽或黑帽以示各支派的區別。這種以服飾表徵身份、信仰的現象正是西藏服飾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也是西藏服飾史上頗具特色之處。

元代,西藏隸屬於中央王朝,因而在文化的各個方面都與元王朝發生了密切的交往,服飾上所受的影響也較前朝為大。元王朝在西藏分封安撫使、招討使、萬戶等各級官吏,不同品級穿著不同花飾的藏袍,戴不同的頂冠,以至民主改革前噶廈政府的四品官的一種官服名稱還保留著元朝的叫法"寸扎花爾白瑪"。

官品的主要標志也表現為蒙古式的"江達"(即圓冠)上的頂飾的差異。官吏貴族的管家、隨從、傭人的帽子也有一定的形式,大管家在舉行儀禮時要戴"索夏"(即平頂圍穗蒙古帽)等等。

還有一種貴族平時戴用的"夏木包多"的餅形帽,管家或根布(鄉官)等也常戴,這個時期薩迦上層官吏、貴族的服飾或仿效蒙古貴族,或直接為元王朝贈賜,穿用十分普遍。西藏北部牧區與蒙古族交往較多,至今尚保有一定蒙古服飾習俗。

元朝藏族服飾另一特點是宗教信仰對服飾的影響增大。隨著佛教的中興,嚴格的僧侶等級趨形成,使得宗教文化以多種形式與手段滲透於服裝、鞋帽,而且以特定的圖紋或符號來表達一種特定的意思。這種現象還影響到民間裝束,如出現仿袈裟色澤的藏袍和印有宗教符號及佛教法寶的裝飾品等等。

明朝,中央與西藏地方的聯系進一步加強。明王朝設烏斯藏行都指揮使司和朵甘行都指揮使司,管轄今西藏、甘肅、青海和四川西部的藏區,並常賞賜給藏區上層貴族以大量的錦帛、裀褥。而從藏區進貢的物品中看,氆氌、毛纓、足力麻、鐵力麻等紡織物品佔了貢物的大部分。

說明當時藏區的紡織業也有了很大的發展。而紡織業正是服飾發展的基礎。為明代藏族服飾業發展提供的另一個優良條件是中原與西藏官方民間的大量的茶馬貿易,為西藏輸入了大量的布帛、緞綢和紡織成品,這些貿易是以前任何時代都難以企及的。

此外,明代西藏的藏戲藝術有了很大的發展,與藏戲藝術密不可分的服飾藝術也自然迅速興起。藏戲服飾除了歷史上貴族們的日常服飾外,還發展出了另一類高度誇張的服飾以及大量的面具。並且這些服飾和面具都是嚴格按照戲劇角色的地位身份配置,並為其性格特徵服務的。

這類服飾艷麗、誇張,重在表現力與強烈的裝飾效果,成功地將西藏服飾經過藝術處理後搬上了戲劇舞台,為西藏服飾文化增添了新的血液。同時又大大促進了西藏戲劇、舞蹈、美術等藝術的發展。

清朝是中國歷史前所未有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一時期,中國各民族文化大都得到了巨大的發展並日趨定型。與今天的聯系最為密切。藏族的服飾文化亦不例外,所以我們將以清代藏族的服飾文化為主,對藏族服飾文化的結構、藝術特色、審美特徵、製作工藝做進一步的探索,以利於加深藏族服飾文化的特色。

4、壯族服飾

在清朝末年(1911年)以前,壯人穿的衣服,都是自紡、自織、自縫制的。當時,女子的服裝與男子相比顯得多彩些。她們上身穿的是大襟藍乾衣,領窩至右腋下的衣襟、兩袖,均綉大花邊,衣領矮,露頸部。

下身穿的是長至腳踝的長摺裙,或鑲有花邊的寬褲子,裙子外面,正兩腿心處,各綉一條垂直對稱的大花邊,在臀部處打幾個折,臀部下的裙腳捲起一寸左右,兩邊以幾針縫住,形成後裙腳弓形翹起,從前面看是桶裙,背後看是摺裙,上下衣裙貼身,線條分外明朗,十分雅觀。

