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毛筆書法隸書作品內容圖片簡單

毛筆書法隸書作品內容圖片簡單

發布時間:2023-05-17 20:50:42

『壹』 將進酒隸書書法精選

《將進酒》是唐代李白沿用樂府古體創作的古體詩。此詩為李白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非常深沉,藝術表現非常成熟。是書法家都喜歡用這篇詩作為自己的書法創作。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將進酒隸書書法精選,希望對你有用!

將進酒隸書書法精選欣賞

將進酒隸書書法精選圖片4

將進酒原文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傾耳聽 一作:側耳聽)

鍾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不足貴 一作:何足貴;不復醒 一作:不願醒/不用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古來 一作:自古;惟 通:唯)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將進酒賞析

將進酒,唐代以前樂府歌曲的一個題目,內容大多詠唱飲酒放歌之事。在這首詩里,李白“借題發揮”借酒澆愁,抒發自己的憤激情緒。這首詩非常形象的表現了李白桀驁不馴的性格:一方面對自己充滿自信,孤高自傲;一方面在政治前途出現波折後,又流露出縱情享樂之情。全詩氣勢豪邁,感情奔放,語言流暢,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李白詠酒的詩篇極能表現他的個性,這類詩固然屬長安放還以後所作,思想內容更為深沉,藝術表現更為成熟。《將進酒》即其代表作。

《將進酒》原是漢樂府短簫鐃歌的曲調,題目意繹即“勸酒歌”,故古詞有“將進酒,乘大白”雲。作者這首“填之以申己意”(蕭士贇《分類補注李太白詩》)的名篇,約作於天寶十一載(752),他當時與友人岑勛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潁陽山居為客,三人嘗登高飲宴(《酬岑勛見尋就元丹丘對酒相待以詩見招》:“不以千慎侍里遙,命駕來相招。中逢元丹丘,登嶺宴碧霄。對酒忽思我,長嘯臨清飆。”)。人生快事莫若置酒會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蕭士贇)之際,於是滿腔不合時宜借酒興詩情,來了一次淋漓盡致的抒發。

詩篇發端就是兩組排比長句,如挾天風海雨向讀者迎面撲來。“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潁陽去黃河不遠,登高縱目,故藉以起興。黃河源遠流長,落差極大,如從天而降,一瀉千里,東走大海。如此壯闊景象,絕對不是肉眼可以看到的,作者是幻想的,“自道所得”,言語帶有誇張。上句寫大河之來,勢不可擋;下句寫大河之去,勢不可回。一漲一消,形成舒捲往復的詠嘆味,是短促的單句(如“黃河落天走東海”)所沒有的。緊接著,“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果說前二句為空間范疇的誇張,這二句則是時間范疇的誇張。悲嘆人生短促,而不直言自傷老大,卻說“高堂明鏡悲白發”,一種搔首顧影、徒呼奈何的情態宛如畫出。將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過程說成“朝”“暮”之事,把本來短暫的說得更短暫,與前兩句把本來壯浪的說得更壯浪,是“反向”的誇張。於是,世叢開篇的這組排比長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襯作用——以黃河的偉大永恆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這個開端可謂悲感已極,卻不墮纖弱,可說是巨人式的感傷,具有驚心動魄的藝術力量,同時也是由長句排比開篇的氣勢感造成的。這種開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搜孝櫻),沈德潛說:“此種格調,太白從心化出”,可見其頗具創造性。此詩兩作“君不見”的呼告(一般樂府詩只於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詩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強。詩有所謂大開大闔者,此可謂大開。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光陰者,百代之過客也”(《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悲感雖然不免,但悲觀卻非李白性分之所近。在他看來,只要“人生得意”便無所遺憾,當縱情歡樂。五六兩句便是一個逆轉,由“悲”而翻作“歡”“樂”。從此直到“杯莫停”,詩情漸趨狂放。“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梁園吟》),行樂不可無酒,這就入題。但句中未直寫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對月”的形象語言出之,不特生動,更將飲酒詩意化了;未直寫應該痛飲狂歡,而以“莫使”“空”的雙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陳,語氣更為強調。“人生得意須盡歡”,這似乎是宣揚及時行樂的思想,然而只不過是現象而已。詩人“得意”過沒有?“鳳凰初下紫泥詔,謁帝稱觴登御筵”(《玉壺吟》)——似乎得意過;然而那不過是一場幻影,“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又似乎並沒有得意,有的是失望與憤慨。但並不就此消沉。詩人於是用樂觀好強的口吻肯定人生,肯定自我:“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擊節贊嘆的句子。“有用”而“必”,非常自信,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而這個人——“我”——是須大寫的。於此,從貌似消極的現象中露出了深藏其內的一種懷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的積極的本質內容來。正是“長風破浪會有時”,應為這樣的未來痛飲高歌,破費又算得了什麼——“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真足令一切凡夫俗子們咋舌。詩如其人,想詩人“曩者游維揚,不逾一年,散金三十餘萬”(《上安州裴長史書》),是何等豪舉。故此句深蘊在骨子裡的豪情,絕非裝腔作勢者可得其萬一。與此氣派相當,作者描繪了一場盛筵,那決不是“菜要一碟乎,兩碟乎?酒要一壺乎,兩壺乎?”而是整頭整頭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決不甘休。多痛快的筵宴,又是多麼豪壯的詩句!至此,狂放之情趨於高潮,詩的旋律加快。詩人那眼花耳熱的醉態躍然紙上,恍然使人如聞其高聲勸酒:“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幾個短句忽然加入,不但使詩歌節奏富於變化,而且寫來逼肖席上聲口。既是生逢知己,又是酒逢對手,不但“忘形到爾汝”,詩人甚而忘卻是在寫詩,筆下之詩似乎還原為生活,他還要“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以下八句就是詩中之歌了。這著想奇之又奇,純系神來之筆。

“鍾鼓饌玉”意即富貴生活(富貴人家吃飯時鳴鍾列鼎,食物精美如玉),可詩人以為“不足貴”,並放言“但願長醉不復醒”。詩情至此,便分明由狂放轉而為憤激。這里不僅是酒後吐狂言,而且是酒後吐真言了。以“我”天生有用之才,本當位至卿相,飛黃騰達,然而“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行路難》)。說富貴“不足貴”,乃出於憤慨。以下“古來聖賢皆寂寞”二句亦屬憤語。詩人曾喟嘆“自言管葛竟誰許”,所以說古人“寂寞”,也表現出自己“寂寞”。因此才願長醉不醒了。這里,詩人已是用古人酒杯,澆自己塊壘了。說到“唯有飲者留其名”,便舉出“陳王”曹植作代表。並化用其《名都篇》“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之句。古來酒徒歷歷,而偏舉“陳王”,這與李白一向自命不凡分不開,他心目中樹為榜樣的是謝安之類高級人物,而這類人物中,“陳王”與酒聯系較多。這樣寫便有氣派,與前文極度自信的口吻一貫。再者,“陳王”曹植於丕、睿兩朝備受猜忌,有志難展,亦激起詩人的同情。一提“古來聖賢”,二提“陳王”曹植,滿紙不平之氣。此詩開始似只涉人生感慨,而不染政治色彩,其實全篇飽含一種深廣的憂憤和對自我的信念。詩情所以悲而不傷,悲而能壯,即根源於此。

