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西安大唐不夜城,山西隋唐不夜城,洛陽是否考慮建設類似不夜城
說心裡話,我是洛陽人不贊同,西安大唐不夜城真的不錯,我去過,以後還要帶家人去玩。西安的大唐不夜城的成功,帶動了西安的經濟發展,也提高了西安的形象和名氣。而洛陽不能復制和模仿他人的模式,不說能不能成功,過於雷同而無自我創新的模版,註定坎坷。洛陽和西安同為中國 歷史 悠久的古都,西安是省會城市是洛陽地級市無法相比的差距,洛陽只有開避自已獨特而自有的,與他人盡不相同的發展與宣傳模式,才可能給人驚喜。洛陽 歷史 文化那麼濃重,沒必要在唐朝文化上與他人較勁,可以突出發展其它的 歷史 文化。都是中國的城市,每個城市都有它的特色,每個城市應該根據每個城市的特色而發展自己,創新求發展而不是模仿。最後祝願西安更上一層樓,祝願洛陽更好更強。
千萬別學西安那個不夜城,檔次太低了,燈具表演+仿古團體操+街頭雜耍一樣的行為表演,根本達不到傳承 歷史 的目的。去的人絕大多數是湊熱鬧的!
看看日本京都,希臘雅典還有羅馬是怎麼做的?
西安大唐不夜城只是西安一道紅燒獅子頭,大家都慕名而來,然而如果西安只有這一道菜的話,還會這么火爆嗎?
肯定不是的,滿滿一大桌子菜,只是最近這道菜比較網紅而已,來西安的人,去完不夜城,還可以去省博、小雁塔、明城牆、大明宮、鍾鼓樓、回民街、各種傳統小吃等等,保證吃飽吃好。
如果還有幾天時間,周邊還有大菜啊,兵馬俑、華山、法門寺、壺口瀑布、太白積雪等等,保證來一次能基本盡興。
所以,簡單復制大唐不夜城是很難成功的,就像去年的不倒翁一樣,各地基本都不搖了。除非也跟西安一樣,本身就有一桌子硬菜,然後再有新的創意搞出新的熱點來。
千萬不要學!大唐不夜城最多再運作3年就會出現大問題!這和西安城市發展天花板、發展方式有關,在此不多說!「大唐不夜城這類 旅遊 模式」不合適洛陽這種小而美,古樸安逸的城市,也不符合中原眾多 旅遊 城市的局面!陝西是把全省資源、政策、人流都給一個市,這樣才維持了西安的一定數量的人流量,但這種中心城市模式比河南推行的城市圈模式低一個等級,盡管能在較快時間內推動單個城市規模和經濟發展,但危害很大!中原整合好各自城市圈,前途越走越寬,千萬不要再建「不夜城」!那是揠苗助長成長模式!
有的回答真的是讓人笑掉大牙,建個步行街就扯到城市發展上啦?真是不知道說啥好,大唐不夜城的模式,洛陽永遠也學不來,只知道個大唐不夜城的名字,卻不知道大唐不夜城的運作模式。
大唐不夜城的步行街模式,在全國所有的步行街模式來說,都屬於首屈一指的,全國的步行街走過不止20個,大多都是千篇一律的爛大街小吃點和網紅店,走過一遍就沒有興趣再走第二遍了。
大唐不夜城依託的是文化展演,各種展區和舞台,每天都在上演數十場的演出內容,而且在不斷的推陳出新。光去年我就去過大唐不夜城五六次,每次都會給人驚喜。
以西安的文化底蘊和文藝人才,每年保持文化展演的推陳出新,大唐不夜城就會經久不衰。在文化產業上,全國沒有幾個城市能比的上西安的。
洛陽雖然有 歷史 ,但是沒文化,在這一點上,洛陽差西安真的不止一點半點,不是鋼筋混凝土弄點仿古建築加點燈光就叫不夜城步行街了,內容才是吸引人的重點,洛陽今年好不容易弄出個唐宮夜宴,洛陽的自媒體就各種吹噓超過西安了,我也只能笑笑,這在大唐不夜城都是常規操作好嗎?
中原大唐,神都洛陽,已有不夜城!