腳登圓口綉花鞋。壯族男子穿的上衣,是黑布對襟衣,圓領闊袖,兩襟扣子7—9個,扣子用黑布織成,穿時,將兩襟的扣子扣起來。

男子穿的下衣即褲子也是黑布,褲口寬大,一般為1—1.2尺寸。成年尤其是老人,頭包長約4—5尺的黑巾,或用一塊黑長方形的布合縫,上端打折,頂開圓孔,戴於頭上。平時,一般打赤腳,只有過年過節,喜慶日子,走訪親友,才穿上土布鞋或龍鳳鞋。

清末民國以後這一時期女子改穿寬闊的唐裝衣褲,腰間正面扎齊腳踝的半邊圍裙。圍裙上頭以兩條印花布帶系結於背後,並以兩端各約兩尺作飄帶。壯族男子改穿對襟唐裝衣,寬褲子。腳穿土布鞋。男子讀書則穿中山裝,剪西式頭。老年人頭扎黑布巾。

1949年以後,壯族地區的城鎮居民、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在校學生等,他們的服裝緊跟全國的變化,一般都穿中山裝、幹部服,與當地漢族人民一樣。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甚至可以在邊遠的山區看到壯族同胞西裝革履,花裙花衣更不用說。傳統的壯族服裝也悄悄發生變化。

5、白族服飾

遠古時代想必白族的祖先過著群居生活。以打獵、捕魚為生。以樹葉來避寒,遮羞。經考古發現距今三千年前,白彝先民已經掌握紡織技術。劍川海門口、大理挖色鹿鵝山、大理蒼山、賓川白羊村等新石器時代遺址,曾分別出土了石質紡輪,骨質或角質針具,證明紡織物開始問世。

白族先民也開始有簡單的服飾,當然服飾由於受社會歷史條件的限制,一開始的主要功能無疑是保暖、避寒。到了南詔時期,大理地區的絲紡織業已大量出現。「工文織」,含紋納花的絲織品大增。

1974年雲省、大理州有關單位到大理州洱源縣三營火焰山塔進行調查,在塔中發現了大理國時期的絲織品,且保存情況良好,經鑒定為白絹一幅,絲綢三塊,這對於研究當時的絲織工藝確實是一份難得實物資料。

南詔時期,大凡華貴的衣服,都要用精絲織成的絲、錦、絹縫制而成。南詔王、清平宮的服飾皆用錦綉,外綴虎皮,異常燦爛。在唐代的《南詔中興二年畫卷》中,對所描繪的王族和官員的服飾,作了詳細的描述。《南詔德化碑》碑陰載用「二色綾袍」做功臣賞賜品。

《釋名·采帛》:「綾,凌也,其紋望之如冰凌之,理也。」輕且薄,以精絲紡之。為了使服飾更加美麗,人們除了在衣服上製作刺綉圖案,達到美化服飾的目的。公元800年,南詔向大唐朝廷獻演大型歌舞《南詔奉聖樂》,還以別的方式來表達,演員們穿南詔民族服飾,衣裙、鞋帽上彩畫鳥獸草木花紋。

「八彩」藝術從低級向高級、從簡單向復雜演進。所以說南詔時期白族織染刺綉、工藝美術方面的造型設計水平之高,在我國南方是少見的。它將織、染、繪、綉融為一體,是唐代白族地區紡織業和服飾藝術蓬勃向前發展的顯著標志,對研究當時的白族服飾藝術,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南詔大理國時期,白族上層服制、服式的基本形,式相對固定下來,相應的百姓服飾質量也有所提高,出現了刺綉的服飾,絹類面料雖沒官家華貴,仍不失質粗形美之感,總的來說,這一時期的服飾有一個顯著特點:注重色調與裝飾彩染和刺綉較普遍。