剛露一點深衷,又回到說酒了,而且看起來酒興更高。以下詩情再入狂放,而且愈來愈狂。“主人何為言少錢”,既照應“千金散盡”句,又故作跌宕,引出最後一番豪言壯語:即便千金散盡,也當不惜將出名貴寶物——“五花馬”(毛色作五花紋的良馬)、“千金裘”來換取美酒,圖個一醉方休。這結尾之妙,不僅在於“呼兒”“與爾”,口氣甚大;而且具有一種作者一時可能覺察不到的將賓作主的任誕情態。須知詩人不過是被友招飲的客人,此刻他卻高踞一席,氣使頤指,提議典裘當馬,幾令人不知誰是“主人”。浪漫色彩極濃。快人快語,非不拘形跡的豪邁知交斷不能出此。詩情至此狂放至極,令人嗟嘆詠歌,直欲“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情猶未已,詩已告終,突然又迸出一句“與爾同銷萬古愁”,與開篇之“悲”關合,而“萬古愁”的含義更其深沉。這“白雲從空,隨風變滅”的結尾,顯見詩人奔涌跌宕的感情激流。通觀全篇,真是大起大落,非如椽巨筆不辦。

《將進酒》篇幅不算長,卻五音繁會,氣象不凡。它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詩篇具有震動古今的氣勢與力量,這誠然與誇張手法不無關系,比如詩中屢用巨額數目字(“千金”、“三百杯”、“斗酒十千”、“千金裘”、“萬古愁”等等)表現豪邁詩情,同時,又不給人空洞浮誇感,其根源就在於它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此外,全篇大起大落,詩情忽翕忽張,由悲轉樂、轉狂放、轉憤激、再轉狂放、最後結穴於“萬古愁”,回應篇首,如大河奔流,有氣勢,亦有曲折,縱橫捭闔,力能扛鼎。其歌中有歌的包孕寫法,又有鬼斧神工、“絕去筆墨畦徑”之妙,既非鑱刻能學,又非率爾可到。通篇以七言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極參差錯綜之致;詩句以散行為主,又以短小的對仗語點染(如“岑夫子,丹丘生”,“五花馬,千金裘”),節奏疾徐盡變,奔放而不流易。《唐詩別裁》謂“讀李詩者於雄快之中,得其深遠宕逸之神,才是謫仙人面目”,此篇足以當之。

『貳』 隸書字帖欣賞

隸書,亦稱漢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呈長方形狀,講究「蠶頭雁尾」、「一波三折」。隸書起源於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對後世書法有不可小覷的影響,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

1、曹全碑
《曹全碑》的結構特點主要表現為疏朗平整,舒展奔放,字形多取橫勢,間有長、方結體,橫向開張流暢,縱向含蓄穩健,從而使結構顯得雍容大度、飄逸多姿。《曹全碑》結體之舒展、用筆之放縱、意態之醇美,體現了書家於動盪中求穩定,於自由中見奔放的藝術匠心和創作自信,使作品秀美之中存豪氣。該碑飄逸風格的獨特個性與具體內涵,遠非其他漢隸所能比擬。

2、張遷碑
《張遷碑》是東漢晚期作品。通篇為方筆,方整勁挺,稜角分明,結構謹嚴,筆法凝練。書風端正朴茂,方勁雄渾。初看似乎稚拙,細細品味才見精巧,章法、行氣也見靈動之氣,沉著有力,古妙異常。運筆多采「方筆」,用筆稜角分明,具有齊、直、方、平的特點。筆道粗細介於二分筆與三分筆之間。波畫的提按過渡不甚明顯,有別於孔廟三碑的大撇重捺。「於方直中寓圓巧,筆畫粗細相間,生動自然」。
字形偏於古拙一路,碑中字體大量滲入篆體結構,字型方正,雖字跡多漫漶,然端整雅練,剝落之痕亦復天然,結字運筆已開魏晉風氣。結構組合,端正中見揖讓錯綜,靈活變化,殊多生趣,而又沉著方勁。碑陽之字朴雅秀雋,碑陰之字稍見縱肆,皆高潔明朗。學漢隸者,都以此碑為最後范則。然而得其方秀者多,得其凝厚者寡蓋其含蓄內蘊得之不易也。深望智者能得其兼。

3、禮器碑
《禮器碑》書法瘦勁寬綽,筆畫剛健,用筆力注筆端,如干將莫邪,鋒利無比。其結體寓欹側於平正中,含疏秀二嚴密內,歷來被奉為隸書極則。
《禮器碑》的筆畫瘦硬剛健,收筆轉折多處方折,筆畫較細而刀法及捺粗壯,構成強烈的視覺對比,而且多少帶有一些和居延漢簡書法相似的地方。但是它瘦不露骨,不傷於靡弱,顯得很有力度。尤其是碑陽書法,更是精美絕倫。而碑側和碑陰,因為記載捐助者的姓名和捐助錢數,顯得要隨意得多,大小疏密皆不經意,但反而有一種變化之美。
和其他著名漢碑相比,它不同於《乙瑛碑》的俊美、《史晨碑》的古樸、《孔廟碑》的縱逸、《華山碑》的奇古、《衡方碑》的靈秀、《張遷碑》的方正、《曹全碑》的秀麗。《禮器碑》自有自己的風格在,這也正是它的成功之處。學習隸書,最宜以此碑入手。

4、乙瑛碑
《乙瑛碑》是漢隸中有數的逸品,字勢開展,古樸渾厚,俯仰有致,向背分明。特別是後半段,採取筆桿倒向左側的逆向行筆,使每一點畫入木三分,扣的很緊,尤為高妙。《乙瑛碑》的結字看似規正,實則巧麗,字勢向左右拓展。書風謹嚴素樸,為學漢隸的範本之一。----《古代碑帖鑒賞》費聲騫

5、石門頌
《石門頌》全稱《故司隸校尉犍為楊君頌》又名《司隸校尉楊孟文頌》,摩崖石刻。在陝西省褒城縣北褒斜谷石門崖壁,漢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刻。字跡放浪形骸,天真自然。楊守敬稱其:「野鶴閑鷗,飄飄欲仙。」向有隸書中的草書之說。翁方綱《兩漢金石記》雲:「命字垂筆長過一二字者,因石理剝裂不中接書而垂下耳,非可以律隸法也。」此說不一定確切,因除「命」字之外,「升」、「誦」的末一個垂筆都相當長,其實這是漢代竹簡帛書的作風。試看漢磚、漢瓦中的刻字,這樣的筆姿都極多。體現了漢人結字大膽放縱,具飄逸新奇的風韻。《石門頌》字多用一分筆,提按粗細變化的幅度也不大,只是初學者筆力不夠,容易流於纖細油滑,失卻漢隸凝重渾厚的風采。----《古代碑帖鑒賞》費聲騫
此摩崖書法古拙自然,富於變化。每筆起處以毫端逆鋒,含蓄蘊籍;中間運行遒緩,肅穆敦厚;收筆復以回鋒,圓勁流暢。通篇字勢揮灑自如,奇趣逸宕,素有「隸中草書」之稱。楊守敬《平碑記》說:「其行筆真如野鶴閑鷗,飄飄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從此出」。

