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好看圖片 > 簡單的蒙古舞動作圖片

簡單的蒙古舞動作圖片

發布時間:2023-03-16 22:47:49

㈠ 蒙古舞的基本手勢 和基本手位 。

平手:四指並攏、伸直,拇指向正旁打開。

勒馬手:手握空拳,拇指放在食指的第一個關節上。

叉腰手:四指握拳,拇指向手的正旁伸直打開。

平的鷹式位:平手,雙臂向旁抬起和肩平,向前呈弧形。

高的鷹式位:在平的鷹式位上提起45°。

叉腰位:四指握拳,拇指打開,叉於腰間。

勒馬位:勒馬手呈下弧形狀,向外伸出。

單手為單勒馬位,雙手在外稱雙勒馬位。

(1)簡單的蒙古舞動作圖片擴展閱讀:

蒙古舞風格特色:

一是盅碗舞。

盅碗舞一般為女性獨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風格。舞者頭頂瓷碗,手持雙盅,在音樂伴奏下,按盅子碰擊的節奏,兩臂不斷地舒展屈收,身體或前進或後退,意在表現蒙古族婦女端莊嫻靜、柔中有剛的性格氣質。

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風格特點的「軟手」、「抖肩」、「碎步」等舞蹈語匯,表現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風格。興安盟民間流傳的盅碗舞,舞姿質朴簡單,沒有嚴格的規律動作。

二是筷子舞。

筷子舞以肩的動作見長,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時擊打手、腿、肩、腳等部位,有時還擊打地面(或檯面)。隨著腕部的翻轉變化,有時肩部活潑地聳動,有時腿部靈活地跳躍,有時轉身左前傾,有時轉身右前傾。

其肩部的動作既有律動感,又緩唯具有一種特殊的韻味,融歡快、優美與矯健為一體。動作雖簡單,但卻以技巧取悅觀眾,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質。在興安盟民間流傳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獨舞,也有男女群舞。

在表演形式上由單手執筷子發展為雙手執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語匯也更加豐富。因此舞蹈顯得歡快、明朗、新穎,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蒙古族熱情、開朗、剽悍、豪邁的民族個性。

三是安代舞。

安代舞於明末清初發祥於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最初是一種用來醫病的薩滿教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意思,後來和則才慢慢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民族民間舞蹈。傳統的安代舞,有準備、發起、高潮、收場幾個程序,都由「博」來主持。

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興安地區帶有迷信色彩的安代舞已不復存在,而是把它作為一種民間歌舞傳承下來。在科爾沁地區,在逢年過節時、在慶祝豐收的日子裡、在喜喪婚嫁和迎賓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

姑娘媳婦揮舞頭巾跳,小夥子脫去馬靴光著腳丫跳,孩子們做著鬼臉跳……舞蹈動作有甩巾踏步、繞巾踏步、擺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沖跑、翻轉跳擾棚培躍、凌空踢腿、騰空蜷身、左右旋轉、甩綢蹲踩、雙臂掄綢等等,這些優美瀟灑的動作,

融穩、准、敏、輕、柔、健、美、韻、情為一體,形成了盛大的狂歡場面,把美和對美的追求推向了極致。

四是查瑪。

查瑪是藏傳佛教為了弘揚佛法、傳播教義、阻止邪惡誘惑、堅定佛門信念而舉辦的一種帶有慶典性質的藝術活動。歷史上,在「殿宇雄壯、比擬佛國」的科爾沁地區乃至內蒙古自治區全境,絕大多數寺院召廟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們表演這種舞蹈。

至今,部分召寺依然傳承表演這種舞蹈。查瑪在蒙古族舞蹈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五是科爾沁「博」舞。

「博」,是薩滿教中的巫師,研究者稱之為「薩滿」。蒙古人則自稱為博。博所進行的宗教祭祀活動稱為行博。博舞即指行博時所跳的舞蹈。博教曾為蒙古族所長期信奉,但自藏傳佛教傳入後即日漸衰落,僅有少量殘存,主要流傳於科爾沁草原。

博舞保留較完整的是興安盟和通遼市。博舞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形態,由於其自身的豐富內涵及其所具有的藝術性和娛樂性,不僅仍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有著很高的研究價值。科爾沁地區的行博,主要是用來祭祀求福和驅魔治病。以歌舞事神,治病驅魔,是其具有的主要特徵。