服飾的類型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審美觀、社會習俗、文化情趣及生產力發展水平。構成白族的「服裝文化」。這一文化對以後元、明、清的白族服飾的演變一直起著很大的影響作用。

隨著歲月的流逝,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變革,白族的服飾相應也發生了變化。但白族服飾的形成總是受到特定的習俗、風俗和思想方式剪裁、編排。故南詔大理文化在現代白族服飾中遺制猶存,賃白族服飾自成一體、別具一格,始終保持著不同於其它民族的獨特傳統。

(8)紅衣人衣服的圖片擴展閱讀:

一、漢服

漢族是中國的主要民族,漢族的古傳統民族服飾是漢服。相傳為黃帝發明,西周起漢服已具基本性質,到了漢朝已經全面完善並普及。這一時段直到明末清初,漢族人著漢服到漢朝已有幾千年歷史。漢服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民族服飾之一。

二、漢服簡介

古漢服又稱為漢裝、華服。既有交領右衽又有直領圓領,袖子分為廣袖、小袖、胡垂袖等。漢服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徵。

清朝初年,滿族統治者執行「剃發易服」政策,禁止人民穿著漢服,蓄長發。從此古漢服漸漸從人民生活中消失。

由於清廷的「十從十不從」政策,古漢服並沒有完全消失,人們仍然能看到她的影子。例如道教、佛教的僧侶服飾就保留了下來。古漢服的影響十分深遠,中國許多少數民族和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都借鑒傳承了古代各個時期漢服的特徵。

漢服歷史悠久,款式眾多,歷朝歷代皆有自己的特點,但主要特徵不變。而漢服又有禮服和常服之分。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禮服;袍服(深衣)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則為婦女喜愛的穿著。普通勞動人民一般上身著短衣,下穿長褲。配飾頭飾是漢族服飾的重要部分之一。古代漢族男女成年之後都把頭發綰成發髻盤在頭上,以笄固定,加之以冠,以示成年。

三、漢服特點

漢服的主要特點是交領、右衽、束腰,用繩帶系結,也兼用帶鉤等,給人灑脫飄逸的印象。這些特點都明顯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服飾。漢服漢服有禮服和常服之分。

從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縫連起來)、「襦裙」制(襦,即短衣)等類型。

男子常常戴冠、巾、帽等,形制多樣。女子發髻也可梳成各種式樣,並在發髻上佩帶珠花、步搖等各種飾物。鬢發兩側飾博鬢,也有戴帷帽、蓋頭的。漢族人裝飾還有一個重要特徵就是喜飾玉佩玉。

四、漢族各個時期的服飾:

1、上古時期

中國傳統古籍的觀點一般認為,華夏衣裳為距今約五千年的黃帝所制或黃帝時期所制。例如,漢代《世本》記載:黃帝的臣子「伯余作衣裳」、「胡曹作冕衣」。《易·系辭》說「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之妻嫘祖養蠶制絲,以作衣裳。

考古發現則證實,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裴李崗文化遺址、陝西臨潼白家村遺址中都發現骨針、紡輪,說明當時人們已會紡布制衣。到了約五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不但大量發現紡輪,還在陶器上發現大量布紋的印痕。

同時期的遺址中還發現了薴麻、蠶繭。說明此時已經產生了原始的農業和紡織業,用薴麻織成的麻布和飼蠶得到的絲紡來做衣服,人們的衣冠服飾日臻完備。只是,此時期的服裝實物,在考古發掘中至今尚未發現。

2、夏商西周時期

這一時期的服裝繼承了上古時期的特徵,並且已有充分的實物可證實漢服的基本特徵已在此時確定:交領、右衽、系帶為最基本的典型特徵,上衣下裳是最基本的式樣。在甲骨文、金文的多種字形中,很常見的一種字形的「衣」字即為交領右衽上衣的形象。