『叄』 毛筆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隸書獨立品格和美學特徵的形成,不是東漢的高度規范和成熟,而是存在於四百多年的隸變過程中。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 隸書書法 作品,希望你們喜歡。

隸書 書法作品欣賞

隸書書法作品圖片1

隸書書法作品圖片2

隸書書法作品圖片3

隸書書法作品圖片4

隸書書法作品圖片5

隸書字有什麼特點

1、“方勁古拙”,隸書是從篆書簡化演變而成。把篆書的圓轉筆畫改革為方折,所以有“篆圓隸方”的說法,而隸書是比較古老的書體,“方勁古拙”道出了隸書的概貌。

2、“蠶頭雁尾,筆必三折”指的是隸書特有的橫畫——波橫(即帶有挑腳的橫畫)的形狀與隸書筆畫的寫法步驟。寫波橫時先用力向左“藏鋒逆入”,然後轉筆往右。形狀就像蠶蟲的頭;隨即筆稍為提起,使筆毫至中鋒向右運筆,這是“平出”;最後寫挑腳時,筆鋒下按,再慢慢提起,向右上挑出,形狀就像大雁的尾巴,一般是露鋒收筆,亦有尚未露鋒即緩緩的收住的處理。寫挑橫時要注意,採用“提引”的寫法。這樣,筆勢才舒展自然。“筆必三折”是說寫隸書筆畫要注意落筆、行筆、收筆三個步驟,亦稱“三折法”,不要橫掃直抹一滑而過、“藏鋒逆入,中鋒行筆”是隸書用筆的基本 方法 。

3、“雁不雙飛,蠶無二色”,說的是在隸書的一個字裡面,筆畫的挑腳不要重復。如一個字有兩筆或兩筆以上的橫面,只能把一筆寫成波橫,其佘寫成平橫,這就叫“雁不雙飛”;而“蠶無二色”是指起筆蠶頭的寫法基本相同,但蠶頭的形狀可以有微小的變化。

4、由於隸書字形方扁取橫勢,很多筆對稱展開,尤其撇、捺的組合,有明顯的橫勢增加了生動的感覺。

隸書的美學內涵

解讀隸書的美學內涵和產生背景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有助於對隸書本體的深層認知。通常,是從現存的漢碑和簡牘兩種載體來認識隸書的。但是,通過漢碑和簡牘兩種載體來認識隸書還遠遠不夠。因為這樣還無法認識隸書美學內涵的形成淵源。因此,要將四百多年的隸變過程置放在秦漢 文化 背景中去解讀,探求出隸書美形成的文化和思想淵源。也只有這樣,才算了解了一些隸書的傳統。

在兩漢,隸書不但通過隸變過程最終形成自己的獨立品格和美學特徵,同時還有著向草率和規范兩極方向發展的整體趨勢。一方面,隸書在過分強調書寫便利的極端中逐步脫離了隸書的原本實用立場,進而在持續草化過程中因書寫的運動態勢不同最終形成了所說的章草和今草;另一方面,則表現出對隸書原本書寫形態的規范建構,而且這種規范建構是以形式秩序確立為前提的。因為文字的形式秩序的穩定與否,直接影響到民族文化交流的暢通和社會進步。這是歷來被官方重視的重要環節。因此,隨著西、東漢王權的相繼確立,對現實生活中廣泛流通的隸書進行規范整理也就成為必然。八分書以規范為手段,有效的克服了篆之捷隸書的隨意性書寫傾向,使形式秩序趨向於穩固的位置選擇和有序的結構圖式。加上漢代官方文人審美觀念的不斷容入,最終形成了八分書規范、和諧、靜穆、左撇右挑的風格特徵。兩漢刻石存在的從西漢的質朴率真向東漢工穩規范化發展的整體趨勢,也從一方面印證了官方對篆之捷隸書進行規范建構的歷史進程。

然而,當今學界和書法界普遍把兩漢刻石方面的逐步工穩規范的發展趨勢認定為隸書走向成熟的標志了。這樣做不但牽強,也為隸書的本體理論闡釋帶來困難。這是因為:一、八分書對隸書的改造是以美術規范化和線條裝飾化為前提的。不但不具備書寫的隨意性與合理性,反而增加書寫的難度,失去了隸書書寫簡捷流便的原本實用立場;二、從八分書的書寫主體來看,已經由隸書的原本社會公眾立場上移到了文人和官方了。從、《乙瑛碑》、《禮器碑》《華山碑》、《曹全碑》、《張遷碑》等刻石文本可以看到八分書已經開始具有雅化、規范化和文人化的藝術特徵。這些書法文本有著一個大致相同的特徵,那就是波蹀。其實這種波蹀是對篆之捷原本隸書書寫的美化。飛動的線條和波蹀已經使刻石隸書脫離了隸書原本的簡單和質朴,而開始具有雅化、和文人化的藝術特徵,是漢代文人那種浪漫、瀟灑的藝術審美精神的體現。而正是這種雅化、規范化和文人化的藝術特徵,卻失去了隸書在社會廣泛流通的內在條件和社會基礎,因而也就不應該屬於原本意義上的隸書。事實上,隸書表現在刻石方面的逐步工穩規范的發展趨勢,它的實質是八分書對篆之捷原本隸書實施規范和審美改造的雙重結果。《熹平石經》以其高度規范的形式秩序、以及構造的共同原則和形體的共同特點,體現出八分書最大程度的穩定性品格。如果從文字學角度講,八分書應該成為一種新的、相對獨立的字體的。所以說,隸書從西漢的質朴率真向東漢工穩規范化發展的整體趨勢並不完全是隸書走向成熟的標志,它更多的是孕育著一種新的字體的產生。八分書由於自身的本質特性和使用立場,脫離篆之捷原本隸書書寫主流向更加規范的方向發展也就成為必然。《熹平石經》的書體特徵和內容也佐證了八分書作為東漢規範字體的使用局限性。

隸書獨立品格和美學特徵的形成,不是東漢的高度規范和成熟,而是存在於四百多年的隸變過程中。在這四百多年的隸變過程中,有著實在太多的書法文本需要加以解讀和認知。《張遷碑》的質朴奔放、渾厚博大,《曹全碑》典雅華美、俊秀溫潤,看到了不同風格、不同結體和不同審美取向的東漢經典刻石文本書法。這是東漢正大的文化氣象和文人認識自然征服自然的自信的書寫流露。特別是《石門頌》瀟灑自如的波挑,體現著文人回歸大自然書寫的開放情懷,加上民間工匠的契刻,又為《石門頌》置入了民間的質朴意味,鑄就了《石門頌》既有原本隸書的質朴隨意,又有人文情懷流露的獨特藝術魅力,顯示出《石門頌》不拘一格的奔放品格、以及闊大的自然氣象,成為歷代書家關注和借鑒的經典範本。

『肆』 漢隸書法作品精選

漢代隸書的統稱。因東漢碑刻上的隸書 ,筆勢生動,風格多樣,而唐人隸書,字多刻板,稱為"唐隸",故學寫隸書者重視東漢碑刻,把這一時期各種風格的隸書特稱為"漢隸",以別於"唐隸"。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漢隸書法作品精選,希望對你有用!

