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畫一張簡單的家風圖 手抄報
家風是什麼
家風包括:家德、家規、家訓、家譜。 家德是家庭崇尚的德理和倫理。如尊老愛幼、寬容博愛、善待他人、重禮謙讓等; 家規是家庭遵從的規則。如站坐有姿、互敬互愛、勤儉持家等; 家訓是家庭尊從的信條。如誠實守信、見義勇為、清白做人、愛崗敬業等; 家譜是家庭傳宗續延的記載。正義和善誠實嚴謹崇知向上。
『貳』 家風家訓繪畫圖片
http://www.58pic.com/tupian/jiaxun.html
這里有很多。
『叄』 好家風好家訓手抄報 家風家訓非常簡單手抄報圖片
導讀:對於我國而言,良好的家風家訓才能教育出好的孩子,一般有家風家訓的都是世族大家庭,當然每一個小家庭也會有自己的家庭准則,不管怎樣,培養好加風,傳承好家訓是每一個家庭都需要到的。那麼,好家風好家訓手抄報怎麼畫呢?以下是我帶來的家風家訓非常簡單手抄報圖片,快點來看看吧。
好家風好家訓手抄報 家風家訓非常簡單手抄報圖片
家風家訓非常簡單手抄報圖片
家風家訓手抄報內容:加風家規家訓是什麼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說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即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換一句話說,當一個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家庭的公眾行為習慣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家譜即是承載家文化的工具,互聯網家譜是新一代承載家文化的工具。
家規,是指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范,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范後代子孫的准則,也叫家法。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家庭的規矩就相當於國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要想興旺發達,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講規矩。家人違背家規就要像國民觸犯法律一樣受到處罰。
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國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道德包括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等等,家訓屬於家庭美德的范疇。家國同構,一個家庭的家訓相當於一個國家的道德標准,如曾國藩家訓、朱子家訓、顏氏家訓等等。家訓即是家人做人的道德標准,違背家訓,就會遭受道德的譴責。
家風家訓手抄報內容:好的家風家訓有哪些
很多家中都有家訓家風,要說起我們家的家訓家風,那就是:要有孝心,勤儉節約了。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是他們告訴我怎樣孝敬長輩的。
爸爸從小就不喜歡吃甜食,但是對奶奶做的菜從來不挑剔,總是裝作很愛吃的樣子。有一次,奶奶給爸爸做了一大碗粥,裡面放了很多糖,爸爸回到家後,忍住喝了下去,說道:「好吃,可真好吃!」奶奶以為爸爸很喜歡吃這樣的粥,就經常給他做,爸爸也只好忍著喝下,就這樣,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在爸爸的眼中,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孝順吧。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詩表達了農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同樣也讓大家珍惜糧食。記得我8歲那年的一天,吃飯時,不小心掉到桌子上幾個小米粒,當我正准備把它蹭下飯桌時,爺爺突然大聲喊道:把飯桌上的米粒撿起來吃了,你一定要珍惜糧食啊!這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你不珍惜糧食是一種惡習!」從此以後,我每次吃多少盛多少,記住了爺爺對我說過的話:一粒米就相當於農民伯伯的一滴汗水,一片辛苦啊!
這些家訓家風,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他們定為家訓家風,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讓我們做一個有孝心、勤儉節約的人,把它作為我們的家訓家風,共同做一個新時代的優秀少年!
『肆』 家風家訓的手抄報
導語:家風,是勤儉,是正派,是俠義,是擔當,是仁義……家風的含義可謂萬千,無所不包,很難說具體是什麼,但它表現出來的又是具體的,看得見的。下面是由我整理的關於家風家訓的手抄報。歡迎閱讀!