河南安陽殷墟出土的玉人亦穿著此種特點的服裝,該玉人是中國目前出土的最早、最完整的服飾造型。與交領、右衽、系帶的上衣相配的下裝是「裳」。上衣下裳是漢服最基本的式樣,至今漢語仍然用「衣裳」這兩個字作為服裝的統稱。

3、秦漢時期

秦漢服裝基本沿襲戰國時期,仍然以深衣為主,大致分為曲裾、直裾兩種,都是男女均可穿著。秦漢時期曲裾深衣是女服中最為常見的一種服式,這種服裝通身緊窄、長可曳地,下擺一般呈喇叭狀,行不露足。如穿幾件衣服,每層領子必露於外,最多的達三層以上,時稱「三重衣」。

由於漢代內衣的改進,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餘,所以至東漢以後,直裾逐漸普及。

由於深衣的普遍流行,穿襦裙的婦女有所減少,但並沒有消失,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這個時期的襦裙樣式,一般上襦極短,只到腰間,而裙子很長,下垂至地。1957年在甘肅武威磨咀子漢墓中發現了襦裙實物。

漢朝時期,中國的文化、經濟、政治、軍事等各方面都空前繁榮、強大,漢族由此成為華夏民族的另外一個名字。此時期的服飾禮儀制度也極大完備,並由此出現了一個成語「漢官威儀」來稱頌漢朝的服飾制度。「漢服」的名稱也間接由此而來。

4、魏晉南北朝時期

魏晉南北朝時期,服裝遺俗漢朝,但由於當時的風氣漢服的風格變得瀟灑飄逸。魏晉的名士們多光身著寬大外衣,或者外衣內著一件類似今天吊帶衫的奇特內衣,並不穿中衣,此衣式僅見於這一時代,款式參見《北齊校書圖》。

或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影響,中原男子在這一時代也開始流行上衣和褲裝。絝、褲互稱。由於南方的濕熱氣候,高齒木屐開始流行。袿衣(雜裾)是魏晉女服中的禮服。

魏晉時期衣冠承於東漢,一秉東漢追求繁華、奢麗的風格,袿衣即是衣兩側有尖角的款式,魏晉時,人們將尖角家常,敝屣旁邊加以垂飾飄帶。服裝看起來一場飄逸,這便是彼時辭賦中的「華袿飛髾」。

5、隋唐五代時期

隋唐漢服開始高端創新發展,但不脫離漢服基本特徵。隋唐婦女的主要服式仍然是襦裙是裙、衫、帔的統一。女性當中十分流行齊胸襦裙,即把下裙提至胸上的裙子,搭配以披帛。

貴婦當中,也穿鈿釵禮衣。漢服工藝裝飾普遍使用花卉圖案,其構圖活潑自由、疏密勻稱、豐滿圓潤,顏色大膽。這時服飾圖案的設計趨向於表現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

唐代男子服飾,以襆頭袍衫為尚,襆頭又稱袱頭,是在漢魏幅巾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首服。官吏除穿圓領窄袖袍衫之外,在一些重要場合,如祭祀典禮時仍穿禮服。

禮服的樣式,多承襲前朝舊制,頭戴介幘或籠冠,身穿對襟大袖衫,下著圍裳、玉佩組綬等。五代時期服飾基本筵沿襲了唐朝服飾,無太大變化。

6、宋朝時期

由於宋代初年的政治風氣,漢服不再艷麗奢華,而是簡潔質朴,宋朝漢族男子服飾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

宋朝漢族女服在沿襲上一代的基本制式的基礎上,相比男裝要富於變化些。宋代的褙子為長袖、長衣身,腋下開胯,即衣服前後襟不縫合,而在腋下和背後綴有帶子的樣式。宋代中後期國家富足,人們的服飾也開始奢華起來,人們大多穿起了絲綢。