漢隸書法作品精選欣賞

漢隸書法作品精選圖片4

發展隸書的歷史意義

隸書是中國古文字歷史發展的重要階段。隸書作為書法藝術的組成部分,更是一種重要的書體。“隸變”的意義是十分深遠的,它使中國的象形文字進入由點畫組成的方塊字的抽象符號階段,篆書最後一點象形的痕跡被泯滅了,把象形符號需要的曲弧線條統統變成規整的點畫、字形變成橫勢的扁方形。隸體主要靠本身的質感、力度和結體的處理,產生隸書的藝術效果,成為書法中具有本身特點的一種書體。

在漫長的書體發展演變中,中國書法經由甲骨文、篆書、隸書、草書、楷書依次形成,造就了中國書法璀璨多姿的藝術殿堂。

而各種書體的形成主要是其筆法的發展所致。筆法是構成書法形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從商代甲骨與陶片上書寫字跡用的擺動筆法到秦律簡等木簡的波狀點畫所用的轉筆,再到王羲之《初月帖》等作品所用的絞轉筆法。最後到唐代楷書的提按筆法,它是一道分水嶺,在它以前,筆法以絞轉為主流,在它之後,筆法以提按為主流。書法史上許多變故都同這種筆法運動形式的轉換有著密切的聯系。

自從楷書出現以後,它的影響在長期使用過程中滲透到書法藝術的各個領域。“欲學草書,須精真書。”“學書宜先工楷,次作行草。”楷書逐漸成為通往書法藝術的不二法門。

楷書把自己的典型筆法—提按、留駐、端部與折點的誇張等帶給了各種字體。自南宋至元名各代,筆法一直沿著這一道路發展。

清代館閣書體盛行,提按所具有的潛在的缺點一起暴露了出來:點畫端部運行復雜,中部卻枯瘠疲軟,於是,包世臣大聲疾呼“中實”:“用筆之法,見於畫之兩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斷不可企及者,則在畫之中截……中實之妙,武德以後,遂難言之。”為了改變中怯,需在兩方面努力:一是在時代所賦予的筆法—提按上力求變化:二是設法從前代絞轉筆法中吸收營養。

隸書佔主導地位的筆法是只絞轉與折筆,提按只是偶爾出現。頻繁的使轉是隸書用筆特徵之所在。

若開始學習書法就寫隸書則少有楷書弊端的出現。且學習隸書對於其他書體也有好處。林散之先生是當代少數幾位對草書有真正體會的書法家之一,他說:“不要寫唐碑,寫20年隸書以後再練草書。”從這言語中,不難窺測草書的某些要旨。

現當代一百多年書法發展的曲折歷程,已為書法藝術的長足發展開了個好頭。現在的關鍵是選准突破口,突破一點,帶動全局,全面振興和推進當代書法的發展與繁榮。零打碎敲成不了氣候,盲目找礦,其成果就會大打折扣。發展隸書,正是全面振興和推進當代書法發展的最佳突破口。

『伍』 隸書軟筆書法作品

隸書始於秦代,是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的一種字體。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隸書毛筆書法,希望你們喜配掘歡。

隸書軟筆 書法作品欣賞 :

隸書軟筆書法作品1

隸書軟筆書法作品2

隸書軟筆書法作品3

隸書形成的階段:

隸書的形成,大約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草篆階段;第二階段是隸化階段。草篆是孕育隸體的母體,雖然其字體結構仍是大篆,但字勢已漸變為扁闊而趨向橫勢,筆畫已露出波動的運動感,已有明顯的筆畫之間的映帶勢態,初步構成了筆畫化的趨向。這類書跡,例如:《侯馬盟書》1965年12月在山西省侯馬市原晉圍都城新田遺址出土,朱墨書玉、石片、片形大小各異,字數少則10餘字,多則200餘字,已可讀識的有近700片。多數學者認為是公元前497年—公元前489年之間的盟書,主盟人即是晉國六卿之一的趙鞅(趙簡子),屬春秋晚期之物。盟書手跡,點畫流動,落筆重收筆輕,側鋒入筆略帶扁方形,狀如魏晉行書的入筆運鋒法,收筆出鋒尖銳,略似釘頭鼠尾,圓轉處運筆飽滿。

《溫縣盟書》,1979年在河南溫縣出土,也是晉國遺書,也是玉石片,時代與《侯馬盟書》相近。該書體比《侯馬盟書》還要草率,有明顯的連筆,急速之態似是匆忙中的行為,體勢也較寬博。

《戰國長沙子彈庫楚帛書》,1934年長沙楚墓中發現,現在美國。該帛畫書並存,中央書跡兩段共約750字,四周 彩繪 圖像大多是動植物,配寫標題 說明文 共250餘字,共計1000多字。郭沫若對此說:“體式簡略,形態扁平,接近於後代的隸書”。楚簡《長沙仰天湖楚簡》(1953年出土)、《河南信陽長台關簡》(1957年出土)、《湖習匕江陵望山簡》(1965年出土)、《曾侯墓竹簡》(1978年出土)等,均為戰國時期的書跡。楚簡的運筆速度雖然沒有《侯馬盟書》快捷,但也明顯有著筆勢展開過程的速度感。所以,台灣學者張光賓認為,楚簡書“開秦隸的先聲”,《侯馬盟書》“在漢初隸草中微示端倪”。

草篆書體在春秋戰國之際發生,出現在晉、楚兩國。而隸化書體,至今所發現的都是秦簡,以戰國晚期到秦代初年,已構成較為完整的隸化書體系列。

《青川木牘》,1980年初在四川省青川縣郊郝家坪的秦墓中出土兩件木牘,一件殘損不堪無法識讀,一件較完筍,3行墨書達100:余字,背面還有4行字跡20餘字,經專家研究屬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之物,距秦統一前約半個多世紀。這件牘書字跡有明顯的隸化結構和筆畫。

《天水秦簡》,1986年3月在甘肅天水放馬灘一號秦墓出土,共460枚竹簡,字跡清楚,包括《墓主記》、《日書》等。據《墓主記》的內容,可知,這批秦簡寫在秦始皇八年(公元前239年)之前,墓主名丹。書體也已隸化,比《青川木牘》要粗重草率些。