㈡ 蒙古舞蹈基本動作有哪些

1、基本前睜體態

挺胸立腰,上身略後傾,後背略後靠。仰頭,頸部稍後枕。

2、手型

四指伸直並攏、拇指稍翹自然旁開,五個手指在一個平面內,形成「板手」。

3、硬腕

雙手同時提壓腕、雙手交替提壓腕。

4、揉臂

以肩背肌肉推動鎖骨,肩胛骨、肋骨做前後圓形揉動,同時向肘、腕、手指做大波浪形傳導。肩背揉起,肘、腕、手指連續相跟揉起。

5、揉肩

左肩向前拱,左肘向後擺,同時右肩向後擺,右肘向前拱,左右交替前後扭動,同時肩略聳。

6、硬肩

動作基本與柔肩相同,動作要硬,乾脆,節奏分明有稜角。

在蒙古舞風格中,體現動態最鮮明、最有表現力的特徵部位是肩、臂和腕。蒙族舞有柔肩、聳肩、彈肩、甩肩、殲前抖肩六種「肩功」,練就—番爐火燉青的肩功同樣不應尋求什麼捷徑,而應一步一個腳印的從單一的硬肩訓練起。

如從硬肩到柔肩,柔肩即具有對硬肩的「誇張化」的特徵,慧改歲在相同的動態中柔肩應發力緩慢,形成對硬肩的聚集規律,通過訓練在鬆弛自如的狀態中具有力度韌性、彈性和靈活性。同樣,在訓練臂腕的過程中,也應以單—的提壓等開始練習。

(2)簡單的蒙古舞動作圖片擴展閱讀

蒙古族民間舞的風格特點:熱情奔放、穩健有力、節奏歡快,具有粗獷、剽悍、質朴、莊重的特點。

動作韻律特點:肩部動作豐富、靈活、富有彈性;腕部動作主要是在掌與腕平直的姿態上,以脆韌相間地上提、下壓手腕來帶動整個手臂的舞動。頭要穩,上身端莊,身體多為擺身、推身和靠身的動律。做各種步伐時雙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韌,雙腳落地扎實,腳下穩重,強調下沉的力量。


㈢ 蒙古舞蹈基本動作7個手位

蒙古舞蹈基本動作7個手位如下所述:

1、一位手

雙臂彎曲位於胯前,雙手指尖相對,手心向下,手腕微壓,雙臂從肩膀到手指間處形成一個圓形,雙臂胳膊肘盡量向前。

2、二位手

手臂伸直位於胃下腹上的地方,手掌向下。

3、三位手

(1)前三位

兩臂伸直位於身體兩側斜前方,手掌向下。

(2)旁三位

雙臂伸直位於身體斜前方方向,手心向下。

(3)後三位

兩手臂伸直位於身體兩側斜後方,手掌向鎮輪下。

4、四位手

雙臂與肩同高,雙手向上翹起,手掌用力向外推出,雙臂略彎。

5、五位手

雙臂略彎位於雙肩斜上方45°角,手指間相對,手掌向外推出。

6、六位手

(1)第一種

雙臂交叉於胸前約15厘米左右,雙手向外推頌姿出,指尖向上翹起。

(2)第二種

手臂彎曲,指尖相對於胸部約15厘米,手掌向下,手腕微微壓,肘部高於手掌。

(3)第三種

雙臂彎曲位於肩上,雙手指尖點肩,胳膊肘與肩同高。

7、七位手

雙手握拳野旅絕,大拇指向外翹出,叉於腰上,雙手手腕壓腕,胳膊肘盡量向前。

以上來源網路。

㈣ 蒙古舞蹈基本動作16個是

如下:

1、基本體態

挺胸立腰,上身喚咐略後傾,後背略後靠。仰頭,頸部稍後枕。

2、手型

四指伸直並攏、拇指稍翹自然旁開,五個手指在一個平面內,形成「板手」。

3、硬腕

雙手同時提壓腕、雙手交替提壓腕。

4、揉臂

以肩背肌肉推動鎖骨,肩胛骨、肋骨做前後圓形揉動,同時向肘、腕、手指做大波浪形傳導。肩背揉起,肘、腕、手指連續相跟揉起。

5、揉肩

左肩向前拱,左肘向後擺,同時右肩向後擺,右肘向前拱,左右交替前後扭動,同時肩略聳。

蒙古族民間舞蹈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為女性獨舞,一般是舞者頭頂瓷碗,手持雙盅,在音樂伴奏下,按盅子碰擊的節奏,兩臂不斷地舒展屈收,身體或前進或後退,意在表現蒙古族婦女端莊磨亮嫻靜、柔中有剛的性格氣質。