五十年前,洛陽的不夜城全國聞名。
十大廠礦,為祖國建設,充滿激情,
充滿干勁,機器轟鳴,燈火不夜天。
當下洛陽,緊追東南,快馬不下鞍。
當下洛陽,高效務實,鼎立大中原。
根據各自特色,洛陽在高等教育方面落後西安太多了,如果洛陽能夠在高等教育方面多投入一些,打造出西安一半的優質高等教育學府,洛陽也許就騰飛了。
先別見不夜城,先把洛陽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搞好,發展環境搞好,才能重現洛陽的 歷史 地位,現在洛陽都成了國家三、四線城市了。
大唐不夜城位於西安市大雁塔腳下,北起大雁塔南廣場南至唐城牆遺址,東起慈恩東路西至慈恩西路,街區南北長2100米東西寬500米,大唐不夜城以盛唐文化元素為背景,它的中央雕塑景觀步行街分布的九組主題群雕,立體展現大唐帝國的地位和當時大國氣象。大唐不夜城晚上燈火璀璨,光影中的仿古建築流光溢彩,氣勢恢宏宛如大唐盛世再現。西安大唐不夜城經過10多年的沉澱和發展,如今已經成為西安 旅遊 文化的經典,也是全世界遊客唯一認可的大唐不夜城,目前其不夜城的地位暫時排在第一位之。
2019西安年最中國的大明宮遺址公園
2019西安年最中國的鍾樓
2019 西安年最中國,以下是當時所拍攝
山西太原斥重資打造太原版的「大唐不夜城」,不管是建設規模還是文化概念上都在和西安形成映對照效應,太原曾經是隋朝皇帝楊廣的副首都,也是當時唐王李淵父子的唐朝發端之地,因此說太原曾經是唐朝的首都是頗有淵源的,現在太原建設隋唐不夜城,具有 歷史 的真實性和現實的可行性。
洛陽市簡稱「洛」,別稱洛邑、洛京,洛陽市有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建都史,洛陽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隋唐大運河的中心, 歷史 上先後有十多個王朝在洛陽建都,洛陽曾經是武則天的副首都,民國時候曾經是抗戰時期的副首都,因此洛陽是當之無愧的十三朝古都,是西安、北京、南京之外的四大古都之一。
2019年五一,所拍攝洛陽局部圖片如下
牡丹和紅苕的區別在於葉子
紅苕葉
牡丹葉
古墓博物館
八辦
洛邑古城
新街路往南是九都東路
目前洛陽市雖然為地級市,但他的 歷史 地位誰也無法撼動,洛陽十三朝古都的地位在中國 歷史 上空前絕後,無論哪個城市也難以撼動包含西安和太原,從這一點上看和從中國文化貢獻上看洛陽具有黑馬相,他的地位遠超山西省太原市的 歷史 地位,雖為地級市但是洛陽搞類似的項目完全有可能而且極有可能,它同樣具有 歷史 的真實性和現實的可行性。
西安、太原能搞隋唐不夜城,洛陽為什麼不能?洛陽完全有必要搞洛陽版的「大唐不夜城」嘛,事情就是這么簡單, 歷史 會有驚人相似的一幕,看問題要從發展的角度去對待,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事情不可能一成不變,絕對化的思維都是錯誤的,是形而上學的,因此洛陽很有必要再升級創造時代新輝煌,這是 歷史 的必然性!