《雲夢睡虎地秦簡》,是震動海內外的一大發現。1975年底湖北雲夢城西睡虎地出土了1100餘枚竹簡,剛出土時有人還以為是西漢之書,研究後才知是秦書,包括《編年記》,《秦律18種》、《秦律雜抄》、《效律》、《法律問答》、《封診式》、(原釋為《治獄程式》)、《為吏之道》、《語書》(原釋為《南郡守滕文書》)、《日書甲》、《日書乙》等10種。

秦簡,按時間順序是青川木牘—天水秦簡—黑夫家書—雲夢秦簡,前後近百年,空間存在北至甘肅、西到四川、南至湖北,隸化方式基本趨同,即隸化字體的內部結構方式。大篆的內部結構方式,被簡化了。如果說,草篆階段僅是在書體的外部意味著向隸體的橫勢扁闊進行隸野慎變的話,那麼隸化階段就是在書體的內部向隸體的構成進行了隸變。這種由外而內的隸變進程,無不在運筆的筆勢機制中產生。秦簡雖然已隸化了,但還帶有相當部分的篆字結構,這說明文字的結構方式也是一種 思維方式 的存在物,由草篆演變為隸化書體,也是一種思維方式的演變過頌賣敬程,不可能是旦夕之間判若兩樣。

『陸』 獲獎隸書書法作品精選欣賞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 隸書書法 獲獎作品展,希望你們喜歡。

隸書書法獲獎作品展欣賞

隸書書法獲獎作品圖片1

隸書書法獲獎作品圖片2

隸書書法獲獎作品圖片3

隸書書法獲獎作品圖片4

隸書書法獲獎作品圖片5

書法種類之“隸書”

一、起源及名稱

隸書基本是由篆書演化來的,主要將篆書圓轉的筆劃改為方折,書寫速度更快,在木簡上用漆寫字很難畫出圓轉的筆劃。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古代文字與書法的一大變革。

隸書是漢字中常見的一種莊重的字體,書寫效果略微寬扁,橫畫長而直畫短,講究“蠶頭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於秦朝,在東漢時期達到頂峰,書法界有“漢隸唐楷”之稱。也有說法稱隸書起源於戰國時期。

隸書是相對於篆書而言的,隸書之名源於東漢。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等點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隸書相傳為秦未程邈在獄中所整理,去繁就簡,字形變圓為方,筆劃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從線條向筆劃,更便於書寫。“隸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書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隸書被叫做“佐書”。隸書盛行於漢朝,成為主要書體。作為初創的秦隸,留有許多篆意,後不斷發展加工。打破周秦以來的書寫傳統,逐步奠定了楷書的基礎。在“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統一下,是漢代隸書逐步發展定型,成為占統治地位的書體,同時,派生出 草書 、楷書、行書各書體,為藝術奠定基礎。

二、隸書的發展

過去一般相信隸書之由來為“奏事繁多,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但近來指出“隸”字亦有“附屬”的含意,可能意旨其為篆字之衍生。

秦隸:秦始皇在“書同文”的過程中,命令李斯創立小篆後,也採納了程邈整理的隸書。漢朝的許慎在《說文解字》記錄了這段歷史:“……秦燒經書,滌盪舊典,大發吏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為隸書,以趨約易”。由於作為官方文字的小篆書寫速度較慢,而隸書化圓轉為方折,提高了書寫效率。郭沫若用“秦始皇改革文字的更大功績,是在採用了隸書”來評價其重要性(《奴隸制時代·古代文字之辯正的發展》)

漢隸:西漢初期仍然沿用秦隸的風格,到新莽時期開始產生重大的變化,產生了點畫的波尾的寫法。到東漢時期,隸書產生了眾多風格,並留下大量石刻。《張遷碑》、《曹全碑》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

漢隸在筆畫上具有波、磔(zhe)之美。所謂“波”,指筆畫左行如曲波,後楷書中變為撇;所謂“磔”,指右行筆畫的筆鋒開張,形如“燕尾”的捺筆。寫長橫時,起筆逆鋒切入如“蠶頭”,中間行筆有波勢俯仰,收尾有磔尾。這樣,在用筆上,方、圓、藏、露諸法俱備,筆勢飛動,姿態優美。在結構上,有小篆的縱勢長方,初變為正方,再變為橫勢扁方漢隸具有雄闊嚴整而又舒展靈動的氣度。隸書對篆書的改革包括筆畫和結構兩個方面。隸化的 方法 有變圓為方。變曲為直。調正筆畫斷連。省減筆畫結構等等。其中以橫向取勢和保留毛筆書寫自然狀態兩面點最為重要。橫向取勢能左右發筆,上下運動受到制約。最終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筆法。而毛筆的柔軟性以使漢字筆畫產生了粗細方圓。藏露等各種變化。還有字距寬。行距窄也是其章法上的一大特點。

漢隸表現在帛畫、漆器、畫像、鈾鏡中精美絕倫。而在碑刻中更顯其寬博的氣勢和獨特的韻味。漢隸主要有兩大存在形式:石刻與簡牘。魏晉南北朝隸書大多雜以楷書筆法;唐朝隸書不乏徐浩等書家。宋元明三朝的隸書也難振漢隸雄風。直至清朝。漢隸才得以復甦。有餘農、鄧石如、何紹基等,別有建樹。

三、隸書的第二次高峰

魏晉以後的書法,草書、行書、楷書迅速形成和發展,隸書雖然沒有被廢棄,但變化不多而出現了一個較長的沉寂期。到了清代,在碑學復興浪潮中隸書再度受到重視,出現了鄭燮、金農等著名書法家,在繼承漢隸的基礎上加以創新。

四、隸書的演變——隸變

隸書的演變過程稱為“隸變”,隸變承前啟後,對草書和楷書的形成有重要的作用。

『柒』 名家隸書毛筆書法作品欣賞

隸書又稱佐書、八分書。正恆《四體書勢》說:“隸書者,篆之捷也。”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名家隸書毛筆 書法作品欣賞 ,希望你們喜歡。

名家隸書毛筆書法作品欣賞:

名家隸書毛筆書法作品欣賞1

名家隸書毛筆書法作品欣賞2

名家隸書毛筆書法作品欣賞3

名家隸書毛筆書法作品欣賞4

名家隸書毛筆書法作品欣賞5

學習隸書技巧:

隸書又稱佐書、八分書。正恆《四體書勢》說:“隸書者,篆之捷也。”許慎《說文解字?敘》說:“秦答李天經書,滌除舊典,官獄務繁,初有隸書,以趨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實際上隸書就是篆書的簡約與急就。

隸書上承篆籀,下啟行草。隸書產生於戰果,興於漢。隸書作為一種實用書體,曾通行於漢代。漢以後雖然被 草書 、楷書、行書諸書體所取代,但仍然由於其字形的美觀、結體的多變,備受人們的歡迎,並成為今天書法藝術創作中頗受歡迎的一大書體。並由於自漢以來隸書傳世的碑刻、墨跡眾多,也是入門書法的極好途徑。