二是安代舞。安代舞於明末清初發祥於科爾沁草原南端的庫倫旗。最初是一種用來醫病的薩滿教舞蹈,含有祈求神靈庇護、祛魔消災的意思,後來才演變成為表達歡樂情緒的民族民間舞蹈。

在科爾沁地區,在逢年過節時、在慶祝豐收的日子裡、在喜喪婚嫁和迎賓的宴會上,人們都要跳安代舞。

姑娘媳和游純婦揮舞頭巾跳,小夥子脫去馬靴光著腳丫跳,孩子們做著鬼臉跳……舞蹈動作有甩巾踏步、繞巾踏步、擺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沖跑、翻轉跳躍等等,形成了盛大的狂歡場面,把美和對美的追求推向了極致。

㈤ 蒙古舞的基本動作有哪些

1、動作韻律:

肩皮慶滾部動作豐富、靈活、富有彈性;腕部動作主要是在掌與腕平直的姿態上,以脆韌相間地上提、下壓手腕來帶動整個手臂的舞動。頭要穩,上身端莊,身體多為擺身、推身和靠身的動律。做各種步伐時雙膝的屈伸要沉而柔韌,雙腳落地扎實,腳下穩重,強調下沉的力量。

2、基本體態:

挺胸立腰,上身略後傾,後背略後靠。仰頭,頸部稍後枕。

3、手型:

四指伸直、並攏、拇指稍翹自然旁開,五個手指在一個平面內,形成「板手」。叉腰為一字叉腰。

拓展資料:

蒙古族人擅長唱歌和跳舞。蒙古族傳統舞蹈有「安岱舞差此」、「碗舞」、「筷子舞」、「鬥牛虎舞」、「摔跤舞」等。

蒙古族的太平鼓舞、碗舞、筷子舞都是技藝高超的舞蹈。這些舞蹈有許多非常復雜的姿勢,如站立姿勢、坐姿、足部姿勢、跳躍姿勢、轉身姿勢等。隨著節奏的變化,舞者也要在身體的每一個細節上做出相應的變化。變化必須清脆利落,民間舞蹈中有許多非常重要的舞步,如八字步、擦步、拖步等。

舞蹈的舞蹈,跳舞的方法熟練運動一些,之前的那個男人,但現在更多的女性,女性的運動平穩,身體展開,這些步驟的混合著熟練的動作,「腰」和「自旋腰」的技巧動作,直接把觀眾帶進最精彩的節目。

參考資燃余料:網路-蒙族舞

㈥ 蒙古族舞蹈基本動作是什麼

在蒙古舞蹈的風格中,體現在動態上的最鮮明、最有表現力的特徵部位是肩、臂和腕。蒙族舞中有柔肩、聳肩、彈肩、甩肩、抖肩六種「肩功」,練就一番爐火燉青的肩功同樣不應尋求什麼捷徑,而應一步一個腳印的從單一的硬肩訓練起。

如從硬肩到柔肩,柔肩即具有對硬肩的「誇張化」的特徵,在相同的動態中柔肩應發力緩慢,形成對硬肩的聚集規律,通過訓練在鬆弛自如的狀態中具有力度韌性、彈性和靈活性。同樣,在訓練臂腕的過程中,也應以單一的提壓腕開始練習。

在肢體的訓練中,除了講究穩扎穩打,還應注意一點就是舞者在心理上產生美感效應。對柔肩的審美體驗應該是一種概念性的反射,即延續慢發力、幅度大、呈連綿不斷的波浪狀,充滿延伸的質感,而對彈肩、硬肩則應有快發力、幅度小、有稜有角、瞬間靜止的審美意識。

在訓練當中要一直要保持一種蒙古族的基本形象和精神氣質,透過這種情感、形態、運氣、發力的典型表現,涵概出一種「圓形、圓線、圓韻」。

(6)簡單的蒙古舞動作圖片擴展閱讀:

蒙古族筷子舞以肩的動作見長,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時擊打手、腿、肩、腳等部位,有時還擊打地面(或檯面)。隨著腕部的翻轉變化,有時肩部活潑地聳動,有時腿部靈活地跳躍,有時轉身左前傾,有時轉身右前傾。

其肩部的動作既有律動感,又具有一種特殊的韻味,融歡快、優美與矯健為一體。動作雖簡單,但卻以技巧取悅觀眾,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質。在鄂爾多斯民間流傳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獨舞,也有男女群舞。

在表演形式上由單手執筷子發展為雙手執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語匯也更加豐富。因此舞蹈顯得歡快、明朗、新穎,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蒙古族熱情、開朗、剽悍、豪邁的民族個性。

㈦ 蒙古舞的動作要領

舞者右手握筷,不時擊打手、腿、肩、腳等部位,有時還擊打地面(或檯面)。隨著腕部的翻轉變化,有時肩部活潑地聳動,有時腿部靈活地跳躍,有時轉身左前傾,有時轉身右前傾。其肩部的動作既有律動感,又具有一種特殊的韻味,融歡快、優美與矯健為一體。

動作雖簡單,但卻以技巧取悅觀櫻冊眾,故有一定的表演性質。在興安盟民間流傳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獨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單手執筷子發展為雙手執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語匯也更加豐富。因此舞蹈顯得歡快、明朗、新穎,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蒙古族熱情、開朗、剽悍、豪邁的民族個性。

(7)簡單的蒙古舞動作圖片擴展閱讀

蒙古舞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吉林、黑龍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區的民間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與他們的狩獵、游牧生活有密切聯系。

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態,在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鑿刻的陰山崖枯山畫、烏蘭察布崖畫中,沒頌中有著生動真實的表現。在古代,蒙古族還有很多模仿兇猛動物的舞蹈,如「白海青」(白鷹)舞、熊舞、獅子舞、鹿舞等。這些舞蹈作為獨立的形式,大都失傳,但在薩滿舞中仍有反映。

㈧ 蒙古舞入門基本動作是什麼

蒙古舞入門基本動作是肩部動作。蒙古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蒙古族舞蹈的特點是節奏明快,熱情奔放,語匯新穎,風格獨特。動作多以抖肩、翻腕來表現蒙古族姑娘歡快優美,熱情開朗的性格。昌燃男子的舞姿造型挺拔豪邁,步伐輕捷灑脫,表現出蒙古族男性剽悍英武,剛勁有力之美。

蒙古舞的種類

蒙古族舞蹈久負盛名,傳統的馬余迅燃刀舞、鄂爾多斯、筷子、安代、布利亞特婚祀、馴馬手、小青馬、盅碗舞等,節奏歡快、舞步輕捷,都表現出了蒙古族勞動人民純朴、熱情、精壯的健康氣質豎虛。保留節目有"筷子舞"、"馬刀舞"、"馴馬舞"、"盅碗舞"、"擠奶員舞"、"鷹舞"、"牧民的喜悅"、"祝福""鼓舞"等。

閱讀全文

與簡單的蒙古舞動作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蔬菜怎麼畫簡筆畫圖片 瀏覽:222
word編輯怎麼把文字環繞圖片 瀏覽:745
傳說之小可愛美麗又好看的圖片 瀏覽:330
動漫卡通人物大全男生圖片 瀏覽:831
還剩半條命文字圖片 瀏覽:526
猴子卡紙手工圖片大全 瀏覽:446
男生帥氣大叔圖片 瀏覽:159
豬與人圖片大全可愛 瀏覽:498
學生美女被靠圖片 瀏覽:633
如何調整圖片大小字母不改變 瀏覽:593
兩個男生圖片牽手 瀏覽:377
word圖片怎麼弄成懸浮式 瀏覽:419
胖胖的卷發小女孩圖片 瀏覽:162
word插入的圖片怎麼挪動位置 瀏覽:865
如何將圖片p的不單調 瀏覽:247
釋懷的圖片男生 瀏覽:943
最可愛的獃獃圖片 瀏覽:639
衣服上起了白鹼圖片 瀏覽:530
word保存圖片質量不好 瀏覽:313
男生畫像最美圖片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