7、元朝時期

元代雖然是蒙古人建立,但是蒙古人並沒有推行類似滿清的剃發易服政策,故此民間服飾仍然是漢服。元朝宮廷的官員和士庶的日常服裝多為窄袖長袍,蒙古婦女也穿長袍。而中國婦女仍著漢服,其中襦裙較為流行。只是在風格上蒙古服裝和漢服多多少少都受了對方的影響。

8、明朝時期

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後, 詔令天下「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舊」,因此明朝服式恢復了漢服傳統。男子服飾基本沿襲了大襟右衽交領和圓領這兩種傳統服飾式樣。但又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飾特點,發展出曳撒等特色服飾。明代婦女的服裝仍以襦裙為主。

需要說明的是,明制女襖、女衫較有特色也很流行,外衣多為收袖口的琵琶袖,袖口可有緣邊領子加護領,下裙多配馬面褶裙和普通褶裙。除了一直流傳的衫、襖及裙子外,還流行霞帔、褙子、比甲等新鮮樣式,衣服的多變與款式做工達到一個高峰。

明代的男裝,大人多穿寬大的直身,頭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頭巾。這個時候出現了一種六瓣、八瓣布片縫合的小帽,看起來很像剖成半邊的西瓜。

本來是僕役所戴的,但是因為戴起來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來。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明代也開始流行用金屬扣和紐扣,但系帶依舊存在。

9、清朝時期

1644年滿清入關,推行了剃發易服政策,禁止穿著漢服,使漢族傳統的服飾制度被迫中止。

漢族婦女在康熙、雍正時期還保留明代漢服款式(十從十不從中:男從女不從),時興小袖衣和長裙;乾隆以後,衣服漸肥漸短,袖口日寬,再加雲肩,花樣翻新無可底止;到晚清時都市婦女已去裙著褲,衣上鑲花邊、滾牙子,一衣之貴大都花在這上面。

為保護文物衣冠,漢族各階層人士以各種方式反抗清朝政府的政策,各地人民屢次起義反對剃發易服政策,但都被清政府鎮壓了下去,釀成了揚州十日的慘案。

清代的農民起義,如白蓮教、太平天國、捻軍等都大量穿著漢族風格的衣服。有些太平軍將領拒絕混入滿清元素的服裝,有的寧願穿直接著戲服作戰。

10、民國

1910年(宣統二年),資政院議決剪辮易服案,中國各地各族人民開始群起剪辮。遭清政府禁制的漢、回、苗等各族服飾文化也有人主張恢復。

由於民國時期主張向西方學習,當時中國人正式改穿西式服裝,女人的衣服也有原來寬大的長袍加入西方剪裁變為旗袍,大部分漢人漸漸以為西洋剪裁融合的旗袍、馬褂即是傳統的滿族服裝。

11、現代

在今天,部分人民的生活得到保障,而開始思考對於中華傳統文化的修補與復興。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和有志者加入了復興漢文化的隊伍當中,但社會依舊存在很大的爭議和各種各樣的阻礙。

與紅衣人衣服的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生活裝發型圖片 瀏覽:460
柴犬的可愛圖片 瀏覽:892
男生上衣服飾圖片 瀏覽:516
吳京打彩圖片大全 瀏覽:376
虎年簡單剪紙手工圖片 瀏覽:478
華為已拍圖片如何識圖 瀏覽:530
word里插入圖片不能全顯示 瀏覽:419
樹種圖片介紹word 瀏覽:709
女生燙發圖片大全小視頻 瀏覽:594
高冷失落男生圖片 瀏覽:658
簡單壁虎圖片大全 瀏覽:645
小女孩赤腳的圖片 瀏覽:668
qq登錄圖片怎麼換 瀏覽:672
小朋友的發型男孩圖片大全 瀏覽:138
老師面試發型女式圖片 瀏覽:211
五城同創手抄報圖片簡單又漂亮 瀏覽:689
藝術團女生中國風圖片 瀏覽:173
槍的畫法圖片大全大圖 瀏覽:2
抖音可愛封面背景圖片 瀏覽:331
重機摩托車騎士高清圖片大全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