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漆畫《武夷之春》創作於哪年作者是誰
創作時間為1986年。
作品的署名權由吳景希、陳文燦等人享有,工藝美校享有除署名權之外的著作權,工藝美校並入福州大學作為內設教學機構之後,相應的著作權由福州大學承繼。
1986年,人民大會堂福建廳裝修,相關部門確定由工藝美校承接福建廳大型漆畫的設計、製作。於是,相關部門與工藝美校校辦企業簽了合同,約定由工藝美校校辦企業設計製作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壁(漆)畫,表現內容為「武夷風光」。
隨後,工藝美校組織學校多名師生創作了《武夷之春》(4.3米×7.4米)。創作完成後,相關部門對吳景希、陳文燦等人予以通報表揚。
1994年,人民大會堂福建廳重新裝修,對畫作尺寸提出新的要求,工藝美校又組織創作《武夷之春》(4.3米×10米)以代替1987年版畫作。1994年6月,相關部門與工藝美校校辦企業再次簽訂合同,約定委託工藝美校校辦企業設計製作《武夷之春》。
(1)簡單的漆畫名家作品圖片擴展閱讀:
版權之爭
人民大會堂福建廳大型漆畫作品《武夷之春》被稱為央視「上鏡率」最高的當代漆畫,但是,針對《武夷之春》的署名權和著作權,卻引發了一場著作權爭奪戰。
廈門中院審理後認為,兩幅《武夷之春》美術作品都體現了創作者個人的構思、選擇和表達,充分彰顯了創作者獨特而鮮明的思想、情感和美學修養,體現了創作者獨特的審美眼光和高超的繪畫技法。
因此,中院二審認定,兩幅《武夷之春》作品的署名權由吳景希、陳文燦等人享有,工藝美校享有除署名權之外的著作權,工藝美校並入福州大學作為內設教學機構之後,相應的著作權由福州大學承繼。
另外,二審還認為,陳文燦僅系兩幅《武夷之春》作品的創作者之一,但在有關部門組織的畫展暨學術研討會以及之後匯編的論文集中確實存在突出陳文燦作為作品的創作者。
而忽略吳景希等參與創作人員貢獻的情況,一定程度上可能使社會公眾誤以為《武夷之春》是陳文燦獨立創作的作品。另外,陳文燦擅自將1994年版《武夷之春》著作權登記在其個人名下,侵犯了吳景希的署名權。
2018年6月15日,廈門中院作出終審判決,要求被告陳文燦應在中國美術家協會的報紙、網站上公開發布消除影響公告;
明確《武夷之春》(1994年版)的創作、設計者包括吳景希,消除其將《武夷之春》(1994年版)作品著作權登記於個人名下所造成的影響。另外,被告陳文燦還要賠償原告為制止侵權所支付的合理費用1333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