就初學者學習隸書而言,今人的隸書墨跡,只能看,決不可以直接去臨寫。如果在沒有基礎的情況下,看也是很有危險的,因為你尚不知學哪些、棄哪些。故臨習只可以臨寫古人的字帖、碑版。其道理很簡單,我們學習書法只可以學習經過歷史淘洗後而積淀下來的東西,遵循歷史的成功 經驗 ,無疑是件事半而功倍的事。

學習是一個揚棄的過程,要不斷摒棄糟粕,這個難度較大,需要不斷提高審美認識。所以學書先要多看、多讀,提高自己的審美鑒別能力之後,再進行有的放矢的臨寫,這是極為必要的。如果自己看都看不懂,也不明白哪裡好、哪裡壞,那又如何去學習。如果學了壞的、丟棄了好的,那還不如不學嗎。因此,永遠要眼光在前,動筆在後。否則筆動錯了,還不如不動。漢隸是漢代隸書的統稱。因東漢碑刻上的隸書,筆勢生動,風格多樣,而唐人隸書,字多刻板,稱為“唐隸”,故學寫隸書者重視東漢碑刻,把這一時期各種風格的隸書特稱為“漢隸”,以別於“唐隸”。從宏觀上將秦漢隸書劃分為古隸、漢隸和八分三種形態:一是古隸:古隸的流行時間大約在公元前309年至公元前111年,即從秦武王時期至漢武帝晚期。這只是大致的分期。古隸的特徵為縱向取勢,橫不平,豎不直。二是漢隸:廣義的說,所有漢代的隸書都是漢隸,包括漢初的古隸、漢隸(狹義的漢隸)和八分書。狹義的漢隸是指西漢使用最廣泛的隸書體。漢隸較古隸規范,又不像八分那樣具有裝飾性,是西漢直至漢末的通用書體。漢隸的特徵為取橫勢,突出橫畫,橫平豎直。三是八分:八分是隸書中的藝術書體。八分書的特徵是取左右分布之勢,突出挑畫和捺畫。

學習漢隸,最好從臨寫漢碑開始。但漢碑里的字,有些初學者欣賞不了,也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臨寫。就必得找個老師請教了。漢碑風格多種多樣:公正俊逸的如《曹全碑》《朝侯小子殘石》《乙瑛碑》《華山碑》《張景碑》《史晨碑》《禮器碑》《張壽碑》《袁博碑》等。此類碑版,技法精妙嚴謹,意態典雅端莊,點畫細膩完善,結體平正勻稱。

古拙雄強的有《鮮於璜碑》《張遷碑》《開通褒斜道刻石》等。此等碑刻,形貌古拙質朴,意態簡遠雄渾,點畫蒼勁凝重,結構方正稚拙。

疏曠蕭散的有《衡方碑》《西狹頌》《郙閣頌》《封龍山頌》等。其藝術風格雍容大度,意態安閑古雅,筆畫風後清歲遲遒潤,結構疏擴方滿。

奇倔縱容類的有《石門頌》和一些簡牘墨跡等。意態疏放恣肆,筆畫圓渾灑脫,結構富於變化。

總之,根據經驗,雀者不要拿起筆就寫,先去讀書,掌握基本知識,帖讀多,審美鑒別能力也就培養起來了。書店的字帖很多,盡量多的買回來,自己參悟,不懂就問,最好先看上一年半載,自己搞明白了,沒有問題了,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了,明白什麼是好,什麼是壞了,自己就知道怎麼寫了。

『捌』 隸書斗方書法作品欣賞

在斗方上創作隸書書法,會是創作出什麼樣的隸書書法作品來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隸書斗方書法作品,希望對你有用!

隸書斗方書法作品欣賞

隸書斗方書法作品圖片4

隸書的結體六法

異寫結構:結構異變即改變了原來字形或鎮枝偏旁的寫法,使之不同於原來字形。其中有偏旁移位、筆畫變位等現象。多數為篆書向隸書演變中的異寫結構。如:“曹”、“歌”、“復”等字。

承篆結構:隸書是由篆書演變而來,很多漢碑中存有篆書筆法和結構。正如明王世真所說:其隸法時時有篆籀筆,與鍾“繇”、梁(鵠)諸公小異而骨氣洞達,神彩飛動,疑非中郎(蔡邕)不能也。漢隸中殘殘存篆書結構是篆書的滯後現象,其中以《夏承碑》、《褒斜碑》、《裴岑碑》為最。如:“仲”“嵬”、“夏”等字。

增筆結構:字有難於結構者,或因筆畫少出於結體上的需要而增添了筆畫,即(疏當補續)。這樣,整個字形就顯得縝密茂美、勢巧形密,增加了莊重感。這種增筆結構原於篆書,屬於篆書的滯後現象。如:“寒”、“宣”、“兵”、“盟”等字。

化繁為簡:化繁為簡是漢隸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結字現象。是在易識的前提下簡省一些筆畫,有時減去相同的筆畫,有時減去某一局部的筆畫,使結體更加冼煉。不管它如何減,都是藝術的加工,即繁者易之以簡約,總體上仍保留原字風貌,這種字可稱為古代簡化字,即當今簡化字的先步現象。如:“斷”、“靈”、“無”等字。

方折兩筆:隸書中的方折是由兩種不同方向的筆畫拼接而成。即前一筆的末端與後一筆的起端相拼接。書寫時,有的連接,有的斷開,斷者要筆斷意連,連者要前後亮世相應成趣。方折敬旅肢的好壞往往決定字形的成敗,書寫時一定要謹慎為之。如“圍”、“四”等字。

一柱獨支:字有上寬下窄一豎獨支者,其勢如金雞獨立。如甲、卓、車、爭、常等字,書寫時末筆要勁健有力,條求立得穩,撐得住,把握險中求穩之妙。此筆若失去力度,就會造成整個字的松軟或偏斜的感覺。

『玖』 行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行隸帶有隸書筆意的行書。康有為 《廣藝舟雙楫·行草》:“吾以 山谷 為行篆, 魯公 為行隸, 北海 為行分也。”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行隸書書法作品欣賞,希望對你有用!