洛陽作為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等十三個王朝古都, 歷史 文化厚重,著名景點密布,雖然經濟僅次於鄭州位列河南第二,但差別很大,相對於西安還是比較落後,像大唐不夜城這樣體量的文化 娛樂 投資洛陽還是比較吃力的,對基礎設施如地鐵、飛機、高鐵等配套設施及市容市貌都有很大要求,洛陽目前還達不到這個體量。
洛陽肯定不用考慮這個了!大唐的 歷史 和文化有很多,洛陽也是十三朝古都,需要挖掘的東西有很多。所以洛陽應該結合自身的優勢,去下好文化 旅遊 這盤棋。
Ⅱ 山西有什麼比較牛卻鮮為人知的東西
山西比較牛卻鮮為人知的東西,比如山西的陳醋,山西的刀削麵,山西的煤礦,其中煤礦在全國山西儲量是最豐富的,被稱為煤海。山西的陳醋。馳名全國。山西刀削麵也是一絕。
Ⅲ 求三國時期的古典建築—太學的圖片
太學是中國古代中央官學,為中國古代教育體系中的最高學府。[1]
太學之名始於漢代。太學作為漢後國學,與之前的國學不同的是確立儒學為正統學問。西漢在長安設太學,東漢、西晉在洛陽設太學,東晉在南京設太學。在晉代,另設專供公卿大夫子弟學習的國子學,與太學分立,國子祭酒統一掌領國子學、太學。經歷南北朝以後,隋代改為國子監。
作為古代中國的最高學府,在先秦以前,周代稱辟雍,虞舜時稱上庠,五帝時稱成均,漢以後稱太學。隋朝以後稱國子監,清末廢除科舉制度,國子監撤銷。
http://www.flickr.com/photos/97613109@N00/108682358/
歇山式
歇山式-常見古建築屋頂的構造方式之一。
在形式多樣的古建築中,歇山建築是其中最基本、最常見的一種建築形式。即前後左右四個坡面,在左右坡面上各有一個垂直面,故而交出九個脊,又稱九脊殿或漢殿,曹殿,這種屋頂多用在建築性質較為重要,體量較大的建築上;
歇山建築屋面峻拔陡峭,四角輕盈翹起,玲瓏精巧,氣勢非凡,它既有廡殿建築雄渾的氣勢,又有攢尖建築俏麗的風格。無論帝王宮闕、王公府邸、城垣敵樓、壇壝寺廟、古典園林及商埠鋪面等各類建築,都大量採用歇山這種建築形式,就連古今最有名的復合式建築,諸如黃鶴樓、滕王閣、故宮角樓等,也都是以歇山為主要形式組合而成的,足見歇山建築在中國古建築中的重要地位。
在外部形象看,歇山建築是廡殿(或四角攢尖)建築與懸山建築的有機結合,彷彿一座懸山屋頂歇棲在一座廡殿頂上。因之,它兼有懸山和廡殿建築的某些特徵。如果以建築物的下金檁為界將屋面分為上下兩段,那麼上段具有懸山式建築形象和特徵,如屋面分為前後兩坡,梢間檁子向山面挑出,檁木外端安裝博縫板等;下段則有廡殿建築的形象和特徵。無論單檐歇山、重檐歇山、三滴水(即三重檐)歇山、大屋脊歇山、卷棚歇山,都具有這些基本特徵。
盡管歇山式建築都具有一定的形象特徵,但對構成這種外形的內部構架卻有許多特殊的處理方法,因而形成了多種構造形式。這些不同的構造與建築物自身的柱網分布有直接關系,也與建築的功能要求及檁架分配有一定關系。http://ke..com/view/438057.htm
懸山式:古建築常見的一種建築形式,亦稱挑山式建築,其特點是建築的屋面只有前後兩坡,兩端挑出山牆以外。宋稱「不廈兩頭造」.
屋頂與瓦飾 中國屋頂式樣有四阿(清式稱廡殿),九脊(清稱歇山),不廈兩頭(清稱懸山),硬山,攢尖五種。漢代五種均已備矣。四阿,不廈兩頭,硬山見於畫像石及明器者甚多。攢尖則多見於望樓之頂。九脊頂較少見,唯紐約博物院藏明器一例,乃由不廈兩頭四周繞以腰檐合成。二者之間成階級形,不似後世之前後合成一坡者。此式實例,至元代之山西霍縣東福昌寺大殿尚如此,然極罕見也。重檐之制,見於墓磚,其實例則雅安高頤闕。漢代遺物之中,雖大多屋頂坡面及檐口均為直線,然屋坡反宇者,明器中亦偶見之。班固《西都賦》所謂「上反宇以蓋載,激日景而納光。」固以為漢代所通用之結構法也。嵩山太室石闕,將近角瓦隴微提高,是翹角之最古實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3654d8010005xx.html
硬山式建築是指雙坡屋頂的兩端山牆與屋面封閉相交,將木構架全部封砌在山牆以內的一種建築。它的特點是山牆面沒有伸出的屋檐,山尖顯露突出。
硬山式建築根據屋檁的多少,常分別五~九檁等幾種構造,但園林建築多在七檁以下,其中五檁建築最簡單,七檁建築最為豪.