家風家訓的手抄報圖片
家風家訓的手抄報圖片
家風家訓的手抄報圖片
家風家訓的手抄報圖片
家風家訓的手抄報圖片
家風家訓的手抄報圖片
家風家訓的手抄報圖片
家風家訓的手抄報圖片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也就是說一個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即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換一句話說,當一個家庭的家規、家訓形成家庭的公眾行為習慣即構成了家風,家風也就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家譜即是承載家文化的工具,互聯網家譜是新一代承載家文化的工具。
家規是指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為規范,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范後代子孫的准則,也叫家法.所謂「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就是指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法律,一個家庭有一個家庭的規矩;這個家庭的規矩就相當於國家的法律.孟子曰:「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家庭要想興旺發達,做人做事都要懂得講規矩.家人違背家規就要像國民觸犯法律一樣受到處罰。
家風家訓名言
1、做不到就不要說,說話不算數就沒有尊嚴。
2、能做到這些,就會家和萬事興。
3、維祖卓識圖遷,艱難風雨肇雲,世系移蕃,各省籍貫他州;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焉。
4、有緣愛一個人,首先要了解對方的本分。成全對方、完善本分。啟蒙對方發揮本分。不管束對方的自由權,應給予對方快樂,不應給對方煩惱。相互成全,相互理解對方的生理和心理。
5、媳婦當性如水,性如水要知足常樂,意為根,托滿家,和顏悅色。為一家的.喜星,上孝父母,中和妯娌,下慈兒女能助夫成德。使丈夫無內顧之憂,能報效社會,立身行道,揚名顯親。不但治家如此,即在社會工作,也能恪守本分,建功立業。才能家道長久,福祿長享。
6、不孝公婆,種下如此之因,待兒女長大之後,定也會受兒女不孝自己之果報。
7、活到老學到老躺在棺材裡不算巧。
8、為人妻,自要先從 「 三從 」 上定住位,才能助夫成德。 「 三從 」 是指性從天理,心從道理,身從情理。怎樣才是 「 身從情理 」 ?應做的事,親自去做。上孝公婆,中和妯娌,下教兒女,全都是自己的本分。不怕苦,不怕難。做後也不生氣、不埋怨、不後悔。 「 心從道理 」 :指除去爭貪攪擾的私心。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報老人之恩?如何和睦妯娌,如何教導兒女?心存全家的好處,所行之事,自然處處合道。「 性從天理 」 :以不動秉性為主,還要化除稟性,圓滿天性,方能厚德載物。
9、男人屬陽,陽即無私。無私就是表達對一家的愛。
10、不要管閑事,不要過多牽掛子孫, 「 兒孫自有兒孫福 」 。
11、讀古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養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治家以不晏起為本;居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
12、傳家兩字曰讀與耕,興家兩字曰儉與勤。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規、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同學和任何有殘疾的人;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遠親不如近鄰,好好對待鄰居;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些家訓,是自古以來存在在每個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卻少之又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把它們定為家訓,是為了讓下一代牢記中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璀璨,我會努力做到,同時也會影響周圍人,讓他們也做到。
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路上撿到錢包等貴重物品必須上交;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都要運動(至少一種)。這些家規有幾項是爺爺奶奶定的,有幾項是爸爸媽媽定的,這越來越完善的家規更是讓我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
從小,爸爸媽媽就要求我做到,好的規矩,成就了我現在的成績。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良好的家風對社會而言,就是一種道德的力量。家風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古人有雲:有家規的家庭,屬於書香門第之家。