行隸書書法作品欣賞

行隸書書法作品圖片4

隸書的評價

隸書的出現是代表了一次承上啟下的作用,隸書的出現則是今文字的開端,是漢字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它上承秦篆書,下啟魏晉楷書的先河。無聲的支援了兩個時代,成為其中的重要過渡。

隸書分為有秦隸和今隸。秦隸是指秦至西漢初期的隸書,亦稱古隸。古隸源可追溯到戰國時期,近年來,據考古發現了戰國時期的木牘、竹簡(四川省青川縣郝家坪出土的木牘、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簡)隸書,形體正方、長方、扁方不拘,筆畫肥瘦、方圓、剛柔極富變化,點畫中還出現了明顯的起伏和波勢,改變了篆書筆畫整齊劃一,形體也有嚴整持重,落落大方,遒美豐腴的。在章法的用筆上為東漢碑刻奠定了基礎。

漢隸是在西漢隸書的基礎上進行改易的,初追求整齊美觀,有規律的運用波磔,字形左舒右展,有分張外拓之勢,如:1977年河北宣縣40號漢墓出土西漢宣帝時期的簡書。隸書達到了成熟的階段,是在西漢晚期。到東漢,隸書已發展為高峰階段。所以,漢隸主要指的是東漢碑刻上的工整隸書,此種隸書也稱為“八分書”。“八分”的主要說法有,唐張懷瓘《書斷》雲:“漸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說:“言其勢左右分布相背然也。”八分書的典範有:《史晨》、《曹全》、《乙瑛》、《禮器》等東漢碑刻。《史晨》結體方整,端莊典雅,用筆圓潤,疏密勻稱,提按得法,被後世譽為“八分正宗”。《曹全》結體略取側勢,筆法圓腴遒勁,美艷勻整,秀美飛動。《乙瑛》結體方整中有跌宕之姿,筆劃規矩有法度,捺畫沉著有力,用筆方圓結合。《禮器》結體富於變化,字形有長、有方、有扁、有大、有小,極為生動,秀麗典雅,筆畫瘦朗勁健,收筆處多見方析,捺畫特別肥厚,斜度大,長筆的波畫下重筆,尾部尖挑狀。

隸書,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不同風格的隸書書體,點畫的生動有力,結體的綺麗多姿,錯落有致的章法,飛動的神情,須嫻熟的書法家用筆技法及個人情感的抒發來達到。為此,對隸書的品評必須具有字內工夫,技法和字外工夫,修養兩方面。

從商周的甲骨文、金文至秦的小篆,稱為古文字。隸書的出現則是今文字的開端,是漢字(書法)發展史上的一次重大轉折,它上承秦篆書,下啟魏晉楷書的先河。

隸書分為有秦隸和今隸。秦隸是指秦至西漢初期的隸書,亦稱古隸。古隸源可追溯到戰國時期,近年來,據考古發現了戰國時期的木牘、竹簡(四川省青川縣郝家坪出土的木牘、湖北省雲夢縣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簡)隸書,形體正方、長方、扁方不拘,筆畫肥瘦、方圓、剛柔極富變化,點畫中還出現了明顯的起伏和波勢,改變了篆書筆畫整齊劃一,形體也有嚴整持重,落落大方,遒美豐腴的。在章法的用筆上為東漢碑刻奠定了基礎。

漢隸是在西漢隸書的基礎上進行改易的,初追求整齊美觀,有規律的運用波磔,字形左舒右展,有分張外拓之勢,如:1977年河北宣縣40號漢墓出土西漢宣帝時期的簡書。隸書達到了成熟的階段,是在西漢晚期。到東漢,隸書已發展為高峰階段。所以,漢隸主要指的是東漢碑刻上的工整隸書,此種隸書也稱為“八分書”。“八分”的主要說法有,唐張懷瓘《書斷》雲:“漸若八字分散,故曰八分。”清包世臣《藝舟雙楫》說:“言其勢左右分布相背然也。”八分書的典範有:《史晨》、《曹全》、《乙瑛》、《禮器》等東漢碑刻。《史晨》結體方整,端莊典雅,用筆圓潤,疏密勻稱,提按得法,被後世譽為“八分正宗”。《曹全》結體略取側勢,筆法圓腴遒勁,美艷勻整,秀美飛動。《乙瑛》結體方整中有跌宕之姿,筆劃規矩有法度,捺畫沉著有力,用筆方圓結合。《禮器》結體富於變化,字形有長、有方、有扁、有大、有小,極為生動,秀麗典雅,筆畫瘦朗勁健,收筆處多見方析,捺畫特別肥厚,斜度大,長筆的波畫下重筆,尾部尖挑狀。

隸書,既有實用性,又有藝術性,不同風格的隸書書體,點畫的生動有力,結體的綺麗多姿,錯落有致的章法,飛動的神情,須嫻熟的書法家用筆技法及個人情感的抒發來達到。為此,對隸書的品評必須具有字內工夫---技法和字外工夫和修養兩方面。

中國書法歷史悠久,給人們留下了大量美的享受。其中以隸書最具有代表性,希望今後大家能夠多了解一下隸書,陶冶情操,修身養性。

『拾』 書法作品隸書欣賞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書法作品隸書欣賞,希望你們喜歡。

書法作品隸書欣賞

書法作品隸書欣賞圖片5

隸書結構變化40種

隸書也叫“隸字”、“古書”。是在篆書基礎上,為適應書寫便捷的需要產生的字體。就小篆加以簡化,又把小篆勻圓的線條變成平直方正的筆畫,便於書寫。分“秦隸”(也叫“古隸”)和“漢隸”(也叫“今隸”),隸書的出現是中國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國的書法藝術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個轉折點,奠定了楷書的基礎。隸書結體扁平、工整、精巧。到東漢時,撇、捺等點畫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書法藝術美。風格也趨多樣化,極具藝術欣賞的價值。

一、橫平豎直

橫畫平穩,豎畫正直,整個字既要平直,又不失生動,筆畫力求平而不僵,直而不硬。寫出和諧勻稱、端莊整齊、生動活潑的優美之感。

二、蠶無二設

隸書中的波捺之筆處於主筆地位,然而使用較嚴格,一個字中不允許出現二個以上的蠶頭,在書寫時必須避免重復出現。

三、雁不雙飛

蠶頭一樣,在一個字中不的有二個以上的雁尾出現。如多橫的字應選取最關鍵的一橫作為雁尾,使結構主次分明活潑生動。

四、左右舒展

隸書字形一般為扁方,上下緊縮,而左右的撇捺之筆盡量伸展,形成橫勢。

五、上下精密

一般情況下,字的結體避免寫的過高過長,橫畫較多、字形高大的字,要盡量寫的細點、緊湊點,筆畫宜清秀遒勁。切記過分壓縮,須加強左右伸展。

六、重心平穩

每個字都有他的重心,掌握的好字就平穩端莊,掌握不好,字就傾斜跌倒。字的重心筆畫,須落在字的份量較重、位置較關鍵的中心點上,以保持平衡。

七、相互呼應

一人字出現上下或左右相對稱的部分時要注意他們之間的呼應、顧盼、配合關系,要貫氣生動。

八、重濁輕親清

字的左部或上部,筆畫較多較密的要清,右部或下部筆畫較少較稀的要濁。清就是輕或瘦些,濁就是重或粗些,但不要使筆畫粗細相差較大,力求整體勻稱。

九、比例相等

字的各個組成部分的上下、左右搭配要適當,分布均勻,各佔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力求上下、左右平穩,比例均等。避免相互疏密不勻、大小不等。