現以七檁建築為例,說明其構架組成的各部分名稱。房屋的木構架由柱、梁、檁、構架連接件和屋面基層等五部分組成,這五部分的構件各有不同的名稱.
1、柱子構件
柱子是直立支承受力構件,在硬山式建築中,依其位置和功用不同分為:檐柱、金柱、瓜柱及山柱等。
(1) 檐柱:即房屋前後檐最外排的柱子,前面的叫前檐柱、後面的叫後檐柱。
(2) 金柱:即房屋前後檐內排的柱子,宋稱「內柱」,清叫「金柱」。
(3) 瓜柱:它是指立於下面大樑上用來支承上面梁架的短柱,有的稱為「童柱」。
(4) 山柱:它是整個房屋構架最盡端,緊貼山牆一排梁中立於山尖位置的柱子,它是硬山建築中承接脊檁末端的主要支承構件,由地面直通脊檁是上述柱中最長的柱子,如圖1-2(c)所示。
2、橫梁構件
梁是組成屋架的橫向承托構件,在硬山式建築中有架梁、抱頭梁、隨梁和穿插枋等。
(1) 架梁:它是橫架於前後金柱之間承托瓜柱和檁木的構件,宋稱「緣袱」,清叫「架梁」。如圖1-2(b)所示。
(2) 隨梁:隨梁其實不是梁,它並不承接上面的荷重,它只是將前後金柱連接起來,形成一個穩定排架的橫向連接構件。
(3) 抱頭梁:它是橫架於檐柱和金柱之間,承接檐檁的構件,凼征梁頭上部剔鑿有檁桅槽口,形似將檁抱住而取名為「抱頭梁」,宋稱這種抱頭為「乳袱」。
(4) 穿插枋:它與隨梁一樣,是將檐柱和金柱連接成整體的橫向連接構件。在《營造法原》中稱為「川夾底」,《營造法式》不設此構件,由乳袱代替。
3、檁木
檁木有稱「檁子」、「檁條」、「桁條」等,它是承托屋面荷重並將其均勻傳遞給樑柱的構件,它從一端山牆橫貫到另一端山牆。在《營造法式》中稱為「樽」。
4、構架連接件
房屋構架在進深方向由樑柱等組成若干個排架,而在面闊方向則由檁木、枋子、墊板等將各排架誶接起來成為整體。
(1) 枋子:起連接作用的矩形斷面木材,它同檁木一樣,分別稱為「檐枋」、「脊枋」和「金枋」。
(2) 墊板:因為檁木和枋子分別安裝在梁的上下,檁枋之間就形成了一個空隙,這個空隙就由墊板來填補,以形成一個整觀效果。一般將檁、墊、枋三件疊在一起的做法稱作為「檁三件」做法。
5、屋面基層
屋面基層是承接屋面瓦作的木基礎層,它由椽子、望板、飛椽、連檐、瓦口等構件所組成。
(1) 椽子:它是屋面基層的最底層構件,垂直安放在檁木之上。
(2) 望板:釘鋪在椽子上面的木板層,作為屋面泥灰背、苫背的擋擱板。
(3) 飛椽:它是安裝在檐口部位望板之上的椽子,與檐椽相對布置,較檐椽挑出更遠。它是作為抬高檐口,減緩屋坡陡勢的構件。
(4) 連檐:它是固定檐椽頭和飛椽頭的連接橫木。連接檐椽的稱為「小連檐」,一般為扁方形斷面。連接飛椽的稱為「大連檐」,多為直三角形斷面。參看圖1.69(a)所示。
http://www.war-sky.com/forum/attachment/Day_060526/74_79211_e7b15f737377580.jpg
(5)瓦口:安裝在大連檐之上,用來承托檐口瓦件的構件。它根據所採用的板瓦或筒瓦不同而做成不同的弧形面。
參考資料:http://www.jianzhuw.com/forum/view.asp?id=1105
宋·遼·金建築特徵之分析
http://hi..com/zgjzs/blog/item/58715606b7693e7a03088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