家風的名人名言
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清)王豫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情。——(宋)王應鱗
重禮儀,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講城信,嚴情操品性,親穆存心,得意不宜再往,嚴教子孫。
莫貪意外之財,勿損人而利已,重道德修養,富貴不忘濟貧。
正人先正已,父母要先化除稟性,涵養天性。懂得先克已,方能教化兒女。不論兒女孝不孝,但問自己慈不慈。
有道才有德,無道便無德,有德才有福,無德便無福。
上要尊老,下要愛幼。用感恩心去完善一切,讓家庭上下和睦
百善孝為先
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
家訓是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
家規是指一個家庭所規定的行業規范,一般是由一個家族所遺傳下來的教育規范後代子東的准則,也叫家法。
家譜就是記述家族血緣集團世系的載體。
『伍』 家風家訓怎麼畫
1、首先我們在手抄報上方寫出主題「我的家風家訓」,在主題下方畫一個翻開的書本邊框,畫出書本中間的訂裝線,將邊框分為兩部分。
『陸』 家訓家風主題手抄報
中華民族人都是接受的傳統教育,本質是傳統的,每個家庭都有著每個家庭流傳下來的家風家訓,這對於教育子女來說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行為准則,讓子女成為更加優秀的人。接下來我為你帶來家訓家風主題手抄報,希望對你有幫助。
家風
家風是一個家族代代相傳沿襲下來的體現家族成員精神風貌、道德品質、審美格調和整體氣質的`家族文化風格。家風的形成往往是,一個家族之鏈上某一個人物出類拔萃深孚眾望而為家族其他成員所宗仰追慕,其懿行嘉言便成為家風之源,再經過家族子孫代代接力式的恪守祖訓,流風余韻,代代不絕,就形成了一個家族鮮明的道德風貌和審美風范。
家風對家族的傳承至關重要。沒有淳厚家風,無法使一個家族瓜瓞不絕,更無法使一個家族不分崩離析。有認同感的家族才有凝聚力,這種認同感顯然不可能是家族財產,因為財產常常被瓜分而最終罄盡,只有一種東西可以被家族中所有成員分沾,不但不會減少反而會因此增值——那就是讓所有家族成員引以為豪的「家風」,家風是一個有影響力有美譽度的家族必備的要素,也是一個家族最核心的價值。
家訓
家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對個人的修身、齊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更是使國家更加富強的必不可少的一點。
遠古時代,人類社會經歷了氏族、家族、家庭的變遷,然而,這些都是形成一個國家的基石。
在國家不安定和國法不明確之際,家訓即可發揮穩定社會秩序的力量。因為,家族為了維持必要的法制制度,就擬定一定的行為規范來約束家族中人,這便是家法家訓的最早起源。
自漢初起,家訓著作隨著朝代演變漸豐富多彩。家譜中記錄了許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為人們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為「修身」、「齊家」的典範。例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節儉持家思想,今天看來仍有積極意義。在家譜中有不少詳記家訓、家規等以資子孫遵行的。當中,最為人稱道的名訓,如顏氏家訓、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膾炙人口。
司馬光教子有方
司馬光,字君實,號迂叟,世稱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歷史學家,官至宰相。
司馬光雖官高權重,但嚴於教子,很注重培養子女自律自立意識。他寫了了篇傳誦至今的《訓儉示康》。他在總結了歷史上許多達官顯貴之子,因受祖上蔭庇不能自強自立而頹廢沒落的教訓,告誡其子:「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儉以立名,侈以自敗」。
由於教子有方,司馬光之子,個個謙恭有禮,不仗父勢,不恃家富,人生有成。以致世人有「途之人見容止,雖不識皆知司馬氏子也」。
吉鴻昌不忘父訓
吉鴻昌,字世五,河南扶溝人。察綏抗日同盟軍領導人之一。早年在馮玉祥當兵,以英勇善戰升為營長、師長,後任軍長和寧夏省政府主席。
1920年,25歲的吉鴻昌,當時任營長,他的父親吉筠亭病重。他對前來探視的吉鴻昌說:"當官要清白謙正,多為天下窮人著想,做官就不許發財。否則,我在九泉之下也不能安眠。"吉鴻昌含淚答應。
吉鴻昌他的父親病逝後,他把"做官不許發財"六字寫在瓷碗上,要陶瓷廠仿照成批燒制,把瓷碗分發給所有官兵。在分發瓷碗大會上說:"我吉鴻昌雖為長官,但決不欺壓民眾,掠取民財,我要牢記他的父親教誨,做官不為發財,為天下窮人辦好事,請諸位兄弟監督。"
吉鴻昌言行一致,一生清白謙正,處處為民眾。當日本帝國主義侵略中華民族,人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他反對的投降政策,奮起抗日。遭反動派殺害,犧牲時年僅39歲。
總統教子自立
曾任過美國總統的里根,不僅有名望而且富有。但他嚴格要求自己子女自立,絕不讓他們依賴父母。兒子失業後,一邊尋找工作,一邊靠領取救濟金度日。