十、參差錯綜

形態相似的筆畫在一個字中出現二筆以上,要避免雷同和呆板,力求生動多變,參差不亂,跌宕生姿。筆畫排列疏密適度,穩中寓險,氣韻統一。

十一、捺畫宜上

為字的結構美觀起見,有兩畫以上的橫畫出現時,某些字型的波畫應選取上部的橫畫,使整體更協調和生動。

十二、捺畫宜中

有的字型如出現若干橫畫時,力求其字勢活潑,應選取中間的橫畫做波畫,以突出關鍵的主筆。

十三、捺畫宜下

有的字形為求字堅實穩重,應選取下橫畫作為波畫,以托起上部字架,求得字形穩健有力,不失重心。波畫的長短可視上部情況而定。

十四、捺畫宜小

一個字中如波畫下面有兩肩相墊時,其蠶頭雁尾不宜過大,應略瘦薄。否則會使整個字不協調和不美觀。

[轉載]隸書結構變化40種

十五、左旁宜平

字的左邊部首小,應把左部與右邊大的主體平頭,以讓右邊主體部分充分展示其筆畫,使整體既和諧又有主次。

十六、右旁宜中

字的右邊部分小,應把右部分與左邊大的部分相靠近,並居與中間,切記偏上或偏下,以使整體有平衡協調之感。

十七、宜豐勿瘦

筆畫少、結構疏的字,要以豐襯疏,宜把筆畫寫的粗壯豐滿開張些,字形有飽健飛動寬宏之感,間架端正,遒勁自然。

十八、宜瘦勿肥

筆畫繁多、結構寬大的字,應以瘦襯密,要求清瘦但不細弱,宜把筆畫的略細和緊密些。運筆時注意間架結構勻稱,不使字有局促或鬆散之感。

十九、宜穿勿粘

筆畫交叉多的字,應注意上下或左右間隔布白及交叉筆畫的疏密、長短、寬窄,穿插交叉處切不要粘連擁擠,筆畫要清晰,穿插要得體。

二十、偏旁揖讓

左右偏旁的大小要根據主體部分的大小而定,如主體較大,則偏旁略小,要做到相互照應、迎讓得體、密切配合,以窄讓寬、以小讓大,和諧協調。

二十一、避同求異

有兩個以上相同部分組成的並列或重疊,其相同部分的寫法應各有區別,以各部分微小的變化來豐富和活躍整體的和諧與生動。忌形態相似狀如運算元。

二十二、畫距均等

字形端正、橫豎筆畫教多的字,筆畫之間的距離要勻稱,筆畫要整齊,切勿過空或過密、過偏或過連。為避免呆板,展現活潑動態,須根據不同情況靈活變化。

二十三、斜中求正

字形、筆畫偏斜的字,要在點畫偏斜的字,要在點畫形態、中心線、支撐點上下工夫,掌握好重心,偏中求正,使字的形體產生玲動態勢,給人以活潑之感。

二十四、內外適中

包圍結構的字,內部要均勻、充實,內部不宜過大或過小、過高或過低,位置要居中,不可與外圍相逼,注意內外相稱,配合得當,不得有空曠或臃腫之感。

二十五、向背分明

字的左右部分相向或相背,相互間要穿插避讓、各得其所,在向背之中成一整體,做到[向不犯礙],[背不脫離]。

二十六、因字生形

每個字的筆畫有多少、長短、大小之分,書寫時必須根據其特點和自然形態,來決定字的高低、寬窄、大小的形狀。

二十七、上覆宜寬

寶蓋頭一類的上寬下窄的字形,要求上面寬的部分覆蓋下面窄的部分,呈倒三角形狀,但重心不倒。上實下虛,相映之中見神采。

二十八、橫長豎短

凡中間或底部穿插一橫的字,要突出橫畫,橫宜長豎宜短,長橫要豐滿狀實,但不要臃腫,使靜態邊動態。

二十九、橫短豎長

中間貫穿豎畫的字,要使豎畫正而直,稍微寫的長點,突出豎畫在字中的主要地位,忌短而斜。要寫的安穩壯實,如同堅挺的柱子。

三十、左小右大

有的字形處於結構變化的原因,往往把左部分寫的小點,而把右部分寫的大點,伸展稍長,粗略看去是有傾斜,其實不失重心,平衡統一。

三十一、左大右小

有的字左邊寫的較大,右邊部分則寫的較小,放左斂右,右邊拘緊,左邊舒展,兩部分之間一大一小,一高一低,遙相互應,別有情趣。

三十二、左右避讓

有的字由於結構或筆畫繁簡等問題,上下、左右的排列,容易出現鬆散、不和諧,應此要把有的筆畫左伸或右展,使之即不擁擠又不分離,保持整體的穩定。

[轉載]隸書結構變化40種

三十三、上大下小

有的字,上部要寬大舒展,下部不宜大。具體筆畫根據各自結構處理,要做到上寬下窄、上實下虛、以虛托實。

三十四、上小下大

有的字,下部要寬大舒展,而上部宜緊小短促,似三角形。具體筆畫根據各自結構進行處理,要做到下寬上窄、下實下虛、穩實端莊。

三十五、橫宜扁方

形狀扁闊的字,要順其自然,取橫勢,結體稍扁,生動豐滿。要防止把筆畫象左右拉的過長,上下把形體拉的過扁。

三十六、縱宜長展

形狀狹長的字,取縱勢,清秀雅緻,上下舒展。要注意上下筆畫勿壓的過緊,也不要把筆畫拉的過長。做到橫斂縱放,上部較密和下部較疏成對比。

三十七、內緊外舒

隸書的特點之一,是字型扁方、取橫勢,形成長撇長捺向左右伸展,而中宮緊密,中間部分收攏,具有內手外展的特徵。

三十八、宜選斜捺

當多筆橫畫與斜畫同時出現時,橫畫應服從斜畫。一般情況下,橫畫不能用雁尾做捺腳,應選用斜畫做捺腳,使整體更為美觀。

三十九、左高右低

為字的美觀活潑起見,有的字左右兩部分可寫成左高右低狀,形成錯落參差、顧盼生動之感,在協調中求變化,使整個字和諧和靈動。

四十、同字異形

在一個內容中,出現兩個以上相同字時,應避免寫的雷同,要從結構、筆畫上給於變化,使通篇文字豐富多采。

閱讀全文

與毛筆書法隸書作品內容圖片簡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漫畫女生可愛眼睛圖片 瀏覽:917
女生踢腿圖片 瀏覽:610
發型圖片帥氣胖男 瀏覽:727
動漫雪女圖片 瀏覽:229
貓咪賣萌可愛的圖片大全 瀏覽:40
海邊女孩子正臉圖片 瀏覽:327
狐狸男生頭像圖片大全 瀏覽:967
如何將圖片淡化 瀏覽:512
html背景圖片如何連接 瀏覽:907
簡單粘貼作品圖片 瀏覽:891
動漫圖片女生霸氣高清 瀏覽:837
吻你動漫的圖片 瀏覽:583
土豪租衣服圖片 瀏覽:661
手指纖細圖片男生 瀏覽:446
男生穿衣百搭圖片 瀏覽:576
只穿黑衣服的圖片傷感 瀏覽:985
線的空間構成作業圖片簡單 瀏覽:119
pdf免費轉化為word支持圖片 瀏覽:166
如何將插入在excel的圖片變清晰 瀏覽:863
男生點煙照片傷感圖片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